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8-31 21:01

【2008.9月强档人物】任云(四川)

按语:【公社月度强档人物】是书艺公社网推出的跨年度重点栏目,旨在推介当今书坛之60-70年代实力人物,他们有的已经是当代书坛的先锋骨干力量、卓然有成,有的已经悄然迈入当代名家之行列!这档栏目,就是把目光投向他们,他们是当代书家的榜样、是方向、是力量、也是我们在艺术道路上前进的动力......
【9月强档人物】
四川>>>任云
说明:本专题图片稍大,请耐心等候片刻即可显示!图片点击后可看到清晰大图!
http://www.shufa.org/ad_2005_img/600x800_ydrw05.jpg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8-31 21:02


任云简历:

任云, 1966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渠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3年试验并创作“巴蜀风情”系列绘画作品。
1994年下派农村工作,试验并创作“痴人说梦”系列绘画作品。
1996年试验并创作“我的城市山林”系列绘画作品。
2005年——2008年到西藏工作,期间数度深入藏地阿里、那曲、山南和喜玛纳雅等地采风写生。
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专业展览。参加第二、三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提名展)、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书法院“首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等。(中国北京今日美术馆),获全国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征评展)银奖。
1995年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举办《任云画展》(四川遂宁市博物馆)。
1997年四川美术家协会主办《任云画展》(中国*四川美术馆)。
从1992年至今,参加多次国内外美术、书法专业展览,选入多种展览作品集。《中国书画》、《东方美术.书法》《江苏画刊》、《美术报》、《艺术状态》等报刊专题介绍。
出版有四川省美术出版社《任云画集》、河北教育出版社《今日美术馆流行书风提名书家精品集——任云》。

书画作品曾由今日美术馆、中国四川峨眉山管委会、四川乐至谢无量故居博物馆、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收藏。作品《无边清凉》作为成都市政府礼品赠送前新西兰总理、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穆尔先生。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8-31 21:03


任云 学书杂感

世间万理可互参,学书亦然。

学书如登山,立志在深远。欲山深须登高,欲意远须博览。登高如取法,不为浅显诱,不为近便惑。流俗多易取,终生堕沉疴。山高难攀跻,要之有脚力。咬牙以自励,埋头苦坚持。多年或见功,见功众山低。
写字不要急。余观多聪明人,或为龙虎笔,或为磅礴气,或为风云姿,或为游戏趣,所作皆一逞,不见字中机。

写字宜向民间学。余常游览山水、城市、俚巷、村庄,或驾车、或步行,多喜观赏民间书写文字。又屡携一数码相机,摄之留为赏读揣摩。其间之至美者,行笔平平,势态翩翩,常生赞叹之心,深愧己之不能。友朋多以为噱,叹余堕恶道而不自知,嗜丑鄙以为神奇。悲夫!

习字治艺,须解通功力、学养与天赋之关钮。功力适为基,学养以为用,天赋乃为尚。可舍功力莫舍天赋,宜增学养以增功力。故余向来之观点,功力最不必学,而在养成;学养甚难于学,全在积累;天赋则不可学,只在任性。

取法古今亦一辩,熔铸百家乃真难。

多观山水多游历,于学书大有益。观山水可蓄气,可起兴,可怡情,可养性。内心恬静,浮气自远;性尚安稳,躁笔不现。

为人治艺,要之在心态恬淡。恬自能安,淡而能远。所谓“大体则有,具体则无”。无之时,十年不作;有其心,一朝可得。反道而行,则心羁名累,思涩手僵,“目的颤抖”矣。

余之所求,唯淡迟二字。淡如古井深,淡如青林远,淡如空气薄,淡如白云逸,淡如秋色暝。迟则优游,迟则从容,迟则生态,迟则淡定。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8-31 21:05


任云绘画杂感

2008-4-7

从懵懵懂懂地喜欢画,到学画,到一点点地作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好看、模仿、画不象、平庸平淡、苦闷、发现、要想得好、个性、画出心里的想法和自由随心地画等等漫无章法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此地芜杂和零散,成为个人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之一,但充满了乐趣。

生活是自自然然的事,画画也要自自然然。只有我们画得自自然然时,我们才知道自自然然是怎么一回事。
最初以为画什么(内容或题材)是最重要的,后来发现画什么其实不那么重要。任何事情,做到极致,都需要大努力,也会有大成功。

绘画需要有主题,但不是唯主题。创作家创作,尤须忘怀主题。

主题乃画中意,画旨。正如音乐家用旋律和歌词、雕塑家用材料和体积创作作品,画家创作,再伟大宏伟的主题,须要用绘画语言来表达。绘画语言,无非笔墨、色彩、构成等等。忘怀主题,以最佳之精神状态投入于绘画语言之表达,正是对主题最好的表现。

中国绘画,概莫能逃离中国绘画之传统。但各个时代,又必须有时代之精神与创造。二者单取其一,各有其弊。我辈生逢斯世,不惟需有中国绘画传统之修养,亦当有表现时代精神与个人审美风尚之追求。传统与时代,个性与共性,笔墨与构成,两相凑泊,造化和谐,方期可取甚而成功。

年复年来,画画,跑了不少的地方,看了许多的画作,勾了一册册写生,有写实记录,有变形夸张,有的顺利地转化成了令人欣喜的作品,有的却总也难以转化生产。思想,实验,到头来发现,笔下的画都已不是真实的再现,而是生活的美化后的“修正”,是现实与想象的合成,是理想图式在山水中的印照,是真实世界的诗化与美化。生活中的山川河岳转换成了点线面色的斑驳节奏和旋律,现实中轻灵而清贫的农家田园带有了轻度抒情的咏叹和诗颂。那些泥瓦屋中、水泥高楼上吹笛的人儿,那些枝柯交错、繁花满地的山野树林,以及楼宇参差、色彩斑斓的现代城市山林,都是我的 “心中之象”,“理想之境”。

所谓“写心”,画的是胸中的一个梦!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8-31 21:07


三家门前
任 云

    学书有年,所见古碑帖并时人书法多多。总觉时才入门,时有所悟,断断续续。有初时赞叹不置的,日渐冷落;有昔日不以为然的,今却品出好来;又有当时不甚了了的,现在才知道真正有一些些嚼头。

    其间,我听取“取法高古”之训,以颜体楷书、晋陆机《平复帖》和秦诏版入手,历年不辍。又取晋唐前之钟鼎篆籀、秦汉刻石,隋魏民间残纸,时相览摹。再于唐后至近现代中之《祭侄稿》、老米、倪云林、金农、弘一、白石老人等诸家,感受浸淫,多所用力。渐知“取法高古”,不惟时代之久远,更在精神上之高贵与个性创造上之独立。

    虽然古与今之高明人皆说要“取法高古”,远绍古人,但在积累一定手力和眼力基础上,近年渐不惑于此或自欺,以务实而坦诚的态度和方法,品读弃取,渐渐喜欢上三家法书。此三家距今不远,曰康有为、徐生翁、林散之。

    三家中,以最先知林散老书,爱其得“逸”。散老书,用笔捉管甚低、甚活;行笔疾迟中音,若轻、若无、若灵;点划起讫运行含圆凝劲。其线条常悠游,偶顿切,划轻弧,得潇散。更以新鲜之用墨法,浓淡随兴,造点线块面之多态,生散淡高华之逸姿。然最为要者,是以上诸方,天然凑泊,心之笔之,笔之形之,使天性粲泛,逸境化出。

    次获读徐生翁书。徐生翁书早年不为世知,传邓散木曾见,殊不解,然肖蜕庵谓之“已达天人之境”。所谓“高书不入俗眼”,一出惊人。徐生翁作书,看似若木工斫木,又似泥工瓦匠垩壁,常人以为工陋活粗,岂知对用笔造型极其细腻讲究。其用笔、其字形、其气格皆不同时流,使笔如戟,挥金运铁,睥睨群雄,沉郁简质;结字左右横突,欹斜切割,尖锐钝臼,构架坚固,令人想古鲁班造作,别有神力,又如奇工缚异器,取在着力点上,姿态夺目而又坚稳扎实,造傲岸、孤拔、高迈之境也。

    三家中,以见康字最早而喜康字最晚。犹白石老人之画,国人莫不称好,真叫道个明白,又有几人可为言说清楚、切中肯綮?康老书,得一气!以经国襟抱,湖海豪情,凝聚一管楮笔,裹挟万里风云,写出实、重、豪、拙的大境界。其自不以书人书家为自名自役,更蔑视陈轨,放任开拓,尤推重魏碑,心性与载体相契,追求与形式相辅,视天下绳墨累札积山如无物,只一任意气愈为世重而到今。

    读三家书,知三家皆不完美。惟不完美,更见真性。由不完美,知学习其书,一须择重要、合己意而行,次须以写出自我为旨。如林散老书,是天性逸怀带来。人之天性有别,人之识见不同,人之追求各异,人之腕笔有自材。心爱昔人但莫以为役,表现自己要发现自己。又如康书,岂只是书,直是怀抱!观其行止洒落,一切规圭廓角,全都不在眼里,似都不在话下,包括其书写内容,一切景语皆情语,直任放笔写去,只是我在,便有我在。学康书,强烈地感受、体会到创作者的自信、自持和自我表现,体会到中国一切传统艺术的精魂——气的力量和统摄力!故此说学三家书,其实皆非为临摹形貌,描角画虎,实乃效法其途、其旨、其追求而已。宜取读法、会意法、感受借鉴法,甚或误读自以为解法。三家书,于林散老,我只感受向往其一点“逸”怀,难处在“逸”的出世与重、拙、实诸入世要素之协调;于徐生翁书,余效拟其一腔“筋骨”,但难处在化奇崛为平易,平易而脱俗;于康书,余吸收其用一“气”,但须保持朴素不卤莽,气雄而清迈。

    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之大区别,在传统以用事为先,人从艺中蕴籍出;而现代人直写人之本性真情,艺术因人而增辉。读三家书,使我思古之书,多以作品名世;自明以降,则多以人名世。一方面是距古已远,作品散失厉害;但另一方面,更内在的原因,是古含中和,今讲个性,中和以泯化人欲为上,而现当代则主张个性发励宣扬。故弃取只是途,创造乃其终。修炼技法藉时日,涵养气质出高下。

    一向有人以为,写个性字,往往不需要功夫,或者不需要大功夫。因为个性特出,又每每不为人所知,多被人指为求速成,欺世盗名。皆误也。世俗一大错觉,以为华丽端庄如晋唐人帖学字气质高贵,技法艰难,而实践家深知,“别造奇诣”乃真难,有真个性才感人。检点一部书法史,帖与碑,庙堂与民间、文人与书隶,他们各有各的用笔体系,或彼此不分高下,但相对于帖学的长期发展和技法成熟,碑志和民间书写更强调个性的随兴和强化,实际上其用笔的讲究和完善更难。尤其写“自我”之字,发掘不易,延展愈艰。

    观三家书,今皆“二十世纪”卓然大家矣,然瑕病不少。可知写作家只管做写作家,不须求媚,不必求好。人谓创作是遗憾的艺术,信也。时之弊,创作之弊,往往在自求全美。那种企望全美的想法,增役心性,拘绳手脚,不仅虚假,更枉谈真性表现。前人尚且达不到,我们何须自为束缚。

    思三家习书之经历及发展演变,皆初不为人重,不显大名。剔除康有为因为政治社会影响知名原因,就学书作书而言,三人皆有独立创造之审美认识和追求,自我做主,踽踽独行,单干穷生。可知艺术创造更多是个人化的行为,更注重个性的发挥。当今信息发达时代,交流不愁狭隘而患成灾,创造需要独省且宜专精。

唯如此,不仅拂一尘“热闹”之虚幻假象,更欲增所谓“业余”、“轻微”辈学书人之自信与自励也。如能以时间为坐标,则艺术创造关键不在地域名位,而在有无独具之思想见解和方法。故学之要,在胸中存一份散淡,意中念一份平和,笔下带一番意气,任自家感觉,用自家手笔,写自家字画,自得与昔人同途而修自家境也。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8-31 21:10


任云 痴人说梦

我的寝室兼书房有两个名字,一个好上天,叫“泊天堂”,取古人“笔墨泻处,天机泊然”之意,也应了我的名字特征;一个坏下地,叫“庋荻坊”,取友人称我住的地方为“鬼地方”的音,正谐了我的“莲子” 的号。我就生活在这天地之间。

我的老家在大巴山区渠县,虽然自己一直过着读书人的生活,但从来都不脸红地对自己说:我是大巴山的娃儿。那些关于大巴山的记忆,常常在夜梦中牵萦着我的思绪,叫我念起那山、那水、那树木花草、老屋石磨、那啁啾的小鸟、清丽的荷塘、那躬耕的农人和无言的泥土,它们就像生命中的一个个音符,神秘、温馨。

我要选择一块种诗的泥土。

卢梭说:“人类生而自由,而处处被囚禁。”对于一个欣赏者来说,写写画画是潇洒而美妙的事情;但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却是一种冲破“囚禁”的使命和事业。这使命和事业就像一座深含苦难的大山压迫着我,消耗着我的智慧和体力。我沉默着使自己坚强起来,并用沉默抑制住那过于狂暴、炽热的情动。我所需要的是笔。我用笔写出它们。

我坚信时间是个伟大的魔术师,也由此坚信技巧的东西总是可以达到的,更重要的是思想。一方面我固执地坚守着“正统”的中国艺术精神领地,只使用最简单纯粹的传统技法——写;另一方面我却又对那来自异域的强烈变态充满了浓重的兴趣。

我所选择的主要学习对象,来自于中国民间:农民画、儿童画、汉魏简牍、墓志等。即使如此,我仍常常恨我自己不能画得像一个农民或儿童所画的那样好。我要最幼稚的,也是最“成熟”的。因为他们的质朴和天真,照见了人类最终极的善良和真诚。我想找到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之间在内涵和形式上的共同点,我坚信在它们共同的变形、抽象和夸张的“面孔”后面有着一种共同的可以对话的心音。我要最现代的,也是最传统的;我要最简单的,也是最丰富的。

常常思索的问题是:四川的特征是什么?能够用什么最简单的物象或符号就让人感到那是四川。我仍在思索、仍在找,虽然答案就象这块盆地上终年迷朦的雾。

喜欢黑暗。相信黑暗中有多少真实的故事发生。当音乐流泪的夜晚我会在黑暗中,想一些不着边际的事……                                    
      
                                                1994年3月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8-31 21:12


笔墨之间的沉湎
贺宏亮

任云 先生是我一直很敬重的一位艺术家。我读过他的不少画作,很为他的心境所感动;我也读过他的许多书法和篆刻作品,很为他的才情所惊羡。他平日里处事练达,自有运筹帷幄的本领,近年来担任了不少行政工作,打扰着他涂写丹青翰墨的心情。每当工作之余回到家中书房的时候,他在“山一痕馆”里尽力巩固和提升着他的艺术修为。我既愿意看到他多创作出一些寻觅巴山蜀水现代诗情的彩墨江山,更愿他的大笔多写几件闪耀着灵光与雅兴的不朽文字。

古人论书有“善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之说。但当代书法的趋势却正好与之相反。随着展览的兴起和泛滥,形式至上的风气渐成书坛的主旋律,“神采为上”的传统似乎成了前朝故事昨日黄花。而任云却一直坚持着“以手写心”的古典理想。他的书法追求,在古,在拙,在淡,在迟,无搔首弄姿之媚态,不游戏笔墨作“聪明字”,而是平平实实,信笔纷披,淡定写来。看似涂抹而成,细观却点画奇古,神采澹然,寓精能于率意之中。任云书法不是不重视“字形”,而是更看重对主体精神的表达。“写神采”,此其一也。
书法之“法”,举其大要无外乎结字与用笔。时人多在结字上下功夫,而往往忽略了用笔,牺牲掉书法线条的细微变化。不少当代书法作品徒具华丽的形式外壳,近观却发现其线条苍白乏力空洞无物。任云书法重视用笔的细节,追求线条的高质量,上溯汉简帛书六朝文字,近参徐生翁、沈曾植、林散之,并处处留心民间字迹种种奇妙变化,参悟傅山所言“字中之天”的意趣。其用笔以生翁、寐叟一系碑派笔法为主,参以散老的举重若轻,提顿起收之间,峻拔果断,笔势拗峭。其线条方拙中含遒逸,有漏痕虫叶之趣,风致朴雅,颇堪玩味咀嚼。“写线条”,此其二也。

文前所言“笔墨之间的沉湎”,沉湎者何?“写神采”与“写线条”是也。这二者正是任云书法最重要的特质,也令他与时人的流行书风拉开了一些距离。如果说前几年任云书法主要体悟着一种古淡的意趣,那近两年他的字迹里则有了更多的迟涩生辣的味道。我觉得一位艺术家始终在成长,甚至是在世俗生活中成长,他同时也始终在修正自己、扩张自己和重新发现自己。我相信任云的书法还有极大的生长空间。作为评论者,有时候既很难追索那么复杂的成长轨迹,也无法对其未来作出任何预言。

任云自己操刀刻过一方闲章:雨生香。文字内容意境很好,印章也刻得甚佳。我们读过他的这十几件近作,我想也应该从这些字迹中嗅见由笔墨之间生发出来的缕缕幽香吧。


                                    2004年7月于成都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8-31 21:14


【9月强档人物】任云(四川)
任云书法作品选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8-31 21:15

【9月强档人物】任云
任云书法作品选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8-31 21:16

【9月强档人物】任云
任云书法作品选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2008.9月强档人物】任云(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