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08-5-26 23:08

用艺术寄托哀思 西泠印社抗震救灾大型创作笔会

用艺术寄托哀思 西泠印社抗震救灾大型创作笔会


来源:中新浙江网 发布日期:2008-05-26 14:06:53



      中新浙江网5月26日电 (见习记者 李克伟)“这是几十年来我们国家最大的灾难,我们要众志成城,共渡难关。”西泠印社资深社员、著名书法篆刻家刘江动情的说。谈起地震的惨状,“那么多孩子都离去了。”八十三岁的刘江不禁热泪盈眶。5月26日上午,西泠印社组织在杭社员举办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大型创作笔会。
  赶到现场的社员有二十多位,众多大师纷纷挥毫泼墨,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哀思,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来自四川的刘江大师与众人合作完成一幅字后,又单独用纂文书写了“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条幅旁边专门写明为抗震救灾而作。“四川是我的老家,我堂哥现在还住在那里,家乡发生了地震,我很痛心。”刘江说。
  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告诉记者,四川大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关心和哀悼,并捐赠了大量资金和物品,西泠印社社员同样心急如焚,社内许多著名书画家连夜精心赶制巨幅力作,通过各种方式赈灾义卖。而这次组织的抗震救灾大型创作笔会,是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反映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坚韧不屈、勇敢顽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所有现场创作的作品将于六月上旬在中国印学博物馆举办“西泠印社社员抗震救灾书画展”,印社还倡议社员捐赠一方以抗震救灾为主题创作的印章,将由印社组织展出并捐赠有关方面。
  西泠印社位于孤山西部之巅,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一九零四年),是我国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学术团体。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开展篆刻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西泠印社是杭州文化的“金名片”,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社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国字号”桂冠,具有历史性、国际性、人文性的独特魅力和广泛影响力。(完)

子石 发表于 2008-5-27 19:08

em1 em1 em1

净月 发表于 2008-5-28 21:02

西泠印社举办“抗震救灾”主题创作笔会www.zjol.com.cn2008年05月26日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5月26日消息(冯清 邱云 文/摄) 西泠印社在杭社员今天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抗震救灾”主题创作笔会,为四川灾区重建创作了第一批主题艺术品。

  据了解,“5·12”大地震发生后,西泠印社社内许多著名书画家纷纷捐赠钱款和作品。很多书画家已参加过7、8场以上的作品义卖活动。因此,今天西泠社员们的主题创作并不是为了筹集捐赠善款,而是“西泠人”想用手中的刻刀和画笔记录历史,来表达西泠社员的心情和祝福,为2008年留下一个明显的历史足迹。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表示,今天创作的所有西泠名家的书画作品将于6月上旬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展出。届时将会同各地社员们以抗震救灾为主题创作的印章一起,作为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的第一批主题艺术品。

[ 本帖最后由 净月 于 2008-5-28 21:03 编辑 ]

净月 发表于 2008-5-28 21:04

浙江在线新闻照片1

净月 发表于 2008-5-28 21:05

浙江在线新闻照片2

净月 发表于 2008-5-28 21:07

浙江在线新闻照片3

净月 发表于 2008-5-28 21:08

浙江在线新闻照片4

净月 发表于 2008-5-28 21:11

浙江在线新闻照片5

净月 发表于 2008-5-28 21:12

西泠印社社员抗震救灾纪念现场创作会举行

来源:博艺专稿 | 日期:2008-5-26 15:16:13

      2008年5月26日上午9点,“西泠印社社员抗震救灾纪念现场创作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艺术楼D座多功能厅举行。
    参加此次现场创作会的有刘江、陈振濂、钱大礼、杜高杰、包玉彦、**中、金鉴才、来一石等30多位艺术家。

净月 发表于 2008-5-28 21:13

博艺网照片(第一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