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书艺公社 门户 查看主题

“狗屁不通”、“登岸弃舟”与“书法模式”

发布者: 河南张海成 | 发布时间: 2016-8-3 14:05| 查看数: 3213| 评论数: 6|帖子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河南张海成 于 2018-5-17 14:12 编辑
! N3 m3 \1 H( a3 Y) f1 L7 \) S8 O5 `
     书架上有一套《资本论》,五几年的版本,虽说谈不上有多珍贵,但在一个县市级的小公务员家里装点一下门面还是绰绰有余的!由于最初购买的动机就是附庸风雅装点门面,就像当初许多老干部都喜欢在自己的书架上摆一套精装马恩列斯全集一样,所以压根就没打算去动他。之所以现在突然提到他,还是源于今年的天气。记忆中的夏季也有很不安分的,但像今年这样变幻莫测波诡云谲还是少见,说下雨立马翻江倒海波涛汹涌泛滥成灾令人手足无措,说炎热立马又烈火金刚锅煮笼蒸煎炸烹炒让人捶胸顿足。很多人都趁这时候出去游山玩水斗鸡走马捎带倚香偎玉,写字的就不行了,人们唯一的抵抗措施就是猫在自己家里折腾空调,然后就是百无聊赖的傻呆着。写字的不能说都没钱,不说富甲一方富可敌国天天金钟玉盏夜夜宫娥醉袖,手头有个百八十万的应当会有几个,但大部分还是穷酸。人家是有贼心没贼胆,写字的是贼胆贼心均有就是没贼钱,没钱怎么办,“关门即是深山,开卷即是净土”,“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绝大部分写字的打发时光的手段都是写字看书,热天汗多,老写字也不行,太多不便,那就只有看书了!哎,这套《资本论》就是在这时候映入眼帘的。于是就拿过来闲翻,于是就发现自己买来的这套是个二手货,有人看过了,里面时不时的就有红笔圈来蓝笔点。于是就想,这样也好,省事,别人把重点都给画出来了,咱就直奔主题!于是就看到了这段话:“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伟人就是伟人,三言五语即能振聋发聩。于是就想到书法,想到人见人厌花见花落的书法理论与书法批评。思忖所谓的理论这玩意到底有没有用?写字的到底玩不玩理论?需要不需要重视理论?再进一步说,写字需不需要有很深的学问?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看上去息息相关,其实都八竿子打不着。理论有没有用本身是一个很小儿科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否把理论的作用夸大和缩小,这就是说,对于理论的意义,既不能贬低,也不能夸张。不能贬低,因为掌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就能够缩短并且减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但是,即使你发现了人类历史运动的规律,历史本身仍然是不能跳跃的。这就好比书法,再透彻再深刻的理论都不能代替你的“日课”,不能代替“登楼四十年不下”,不能代替“池水尽墨退笔成冢”,但是他可以使你始终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达到“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的目的。至于写字的需要不需要有多高深的学问或理论功底,也早有学者进行过专门阐述,“书法家不做学问,本是由来已久之事,不值得大加责罚,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书法家与学问家本是两途。书法家不必要成为专门的学问家,但书法家一定要懂学问,这又是无可争议之事实。事实上,自古及今,不管是文人也好,非文人也好,都喜欢自我标榜为文人和学者,如果一个人让别人感觉到自己没有学问,这是很可耻的事情,书法家也不例外。”
( ]6 p7 D  t7 u' g7 @1 _+ t* W          理论有没有用、与书法相关的文章应不应该看一点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当下究竟有多少值得一看的文章!换句话说就是,书架上报刊杂志上还有没有值得我们如饥似渴望穿秋水像诗人余秀华那样“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大热天关在自己家里是没多少事可干,但大热天关起门来看书也是需要有点功夫的,首先是耐心,这点没问题,写字人坐得住是基本功;其次是兴趣,就是说要看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写字的当然要首选与书法有关的书籍;第三就是有趣,就是说文章很有趣,值得自己手不释卷反复把玩!前两点不是问题,麻烦就在第三!梁先生说过,人要生活在趣味之中,“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生活是这样,看书何尝不是如此!任何一篇文章,不论你有多么专业论点有多么新颖论据有多么充分,你首先要做到的是让自己的表述使人们有兴趣看下去,其中最最关键的是让人们看到你的文章题目就迫不及待的要看你的原文!王朔这个鬼才早就说过,文章题目起好了就成功一半!苏轼有“传神之难在目”之说(见《东坡集·传神记》),《世说新语》载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语:“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者。 ”贾岛认为文章的标题“如人之眼目,眼目明,则全其人之相,足以坐窥万象。”毛泽东也强调“标题要吸引人看,这很重要。”那怎么样才能吸引人呢?说白了就是要“有趣”!诗词歌赋是这样,书法理论文章也是这样!看了《我来忽悠傅山一把》、《董其昌的“浆糊”》、《爱也羲之,恨也羲之》这样的题目,谁不想继续探个究竟?相反,如果你看了《不应该只把书法当成谋取名利之工具》、《没文化的书法家能否成为大师?》、《书法也应倡导一种“工匠精神”》、《坚持学术良知,繁荣书法市场》这样的如数家珍的复述常识类得“大实话扎堆”的文章题目,还有兴趣看下去吗?这和《婴幼儿不能成为大学教授》、《不能把当官当成发家致富的渠道》、《打击假冒伪劣,保护顾客利益》这种屁话有什么区别?; q3 ?' k5 c+ J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想让这段话“穿越”一下,让周先生来看看今天诸多书法专业传媒上的书法理论与书法批评文章,说不定他就会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代书论众多,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新出的书法专业报刊,端端正正的每页上都写着颜柳钟王苏黄米蔡浓淡干湿提按使转等等等等。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扯淡’”。; Q- f/ I* z# O! s
          文章没人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依笔者之见,“罪过”有三:其一,文字枯燥,味同嚼蜡!虞卫毅先生说过,好的批评文章应当具有独特的风格,它本身也应当是一篇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散文的优美、论文的严谨和哲学的深刻”!我们的理论家做到了吗?我们驾驭文字的能力敢和散文家叫板吗?有时候就感觉我们的理论家思维有点拧巴,人家冯巩是扬长避短,“跟潘长江比个大,跟陈佩斯比美发,跟帕瓦罗蒂比劈叉,跟美国总统布什比说中国话!”,我们是玩书法的,我们应当跟作家比写字啊,怎么能比遣词造句呢?很多书评家都喜欢在文章里使用生涩拗口的古汉语和冷僻词汇,原本是想借此显摆自己的文字功底,一不留神露了怯,文章更难读,喜欢轻松自在的读者干脆弃之如敝屐!其二,絮絮叨叨,翻来覆去!说白了,就是臭长!现在书法理论界有一个人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好像文章太短就显得没学问,不大篇幅引经据典就显得没读过多少书,所以搞得文章越来越长读者越来越少!《书法清口》是胡传海先生新近出版的一本书法评论集,其实就是《书法》杂志“卷首语”辑录成册了!书出来以后很受读者喜欢,“业内人士”和“局外人士”均给以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专门从事书法专业报纸编辑工作的(再准确一点说就是专门从事书法批评与书法理论编辑工作的)姜寿田先生的评论,他说,胡传海先生“接手执编《书法》杂志后,他对《书法》杂志的学术定位做了有效的调整,积极介入当代书法创作,并对当代书坛予以深度观察批评,以时评与言论树立起《书法》杂志的学术大纛!而尤以胡传海写的《卷首语》靡被书坛,为海内外书界瞩目!其文老辣,戏谑又不失冷幽默与正义直指。有民国时评杂文之隽利与真魄,也有清流无所忌惮的自傲!此中文人自傲与自雄毕见!这正是文坛书坛所缺乏的!”,还说,“胡传海《卷首语》续海派文脉,扬清流士气,啸傲书坛权贵,激浊扬清,微君又其谁耶?”。照此推理,姜先生应当是最推崇书评书论“短小精悍、亦庄亦谐”的,遗憾的是,《书法导报》上经姜先生编辑发表的书评书论文章小于一个整版或者低于八千字的凤毛麟角!其三,主观臆断,凭空联想!张芝这个书坛巨匠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当年不知道是不是随便说说的那句“匆匆不暇草书”,给后人尤其是今天的书法人留下了多少饭碗!多少人因为这句话著书立说在各种报刊上学术讨论会上课堂上纵横捭阖口若悬河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巧了,手头有一份《书法导报》,第七版上又是一篇题目就叫做《论“匆匆不暇草书”的含义》,编辑恰恰又是姜寿田先生)!书评家对书史上很多事情和理论的解读时常会让人叹为观止!他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遗憾的是,让读者对书评书论渐行渐远的恰恰就是这些书评家个人的随意解读!不是说不能解读,不是说不能想象,问题出在“解读的态度、文章的风格、论据的充分”!我不知道读者对书评家个人的“想象”是否感兴趣,现实情况是,“想象”已成为书评家书论家的主要创作源泉!学者丛文俊先生说他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术研究也要有想象,由想象带动问题意识,进而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学术风格”,还说,学术研究“因想象而有创意、而能另辟蹊径,不傍依前人而能自立”!听见没有,名家都这么说了,书评书论还能不“胡思乱想”吗?可是,读者群呢?天知道!" \' w4 B5 S4 g) @0 D( v: k
          姑娘没人看,不要让路人很反思;电影无票房,谁听说过处理观众?但,我们的书法家也需要记住三句话:其一,“天不生孔尼,万古如长夜”。这个比喻有点过了,书评家纵使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和孔大圣人能有一比吗?咱也就是这么个意思,你懂的!为了避免“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我们也确有必要听听思想家们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全新的思路!其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听听他人多角度的分析,或许能够给您打开另外一扇窗!虞卫毅举过一个例子,晚年赵无极尝试以西画构图创作具有东方水墨意味的水墨画,一开始仅仅是尝试,而且毫无信心,但当他拜读了评论家米肖为他的一批画作撰写的评论后,立即感到自己找到了感觉,找到了新的画路。为此,他在自传中还这样写道:我想,可以这么说,用墨点作画,是中国的发明,但是中国画家并不把他当回事,这种由少年时学习书法带来的用笔便利曾一直令我怀疑,以为那只是玩弄和炫耀笔墨技罢了,在相隔近四十年以后,多亏米肖,我才又一次发现新的作画方法,扩大了创作天地!并称,米肖的评论对自己的创作“有决定性影响”!可见评论家有价值的评论对创作有多大的益处!其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了解他人思维认识和学习新的艺术门类,比照中求解,探索中学习。西沃多·沃尔费在《艺术与艺术批评》一文中则提出:“艺术批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确认新的艺术,使之能被理解并得到公正的评价,不论这些新创造的艺术如何怪诞,不符合艺术标准,甚至逆潮流。”二是通过阅读批评文章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的作品!一个书法家在完成一件作品之后,无论文野雅俗,总是需要有人谈谈看法,无人搭理或者舆论一边倒都不是正常现象,“毫无争议的作品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是像《兰亭序》和《祭侄文稿》这样的经典之作也概莫能外。如果没有正常的批评,也就等于没有真正的欣赏者!”(傅德锋)! ?) W" X: t# A
          文章最后需要解密一个事:本文的题目是《“狗屁不通”、“登岸弃舟”与“书法模式”》,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都是有关联的!引号里的三个短语都是书法理论文章的题目,都是出自沪上名家胡传海,都在《书法》杂志上刊出过!之所以拿到这里忽悠一下,无非还是一个目的:把文章写得有趣些!
$ n1 E: D' C; c9 E* d2 @$ k

最新评论

君德如玉 发表于 2016-8-8 20:23
篆隶楷行 发表于 2016-8-31 20:58
梦醒幽夜 发表于 2016-10-5 19:02
见贤思齐23 发表于 2018-8-4 10:35
胡氏文章确实不错!
书城二十有三 发表于 2018-8-4 16:01
我对书法刊物的看法,还停留在那个时期一一双宁版,烟草人士版,疯者新秀版等。谢谢海成先生的美文。江湖的一一繁花随意。
南来北往a 发表于 2018-12-15 11:35
美文啊!!拜读了!!!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