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12-22 21:03

北京书画研究会·二十一世纪第七回展现场

编者按:昨天中午,我正在吃饭,天鳞兄打来电话说:曾老师让通知你,他们在首博有个展明天展出,下午一点半。我说:怎么走?他说:做地铁在南礼士路下车。
今早,8点起床,9点吃早饭,11点吃中饭,11点半出发,坐地铁在南礼士路下车,问了警察同志,警察同志首往西一指说过三四个十字路口就到,我这个走啊!后来听飞飞和澍周兄说应该到木樨地下车,我整走了一站地。
到了之后大天麟电话,他说:你在哪,我说:到了,我就在大厅里。他说:你没请柬怎么进来的,我说:我在红绳外,红绳里要票。他说:我在底下一层,我去接你……
不一会,天麟到了,我说什么展?他说:北京书画研究会·二十一世纪第七回展,我说:有开幕式吗?他说:没有。他又说:你来的早,还没开展呢!
我一看手机:还有半小时了,天麟说:二三楼有明清字画展。你先去看看。于是我就先去看明清展,于是,我进入螺旋式的走道,我及我后面的参观者越走越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就在我们将要绝望的时候闪出一个灯光微明的展览空间,
二楼展出的是画,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沈周、王原祁、乾隆、龚贤、奚冈等明清画家的真迹,特别是当我看到王原祁的画时,我感到很惊讶,大师的光环没有了,那简单而明了的线条,我确信他们很容易超越。搜游画都看过后,我觉得龚贤画的好,奚冈次之。
进入三楼,我心理就有一种预感,会不会有陈鸿寿的字呢?一进去眼睛的余光看到有,我心中一阵窃喜,但迎面的是一张王铎的,这张写的还好,都是第一次看到,我看的很仔细,
略谈一点感受:王铎对于用笔的控制力很好,加上他临摹的功夫,写的很扎实。我确信他用硬毫,可能是兼毫,笔锋也不会太长,王铎很注意字的连接,比如当写到需要蘸墨的时候,蘸好之后再写的时候也是必接着上一个字,接的很好,这一点在我第二次陪同田树苌先生去看时,飞飞也是这个观点。在看完这个展时回到北京书画研究会·二十一世纪第七回展展事碰到田树苌先生,后来我们又一同配田先生去看了明清展)
陈鸿寿还是写的好,墨也用的好,有才情,田树苌先生也说写的好,展厅里还看到了王了望的字,此人字我很喜欢,在《书法》上见过,面对真迹,我敢说,他不让王铎,只是展标上把人家的名字标成了王予望,
还有一张傅山的,不是精品,但精神犹在,田先生边看边讲,他说大师还是大师,历史是公正的,有大名的必是大家,有中名的也是中家,有小名的就是小家。站在傅山的作品面前,我们细细评读,田先生说:你看那里面的感觉,满展厅其他人是没有的。傅山有自己的一套。
其他还有董其昌、张瑞图、倪元璐、刘墉、王文治、郑簠、曾国藩、阮元等,我看了总体感觉是现在的书法总体而言是沿袭了明清调,明清时的字已经写的浮躁了,我试着想:将那些作品恢复如新就是,笔画间一样的浮躁,当代的字整体上绝对不比明清差,我开始这样认为了,当然个别大师之间的比较,还是有距离的。

说了这么多,话归正传,让我们一起去看北京书画研究会·二十一世纪第七回展吧,由于没有开幕式,这个展的具体情况还不太明了,在展厅里遇见了许飞飞、李澍周、宴晓斐、韩启超、杨之诸兄及田树苌先生,看完这个展有配田先生去看明清展,看完后回来时碰到曾翔老师,被他逮住了,我们几个又帮他抄写展览名单,大概就是这样的,
回来途中和飞飞、澍周兄一路地铁,都是京飘,相互感慨良多,飞飞及澍周兄说进来国家加强劳动法,他们都拍了照片,说要搞社保了,曾翔老师也问及澍周兄这件事。
我问飞飞,耿主编对我们上次照片拍的评价,他说:这回还好!啊!看来我的拍摄技术真的不如一痴。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12-23 14:18 编辑 ]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12-22 21:11

em1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12-22 21:15

em1 em1 em1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12-22 21:20

em1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12-22 21:21

em1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12-22 21:22

em1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12-22 21:23

em1 em1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12-22 21:23

em1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12-22 21:24

em1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12-22 21:25

em1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书画研究会·二十一世纪第七回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