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1266|回复: 137

【涛声依旧】李松涛书法作品网络展(2013.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1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涛声依旧】
李松涛书法作品网络展
(2013.12)

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李松涛
1975 年生,河北永年人。字曲泉,斋号:十墨草堂,曾学习于中国国家画院及清华继教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工作室书法家、北京曲泉艺术中心主任。
作品主要参加:
全国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中国国家画院师生优秀作品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00 人精品展
全国第五届书法百家精品展
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
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百强榜”
“圣地问学”——燕京八家精品展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四届新人展
全国第四届,第六届楹联书法展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
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
全国第二届隶书书法展


《书法报》、《中国书画报》、《北京青年报》、《河北法制报》、《中国书法》杂志、《青少年书法》杂志均曾介绍其书法成就。有数百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纪委监察部、中国文字博物馆、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及个人收藏,曾出版《李松涛书法作品集》、《辛卯墨痕》、《李松涛书「金刚经」「心经」》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选·艺影}

灵气与功力
——松涛书法简评

魏 哲

认识松涛是在锦州的一次书法活动中,自然也见到了他的书法作品。他的行草书基础扎实,气息自然,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
近日松涛将其资料从网上传来,使我得见了他更多形式风格的书法作品,真、草、隶、篆皆有涉猎,将我最初的印象更加深了一层。通常讲:“年轻靠灵气,中年靠功力。”松涛的书法即符合此点。书法,关键是一个“法”字。松涛奔放蓬勃作品的后面,是法度备至,技术过硬,挥洒有度,起收有矩,分行布局有序,从而使整幅作品真气弥满。欧阳修曾言:“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充实而有余。”松涛正是在这种从容跌宕熟练的技法中实现了自己精神风貌的精彩表达。
近代书家多走碑帖结合之路,松涛自不例外。观其行草作品,由二王、 旭、素、孙过庭乃至明清傅山、王铎一路走来,参悟取法。故其作品即灵动又劲拔,跌宕奔放,心游万仞,思接千古,有如松涛阵阵,排山倒海,震荡八荒。
近年来松涛先后问学于中国国家画院和清华大学,游学京华,视野大开。理念决定作品的风格,细节决定作品的质量。
缶老有一句话:“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松涛谙得此理,他的书法即是范例。

魏 哲: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书协副主席

1胡抗美老师.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选·艺影}

谈谈松涛
张羽翔

松涛是近年来活跃于书坛的青年书家。也许是因为我们生活经历的近似,都是搞教学多年然后再外出继续求学,又或是我们在相谈中都对碑帖结合抱有共同的趣向,所以我很愿意谈谈他,同时谈谈我对碑帖结合的一些看法。
松涛的书法路子很宽,真草篆隶无不涉猎。作为年轻人,这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和过程,它意味着对书法历史发展认识的广度。这样的一种积淀,也往往决定着书家今后的深远发展。
松涛的楷隶书在结字上基础异常的扎实,在用笔上他却融进了帖学的方法,增进了书写性从而显得生动活泼。应该说,以帖学的用笔去表现碑刻的结字,一直是碑帖结合的实践主脉,康有为、沈曾植、于右任、林散之等大师的成功已经使其发展成熟为一种能够完全迥异于二王一脉审美类型的学派。如果说二王一脉是以“韵”、以“雅”为基本特征的话,那么碑帖结合则是以“气”、以“势”为旨归。松涛的书法对此执著日久,因此深具此格。
松涛近年写的较多的是行草书,取法的是二王尺牍的路子,但内面依稀可辨《圣教序》的碑刻遗续,这一点使他在潇洒自如的书写中不失厚重沉稳。同时,他还借鉴了许多当代形式构成的原理和技法,加大了形式表现的对比因素,从而使作品的表现风格在不失典雅的同时增添了开合纵荡的新意。
松涛聪慧,眼手俱佳;松涛厚道,为人热情爽朗。若辅之以学并持之以恒,必可期焉。
壬辰三月

张羽翔:全国第十届书法展评委
中央美院书法学博士
清华大学美院工作室导师


2张羽翔老师.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选·艺影}

酌古斟今 撷英吐华
——青年书法家李松涛印象

李喜泰

当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个年头,人们会发现,当代书坛最为活跃、最富创造力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书家群体。河北青年书法家李松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松涛在书法的学习上“不薄今人爱古人”,这与厚古薄今和重今轻古者不同,更与一些急功近利,只直接从今人临摹的青年不同,这正是其高站位审美态度的体现。我们品读松涛的书法,总能感觉到他从远古走来的那种筚路蓝缕,又可呼吸到时代清新的气息。
松涛的甲骨文书法把刀意与书法的笔意结合起来,既有原始甲骨文的古朴劲挺,又不失浸以毛笔书写的灵动。可以看出,他既临写原始甲骨,又对甲骨文大家罗振玉、董作宾、潘主兰、刘顺等的书法进行过认真的学习和梳理。
当代隶书创作可谓异彩纷呈。松涛敏锐观察当代隶书书家创作的得失,他从自己生活最为贴近的家乡著名碑刻《朱山石刻》、《夏承碑》入手,增添隶书的篆籀之气,参机变化今人之笔法,把隶书写得既古意盎然,又精彩飞动。
在诸多书体中,松涛在行草书上下的工夫最大,从汉代的张芝到东晋的二王,从唐朝的张旭、怀素、孙过庭到宋代的黄庭坚,从明末清初的王铎到现代的林散之,历史上行书、草书大家的庙宇他都虔诚参拜,用心体悟,集多家米煮一锅饭。他的行草书细节处有二王的灵动,酣畅处有张旭、王铎的恣肆,悠缓处有黄庭经的禅意,帖中揉碑,使作品显得厚重而不漂浮。可以说,行草书创作已彰显出其个人之风格。
融合碑帖,撷取新趣,是松涛书法创作中的又一特点。碑版书法的无拘无束,为松涛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他的魏碑书法,体势呼应,意态跳宕,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对比夸张处视觉效果强烈。
松涛阵阵,气健凌云。松涛近年来游学京城,俯瞰书坛。相信松涛以其识见之高、才情之富、学之精进,一定能在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中,挥写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李喜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书法理论家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选·艺影}

居高声自远
王成培

京华的书法氛围,使得我与松涛的相遇不是偶然。现在的京华,不由得使人想起汉时的敦煌、清时的扬州,其交流广泛,展览频频,只是恨己无分身之术,又不能多学,多有摸象之惑。
松涛兄对于书法的态度确是唯一的。书法既是他生命的一分子,也是他生活的一分子,像一个柔和的感情整体。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以外,对书法创作很认真,篆书、隶书、楷书、行草都有作品。其全面的书体造诣与创作结合,也同时丰富了作品的价值与艺术的多元组合,颇具有自我的个性。这本书法集是他对自己以往创作的总结,也是对外的自我意识传播。
在文化的意义被时代放大很多倍的当下,书法也成功进入到文化的范畴。书法延续了几千年,正如生命力一样,其生命力是顽强的,且具有很强的淘汰功能和发展功能。书法在过往的发展中,多数与写字为伍,从来就没有它自己的“身份证”,更没有划分出写字与书法有何不同!翻开我们的书法史,一目了然,它不是文化史,也许只是文化的一个代表符号或其它。而书法是具有自我系统的个体,也就是说:书法需要本体基础的拓展,书法需要本体经典的呵护,书法需要人为的解析,更需要书法本体美学的理论普及。书法的本体地位被越来越提升到高端的时期,“内容即形式”等理论叙述被很多专业书法家所认可,这是书法家的责任与智慧。
当然,松涛是理解者,更是一个智慧的践行者。
于京华大西山

王成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学硕士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选·艺影}

正心诚意 抱淳取实
关于李松涛的书法创作


朱孟刚

人的审美眼光和处事方式,受文化背景和出身经历的影响。李松涛是从邯郸走出来的书法家。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赵王城的历史积淀,对他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是深入骨髓的,那种历史厚重感和大山大水的苍茫感,早已融入他的生命。反映到松涛的作品,他鲜有那种轻灵的、柔媚的、女郎才的东西。他的作品,大气、厚重是他的基本风格。但厚重大气的整体面貌下,点画、结体处处通灵、处处精妙。无论是楷书四条屏《金刚经》、甲骨文对联、隶书立轴,还是草书横批,可谓无一懈笔,无一率笔,长篇书写仍气贯首尾骨力不衰,结构严谨书墨酣畅,在大气象中有细腻微妙的变化。没有扎实的传统功力是根本写不出来的。
松涛对于书法,可谓“虔诚探求”。临帖,他恪守传统,认真体察,将所见一丝不苟地诉诸笔端;创作,他又能将所学的名作融会贯通,广取博收。同时,从绘画和现代艺术中吸取有益的养分,竭力在线条和空间分布诸多方面探求属于自己的表现语言。松涛热爱文史哲等传统文化,潜心研究。由于这些因素,使他的书法创作定位在“传统风格书法”,追求作品的“书写性”,又具有浓浓的书卷味。
松涛认为书法的精华是线条。持续不断地对线条进行垂炼(同时也是人生的修炼),使他能自如地控制线条的节奏和力度。通过毛笔在宣纸上一系列丰富而有变化的“运动”,呈现出一幅充分展现线条魅力的作品。松涛对现代艺术的构成形式作过深入的研究,这使他对书法的形式构成有比较好的把握。对于书法创作中的构成设计和空间控制,松涛可谓“有限使用”,或者说较为节制。在文学创作中,讲究“感情的节制”,而不是一任感情的宣泄。因为“有限”,所以“有效”,因为节制,也愈加显得充沛。在艺术院校的书法教学中,形式构成已被广泛使用,但是一任形式的张扬,必将失了韵致,失了书法的抒情意味。松涛深通此理,他的作品不像有些作者那样形式因素明显,甚至于为了形式而创造形式。在他的作品中,“构成”被化于无形,化于因势象形、随势而生的线条流动中。
松涛亦对佛教颇有兴趣,平日里翰墨交游之余,对佛经潜心研读。佛谓得证菩提在于戒、定、慧三学,戒者,防微杜渐;定者,宁心静气;慧者,圆融无碍,达于自在之境。松涛融佛入书,因而其为人,沉静、通达、淡泊而又热情宽厚,持戒于名利,入定于传统,发慧于艺成。对真如妙谛的参悟,反映在了他的为人为艺上,也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当下世风浮躁,书坛概莫能免。“名利”当头,使得不少成艺者“有意成功而无意用功”,争名逐利者如过江之鲫。松涛并非不好名者,但他认为成名容易守名难,些许浮名徒累身心,所以他不好虚名、看重实力。一代名相魏征在《九成宫醴泉铭》中说“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返本代文以质”,此语既是给为政者的箴言,也是给求学者的金针。松涛对此别有所悟,他认为书法的“实”就是功力,书法的“本”就是传统。他扎扎实实的用功,潜心修炼。他坚信,不自欺欺人,排除一切杂念,才能专心致志做学问。松涛的行草书作品,多有取法旭素草书和二王尺牍之作,但不管取法何方,松涛作品的整体面貌是沉静和宽厚,观松涛作书,也是执笔在手,款款写去,少有时髦书家的剑拔弩张之态。
做为一名年轻的书法家,松涛秉守纯真洁净的艺术本性,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不滥写,不应景,时刻警醒不以或谋生,或交际为由,使自己成名之后滑向“写字匠”的队伍。我想他心中有着更高的要求,对艺术纯粹的执着。也不愿像如今诸多书法家那样,“一招鲜吃遍天”,立一格以自扬,同时引来自困。松涛对书法充满感情,他总想因内容而立意,力求在每一件作品中追求新的东西。他追求文字与内容的结合、形式与感情的结合,在大的风格下,追求每幅作品相对独立的面貌。
通常书家只精擅一二体,松涛勤奋颖悟,他真草隶篆兼工,对各种字体自由把握融会贯通。纵观他诸体书风,既有汉碑的浑融之势,又有二王的用笔精到、结体雅致,碑味帖气和谐共存,拙媚相生。无论是腾蛟起凤的草书,还是运笔如斤的甲骨文,或是翩若惊鸿的隶书,虎踞龙盘的六朝碑版楷书,无不是法度严谨古风扑面又不失时趣灵动。这体现了一位书者对传统深深的敬畏和顶礼,体现出浑厚深湛的书学功夫和自然高逸的趣味,以及对创新的不懈追求。
松涛辛勤耕耘获得了不俗的回报。从国家画院到清华继教学院,他一路走来,从“林散之奖”全国书法双年展到“书法兰亭奖”,都留下了松涛的作品。就在前不久,人民大会堂又收藏了他的丈二尺草书作品,松涛以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书法界的认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低调稳重的松涛正象那不言的桃李,不尚奢华,唯取朴实。我分明看到,在桃李脚下,是一条宽阔多彩令人神往的成功之路。

朱孟刚 于浙江杭州
2013.6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涛声依旧】
李松涛书法作品网络展
(2013.12)
6.jpg
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涛声依旧】
李松涛书法作品网络展

(2013.12)
8.jpg
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涛声依旧】
李松涛书法作品网络展

(2013.12)
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