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24 13:18

曾柏清:老子篇章翻译之四十一

老子篇章翻译之四十一

【题解】
这一篇是老子的人生论,先列举出“士”对“道”认识水平的高低,说明能否悟“道”,在其性不同,各人与“道”之关系。然后应用十二句成语,说明理解“道”的内质与外象常为相反,最后总为一句“道隐无名”。其实,老子隐约感觉到,他所说的“道”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理念、规律、法则,规律是构建和谐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唯一指向,掌握了它就掌握了事物遵循的规律性,因此:“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大的正确的道理其本质与现象彷佛是相反的,但这是人们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觉而已,所以有这样看似相反的属性:光明的“道”好像黑暗,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崇高的德好像卑下,大的洁白好像污垢,广大的德好像狭小,坚强的德好像软弱,质朴充实的德好像空虚不能坚持下去,大的方正没有棱角,大的器皿要晚些才能制成,大的声音总是很少言论,大的物象没有形体。而这些东西,在社会是大成若缺,即园满的东西彷似有缺陷,大的成功好像有所缺失,正是这个原因它在老子时代不被社会所认同和产生误解,人们并不了解“道”的诡谪。社会生活中的大道理并非人人都有理解它们的觉悟程度,所以,大道行于社会并非易事。人们有的认同,有的并不认同,体会不到它们的正确性,因而,认识“道”非凡,贯彻“道”非凡,这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误解、认同和反对。任何人和任何“道”都有这样的社会属性。即使现在社会学家提出并被最后确认的正确理论,由于人们存在认识的局限性,人们还是出现不认同、误解、曲解甚至提出严厉批评。正确的社会理论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是对现实的一种升华,它需要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反复的社会实验才能施行。老子时代没有这种严格的验证系统工程,因此,老子提出的理论在人们的心里很难得到认同,产生理解的差异性是理所当然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学家各自提出和成就了很多理论系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最著名的有墨子的墨家、孔子和孟子的儒家、老子和庄子的道家、韩非子的法家,这些理论家们各有所成,都是针对和解决春秋战国时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商鞅的法家理论被秦孝公所接受,秦国通过一系列社会变革成就了自己的强大,最后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我们今天的人对于老子提出的“道”认识不足,写什么文章都说是“道”,例如有一个学者这样提出:“文章就是道”。他正是依赖这种虚薄的浅见,从而成就了自己的虚名。其实准确认识“道”只能在哲学范畴里,它是理念、规律、法则,并非所有的陈说都是“道”和都归“道”,从“理念、规律、法则”这种意义上认识“道”才是正确的,不可以以“道”来自我标傍,引用“道”泛滥成灾,成为世俗的虚华。当然,老子对于“道”的解释和认识有许多不完全之处,但是,我们不可胡乱引用“道”成为虚华,来吸引人,自我标傍和成为自我标傍的“高深莫测”之士,这种行为不仅亵渎了老子的智慧和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更亵渎了自己的“清名”。 “道”在《道德经》中虽然有许多岐义,但这种岐义是可以纠正的,绝不能因此随意滥用成就自己的“清名”,成为世俗虚华的表现。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释】
① 士:本是周代最代级的贵族阶层,春秋战国时游离出来,成为有知识有技艺的人通称。在此文章中,老子把这种人按其对道的认识分为上、中、下三等。
② 勤:勤快、积极。
③ 若存若忘:将信将疑,时记时忘
④ 建言:立学说。
⑤ 纇:丝上的疙瘩。引伸为毛病、缺点。转为崎岖、不平坦。
⑥ 大白若辱:辱是通假字,污垢的意思。王弼注:“知其白,守其黑,大白然后乃得。”
⑦ 建德若偷:俞樾说:“建、健音同而义亦得通。建德若偷,言刚健之德,反若偷惰也。”
⑧ 渝:改变,不能坚持下去。
⑨ 隅:角落。
⑩ 贷:这里指帮助的意思。

【译文】
上等士人听到了“道”,就赶快去实行;中等士人听到了“道”,将信将疑;下等士人听到了“道”,大加讥笑,他们不讥笑,就算不上“道”了。所以,古人立言说得好:“光明的‘道’好像黑暗,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崇高的德好像卑下,大的洁白好像污垢,广大的德好像狭小,坚强的德好像软弱,质朴充实的德好像空虚不能坚持下去,大的方正没有棱角,大的器皿要晚些才能制成,大的声音总是言论很少,大的物象没有形体。”“道”不可见没有名称,只有“道”,才善于施予万物,而且善于成就万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柏清:老子篇章翻译之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