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383|回复: 1

[其他] 鉴定古玉的科学路径之一:掌握氧化受沁规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3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鉴定古玉的科学路径之一:掌握氧化受沁规律.
从古玉的腐蚀和受沁方面进行辨伪,是笔者要阐述的第一条鉴别古玉的重要路径。在一般情况下,造假者可以伪造古玉的纹饰、结构和造型,但是伪造古玉的腐蚀、老化和受沁却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古玉老化受沁的形成,少则需要几百年,多则需要上千年,造假者伪造的沁色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如果不经过千百年的演化过程、就不可能伪造的和真品完全相同。
据造假者们自己透露,伪造一件假冒腐蚀受沁的古玉,短的只需要几天,最长的也不过一年左右,这种短期强化的造假方法,一定会暴露出很多的破绽。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造假者所伪造的人工腐蚀受沁,没有一个部位表现出与真品相同的特征,而且与真品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青白玉龙首螭纹带钩-元代(1271-1368)
目前在收藏和鉴定上,很多人被这种假沁所蒙骗,在鉴定时无法分辨哪些是古玉真正的老化受沁,哪些又是人为强化的伪造假沁。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收藏爱好者不了解玉石材料的生长玑理和结构,不了解玉石材料的纹路走向及其基本特性,因此就不会掌握古玉受沁的规律,更无法区分是真沁还是假沁。
②收藏爱好者所过手的真品太少,甚至从开始收藏就从未接触过真品,对真品受沁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既没有确立正确的辨别标准,也不掌握识别的证据,根本不知道真品受沁的具体表现和特征。

白玉花蝶纹扁簪-明(1368-1644)
③即便收藏爱好者在实践中也过手了一定数量的真品,但是他们大多数只是从直观感觉上凭借经验对古玉的受沁进行判定。在辨伪中不仅找不到证据,更无法对真伪进行证据确凿的解读,因此很容易把赝品误判为真品。
以上这些现象表明,广大收藏爱好者在古玉辨伪中还没有从老化受沁上寻找到客观科学的辨伪路径。从根本上说,不管造假者如何变换招数,只要伪造过程违背历史和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一定会在腐蚀受沁等很多方面暴露出各种漏洞和破绽,这也是我们在辨伪中敢于面对和识破伪造沁色的理论依据。

白玉双螭耳杯-明代(1368-1644)
总之,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造假者针对古玉的造假技术也在不断地研制和改进,其伪造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紧跟形势的变化,不断寻找辨伪的正确路径,与时俱进地提高我们的辨伪能力和鉴定水平。确立正确的、科学的辨伪路径,不仅能够有效的规范和统一当前古玉鉴定的不一致性和不全面性,而且对古玉的收藏和文化传承以及文物保护和司法公正也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在正确的辨伪理论指导下,才能树立科学的古玉辨伪观。
作者:信昶银艺术品审核中心,欢迎转载。
发表于 2016-1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