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4-7-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3833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膨胀的书协与“名衔崇拜”情结. ]7 F* W: y6 y( \; J) Z
2013年01月24日 07:16:2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 T! e u% x1 `8 ? S; T1 Z8 {7 `9 H; E2 G* E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新一届陕西省书法家协会“领导阵容庞大”,主席、常务副主席等加起来,足足有64人之多。网友感慨,“这膨胀得也太厉害了”。据记者核实,除去2名兼职秘书长,该协会新近选出的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以及秘书长,加起来一共52人,另有10名副秘书长,协会领导数量高达62人。如爆料人所说,上述成员中不乏在职及退休政府官员。(1月23日《南方都市报》)* z H/ X ^! u3 D. V
1 u0 ?" |6 \. r 任何正常化的“组织”,都天然存在自我膨胀的倾向。不仅政府单位时常陷入机构冗余的窘境,很多民间团体在发展成熟期,也必须去面对自身规模过大、效率低下的问题。但纵使对此类现象的普遍性有所预估,陕西书法家协会的“庞大阵容”,也还是令公众莫名震撼。大家诧异的原因在于,书法家协会的职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肥差”,竟也引得数十人趋之若鹜,何以至此?
6 }7 b$ ^2 q4 \! y3 z- g2 D8 O7 K4 s/ z/ F5 l. n
理论上,某机构的特定职位,吸引力来源有二,即工作本身的薪酬回报,和它给“在职者”带来的衍生收益。书法家协会,能提供的“直接报酬”当然有限,但一旦在协会内捞取一官半职,离潜在的“名利双收”也就不远了。
$ X2 s' _2 _% _) D0 [, \" _8 L
4 T) Q0 _7 Z! w: ]7 o6 V( w 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上普遍存有“名衔崇拜”情结:一方面,有人千方百计想给自己谋个名号、镀一层金;另一方面,民众对头衔响亮者又疯狂追崇,以致后者邀约不断、收入颇丰。可以说,书法家协会狂增闲职,正是迎合了这种趋势。! m/ Y) r# K* a# M7 ~3 a
( F' J! j! a1 W
和很多民间机构一样,官方色彩极浓的陕西书法家协会,早已突破了“以字会友、弘扬书法”的社团本义,反倒主动拥抱社会的病态偏好,左右逢源。时至今日,这样一个原本的专业组织,早已面目全非,彻底沦为操守堪忧的名衔贩卖者。而且客观说来,这场生意远不算成功,因为该协会不懂“过滥则贬值”的道理——不加节制地扩容“领导群”,难免导致“协会主席、顾问、秘书长”等名头一并沉沦,直至最终沦为笑柄。
0 d P) P: u' K3 v o7 m4 L% J( N, ^7 m- m. Q7 ~8 {) ? ^
小小书协,竟有60余名领导,出现如此荒诞一幕,协会自身的节操失守,无疑负有责任。但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想象另一种可能:书法家协会,吸纳在职或退休的政府官员,是否是出于生存与发展的焦虑?不言自明的逻辑是,官员的加入,确实能给民间社团注入难得的“资源”。从此角度看,陕西书法家协会的所作所为,或又是同类组织的普遍选择。只不过一不小心玩过头了,方才招来呛声一片。
9 v. s ?- N* R5 ]
1 O2 Z2 |& I; n3 c9 k! @2 W 可以想见,如果民间社团的运作,仍要受到职能机构的诸多掣肘,那么,“协会”与“官员”组成各取所需的利益同盟,就难以根绝。身处“名衔崇拜”情结深厚的社会,各类协会“拿名头换资源”的运作套路,也实在是生逢其时,用武之地多多。此份悲哀,显然不是陕西书协一家在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