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504|回复: 2

[预告] 徐圭逊访谈录:心悟善书 笔歌墨舞【展览预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心悟善书   笔歌墨舞
——徐圭逊访谈录

160746ybkvzobpt8r919ds (1)_proc.jpg

【砚田寸耕】徐圭逊书法展
将于10月24日在苏州美术馆举行

时间:2015年10月24日15时
地点:苏州美术馆,苏州市人民路2075号北寺塔西北侧


晚报会客厅:徐先生好!你一直在北京,在民进中央的开明画院做执行院长,可以说是自己业余研究书画创作,正业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举办高规格的书画展。这回,你本人的个展,却选择的是家乡苏州,是否有特别的深意?

徐圭逊:要说特别的深意,大约是报效桑梓吧。我是苏州培养的,我的成长当然应该接受苏州的检验。其实我个人比较有规模的个展,是在1999年,十六年前,于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在一些同行的眼里,这个起点高,规格高,能培养自己不俗的品格和眼界。这当然是积极方面的。但我想,吴门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镇,我是从这里起步的,这么多年走过来,就像一个游子远行归故乡一样,那种近乡情更怯的心态,那种“美不美家乡水” 的依恋,总是让人动心动情的,准备起来,也是格外有感觉,有冲劲。

晚报会客厅:这次书展规模很大,而作品不是长时间积累的佳作,得意之作,而是两个月之类,集中创作的,请谈谈其中的甘苦得失吧。

徐圭逊:是的,规模很大,规格也很高,是民进中央为我主办的。民进中央成立七十周年,这是个大事情,我这个展览,也算是这个大事情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庆贺民进中央成立七十周年。这样一来,我的展览就相应地有一些安排,整个展览,一共是苏州美术馆的三个厅,三个厅的内容,也是各有主题。第一展厅的主题,展出的作品内容,是历届民进中央领导人的语录。其实,这也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的建议,他说今年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七十周年,不妨写一些民进领导人的语录。既是弘扬民进的优良传统,又能够通过书法让更多的人了解民进领导人的思想。比如马叙伦先生给民进的政治遗训,也是马老几十年的人生感悟:“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他给我这次展览写的序言,标题就叫《在正道上行》,很好,很契合主题。第二展厅,是苏州历史上名流名言,这些前贤的语录,可以说是一只鼓励着苏州往前走,当然,也可以说是“往正道上走”,如顾炎武,范仲淹等等,他们的名言激励了我们后人多少代人,并还将激励我们多少代后人,这是接苏州地气的正能量,书写这些内容,自己也得到了正能量的补充,也是很有感觉。第三厅,就是自己的创作感受,图文并茂的一些作品和像片,接受家乡前辈同辈和晚辈的检验,批评指教。

另外一个特点,是本次书法展的公益性。展出的作品是63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同时出版的《砚田寸耕——徐圭逊书法集》,收入了一百多件作品。本次展出的63件作品,已经被一位企业家全部买断,所得两百万元,我会在展出时当场全部捐献,用于民进中央、江苏民进和苏州民进的教育事业。作为一个人大代表和一名民进会员的担当,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心,也是这次展览的一个特点。

晚报会客厅:能介绍一下你们的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吗?

徐圭逊:当然可以。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的成立,是朱永新副主席的创意,他在给我本次展览的序言中,也专门说到这点。他说与我的缘分,就是从民进中央的开明画院开始的。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一个以教育文化新闻出版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他从苏州到民进中央工作以后,了解到民进的书画界的会员较多,仅全国书协和美协会员就超过1000多人。他于是思考着如何发挥大家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如何为大家的交流成长搭建平台?于是,他想到了成立开明画院。会中央领导对这个创意也非常支持。但是,由谁来运作?能否找到既热心又有能力的人来具体操办呢?苏州民进为他推荐了我。苏州民进告诉朱先生,说我徐圭逊不仅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企业家,而且是一位热心会务的艺术家。我又是王镛先生的弟子,曾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过个人的作品展览,书法作品获得过全国金奖。于是,经过会中央领导研究,朱主席的推荐,我在2009年走马上任,成为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的首任执行院长。

在朱主席的眼中,我的工作是努力而卓有成效的。这段时间里,我操办了开明画院在台北的书画展,开创了民主党派两岸艺术交流的先河;我还举办了开明画院书画家赴贵州毕节采风带徒行,为金沙农村美术教师开课带徒;此外,我发起了“春联进万家”大型公益活动,数百名民进书法家为社区居民送春联;我还投资千余万元,改造建设了马叙伦纪念馆和开明美术馆.....我的工作得到了会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民进书画家会员的广泛好评。但我清楚,我即便是一匹真的千里马,还是离不开朱主席这个伯乐。

晚报会客厅:在采访你之前,我做的准备功课之一,是找苏州的前辈书法家了解你的书法风格,他们介绍,你的风格根子上是南派的,一婉约灵动见长。但你在北京的这几年,又明显汲取了北派豪放旷达的,形成南北刚柔相济的特点,你怎么看?

徐圭逊:谢谢!谢谢!我当然是有意识这样追求的,但恐怕客观效果还未必有这么明显。前辈的评价,显然过奖了。一个书家,除了自己的自知之明,还真的需要听取前辈和同辈批评指教的。我不妨引用一点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老师的指点吧。他也是我们苏州走出去的书家,是大书法家,他的观点,我是非常看重的。他为我的书法作品集,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叫个《选择与坚守》,引言是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句引言,倒真是别有深意的。他与我相识相知已超过二十五年,那是“墨林八家晋京展”上,我当时还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对书法艺术进入系统的专业学习。他认为我是一个臧克家诗中“追寻幻光”的人,是将“幻光”看成理想的光明点之人。但他认为我没有沉湎于唐吉柯德式的梦幻,而是正视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他认为我这二十多年来,走的是一条“艺商同步”的新路,一种书斋文质兼修与社会服务兼备的双向设计“经营人生”的最佳选择。他认为我这样也为当下青年学子的崇文尚艺、走向社会创立了另一种有益的范式。这种范式启示着人们:书法是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的传承,中国文化活着,书法才活着;艺术需要生活的提炼与感受,需要时代的感召与传导。因此,书法不是单一的书斋艺术。今天的青年书家学艺之路应该而且必须从校园、书斋相对时光的“极限训练”进入社会生活“天地精气”的育养。这种“艺术的成长”必然会对每个青年学子带来双向的效能与收益。我觉得他的话,除了对我的褒扬让我惭愧之外,他的对当代年轻人的指导,无疑是极其有益的。 言老师比较看好我的行草,认为我是植根晋唐,敛宏肆于矩矱之中,镂骨力于风神之际。认为我的书风是碑帖相融、 率性自然、 清健纵逸。是艺术的高贵使我获得精神的自由与解放。笔墨是灵魂,如何将个性融入艺术创作中去形成风格?这是我在夜深人静的书桌前常常思考的命题。风格不是习气,艺术家的风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随心所欲设计出来的,都是长期的审美心理、习惯、素养直至精神的结晶体。学会合理的自我调节,正是逐步实现从传统到个性的“有它无我”、“有它有我”,最后达到“无它无我”的自然演变。艺术家须坚守初心,坚守文化品格的精神世界。这话说得我怦然心动。他肯定我的可贵之处在于我能做到并不在乎自己的作为有多少影响社会的意义,将“意义”看淡,只在乎自己心灵的修为。知我者,言老师也!

晚报会客厅:你的这次书展,起名为“砚田寸耕”,意思读者也是可以会意的,但为了准确全面,还是想请你自己介绍一下。

徐圭逊:好的。我的恩师王镛先生的书斋名,就叫“寸耕堂”。所谓“寸耕”者,就是耕耘方寸之地。但方寸虽小,仍能涵容日月星辰,所以,方寸之地陶冶心灵,是我终生奋斗不止的目标和彼岸。另外,唐代刘知几说:“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苏东坡先生也有名句:“君家长松十亩阴,借我一庵聊洗心。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我的个展取名这四字,有感恩于王镛老师之意,见贤思齐,自然是天下读书人的共性。

晚报会客厅:你觉得今人与古人书法的差距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徐圭逊: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不能不承认,生活在今天的书法家是幸福的,衣食富足,出行方便,天生能飞,海里能航,高铁风驰电掣中而人在车上如闲庭信步。而且,我们的书画家们的作品出售,有很具体严格的润格,多少万元一寸。古人没有这种福气,他们的精品,也只是同好们把玩,没有沾染上铜臭。但今人在幸福之余,又是不幸的,物质的丰富和对物质的无止境追求,造成了很多有天分的书画家被扼杀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都是将自己的哀乐熔铸于书写当中的,那才是有生命力的。之余王羲之的兰亭序,更是将当时的风景友情和自己的心情融为一体,书法作品也是文章的起草,写到会心处,那才是心悟善书 ,笔歌墨舞,气贯其中,一气呵成。而现在的书家作品,不过是抄写人家的文字,没有自己的感情,也就难以达到心灵对话而笔下生辉。

晚报会客厅:知道你有十六个字的座右铭,那是做人的自我警醒,还是艺术的自我励志?

徐圭逊。做人与求艺,其实是不可分割的。我的座右铭,十六个字,可以讲出来,叫做:“独孤求索,忍耐追求,败于浮躁,成于不足”。这个十六个字,于我本人很有用,但于他人有没有用,不得而知。这十六个字,是我做人求艺的一面镜子。这次展览的作品,有长五点五米宽四米的大立轴,就两个字:太和。出典与四库全书,还有四米长,三点五米高的八屏条,也是很讲究气势的作品。此外,三个三十五米长的手卷,其中金刚经多达5971字,360首唐诗,都是用小行书书就。五千言的道德经,我全部用的是楷书所写,用的是我几十年求艺的功力与艺术的一次对话。我感觉,我的十六字座右铭,始终不离左右地助威和督战着我精进。


(姑苏晚报)

154214tpwq9qlinnljt9vt.jpg
发表于 2015-10-1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3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