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07291|回复: 8

八大山人 VS 徐文长——“狂”是一种精神境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9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对徐文长(徐渭)与八大山人(朱耷)的才华,  齐白石曾言:
  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这个“青藤”就是徐渭、“雪个”即八大山人朱耷。  齐白石老人甘愿当他们的“走狗”,  当然石老人是自谦了,  但无论是磨墨理纸还是愿当“走狗”,  都表明了徐文长与八大山人对后辈影响之深远。  这也许正跟他们的“狂”有关

536c964c79616c5cca0c118de08d4e39.jpg   朱耷(八大山人)徐渭(徐文长)  徐渭的“狂”是两种不同内质的体现。  一种是才子的狂,一种是疯子的狂。  才子一般都会有些狂,如诗人李白。

81afcfd138a6a83cbc22685e25e8db28.jpg   
▲梁楷《李白行吟图》  杜甫写过一首《近无李白消息》: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我意犹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一个“杀”字令人不寒而栗,反衬了李白的才,  也昭示了才子们因才而狂的悲剧命运。

8fdea7008c8c4154317318fb1ab5aa11.jpg   
▲徐渭《黄甲图》局部  徐渭可能是明朝最不幸的知名文人,他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  三次结婚,四处帮闲,  五车学富,六亲皆散,  七年冤狱,八试不售,  九番自杀,十(实)堪磋叹!

f7ad013346935c8582a970c3993ed2c2.jpg   
谢稚柳《徐文长嬉蟾图》  徐渭《四声猿》里“击鼓骂曹”的才子祢衡,  史称他“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这和徐渭“恃才傲物,不拘礼法,  愤世嫉俗,孤僻偏执”的性格多么相像。  据说他有才而屡试不中的因素之一,是他答卷时恃才逞气的结果;  他在胡府做幕僚时也因不拘小节和傲视权贵,  而引起官场某些人的“畏而怨”。

dfeeb1556049ec2c49f0c1880bf1a24e.jpg   
徐渭《四时花卉图卷》局部  狂,是才气膨胀的结果,是成就感难以抑制的发泄。  徐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大家,  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全能型”文艺跨界人士  徐渭诗书画皆精,文学成就更是卓尔不群,  他的《四声猿》剧本,  令当时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击赏不已。  看后曾大叫一声:  安得生致徐文长,自拔其舌!  大意就是老徐你要不要把故事讲得这么好啊,  你写这么好,让我这个知名的专职剧作家情何以堪,还怎么混哪!

9c5965e42dcbf320a1d3c80b6edbd3ce.jpg   
▲明汤显祖  但他成就再高,在当时也只限于他所在的小圈子,  博得几个知音欣赏而已。  这只能让他聊得慰藉,根本不能平复他  奔赴主流价值体系的激荡心情。

bda474762e4164c7760dcf3612790e42.jpg   
▲徐渭《杂花图》局部  徐渭不仅有抱负,而且抱负很大,他是要做济世安邦的栋梁之才的;  在儒家的道统里如他被喝彩的这些文艺才能,  在文林里只能算株奇花异草而已,怎甘心?  所以徐渭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绘画上的,  虽然他“最终”的价值还是体现在绘画上的开拓性,  而成全他这番作为的,  恰又是他的这种天纵之才和特异个性。
  另一种狂,是他在胡宗宪案之后,害怕受牵连,精神极度紧张导致崩溃,  采取斧击、穿钉、碎肾等手段自杀,“九死而九生”。  这是一种狂疾,日后受刺激又多次复发,  并因此误杀继妻,酿成更大的人生悲剧。  这种狂与思想、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但主要是一种生理上的病态。  这种病态反映在艺术中,也就不同一般。  在这点上,他与后来的荷兰画家凡·高有相似之处。  朱耷的“狂”也分两种,一种文人的狂,一种佯狂。  

▼▼
52483561607cc827a0fcc2eebc80c1e0.jpg   
▲朱耷(八大山人)画像  狂,是文人特色性标志之一,也是文人自信的表现。  自信,使中国文人具有抗争的勇气,  也是中国文人保持精神独立的根本。  所以历来有“宁为狂狷不为乡愿”之说。

2d00b7ecae2a0fde403e42aef236a54c.jpg   
▲朱耷画作  作为真性情的流露,  朱耷的狂一方面类同于魏晋文人的“返归自然”,  另一方面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朱耷的现实遭际已不仅仅是徐渭似的仕途受挫,  家破人亡,  而是伴随王朝覆灭的一切价值和权利的“粉碎虚空”;  徐渭似的金刚怒目,愤世嫉俗  已远远不能使他躲过生死浩劫。  面对政治黑暗、战争离乱、社会不公、生老病死,  历史上的哲人有时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理性地直面惨淡的人生。
  如发生在战国时代的庄子“鼓盆而歌”,  妻子死了,不泣而歌。这在常人看,似很荒唐;  但在庄子看来,人总是要死的,死是回归自然。  这是智者对悲痛沉重和死亡的超越方式。

  这些“笑在嘴角,悲在心尖”,  堪称“黑色幽默”的故事,  在朱耷的现实人生里,不断上演。  面对惨痛人生,他依凭老庄哲学精神的传承沾溉,  使他能够以大智慧,  一次次地化解困境,绝境,侥幸活命。
6cce5b5b506bfb1e4a2f9f850ac63705.jpg   
▲朱耷画作  比如有一次,朱耷在临川为清廷服务的文人胡亦堂的堂上,忽大笑,忽大哭。一日傍晚,突然撕裂自己的僧衣投入火中焚烧,独自走回南昌,于闹市手舞足蹈,癫态百出——朱耷出家,本是覆巢之下的无奈之举,为“觅一个自在场头”,静心修行,他曾有诗云“栖隐新奉山,一切尘事冥”。可渐渐发现那里依然有各种纷争,随着师父的圆寂,内心的挣扎又激荡开来,对自我,对存在价值的追问,让他下决心还俗。由人间——世外——人间,如此戏剧般的轮转,现实毕竟不是舞台,谈何容易啊。只有让一个正常人变成疯子,用这种方式朱耷遂“脱壳”“逃禅”。

df9c998dcb308b2e7da4b39648d49796.jpg   
▲朱耷《花果册》局部  朱耷还俗后,对人不交一言,遇有人要说话,便以“哑”字示人——据说朱耷的父亲喑哑,而他本人却是“善诙谐,喜谈论,娓娓不倦,尝倾倒四座”的人。  父不能言已是悲哀,为避祸(他的好友北兰寺主持澹雪,就因出言不慎,被官府杀害),自己善谈会论却要装聋作哑,这是何等悲哀,荒谬。

8b53f885826f03bf97d488a6a0397cd7.jpg   
▲朱耷书法  其三,有武人强逼他去府上画画,几日不让回,他便在大堂之上拉屎撒尿,弄得武人无可奈何,不得不放他走——这是秀才和兵的对峙,也是精玉和粗石的对垒。一个“金枝玉叶”要用这种方式方摆脱莽夫的纠缠,何等无奈悲哀。
  其四,自号“驴”——56岁以后,朱耷如此称呼自己,有时在画上就签一“驴”。是自虐,自嘲,还是反讽?亦或是赤子之心的袒露?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儒家讲“内敛”,道家讲“超越”。  可实际操作起来又是多么的艰难,  这其实是人格、意志、信念和智慧的较量。

da224979eaa86fda8c2b79a45862a418.jpg   
八大山人孤禽图




ee8317f73e513e9737a47a57604a1223.jpg   
徐渭书法

1b58734525f2465b56d18359f11335d0.jpg   
徐渭画作


1c88042439e648977f1590a7fc189f6f.jpg

八大山人“不语”之探究
朱良志

据史料记载,八大山人(名朱耷,江西南昌人,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编者注)和其父都有语疾。陈鼎《八大山人传》说八大山人之父“亦工书画,名噪江左,然喑哑不能言”。关于八大山人口吃甚至哑于言的记载也很多。陈鼎说:“甲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意思是明亡后,其父去世,八大山人继承父志,也哑于言。不过是因国亡而哑口无言,还是因生理哑不能言,陈鼎并没有说清。与山人同时并曾向山人索画的张潮说:“又闻其于便面上,大书一‘哑’字。或其人不可与语,则举‘哑’字示之。”这处记载透露出一个消息,山人并不是真正哑于言,而是觉得“其人不可与语”,就挂出免于言的招牌。

2da21163758407dbe3ea75b9de4193db.jpg
八大山人晚年画中常有“个相如吃”的款,“个”指的是八大山人自己,相如指司马相如,史书载司马相如有口吃的毛病。八大山人的意思是,自己与司马相如一样,都有口吃的毛病。按常理,一个有身体残疾的人,不会有意张扬,八大山人却相反,莫非他另有意图?以前的研究多从政治角度入手,如陈鼎之说认为,他是以不语来表达易代所带来的痛苦和愤懑。但在我看来,他是通过这样的行为表达自己的哲学思考,这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关联。
“不语禅”闭上知识的口
江西是洪州禅的发源地,马祖大师(709—788)驻锡江西开元寺,宗风大盛,被称为洪州宗。唐代著名的居士庞蕴一天问马祖大师:“禅宗不重万法,是什么意思?”马祖说:“等我一口吸尽西江水,就来向你说。”“一口吸尽西江水”于是成了洪州禅最重要的话头。八大山人有《题画西瓜》诗道:“无一无分别,无二无二号,吸尽西江来,他能为汝道。”说的就是马祖的意思。
“不立文字”是禅宗的重要特色。禅宗何以反对语言?语言即知识,知识即分别,分别起,真实的世界就会遁然隐去。八大山人所说的“无一无分别,无二无二号”,正是禅宗中的核心思想。清代画家石涛说:“头白依然不识字。”石涛的学养极高,但他说一生都不识字,就是强调不立语言,不以知识,而以智慧来体认世界。而八大山人也是如此,他的朋友胡亦堂说他:“浮沉世事沧桑里,尽在枯僧不语禅。”“不语禅”正是八大山人毕生所奉行的,即使他离开佛门,禅的血脉仍然在影响着他。他的画就是这“不语禅”的体现,他不以语言、知识、理性来分析这个世界,而是用生命来感悟这个世界。
有趣的是,八大山人本就有说话不是很利索的毛病,偏偏他又是个禅僧;而禅门又是一个不立语言的宗教,他故意张扬自己的“哑”,不是宣扬自己的缺陷,而是表述自己的哲学;而他又是个前朝遗民,他不说话又有沉默抗争的意味。这种种事实奇妙地结合到一起,使得哑成了八大山人的一个徽记。

5f44b66992d6af7355c395fd950a7d57.jpg
八大山人有一枚闲章“口如扁担”,这四个字可以说是八大山人这方面思考的活生生的写照。禅宗说:“不蒙你眼,你看什么,不捂你嘴,你说什么。”“口如扁担”,就是闭起口来说。据《五灯会元》记载,大愚的弟子文悦禅师上堂说法道:“口似扁担,你这些人还要争论干什么?”一商量,一理论,就是理性,就是知识,就没有禅了,禅强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江西洪州的光寂禅师说:“眼似木突,口如扁担,无问精粗。”八大山人牢牢把握住这根扁担,闭上知识的口。
将艺术安顿在无分别的世界中
八大山人喜欢画假山,他有一幅玲珑石图,画面中就画了怪石兀立,上面有一首诗:“击碎须弥腰,折却楞伽尾。浑无斧凿痕,不是惊神鬼。”须弥山是佛教传说中的世界之巅,即妙高山。而佛教传说中的楞伽山光明灿烂,山中有无数花园香树,微风吹拂,枝叶摇曳,妙香远闻。八大山人以假山来表现浑成而无斧凿之痕的境界,这样的境界不求惊天地泣鬼神,而是浑然一片,自是一片圆足。

d5e06e2c72e892f90d3a2105d4efbd06.jpg
八大山人将自己的艺术世界安顿在无分别的世界中。他称自己是个山驴、驴、驴屋,他有“人屋”、“驴屋人屋”印,又有“驴屋”之款。有一幅山水轴,画一人物独坐孤舟之中,款、印都是一“驴”字,别无他物。研究界有这样的说法,驴是人们对和尚的蔑称,山人是反其意而用之。在我看来,则另有其意。
临济宗的祖师希运说:“万类之中,个个是佛。譬如一团水银,分散诸处,颗颗皆圆。若不分时,只是一块。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这段话说,佛是无分别的,当下是佛,即心是佛,“取舍处”——处处都是,没有高下之分,没有知识分别,诸法平等。八大山人就是在寻找这样的精神的歇脚处,这歇脚处就在一切平等,不加分别。
研究者认为,“八大山人”的落款连书成“哭之笑之”之样,这是不假的。据说他在朋友胡亦堂家做客,“忽痛哭,忽大笑竟日”。一般认为,八大山人这样做,是哭笑不得,以此表达失去旧朝的痛苦和愤懑。其实,这也透露出禅家的观点。百丈怀海有一次和老师马祖一道出去散步,看到有一群野鸭飞过。马祖问:“这是什么?”怀海说:“野鸭子。”马祖说:“飞到什么地方去?”怀海说:“飞过去了。”马祖就狠狠拧了怀海的鼻子,怀海痛得大叫起来。马祖说:“你说它飞过去了,我看它还在这里。”怀海回到房间,嗷嗷大哭。有的人就将此事告诉了马祖,马祖说:“他一定是悟了,不信你去问他。”那人回告怀海,怀海又呵呵大笑。八大山人的哭笑表达的是,超越俗世的是是非非,超越俗世的知识理性,也是“口如扁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767296674aa066556f2695de3944516a.jpg
开启了生命的门
八大山人的画中就充满了一种天心,充满了童趣和幽默,充满了对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的爱。他在《题梅花》诗中写道:“泉壑窅无人,水碓舂空山。米熟碓不知,溪流日潺潺。”他有一首《无题》诗道:“深树云来鸟不知,知来缘想景当时,小臣善谑宿何处,庄子图南近在兹。”云来鸟不知,水来树不知,风来石不知,庄子所描绘的那个“咸取自己”的世界就在这里,因为我无心,世界也无心,在无心的世界中,溪流潺潺,群花绽放。
八大山人的朋友裘琏(1644—1729)说:“吾爱芦田綮,逃禅不著经,诗名高白社,书价重黄庭。”八大山人对南禅之法有悉心的领会,他虽然不呵佛骂祖,但对佛经、丛林生活没有表现出兴趣,赵州大师说:“我这里没有丛林,只有柴林。”八大山人就是这样,他爱的是禅透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禅门的仪规。他有一首《翻经台》诗这样写道:“白马驮经出禁林,几番劫火到于今。漫窥青豆翻经典,且咏红泉坐石阴。珠藏揭开灯火朗,楗槌击罢地天深。独怜秘阁书多少,何必区区译梵音。”面对佛经他发出了感叹。

2d88a8519adff9688195c1ddeb36d0aa.jpg 石涛的挚友方士琯(鹿村)在一首赞八大的诗中写道:“幸有典型今在望,不教寰宇似深秋。”他在“今在望”后自注“谓八大山人”。他将八大山人称为人伦之雅范,有了这样的人,这寰宇才不会像深秋一样瑟瑟冷寒。他给了这世界以温暖,给了这世界以色彩,给了这世界以活力。八大山人正是从遮蔽的世界走出,在树头、在石上、在微花丛里、在五里云中、在林中的鸟鸣声中,感受到一个乾坤。有了八大山人这样的人,“不教寰宇似深秋”,乾坤成了一个温情的世界。
277edd1e07eebe325701d346f4807c77.jpg
八大山人的确用他的诗与画为我们打开一个新世界的门。他关上知识的口,开启了生命的门。这就是八大山人的“不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该贴已经同步到 网站编辑的微博
发表于 2016-2-22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2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4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4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2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3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山人,信手落法,墨破虚空.前朝隐者伤心泪,入目隔世点点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2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着实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