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900|回复: 0

中国书法的内涵是书者自己生命的本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0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中国书法的内涵是书者自己生命的本真!
   中国书法创作应该表现出一种和书者自己生命感受交融的内涵。因为书法表述的是根植于我们生命的文化,是凝固化的笔划及线条表达,是流动中的生命感受,是字体之中所渗出的个人学养。书法的内涵是生命的本真,是知识者必备的修养,是引导人们完善内心生活的手段,同时又是人们训练审美感觉、寄托审美理想的领域,同时还是一种个体娱乐的形式,一种调节身心状态的手段。传统文化经典的多面性造就了书法不同的内涵,书法的内涵构成了不同的生命意义。书法作品中只有融入了作者个人的生命感受,才能让人体味到书外之法、书外之道、书外之艺、书外之人。
    从古代的书法理论中可以看出,古人已经把书法作品理解为生命的形态了,他们以生命来比喻,说明书法同生命一样,既有形体相貌,又有声、气、精、神、灵及心。在时间的纵向上看,书法的精气神则会呈现出应有的青春气象、盛年风貌和苍老景况的特征状态。
    中国书法的生命化特征即是艺术的“自觉”和“自醒”。三国魏曹丕《典论》提出“文以气为主”,标志着艺术开始与生命特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则继承了这一观点并加以运用与发挥,其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言“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将情志、事义、辞采、宫商等艺术的基本形式与神明、骨髓、肌肤、声气等生命体熔为一炉,并且反对“为文造情”,坚守“为情造文”,提出“质先于文”“质文并重”的文学艺术主张。书法作品焕发生命的性灵,吸纳或喷射生命的光华,是书法的“自觉”和“自醒”。
   当代文化,弘扬个性,解放创造力,激发原创精神应成为审美的主体。中国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它虽没有题材没有描述,它就是汉字和由汉字所承载的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本身的抽象性和传承性就框定了它在自己本体之内去表达丰蕴的内涵。在当代的书法创作中,流行书风、学院派书法、新古典主义、墨象书写、艺术书法等等,打着不同的标签,都是力图在传统与创新上各逞其能,但在各自的探索中都偏了向。流行书风,最初耳目一新耳目,将来自传统书法的奇崛生辣、生拙跳宕的书风推向极致化。他们追求碑帖结合的探索虽然值得肯定,但面目的雷同,制作、形式过于严重,阻碍了他们更深入地发展。主题先行的学院派又过于讲究拼贴,色彩斑驳,剪辑出彩。对传统经典进行瓦解或重构,而对传统经典细节却精微把握,主次颠倒之法也是不可取的,墨象书写则直接借鉴日本的少字数书写,似墨似字,已非书法,更不值一提。
  书品即人品,人品即书品,看重人品鉴别,促进书法人性化的实现。这在汉代就已经得到重视。到魏晋六朝为盛。如果说汉时重视从外貌看人的道德修养的话,那么魏晋则更重视通过相貌看人的才华能力,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士大夫在混乱的社会境遇中,更珍惜生命的流逝,追求生命的自由,人物品鉴则更看重内在的风韵、神明、骨气。如《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人品鉴别的思维开始直接进入书法作品的品鉴上,于是在传统古典书论中开始出现大量借用人生的词语来鉴赏和述及书法作品。南朝王僧虔《书赋》提出书作必须“情凭虚而测有,思沿想而图空”,首次提出了书论中的“天然”“功夫”“神采”“形质”等审美概念,实现了人品和书品鉴别的有机交融。观赏王珣、羊欣、王僧虔为杰出代表的六朝书体,多汪洋恣意,流美多变,自然清爽。而这种风格的出现,正与他们风流潇洒、飘逸落拓的人格相吻合、相匹配。这不仅因为抒写个人的感情与意趣,行草诸体自然比篆隶诸体更自由,更富于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六朝人的品性、感情与意趣较之他们的先辈,而更具强烈的个性。正如刘熙载《书概》所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主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书为心画”、“意在笔先”使书法作品更具鲜活的生命力。把书法作品理解为生命体,那是在作品完成之后,而在书法作品创作前,书家们就主动考虑为作品注入生命的种种特征。这是书家们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提出著名的“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王僧虔《笔意赞》说得非常清爽“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这种书法生命观,倡导以生命来孕育生命,以生机来焕发生机,将书法理论研究推向了高峰,而且达到后期难以企及的高度。遵循此途,使中国书法艺术的空间更加深邃而博大,生命更加充盈而饱满。
    书法中“生命意识”的形成,是时空因素和人文素养综合交融的结果。在书法史上,古代书法家要么位高权重,要么出身豪富世家,要么才智超群,时代风尚对他们书法“生命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初唐为例,此时政治前景广阔,国家生机凸显,世事百废俱兴,书法也风烟俱色而此时之书法艺术风格,更是风韵独具,阳光明媚,青春飒爽。虽然书法的标准还笼罩在魏晋以来的风气之下,但优美雅致的审美价值标杆已经确立,以妍媚为主的书法艺术风格开始形成,时代鲜活的生命气息已浸透到书法等各类艺术领域。从初唐几家来看,褚遂良书风劲绝明丽,天然媚好,用笔功成极致,华美秀腴;虞世南书风圆融流畅,外柔内刚,如裙带飘扬,束身矩步,生命姿色华滋华尔,美轮美奂。欧阳询书风干净利落,结体简明,在生命意识的高扬中,又有矛戟森列险劲之象。
    当代中国书法在脱离了传统的日常书写后,已经基本走向了一种依附汉字语言的纯粹艺术。但它依然能够表达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内蕴,依然能够隐约流露出我们的精神印记。中国书法如何感动人、感染人?它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凸显个人的情感。这就是答案!我们在古人的经典里读出了很强的个人情绪,它具备了很强的原创性,是后人所无法复制的。书法的可贵就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作者书写时精神活动的轨迹”。而这种“轨迹”在当代的书法作品中已很少看到!相反的是不同层次上的复制,把个人的精神依存于古人的字体里,这是提倡传统所带来的现代人的保守做法。可以说,在这些年的书法运动中,没有出现几位面目新颖的书家,没有出现多少带有时代书风、并与我们精神息息相关的原创性作品。我们为什么会被历史上的经典书法之作感动,正是由于在书法经典中饱含着打动我们的那份创作者的个人情感。《丧乱帖》、《祭侄稿》都有一种至情至性的悲痛,是哭泣的文字,但也达到了后人几乎无法企及的技法高度。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一部完整的书法史承载着民族审美的历史和艺术创造的历史。对于书法家而言,书写的过程是情感的寄托、灵魂的净化!以书法为表征的中国艺术,其核心是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中国人,是数千年文化化育的有道德、有风骨、有情操、有担当、有品格的文化主体。书法艺术是‘线’的艺术,它是中华民族文脉的流线,延续传承至今,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草,伴随着书体的演化,它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书法之于中国文学,如两者的发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既往的书者或亲身于文学创作,或书录他人文学作品,这种形式构成了书法和文学在传达中华文化精髓的过程中互为发展的特色,并在书法的审美以及在此基础上起支配作用的文化传统、理论批判体系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依据文学形式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展示展览十分必要。一、以书写先秦文学作品为主。对于《周易》《道德经》《论语》等经典,书家借不同的书体,尽力地体现贴近文意的书写表达;二、以唐诗为主要书写内容。唐诗内容丰富多样,从不同角度又诠释着不同时代人的心志。书家基于此,也在领会诗者文心的基础之上,抒发自己的内心情致;三、以宋词作为主要书写内容。人们形容“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人们也常用“无声的音乐”来形容书法。由此,书家在对词意、节奏的欣赏和把握在其书写特点上亦有相应变化;四、以文赋为主要书写内容。内容爽朗通畅的赋体,是书家宣情逸趣、体现书写节奏韵律的佳本。尤其是长篇大赋,通过书家的表达,它带给观众不仅是文采上的洞晓世事,更是书写上的游心寓目;五、此部分选择元曲、明代小说以及清代楹联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作为书写内容。其中,楹联作为书家选择书写内容的一种常态,伴随清代楹联文学的发展而获得广泛发展,楹联的书写特点在碑学的兴盛背景中,体现着有别以往的文化秉赋。元曲亦有多种体裁,但书家较少涉及,明代小说较之于元曲而言,书家选书更是寥寥无几——这一方面,给书家在反映此类文学作品的文意上带来挑战,同时,也为文化的书写传播带来有意义的启示。
    在中国书法的创作中,该如何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能量?一个书法家以汉字为载体,不仅要通过高超的技法,还要结合文学传达出令人神往的诗情意境。许多古诗中,既有音乐美,又有节奏美,哪个字都不是浪费,多一个字又是强加——古人在这个方面比我们要高深得多,简约而不简单,他们做到了这一点。欣赏一句诗,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一幅画面来,那在我们的笔端也就会有体现,会用相应的书体表达这种散淡的美感及清幽的情怀。
在物质生活相当丰富的今天,中国的书法艺术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创作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所需求的能够表现丰富精神内涵的优秀作品!以书悟道、以书传情、以书育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