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01187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来自网络上的声音:邱振中你能听到吗?!! y J" {" m1 S
编者按:拙文追问邱振中:有关“起点与生成”作品展的若干问题的系列主题帖在有关专业网站论坛发表之后,即引发大家的关注与思考。许多网络读者纷纷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
- V3 V$ D8 C- q' c* t. m# C7 K) t( o5 B
8 c4 Q/ E/ V- O ]: Q* Q; q在如今书画界缺少真心批评的当下,被批评者切莫“叶公好龙”。当批评的“真龙”来临之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语见《孔子家语》)0 Q! M. u/ n( ?7 M3 W) p
9 Q% E, J, r4 o
! u$ r) V5 N1 j# Y为使邱振中先生和广大书画艺术界同道共勉,现将有关网络跟帖评论编辑于此,以飧读者—— 0 N, k, ^2 |# H+ U( S
5 a6 A9 x; F7 Y
; Q1 N( E$ k, L# T! X
# L. I8 U( W( F来自中国书法在线网的声音——" w$ d' d+ j& t [4 l
0 a* ~: C0 v a u5 ?9 Q, j/ t8 k Z2 h0 ~特邀专家学者果儿:* V: f+ J6 t8 ^
) a% k% `" D! ?4 Q* N
关于这个展览的报道几乎都是“正面”的。但是有一面的硬币吗?没有人去把它反过来,难道它就只有“正面”,没有“反面”了吗?有一面的硬币吗?照片上的硬币就只有一面,但那不叫“硬币”,叫图片,是不可以使用的。没有了反面,正面就不该叫“正面”了,而该叫“表面”。
. f4 i2 S8 W$ I+ @9 k$ e9 k4 {/ t+ y' q& [! T$ [, j( |/ d
大布衣的发言无疑是那枚硬币的另一面,在解决中国书法在当代的“断层”问题上,我们确实有必要换个角度去观察。3 X; V" n4 l, H# p) X( j; S
8 D9 O0 R$ Q, k$ M
我发现在开幕式壮观的场面上,沸腾观展人群(上到80岁高龄法老,下到20岁清纯萝莉)都有个共同点:只看一面。% s$ p" r5 f4 K* y ^! g
当蜂拥的人潮退去后,我独自散步在宽敞的展厅,开始真正的艺术观赏之旅。看到作者传统书法的进步和对当代艺术的探索状态非常欣慰,但更有苦涩:因为“书写者邱振中”身份的获得,是以“中国艺术家邱振中”的消灭为前提和代价的。$ V' a5 u, R9 D) b S* X
8 H- ~+ A& V, Q# l& |
通过作品我似乎看到作者正落入一个这样的陷阱中,他对传统书法的挖掘和改造,实际上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自我否定。他在心甘情愿地做“当代的希绪弗斯”。因为他希望自己名字能够写进历史,一个载人史册的艺术家仅有继承是不够的,还要对传统进行创新改造,就是说你仅仅做游戏的优胜者还不行,还要做下一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他把自己对当代艺术形态的一系列探索,视为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一种救赎。他想要开辟一块前言中说的”新天地”,建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宇宙!
& {: u$ q# T8 s3 h% t- F% D' G
| u8 e/ v& ^! h3 V( L特邀专家学者公心:
& _1 O3 x9 G9 @. \( f0 i, T7 s% S2 X- p
邱氏的“新方法”并不新,是美国当代艺术思维的中国版,用这种“新方法”来颠复具有近万年的中国文字__书法史,何异于螳臂挡车、蚍蜉撼树!' ~5 a/ {0 v; R# m. Z% ^" R
3 r7 R( ?; Z; w* \: h5 C- g& o d6 d* l7 E
但它有一种学术欺骗性,让人不懂的东西成了学术!大家想想,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者可以给普罗大众说清楚?谁读不懂《时间简史》?有谁读得懂邱氏的理论?& v" E5 d# `6 b5 S
6 I+ B; H" D3 Y# p! L( e范、沈诸人,欺世之论的推手而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