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童山雷

峨嵋雨后(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陆续添加) 新人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麓鹰崖锁大江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一十八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也记不清这“南麓鹰崖锁大江”之画境得自何年了。只记得此仍是一次与亲戚们在南山上,彼等酣战于牌桌,吾与荆妻二人沿那后山一带漫步闲游。当时仿佛天已入秋,且是十分阴凉,空中云霾密布,却并没什么雨意。四下里清静得很。无论是麓岭庄院,石径松林,全都默然而近乎肃穆地伫立周遭;主峰之上,那作为其山标识的“大金鹰”,亦似微显瑟缩地蹲立在云天下,回首眺望着远处的江流。那正是长江即将进入铜锣峡一段。此处江面束仄,两岸山崖陡起,而且照地图上的划分,这整个南山一系,包括涂山、黄山及真武山在内,皆是属于这铜锣山脉的。画者毕竟不必过多地拘于地理学方面的论证了,不过是实感其入眼之山川大势,乃将此心中意象付诸翰墨而已。或许也是因力图体现这画题罢,此画中物象,尤其是麓岭脉络,与吾辈素常信意挥洒之作比较,好象太过具体且是条理化了些。自然,事实上象这种画法,反复皴染点缀,还需不断调整着画面通体感觉,真的也是相当的费事。几天下来,这心头不由得有了一种想要狂挥乱厾一下的意愿。于是乎,借着试用近期新得来的一点贵州皮纸,也就有了这儿同示之画,其画题曰:山麓已然为我青。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总 1088 篇之第 918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918-1南麓鹰崖锁大江.jpg 918-2山麓已然为我青.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泛舟清溪得画补遗五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一十九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兹补叙一下那日乘舟游清溪之事。当时船到清溪镇上,雨却越发大了起来。漫天迷茫中,夫妻二人各自撑着早备下的伞儿,踏着河畔的青草泞泥,由渡口一步一滑地去到街头。可叹此地,犹数十年如一日:在这不逢场的日子,竟然连找个吃饭的地方都很难(或许这也是因为天雨)。后来,好不容易才见了个开着门的小饭店,里边也是除老板外空无一人。闻其有砂罐杂烩饭卖,心下称庆,于是一人叫上了一罐。及至慢慢焖得饭熟,方食之际,却见老板与其此前已然来店的一位高朋,加工弄熟了条河中之鲤,在那厢也开始推杯换盏地享用起来。穿堂凉风之下,面对眼前简淡之餐而鼻嗅邻座飘来之鱼酒香气,一时,不知怎的,忽联想到了好象是《水浒》内的某个情节。不过这老板倒也全无甚江湖之气,却是个白白净净、本本份份的乡镇小伙子,还挺耐心地告知了我等一些欲要了解的情况。当时因故未能继续朝上水方向前行,转又乘船而返,此已是前文言及之事了。却说那等待回程船之时,伫足于这老旧码头之上,眼见那河对岸的清坪乡,正是薄云轻绕,山色澹澹,散落于其坡凹处的新旧不一的房儿,全都沉静地就象是要安睡去了。加之一河清水在此亦流得平平稳稳的,整个景致看上去,那真真是显得如此的静谧与清幽。本段文字的主题,自然便是这《隔岸清坪乡》了。另者,接下在那回程中,雨却又时落时住,最后居然还得见晴光。一路遂也又见上了好些可堪入画之景。归家后既已陆续画出,此一并附之,且亦随便简介几句。其一,《陡岸泊船》,写一高崖之下路险滩急的景象。画中较远处大岭横斜,雨云却有些收敛了。其二,《人面岩》,此则为吾辈“杜撰”之名,不过那一段河畔的崖岸大石,实在真的是极像一张张生动活泼的人脸,不单吾辈有这感觉,荆妻也不约而同便在一旁作出此等认定。看来这有趣的景致,的确多在游人难至之地,倘使有旅游开发者知道了,还定会编造出些更具有蛊惑性的名称来罢。其三,《夏晚归来烟树密》,写一处平平常常的低平崖坎,其上密林簇拥着尖山,在落日与云霞的点缀下,显得已是那般的不凡,竟若天火陡见于此寂林荒岸一般。而其下清波倒影之间,船儿或停泊,或归行,一发为斯境增添了些许宁静却又生动的意趣。固然也需说明一句:个中确是有了些夸大的色彩,呵呵。其四《遥看一艇泊长滩》,唯写一眼所见之视象。画中岸滩延绵、水波轻翻、沙鸟翔集、屋舟杳远之意味,已属一目了然,无须乎吾人再多说甚了。总之,这归程中所得之画,此处已悉行汇纳,读者诸君可以将其与本文第九百一十三篇,结合观看。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总 1088 篇之第 919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919-1隔岸清坪乡.jpg 919-2陡岸泊船.jpg 919-3人面岩.jpg 919-4夏晚归来烟树密.jpg 919-5遥看一艇泊长滩.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重庆远郊黎香湖得景二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二十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仍是这年初夏某日,与友人同游本市南川一农业生态园。于内中颇见识了些奇瓜异果,及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规模设施,皆属可想而知之事,兹不论了。唯在途中,忽新知就近有一去处,曰“黎香湖”,道是如何如何“绿色”与“生态”,云云。众人一时兴起,当即转向更赴其地。原来不过亦属这巴渝之地常见的水库堰区而已。唯其地既相对边远,此前也没几人知道,所以倒还算是僻静清幽。加之水质较洁,周围田园也称丰饶,苍翠丘山倒映着碧绿湖水,松柳摇风,稻菽曳浪,汀岛港汊间,时有火轮或木舟甚至当今之摩托快艇出没,因而看去毕竟予人以清新爽朗之感。自然,既已开始在对外宣传,那班房地产开发商们,哪有不闻风而动的。于是只见沿湖上下,凡视野佳美之处,尽已星星散散、乃至于密密麻麻地营建起了别墅或楼屋。当时吾辈等人觅一临湖餐馆吃了点酒食,又乘舟游玩,观览了一下这湖山概况。其间朋侪言笑之欢,亦难以一一胜数。不禁暗想:今之俗乐,尚可名之为近乎高雅者,不过即为类似之举罢。而屡由此世俗生活感受中得来之吾艺,休论是吾诗吾词,吾文吾画,其本源与归结,俱属此世俗也,相较于传统文人画者之作,又焉具其“不食人间烟火”之雅意哉?虽然,则吾又宁肯委曲自家心性而刻意求其“高雅”!是以莫如信其自然,但写己心,为大为要。我之为我,方成其艺;我之为我,方不与任何他人混同。不知吾之读者诸君,以为兹论是否;亦然不知,诸君是否果真认同此等情形下撷来之吾画。此示之二画也,其一径以湖之名名之。视象之得来,乃诸友相互照相之时,吾信步下得湖滩,但见其一排无人看管的钓竿,直指隔岸渐起的楼盘,两只水鸟欣欣然相逐于水面,于是此心留下明确之意象。其二《清风漾起碧涟漪》,乃船游湖中所见:此岸已远,彼岸未及;岸容尽皆离春待暑,兀自带着自身固有的那份寥落与恬淡,在云天之下若伏犹憩。而云影入湖,随风漾波,则似多少又赋其岸边钓者以轻思浅梦之意味……言难尽述,观者倒是随兴解读其画境罢。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总 1088 篇之第 920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920-1黎香湖.jpg 920-2清风漾起碧涟漪.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上人家·湖畔人家花满园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二十一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一日,却恰当端午节前夕,又随人自驾去近郊游玩。此乃本市南彭湖区一处水上农家乐。初闻今又去湖区、且多年之前亦便曾随单位去过彼处,老实说,这心中暗暗有些不以为意。不过,一经实臻此地,这感觉则颇不一样了。首先这湖滨之广,去的乃另是一隅,哪存在甚熟识之事。再者,今之彼地,植被厚密,物产丰盛,家家户户,又为的是这“靠水吃水”,多将自家装扮得花团锦簇,所以益发觉着眼前景观堪称新奇。下榻之处,则其正是自称“水上人家”:房屋于水面空挑为榭,再依次成楼。旁边有些曲廊小桥,树钵花圃,更配以周遭疏密不一散生着的松柳篁柏,桃梨柑橘,越令其荫凉清幽,恬淡有致。尤其引人注目者,岸滨一带斜坡,种着一大片美人蕉,盖因夜来过雨,其黄花翠叶,尽皆东倒西歪,匍匐凋零,煞是堪怜堪惜。待得进屋住定,小小午休之后,独自凭着玻窗,正巧对着湖面这方。其时恰值云影匝地,入目一派黛蓝瓦灰;沙水边一溜子泊着几艘船儿,跟前水面,群鱼趁着水鸟及钓者俱隔着一段距离,兀自嬉戏唼喋,快活得紧哩。目光越过中景一座杂树丛生的小岛,遥遥可见对岸一线,山峦回环,楼馆依稀。近水之处,一字排列着若干小小阁儿;后来听店家说,那都是些度假别墅,曾经还生意红火过,终因内中有些人皆明白的猫腻之事,且那名声太盛,所以毕竟还是衰落了,现都空着,只作点景之用而已。就为有了如此这般所见所闻及整体感受,遂便有了兹所出示的《水上人家》一画。另亦有《湖畔人家花满园》,同时可供参看。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总 1088 篇之第 921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921-1水上人家.JPG 921-2湖畔人家花满园.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7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山清丽入端阳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二十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文。吾人日常生活习性,睡眠一事,无论夜眠午睡,皆是适可而止,再不贪多的。故尔这日午后,在这“水上人家”,小睡既足,遂独自一人,沿湖畔庄园附近闲步。原来这一带尽为低矮丘陵浸没入水,坡岸回环曲折,泥土湿润,草木最是丰茂。且又广植果树。野山之上,桃梨柑橘之林,可称密黑。相邻庄院,有一处,感觉比咱这下榻之地更有情调,而彼之名号,大约也正是因为有此自觉罢,亦相对显得洋派,叫做“沙美岛”甚的。自然,想必那老板还读过《水浒》,才没至于在不经意间,一下子把那名儿起作“沙门岛”之类,呵呵。闲话休絮。只这“沙美岛”,楼屋据坡咀而建,墙院起落有形,所饰彩棚蓝玻莹然锃亮,更配以近楼一株高高翠柳,门墙边几钵鲜花盛开的三角梅,所以益显其楚楚动人之态。兼之此时和风轻拂,太阳明丽,三三两两撑伞戴帽拎佩小包的游客,不时由林中石径悠闲步出,显然是直奔此处觅食投宿;而岸头栅栏外,一艘小小船儿泊系于那厢,也没个舟子,兀自背向着一湖淡白晶亮之水,及那岚气蒸腾的遥岸,慢摇慢晃着,其情致,越发感觉嘉美宜人。面对如此之境,吾伫立一旁,心头暗暗喝彩,于是忍不住掏出随身的铅笔与小本儿来,简要地勾画了几下。兹示之画《湖山清丽入端阳》,即以此而得。为表现那份空茫淡泊澄明晶粲的意象,画面之物,虽不排除其丰富性,但俱故意将整体处理得虚灵通透,不少细节看去也若有若无。这等用心,想来,读者诸君,自当能以领会。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总 1088 篇之第 922 篇)
另,日前在自家“QQ空间”与“微信朋友圈”,恰以个人“公众号”形式,“《画中游》补遗·(远岁拾英)连载 55 ”名目,发布一题作《幽黑山景二帧》之旧稿(其画得自1980年),除述文本身已是“追述”外,并附今儿自我审识之按语。有感于此《湖山清丽入端阳》之绝然不同画风甚至“呈像依据”,此不妨破例将彼帖地址附上,同时也附上那按语,以供有意者比较比较,看吾一生一世,画作面目,却真个是有何等样之区别。


按语——

昨于老屋小酌微酣之下,大屏电视中依次播放审视这《画中游补遗》239篇附图350余帧。习此翰墨艺半个多世纪来,其前三十来年( 1966年至1995年前为止 )之如烟记忆,令人有似梦幻。这文图集截止之后已是又过了20余年。真可谓百转千回到如今啊!反复思忖,依己实情,艺路当何行为是。“扬弃”二字,确应永记于心。可怪当时心底亦暗有声曰:这一生一世,为彼当尽之心力,无论直接与间接,似也真皆竭诚而尽了。倘此仍不能至达自拟之目标,那倒是要何样之人,何样之努力修为,方可至达哩?


帖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g1NjA1OA==&mid=2699434595&idx=1&sn=bcfa5df7e74de73e7d3597e7064573ed&chksm=bae2a5b68d952ca0d2ad08d561e80741799f718b7568d55035cebdb2fc28de75e9932710746a&mpshare=1&scene=22&srcid=1224bl860Um1keLeAITWo7FL#rd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922、湖山清丽入端阳.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癸巳游南彭湖再得画稿三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二十三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那日待荆妻午睡起身,两人却又一道沿湖漫步。其时半斜阳光映照水面,吾人所行之岸已处在阴凉之中。林间和风清润,草木华滋,且是极其幽静。除偶于树隙内可见一二垂钓之人,或竹草丛中隐闻虫鸟啁啾,则已不觉有甚其他响动。然目光所及,隔岸仍是人间景象。且又时有木船划过湖中,也没见载人,轻轻盈盈的,连激起的波纹都极其浅淡,真真有如梦幻一般。有的地方,汀花开得正好,粉蓝艳紫,足以赏心悦目。俗生难得有这怡性陶情之静美境地,于是留连内中,顽意顿起:或随手掐点草尖芦梗,花蕊篁芽,颇爱惜地细细把玩于掌;抑或拾个片石,憋足气力,朝着湖之深处,打上它一串水漂儿;甚或乃至照像照得个忘乎其形了,遂乐不可支地笑倒于岩坎蒿丛……归程时仍步入现世之境。是时阳光格外灿烂,沿湖上下,花草树木,庄田渔艇,连同林外青山,天际浮云,悉数融汇于微炽气息内;而水中游鱼,莫约因受此感染,亦欢欣鼓舞,似列成阵势,浩然于湖面娓娓贯行。当此时也,全然不象平日那般,还有些许杂务羁绊,唯待再过一会儿,便按主家铺排,心安理得地去品尝那土饭山蔬,杂谷村酿,是以这心情也端的甚觉轻快。想来饭后若何?多半是晚烟弥水、草岸蛙鸣。及待果然经此,夜色既浓,烟霭散而蛙声息,又见一弯新月皓然临空,乃觉这清丽湖山,俱渐渐入睡矣。短暂游事,至此已毕。事后回忆当时之境,又得画稿三帧,兹一并示之与众。画之一,曰《沉静湖山》;之二,曰《湖岛清幽》;之三,曰《时逢端午湖山丽》。言不尽意,但请读者诸君自于画中寻觅所蕴情景。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总 1088 篇之第 923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923-1沉静湖山.jpg 923-2湖岛清幽.jpg 923-3时逢端午湖山丽.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虎·暝滩清啸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二十四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吾平生不善画虎。盖为心知此活过于专工、且是不易出新兼之其本身亦难能广泛发掘画境。孰料一次,却不得不急急为之。那是在癸巳夏末,吾夫妇二人既与友人相约共赴西藏,正准备行装之时,忽接外地另一旧友音讯,道是其子娶媳,要向咱求画一幅。原以为不过以己所长,相赠一山水便了。殊不知彼恰恰点着必要此虎,还言说乃因其子及媳生肖皆属虎,故尔所要乃双虎之图。吾本想归游之后从容为之。然旧友言,其子婚期,正在吾游程之内。至此还有甚可说,只好硬抽时间,全力以赴赶画了。友又道,既有“一山不容二虎”之谓,所以这双虎须画于水滨空阔之处。吾自是唯唯笑着一一应承。于是构思之下,遂得此示之《暝滩清啸》一图。自觉其虎法虽不专,以身为山水画者故,其配境似还说得过去。然则不管怎样,至此也都说不得,只能勉强“交卷”了。而有一点却甚是有趣。画中双虎,原本自是未便如它物般明分雄雌。但画成之后,邮寄出去,另又先将所留照片资料在“QQ”中展示与友,友见之而笑呼奇妙。道是图中右前卧虎,胖嘟嘟的,怎恰与其子目下之形态相符也。吾闻之亦喜而笑叹,只道此恐是冥冥中有这感应罢。本则文字,唯就这俗生事体说上了许多,换种角度看待,也算是“别具一格”罢,呵呵。回至画者自身感受:老话有言,“画虎画皮难画骨”,吾此次亦算真知之矣。虎,体势壮而圆浑,更有遍体斑纹饰之于外,其骨感果是忒难把握,稍稍大意,则不免乃有“披袄”之稽也。点滴体会,附之于此。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另附:

文中所及之友,当属吾“弟”字行。吾先与其兄为“发小”。78年高考复盛时,其兄以吾头年参考文史成绩不错,嘱其特赴当时吾谋食之“巴山县中”,期吾“带带”。吾允。莫约整月时间,朝夕相处,竟颇投契。尔后其即长事吾若兄,吾每有为难处,皆主动奋勇向前排解。最是记得,1980年夏,苦境中之吾独游峨眉山写生,途经成都,当时身居蓉城的这位小兄弟,用自行车搭载着吾,带领四下游览观光的情形。且是五年后吾挣扎还乡,其为吾接风,恰值一冬寒夜,二人小酌于山城重庆某小酒肆,那份温暖之情,益可感佩。故,其欲得吾一画,吾宁不尽力满足其需求。画者视己画为心血凝聚,固然不会有求则应;然此心久思个中之理,却也既存定见:为人处世,有限范围所涉者,譬如血亲及至爱友士——生命进程中任何时段“一门心思与亲善”者——果是甚爱吾画,那只要机缘凑巧,吾自当留心其属意者,而必尽可能予以满足。话题至此,顺带言之。


(总 1088 篇之第 924 篇)
924、暝滩清啸.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6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原觅旧·探访江津白沙“溜马岗”慈亲母校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二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纪元2013年夏之盛时,吾兄妹三家依近年惯例,又于重庆周边地带小游。此却议定将要去那新近闻知的江津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看看,遂首先乘坐火车去到长江边上的白沙古镇。因先前慈亲在时,尝听她说起,彼处有一地名曰“溜马岗”,乃抗战时期她寄读之所在,今既至此,当然决定要去寻访一下,以看有无所得。于是下火车后,乘火轮过江,登岸去到白沙镇上。还在船时,即已探知,彼岸之高处,果有旧校之址。既登岸,一路问道,沿江滨一废弃老街行。或为而今当地政府已欲发掘其地旅游资源,沿途各种老旧地名,皆于指示路牌间一一可见焉。其时过雨新晴,天气是难得的清新凉爽,吾辈六人,行走在那狭窄僻静的石板老街上,感觉真是十分的惬适。道旁又有一小小古庙,称之“流水寺”,虽已荒芜不堪,则意趣尚存。环顾周遭景致,吾脑海中,情不自禁浮现出慈母青年时代身着民国学生装(昔年曾见过她的这种照片),步行于此的情景,因而心头委是感慨万端,且是觉着莫名的虔敬与亲切。既至那校址,才知却原来自彼时起,到今天,此处皆历为各种类学校,但只将那旧办公楼,倍加顾惜,作为文物古迹保留而已。因时下正在暑假中,学校除极少的相关管理人员,并无闲杂者,显得异常清静。而那旧办公楼,则是一座有模有样的西式洋房,现新涂刷着黄白二色灰浆,配以周围森森绿树,萋萋芳草,及五颜六色种种鲜花,整个又还处在山岗顶上,俯瞰大江,那感觉,真是令人庄严肃穆以至于震撼。兄妹们遂在此细细观看保留下来的各种陈设,以及今之校方贴挂在墙上介绍学校历史的诸多牌匾,且寻找景观合影或各自照相留念。在此过程中,吾一直隐隐约约感觉得,仿佛在某个不易觉察到的地方——也许就是在白云顶上罢,慈母一如她贯常的模样,谦和地垂手待在那儿,脸上带着为吾辈所极其熟悉的亲切微笑,正爱怜地看着咱这几人……就因有了这儿所提到的般般感受,归游之后,便有了此所出示的《江原觅旧》一画。又因作画之前,先已吟得《西江月》一词,故尔已然将慈母当时所处之位拟定。兹一并将此词及小序附于文尾——


西江月

癸巳盛夏,吾兄妹相邀溯江游白沙古镇。彼镇临江高处有名曰“溜马岗”者,吾少小即慕闻乃吾母青年时代寄读之地。今既至此,焉得不行拜谒之礼。于是虔敬以叩之。尤堪称幸者:其百年黉址尚作文物存在,且是环境清丽,隔绝俗尘。吾辈漫步于彼楼院葩丛间,触目皆觉前朝余韵而满腔充塞缅怀意绪,切切情味,曷可胜数!既归,念念难忘,遂诉诸兹词及文。


足踏先人旧路,
心萦故国忱情。
仲昆同次大江滨,
江水浩茫无尽。

老校寂然长穆,
幽花密处微馨。
云端含笑立慈亲,
杳远仙容犹近。


另附该校园照片二帧。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总 1088 篇之第 925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925、江原觅旧1.jpg 925、江原觅旧2.JPG 925、江原觅旧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驻江津“大圆洞”得画二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二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次日即问道乘车去那大圆洞。原来这车最多亦只开到其山脚下公路尽头处,人即下车开始爬山。所行一个半小时左右路程,主要皆是沿一红砂石长梯穿越林区向上。至顶为一巨大弧形高岩,其势若倒扣向人,颇觉险恶。根脚有凿路另通往山之深处,吾兄事先联系好的那“农家乐”,即在于彼。此大岩畔群峰环峙,中有一峰,将及其巅,有一圆形山洞,几为杂树所蔽,也不知当地之名,是否即得之于此。及至穿过一片片益见森密之大杉林,去到目的地,方知却是几座色泽尚新的杉木板屋楼,周围除林木茂盛,亦是菜园环绕。出来接待咱们的,乃是一活泼风趣且尚称俊俏的山野少妇,操着一口饶有特色的乡土话儿,故尔给人印象颇深。于是吾等便在此安顿下来,一住三整天。因该地已然基本与世隔绝,连手机信号也几乎不通,电脑及其网络更是全然没有,所以几天来除早起在山中走走,许多时间,只都靠玩扑克牌“拱猪”消磨时光。又有一可喜之事。原来这几处“农家乐”尽为一族叔侄兄弟所开设,个中瓜葛恩怨,与各种相关故事,没个数千万把文字,也实是难以说清。唯这开办既久,来此消闲避暑之人也多,其中多数人早已成了年年来此的常客,甚至于借着此地木料之便,在那长期“号下”的“根据地”上,是连篮球架与乒乓球台都自建起来了。因此,这对主人家历史的了解,真的可算是烂熟于心且滑溜于嘴。于是乎竟便出现了如此这般情形:一大帮整日吃了现成饭又没它事可做之人,闲步转山碰在了一起,便将那主人家的闲话,你一言我一语,说得个有滋有味的。这样一来,老实说,连吾辈这般素来懒管那东家长西家短之人,耳熟之下,虽非是敢称“能详”,但,倘使谁要叫咱给这个家族写个简史甚的,想来或都可以凑它个八九不离十了,呵呵……闲话休絮,言归正传。此所示之二画皆得之于彼。其一写当地主景毋论。其二,画名“梯子湾”亦即彼处一小地名。回想那日,恰当吾妹生辰。吾兄自告奋勇,说是要去钓点鱼来,借主人锅灶,给“寿生佬儿”添味菜。孰料这儿的鱼却乖滑得紧:以吾兄那等的钓鱼手段,平日里在家乡钓“野鱼”都是毫不含糊的,今反是这人家塘里养的鱼,却东钓西钓的折腾上了许久,也只钓上了几条上不得台面的“小花花儿”,最后干脆也就只由吾妹将其“放生”了。兹画即吾依据当时陪守于彼所勾速写得来。画中有一细节犹可供人饶舌一二——瞧,近前长梯上那拄杖徐步者,才是这庄园的正牌主人哩。其先年为这生产队一“五保户”,后来,现庄园主为得其屋基地开办这“农家乐”,乃与相关部门达成协议,承诺赡养其至寿终,方才拿到那开办资格。不过,事情实施起来,这本来好象该是“董事长”的山野老者,最后倒成了店里的帮工,得靠给经营者做点杂活,才能吃上这碗养老饭食了,也真是世事难料哇。拉拉杂杂说了这么些琐俗之事,读者诸君或都早已听烦了,打住罢。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总 1088 篇之第 926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926-1大圆洞.jpg 926-2梯子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5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赴藏途中经陕甘时得画二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九百二十七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久怀远赴西藏、一则观览彼地山川风情、二则“挑战”自家体能之愿。癸巳新秋,方当其一年大众游事由旺转淡之际,此终得以实行。乃与朋辈两家共四人结伴,却亦是一同参加那“卧进飞出十日团”。出发之日,咱这重庆“火炉”,先期已转凉了。列车由经川陕甘青一线入藏,旅途两日两夜,因有铺位,倒也未觉怎的。而沿途川陕一带景致,虽早已熟悉,盖为此次心情不同,似也俱如故人含笑迎送。既至陕甘之界,入眼风物,渐与素常所见殊异。身为画者,遂一一悉心观察体验之,且是借助今日科技手段之便,留了点必要的照片资料。细细看来,眼前之境,较之巴山蜀水,果是少了几许蓊郁清幽,多了一些苍凉莽荡,以致连那地表形态,也都颇异其趣了。及至今日归游作画,回味把玩彼之情貌,落笔之时,竟甚有迥异于惯常之感。兹首先示以二画。一曰《夕塬》,写当地落霞尚明、而大块渐已隐没于一派浑茫之境。其二曰《陇塬秋意》。画中触目惹眼之处,塬台高耸,其下河川开阔,沙岸起伏。中有村落田野,地里庄稼,多已收割成束,而群鸟自由自在轻翔于川原之上。咳,鸟儿焉有繁复感受,不过守着习常生存之地,早出晚归但为觅食而已。吾人今朝则为了心中之愿,渐行渐远,唯务其虚,且也不知前行处,更有甚么,还会扑入吾之眼帘。此文也,一篇之首尾,仍如以往远游般,随所至而兴,随所得乃止。下不赘言。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3年。


(总 1088 篇之第 927 篇)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927-1夕塬.jpg
927-2陇塬秋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