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谓之人 发表于 2008-5-5 20:32

圣人驾鹤之感叹

圣人驾鹤之感叹贺进      春光明媚的五月,相继得到三位先生驾鹤西逝的讯息,不免有几分沉痛的感伤。明媚的春光顿然也黯然神伤,独立青阁台,似也无法挽回幸免之态。
缅怀柏杨先生诗:清风一袖柏杨倾,丑陋之词充心胸。六十余载剖世态,冰心一壶耀心明。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先是与宝岛离开人间,然而这棵89年之青松似并没有倾然挥倒。对于这位先生我并不是特别了解,想必很多朋友似乎也确实无从知晓柏杨先生的精神及神貌。然而一部《丑陋的中国人》,让众多的华人一时间知道柏杨先生的名字,也使这个名字成为了更多人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对于柏先生,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先生写这部书无疑是在丑化中国人的形象,还有人说正是这部书,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了自己的品德。昨天晚上,听收音机听到主持人对柏先生的评价只用了一句话,就是“公允不分说,自有清人晓”。确也准确,通过柏先生来剖析中国人的面目,让我们扪心自省,该是先生的心声吧,了解我们的丑陋之处,是为了更好的“改过自新”,先生用心颇是良苦,我们有什么权利来让这位老人背负百年骂名呢?先生已去,似对人间议论纷争无所顾及,只望在百年之后让歪曲先生意愿的俗人捶胸顿足吧!缅怀王朝瑞先生诗:自古山水摩诘属,岂晓丹青今人辅。感悟诗句水墨倾,同地朝瑞感悟出。         进入五月,著名书画家王朝瑞先生也悄然离开人间。王朝瑞先生是我国有名的书画家,书法作品具有典型的自我风格,尤其是隶书作品,颇具个人面貌。国画作品更是上乘之作,清新淡雅,具有文雅之气韵。王先生的艺术可谓是都有所巨大成就,在如今书坛和画坛,能与王先生所比肩的似乎很难寻找。一生致力与艺术创作,对艺术的感悟可谓登峰造极,所以在书画作品中体现出无法比拟的艺术韵味。王先生的艺术创作一直奉行“有感情自有办法,有悟性自有新意”的理念。这种理念无疑给当今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感情的酝酿迫使自己去创造新的艺术理念与方法,悟性的提升迫使自己去寻找突破口,这样对于书画创作,必然是大有裨益的。先生的艺术理念必然在他逝去之后更为广大朋友所理解,这样也不至于先生一生的夙愿。

缅怀瓦翁先生诗:一眼看破尘世空,百年沧桑风雨中。德高艺重评终生,先生一笑颔首迎。         最难以置信的就是瓦老的仙逝。这位学贯乾坤、和蔼可亲的老人度过了百年的沧桑,于五月二日在吴国故地去世,未免有大憾之感。都说瓦老这位百岁老人应该喜丧,但是于心于品皆不能心甘。瓦老一生的成就可谓数不胜数,金石书画皆有极高的造诣,飘逸的小楷作品让太多的书法朋友震惊,篆刻作品朴茂自然,可谓水到渠成之鉴。抛却先生的艺术造诣,人品当之无愧登上高峰,于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了解瓦老的朋友都知道,他对艺术的感悟及对亲朋乃至陌生的朋友都会笑脸相迎,做到瓦老这样的人,确实让人萌生出崇敬之感。今天造访一位书家,无意间谈到瓦老逝去之事,书家顿有黯然神伤之态,同坐的一位朋友谈到,瓦老去世前,曾自为自己撰一副挽联,曰“永别了,花花世界;再见吧,天上人间。”先生的挽联未免留有对世间留恋的情结,所谓我闻此语,甚是难受。但愿先生于天堂知晓世人对他的留恋。

十方居士 发表于 2008-5-5 22:46

怀念!!!!!!!!

三奔书生 发表于 2008-5-7 10:26

em3 em3 em3

博览群姝 发表于 2008-5-7 11:21

em3 em3 em3 em3

山中老人家 发表于 2008-10-16 02:18

em3 em3 em3 但愿先生于天堂知晓世人对他的留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