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266|回复: 8

张世刚书法四尺对开精品五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3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国尚画廊 于 2014-9-30 11:27 编辑

【作品尺幅】四尺
【作品材质】纸本
【创作年代】2013
【作品价格】协商
【联系方式】18921778881或微信huwanli8881
张世刚书法四尺对开精品近作五件①.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5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尺幅】四尺(二)
【作品材质】纸本
【创作年代】2013
【作品价格】协商
【联系方式】18921778881或微信huwanli8881


张世刚书法四尺对开精品近作五件②.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尺幅】四尺(三)
【作品材质】纸本
【创作年代】2013
【作品价格】协商
【联系方式】18921778881或微信huwanli8881


120819c9ucs4c0c09q9lp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7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尺幅】四尺(四)
张世刚书法四尺对开精品近作五件④.jpg
【作品材质】纸本
【创作年代】2013
【作品价格】协商
【联系方式】18921778881或微信huwanli88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五
张世刚书法四尺对开精品近作五件⑤.jpg
【作品材质】纸本
【创作年代】2013
【作品价格】协商
【联系方式】18921778881或微信huwanli88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张世刚先生的理由:张世刚先生出道比较早,在国内级别和辈分都比较高。同他一起出道的很多人已经没落为地方名家,在圈内很难被人再提起,也有很多人名气还一直在全国比较响亮,水平上确实一直在吃老本踟蹰不前。能像张世刚先生这样一直在全国保持着稳定的影响力而水平又不断进步的书法家我们只能说很少很少。很多跟他同级别的书法家的价位依然是很高,从投资的角度讲已经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好不夸张的说这个时候下手收藏张世刚先生的作品是个好时候,无论从投资角度还是收藏角度。
近年来张世刚先生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讲课授徒开设工作室,同时又屡屡被邀请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等业内学术机构讲学,可以讲张先生桃李满天下,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攀升。近三年来,各大书画媒体也纷纷关注张先生,宣传力度甚大。其书画专集的出版也不落后每年均有大部头的专集问世。
再者张先生是个很全面的艺术家,其国画和篆刻在业内也被人称道。先生在国学、佛学、收藏鉴赏等方面也有着较深的造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淡惜福
马明博笔下的张世刚
 品茶闻香,翻阅《齐白石全集》(第五卷),我的目光停靠在齐白石的《菜根清香》上。水灵灵的大白菜,红红的大萝卜,仿佛刚刚走出田埂就来到画面上,看着它们,仔细地嗅一下,感觉周围弥漫着浓郁的泥土的芬芳。我不由得赞叹,“白石老人画得真好!”
  他在书案那边坐着,静静地读《唐李邕麓山寺碑》。听到我自言自语,他抬起头,也往画册上注视了一眼,“那当然!白石老人,五百年不遇的天才!平平常常的白菜萝卜,一到老人家笔底下,就成为艺术,成为美。”
  眼前的画,让我想到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冬日清晨,白石老人到菜市场遛弯儿,在一个菜摊前停下脚步。好新鲜的白菜、萝卜啊。老人想买些回去。一摸身上,发现,没带钱。老人跟卖菜人商量,“掌柜的,我给你画一幅白菜萝卜,换你几棵白菜、几个萝卜,怎么样?”卖菜的将头摇得像拨浪鼓,“那哪儿行?你画出来的是假的,我卖的可是真的。”
  他放下所读的字帖,说:“既然你喜欢,我给你画一张吧。”
  他在画毡上铺好宣纸,开始调墨、调色。我将画册的那一页给他作参考。他笑着摆了摆手,“这些,都烂熟于心了。我不是仿,是借白石老人的风格创作一幅张世刚的白菜萝卜。”
  这句话,让我想到白石老人说过的“学我者生,仿我者死”,也让我联想到著名书法家张荣庆先生对他书法的评述,“世刚深入董其昌的堂奥,却又破门而出”。
  寥寥数笔,勾勒出两棵白菜的大致。他在水盂里将笔洗干净。笔含清水,又蘸少许墨,他将笔在另外的纸上划了几道,从中选定合适的墨色后,迅风疾雨一般画出白菜叶子。水墨交融,纸上一片淋漓的水气。在墨色留在纸面上、水往四周浸润之际,他笔蘸浓墨,又补了几笔。两棵大白菜,活灵活现。他换了一枝笔,调胭脂色,在白菜下面补了两只大红萝卜。他拿起一枝叶筋笔,蘸了墨,在纸上为白菜勾勒叶筋。纸的左上角,有一片空白,他凝神静思片刻,又拿起笔,补了一片撇出去的菜叶。
  这两棵白菜,勾起我一段少年时的经历。初冬时节,我跟随父母去菜园砍白菜。母亲对我说:“把不抱团的菜叶扯下来,就是你今天要干的活儿。”此时此刻,在我面前的这片撇出去的菜叶,幸亏是在画面上。
  他问我,“这幅画题什么字呢?”
  “安淡惜福。如何?”
  “当然好!”
  他提起笔,一边写一边问我,“为什么喜欢这几个字?”
  “白菜味甘,性淡,很适合这个‘安’字。孔子说‘不非时食’,以今天来看,也含有不吃反季节菜的意思。冬天,要安于吃白菜,像南朝陶弘景说的‘菜中有菘(指白菜),最为常食’。《本草》记载,白菜有‘益胃生津,清热除烦’的功效,它的味道虽然淡,却对人的健康有帮助。萝卜,又叫菜根,古人不是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安’吗?”
  他停下笔,抬起头问我,“你说的是安淡。萝卜在古时候叫什么,你知道吗?”
  我有些茫然。
  “古时候,萝卜叫作‘莱菔’,咱来个谐音,叫它‘来福’。这样一来,就成了真正的‘安淡惜福’了。”
  说着,他瞅着我呵呵地笑了起来。
  学佛之后,他以信愿力,过日常生活,佳味无多,不外菜根粗粮苦茶;我闻如是,无非松风鸟语泉声,与“安淡惜福”四字,很相衬。在《小窗幽记》一书中,明代隐逸之士陈继儒先生三百年前写下的一段话,此时可以搬来,为他的生活作注脚:“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蒲作团,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间可睡;灯一盏,香一炷,石磬数声,木鱼几击;龛常关,门常闭,好人放来,恶人回避;发不除,荤不忌,道人心肠,儒者服制;不贪名,不图利,了清静缘,作解脱计;无挂碍,无拘系,闲便入来,忙便出去;省闲非,省闲气,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处?此即上乘,此即三昧。日复日,岁复岁,毕我这生,任他后裔。”
  闲来偶有所感,他信笔作画。
  如,《抬头见喜》,是他在书房极静之时,忽然听到喜鹊叫声,因此信笔在纸上画了一只喜鹊。这幅小画,很有八大山人的味道,他补题的“抬头见喜”,让我想到白石老人画下一只螃蟹后的题字:“司马文章,横行天下”。
  如,《春来草自青》,在他的画案上,一盂清水中,有三两枝盛开的百合。有一天,我与他对座品茗,他忽然有了画兴,在纸上画下一只石瓢壶、三只小茶杯、一只净瓶,三两枝花。在画的右侧,他抄上“敦煌遗书”中唐代僧人王梵志的一首诗“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如他画下一棵秋天的柿子树,落尽了叶子的枝杈间,挂着十二只红彤彤的柿子。他命题为《十二因缘》,让我想到佛陀所说的“十二因缘”之法。
  在《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一书中,法国美学家加斯东•巴什拉指出,如果用想象力深挖存在的本质,则“形式深入于实质中,形式是内在的”。对于他这个潜心净土、追求身口意统一的人来说,如果以此论点为参照,他的日常生活、书法、绘画等存在的形式,与其内心世界,是一体的。
  古德说:“修净土者,自净其心,方寸居然莲界;学禅坐者,达禅之理,大地尽作蒲团。”写字、作画、焚香、念佛,他过着安淡惜福的日子,安于布衣暖暖,菜根香香。他的书法与绘画,是否传递着他所感悟的净土世界的气息呢?
  我想,应该是这样。因为早在两千五百年前,释迦佛即指出“一切唯心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离谱
                             文/张世刚

无庸置疑,现在的书法已经退出了实用的平台,所能展示的就是供人欣赏。书写的内容很少有人去关注,甚至有些笔误都不太影响欣赏者的审美,往往习惯于视觉的、直观的感觉,看是否有“冲击力”。但是随着人们对书法兴趣的逐步浓厚,书法家造诣的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入,综合修养的提高,一大批的书法业内人士,以及广大的书法爱好者的审美逐渐的会由表面趋向内含,由视觉冲击转为内心的品读。品察一点一画的韵致,以及点画与点画间的衔接过渡,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乃至通篇的呼应变化所产生的意会难言的艺术品质,并能给人们心灵深处带来具有超时空艺术美的享受,应该是书法审美的大趋势。那么,这就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书法作为纯粹的传统民族艺术,虽然受到现代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其美学价值观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是,人们在品读它时也一定会有一种传统的习惯定式和审美标准,尽管这些定式和标准有时会比较概括和模糊,一旦面对它时,自然会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经典标尺浮现出来,进而来判别其优劣雅俗。无论是创作者或欣赏者都不允许无原则地糊涂乱抹和意想天开的评头论足。这是书法背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积淀所致,这是客观的,是不以当代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二是书法退出记事功能而成为今天纯欣赏的艺术门类,人们对它的欣赏自然也会出现审美的疲劳现象,或者说欣赏者的审美逆反心理。如果作者仅仅因为某种面目出现在某次获奖名单里,从而刻意去经营它,保护它,不再以碑帖来关照它,不去贴近文化,不来皈依传承,反以自己卑浅的修养去营造它,以狰狞的面目去张扬它,只能是无端地重复自己,“十年一贯制”,“二十年一贯制”,同样也会令人生厌,这也是客观的。那么解决这种可能的唯一办法,那就是古典的法贴,舍此别无它法。这就是所谓的 “不二法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法史文化的。
书法源于文化,又服务于文化。一般讲艺术是来源现实生活,换句话说艺术品本身能直接表现或再现生活的方方面面,描写自然景观,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或再现社会动态,从而来服务于社会生活。不可否认,在这一点上,艺术是生活化的。但书法不同,书法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是作为附属艺术游离于文字之上,中国人记录文明、传承历史的一种载体上的精神华彩。它很难像其它艺术那样,诸如文学、绘画等去表现或再现生活,因此可以说书法是来源于文化,而又服务于文化。那么,学习、创作书法注定要遵循它特定的艺术规律。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量的经典碑刻和墨迹就是学习研究和创作以及发展书法的唯一源泉,对其欣赏、品读以及评判的审美尺度都是建立在其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世刚生活照
张世刚个人照.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