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童山雷

蜕心堂存墨——江南达者童山雷中国画选 (陆续添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七月中旬以来蜕心堂所得之画——

1、《鹧鸪天·乐山忆旧游》。己词,写当时独游乐山大佛景区于断崖扶栏外“冒险作画”情形。词曰:“野汇三江出一城。山横断岸势凌云。盛唐巨佛微开眼,似许今朝乐太平。  香火地,广游人,窄崖悬坐苦丹青。侧身栏外写风景,欲为深心伟志成。”一切境事已了然于画幅。只当时因万不得已,悬崖间路狭人挤,而只好翻越在铁栅栏外,端调色板之手同时紧挽栏杆,一面便埋头专心写生,目之余光所及,只觉四下一派天旋地转,如此这般景象,时下追忆之,亦感满心悚然。故尔彼时自诩胆壮(兹与游峨眉山同时),看来还真不是说着玩儿的。这画作本身,因特定情景,似亦不需另作发挥,但以放逸洒脱且复清晰可辨之笔意写出罢了。只是在佛像之外,顺带将远处塔儿移来,兼使其境地微带神奇意味焉。
随附当年(1980年夏)独游峨眉、乐山时之“苦丹青”像。

2、《水龙吟·龚滩》。同名己词作上阕之意为画。文辞曰:“悲凉驻扼乌江,千年古镇萦荒雾。危崖断截,险滩陡泻,称枢纽处。山外糖盐,山中皮药,皆于兹贾。昔商人舟子,劳程迤逦,每聚此、何辛苦。”其已将斯地境事大概披示。画尤渲染气氛,以没骨大写手法挥布基本情势于楮幅,着意于“悲凉荒雾”笼罩下之江畔险滩旧镇构形,于内乃稍加细写来船泊岸、片帆既落、力夫卸货、去船又开,如此这般山区商贾转运景象。当年游此古镇(非后来搬迁过者),最是记忆深刻:一道横梁也似的巨石,将流经此地的乌江截作上下两段,于是方有这必须人力转运存在之根由。画则自是决不敢忽略及此。收笔之际,注目以观,亦觉这山水基本不加皴擦、却以刀劈斧斫般之阔大痕迹,径直显示其意蕴形貌,也称殊为有趣。吾今作画最忌幅幅手法一致,由此当也可见良苦用心。得否成立休论,别具一格,有何不可?

3、《幽山方过雨,万象尽成秋》。己五律《游山遇雨夜宿农家乐》意。依稀记得从前曾入画,亦懒核实,径直另谋其视象而为之。且是干脆亦于所熟悉之南麓某处生发“似是而非”之境,乃得此分明已属亦真亦幻场面。唯恪守“今之山家秋宵雨霁”基本神貌发挥,色墨均淡却又笔触侃切,遂成迷茫月光之下一派湿雾澹然蒙霏之情致,堪与整体诗意吻合。全诗曰:幽山方过雨,万象尽成秋。竹映熹微月,溪行急乱流。颓亭藏宿鸟,老渡系浮舟。尘外漫游客,解颜思驻留。——识者当已看出,其谨步摩诘“空山新雨后”诗韵也。

4、《远行阻雨》。己同名五律意。诗曰:“荒岭雨潇潇,僻乡云路遥。入林飞跑兔,没水跳蹬桥。行滞以当晚,驻留唯待朝。烘衣耽夜话,讷口向山樵。”但将“时间艺术”转换为“空间艺术”形式,以同显一幅:暮雨仍下,野兔正跑,室外山溪陡涨,则小屋内火塘晶亮,满室幽明,近旁隐见支架烘衣,而“吾”与屋主,似正向火闲话矣……乡野寻常生活小趣,信手撷来,成诗为画,乃求其自然朴素之情味耳。简明扼要之笔意,挥洒自如之色墨渲染,一气呵成,亦有助于画面意趣表达。

5、《西辞锦官城,鸿蒙天欲雨》。己五言长诗《川藏行》首韵为画题,款识通取其前数句,曰:“西辞锦官城,鸿蒙天欲雨。地势拔千寻,万峰作云柱。二郎隐暝空,青衣绕袍舞。行经乱石间,水声擂嚣鼓……”识者皆明兹理:似这等诗意同入一画,除却“缩地法”且极具夸张之势,根本便不可为。于是乎通盘调动方位、地形、气候、文心艺趣及古今建筑物象诸般因素,共熔一炉,以成斯境。尤着力于溟迷浩渺莫知其究竟为何之情味表达。纵观画中看似潦乱实则结构森然之基本视象,兼之弥漫于其山岳川原间、难辨其是云是水之澹然流动感觉,应识此之得来也,岂果真是信马由缰,“行至何处黑,便在何处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0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上旬,暑热之中,庶务之余,两地辗转之下,得画四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僻夜·寒山浴暝雨》。己五言古风意为画。诗曰:“寒山浴暝雨,老屋渍轻痕。远岭出云脚,幽溪泛月魂。猎归烹野兔,酌罢抚亲孙。乘醉喃喃语,逐烟烈烈喷。合家得欢乐,灭烛闭柴门。”兹亦只可于一时得见场景谋构。取其僻静山野临溪庄户,在雨余微月辉映之下,紧闭院门而凭窗隐现柴火光中,老少自得其乐之朴实境事。幅中所示室内外荒寒与温暖、并山麓之静谧与水流之喧哗这两相对照,连同由近及远那路桥滩涂与旷阔溪野延展环合皆觉有致的整体情貌,俱于从容不迫之抒写间,见其“胸具成境”之概。另,极近桥头枯树枝头,停一孤凄夜鸟,似正钦羡般望着眼前融乐人家,此亦分明得来题外之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庄户·秋山荒寂院》。己同名五律诗意画作。题款仍为全诗,曰:“秋山荒寂院,秸垛掩柴门。疲碾依残冢,闲庭向野村。犬因行客吠,雀为撒粮喧。零落忍冬草,余青荫小园。”画随文辞,取一己远岁孤身山野之行得来意象,进而乃复得此浩茫秋天之下荒落岑寂之僻乡景致。画以平整大块笔触,刷扫成形,内中则不失细节,或勾或点,或染或皴,写出深藏记忆之中情味。注目观之,那垛下雀鸟,桥边犬儿,与茕茕独行远梁之间的会意为达某者,虽亦用笔简洁,然似实称传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卜算子·忆昔他乡惊梦》。己乡间杂诗附词之意为画。词曰:“野岭啸疏松,月落霜天晓。警怵愁眠四五声,如泣云间鸟。 阔别已三年,堪叹乡音杳。才梦家山入腊时,一寤清欢了。”兹类画作,要之,即力戒所设之境,弄成个名胜山水、贤达幽居甚的模样。循此理念,乃取荒落坡麓一带,后傍野岭疏松,侧临平桥流泉,其通体山形地貌,亦俱略来自昔年所熟悉之某故友居所附近景象。那小小山神庙似的房儿,则不消说乃吾知哥小屋也。彼所处时境,也算“月落乌啼霜满天”了。而其人之无眠,如何又与古之幽情有半点干系。画意在此言外,却又已在词句之中。萧疏笔意,有助于清寒荒寂境界之表达。画幅近前一片在晓风中瑟缩的枯蒿,连同趴卧在檐下柴捆跟前的黑狗,分明亦加强了画中的气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鹧鸪天·忆昔携女儿春游》。此词此画,皆吾平生最是感觉温馨隽永场景之一。词曰:“喜叹浮生得小闲,红尘暂远踏青山。蒙霏细雨缭轻雾,澄澈幽溪漾碎涟。 携稚女,越郊田,白云黛岭赏春鹃。阴晴无定斜阳暮,回首残霞殊可怜。”画示春岭一角,崖树润凉,其间白云舒卷,溪涧平桥连接幽宛石径,壁立崖岸下方江波浩荡,渐远则依次可见延绵长礁、泊滩火轮与暮霭笼罩中的些许山城楼厦。而近前清幽山路转角处,周遭星星点点,遍是山野艳红杜鹃花;一株吐绽新芽的芳树下,即为那一大一小俩人,且是小小人儿手中,还隐约能见正掐着几朵花儿……咳,想那时方将中岁的达某,竟日里为生计奔波于各种庶务间,偶得闲暇,常就独携这幼小女儿寻觅适养心性之处游走,同时父女俩也就叽叽呱呱地找些闲话交流,那日子,端是何等的符心可意!今爱女已长大成家立业,亦然终日为生计奔波忙碌;吾慨忆及斯,循旧日词作以得此画。固因心境明晰,岂顾所写现实中具体景致究竟为何,毕竟一挥得意。细观之,尤其画中远方苍茫夕照辉映下的柔亮云霞,与近处荫凉山崖间卷起的润白云朵,色光各异,一暖一寒,但俱似初绽芙蓉花般的,优美复又神奇,而吾人陶乐于彼,则殊可慰藉这劳碌于尘世的两代心灵。另,这随心所欲的写意翰墨中,能以寥寥数笔,便表达相对精微的形色光影感觉,亦不能不说是得益于自身早年的西画功底。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中旬所得之画四帧——




1、《风流子·幽江行吟》。己玄幻事境词作上阕为画,内容已见题款文字。其画风乃箧内鲜见之平柔规矩者,有若所谓“小青绿兼工带写”然。幅中所蕴情愫,既见诸那屡现于吾作之江畔小冈石院,而画之右侧,江天远处,隐见红尘气象,亦令人暗生探知究竟之意。尤其高天自由飞翔之鸢,所托意蕴明显。整体山川风物似是而非,固然与文学描写中一己深心之感契合;相对精细描绘中或仍流露粗写笔势,可称不至于与惯常风味全然脱节。


2、《唐多令·逸情》。亦己箧中较鲜见之风味清高淡雅、出世之意分明者。词曰:“寂岭展清喉,野光明浊眸。下荒冈、却枕寒流。回首向来松竹径,云袅袅,意悠悠。 隔水有扁舟,吾人暗点头。欲乘之、天际遨游。望月临风长对酒,释旧憾,解新愁。”画取假想自家野岭游归后于溪畔轩堂对月把酒临风寄情托意一幕,极写深心在尘世所被压抑之逍遥志,其笔墨水色,亦尽以澹然飘逸之感,与文辞相配。令人注目者,吾此类命意之作,每见隔水方有泊舟,或暗示心中“可望而不可及”之慨叹?


3、《霜叶飞·桂花今少》。改换作画场地,洗碟涮砚为之,即兴以此己词为题。生性不忍见碟砚内存余色墨,一如不惯见碗盘中剩有饭菜,因而顺势拟定基调,乃得此秋霜点红家园之境。粗率放纵但了其事,原不涉及精工慢写;寥寥数笔而成,简略间亦自含天然已去雕饰之质朴从容趣味。附录原词,以比对文图所蕴之丰简异同:“桂花今少。晓园内,疏林轻荫衰草。雨余苔石着蜻蜓,正觉秋声悄。忽风起、梧桐叶掉,一池波皱鱼儿小。淡荡碧云天,半索寞、霓裳褪后,初日还照。 何处乐曲悠扬,婆娑清影,想皆邻里诸老。漫观萧意已知秋,甲子新将到。则未必、追随彼调,雄心岂得消磨了。竟不妨、凭寥廓,乘此霜红,倚天吟啸。”


4、《木兰花·南山春晴》。己词意画作。文辞曰:“绿风吹野浮云淡,清雨积池芳藻满。篱墙一树玉兰花,柔丽雪光辉小院。 慵身浴日当轻暖,闲步入山无复倦。适闻林鸟以欣嬉,彼亦见吾微笑脸。”约略依循其所示,一眼即知取南麓晴春景色入画,唯仍不囿于实境,但求会意耳。满幅轻盈气息蒸腾弥漫,风日和煦,山光淡荡,一派使人觉着闲适慵懒之感。许久未作此等柔媚风格之画了,为避免真个堕入俗境,轻挥慢写之际,犹注意己身固有之拙笔滞墨表达,杂糅之间,当时觉得视感也只差强人意罢了;而作罢观之,转觉整体别有趣味。另,回顾一己既往生涯,常年在阳历二、八月份,因节、气之故,作画每相对懈怠。而省视今朝,及老之身,勤勉居然反胜青壮之时,似也殊为令人慨喟。此自是有其顾惜华年之意,其实细思之,又宁非必将以兹为乐者乎?呵呵。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下旬,新秋润凉中,得画四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促拍采桑子·初夏》。己乡间杂诗附词之意。曰:“前日麦皆黄,赶连工、收割翻场。才知穑困,尤知稼苦,忙插新秧。 大雨迟来威势壮,挟飚风、横卷云梁。吾身倦矣,吾心怠矣,为口仍忙。”画取惊电闪耀之下,飚风大雨席卷之山原岭梁,初夏时节适时农事场景,却为此身实历之真切感受,想来的确已与传统文人士大夫所吟咏之田园风味大相径庭。“站立‘干坎’之上观事”,如何得识这份艰辛与无奈。而事实上,时过境迁反观于此,这“另类诗情画意”的成立,却也又是自然而然。总之,正因有此入骨体验,今者为画,虽以极简捷之笔墨水色,亦感觉已是相当生动甚至细致地表达出彼时彼地具体氛围。现实人生之于艺文的作用,或由此果可见其一斑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高溪梅令·腊冬志事》。己词意画作。词曰:“月光独照卖花人,岭清森。但恐滨江街市、位难寻。此身因以勤。 涩音吆喝动霜晨,气方匀。敛得青钱三五、遣梅魂。日斜归远村。”依此现实题材小令,取冬日巴渝南麓一带梅农生活常事,而高度“异化”之,乃得此显然已与实地拉开相当大距离之场景,而词中所叙(霜晨赶早赴滨江花市卖梅情节)则凸凸见之。尤其有异于己之惯常画作处,兹图手法寓巧于拙,其生涩朴讷之感,配之以吾今偶或一见的竖幅形式,顿示其触人心目之意。盖向日亦曾尝试,一旦笔下诸物稍拘实相,画趣即立减过半。回忆昔年有读者于吾艺文帖中评赞道:“不生不熟,画之上品;不阿不抗,诗之基调”。其对吾人亦颇具启示作用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金盏子令·偕伴野饮冬雨中》。己词意画作。笔下现此场景,观之满心热血涌腾。兹亲历实境也:弥天雨雪纷飞,寒风劲拂,野岭断崖边,高松之下,岩坎脚稍稍背风处,俩“中老年人”,兀自不管不顾,却在那厢带点酒菜,推杯传盏,相言甚得。似可毫无夸张地说,斯境较之于古,亦能忝附于魏晋人后的。而此前近三十年间,吾与某友兄,在这江南麓岭溪原湖滨莽涯间,如此这般“野饮”,少说也有三二十次。当时俩人长约,每年“保底”一次,或春秋各一。各种风日晴和乃至温润细雨中之茫茫记忆,自是已不可一一掐指细数。而画中这次,因实是忒“胆大妄为”了些,所以印象极为深刻。可异者,那般情形下酩酊而归,居然二人不唯平安,尚且连伤风感冒也无,真个是颇堪自豪了。至若那数十次的细酌闲聊中,俩人将那天地人寰,鬼域冥界,凡可识涉之话题,说得还有哪般遗漏,至今咱亦想不起来。实话实说,吾与友兄,并非是般般见解一致,却反是连人生一些基本态度,都是迥然不同的。但彼此既知不是同类状况下成长起来之人,亦然又非在同一时段磨合人生见解,所幸现时则又还能够明心见性、推诚相待,是以仍是情投意合,稍别一段时日,便会想念而只要吾辈有闲(友兄自来闲逸),就忙不迭又得重邀再会的。当时吾曾有感而咏诗赠兄,道是:“春水泛溪相挽涉,秋云迷道共谈行。愿君与我俱康寿,长享此生闲逸情。”然孰料今友兄竟倏忽撒手而去。痛惜无奈之事,多说何益……还是将心中斯情斯境说道描绘出,以传知于世罢。兄有知,自当心慰于九泉。附此画所据原词:“凭它朔气,挟风霜雨雪弥山。江南逸友,傍苍崖席地,轻把杯传。 红尘俗世,难得斯乐,达者唯安。岂管他、营营苟苟,一醉高眠”,以益友兄今在仙界怡然舒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双莲头令·荷》。己词意画作,实以常游之地巴渝涂山湖所得意象为之。词曰:“隔冬曾见折于霜,败意忒荒凉。千枝万叶伏池塘,水浅雾迷茫。 倏然宇宙泛晴光,生趣自悠扬。新圆个个溢清香,云淡一鸥翔。”画取斯地春来感觉:冬意渐泯而其迹犹存,湖畔荷塘残梗败叶依依可见,而新岁所发清圆嫩叶,则已历历堪数。沿湖岸一带,得能分辨者,除游廊、平桥、墅院,山家连同水滩上那渔翁雕塑,则算中景那在当地甚是有名的“二外”校舍了。整体点题者,近前游廊内有吾辈正陶醉于兹,眺望着云淡天高处翔鸥远影,乃将这晴明和煦乾坤春气蒸腾之意,尽行展示。画风率性侃切,点厾挥写优然自在,亦与所蕴之境相吻。其色墨融和之感,原欲更无迹可寻一些,唯当时因事耽搁一下,墨稿作出,次日方赋色,是以笔触过于硬朗,倒有点像是水彩画中的“干画法”了,志之为鉴。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初头,早秋天气阴晴暧凉不定,吾人则勤勉如一。旬日内又得四画,皆出自昔日己之诗意、词意。其翻作翰墨也,意趣、风味亦各具特色。观之抚之,心甚慰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入塞·川康見聞》。己词意画作。全词入题款,曰:“暮云黄。矗荒原,至莽苍。望天边一线,诡谲淡幽光。风也长,路也长。 奶茶浓浓烤肉香。石寨前,篝火暖洋。男儿轻挽俏姑娘。歌也狂,舞也狂。”画将此“边地异域”风情恣意展示。通幅色墨浓郁杳暗却又层次清晰且是呈像凸出明显;笔意泼辣自信,简略之点、线、块、体间,其饶有特色之川西羌藏之地云物及民情风俗,一一毕现于内。所蕴瑰奇、浑茫、彪悍、放纵之感,殊与词境相符,而腕底挥洒之间,得能确见那迫人眼目之具体色相,乃更觉比文辞有过之而无不及,似当称吾箧中可予圈点之作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雪暮遥眺渝中》。己五绝诗意。原诗短短二十字:“礁滩寒水咽,江野冻云迷。隔岸有都市,万灯微若黧”,却似道出冬日巴渝江山之城薄暮中雪意凛冽气氛。画即取兹为境,专注于沉郁杳暗、肃穆旷阔且隐觉悲风在野这氛围之渲染。率性简约笔意中,同时可见精严有序之画面构成感。自觉将那隔岸已然初具现代规模的都市在冥暮时分灯火犹稀的静穆情形,与这厢礁滩延绵起伏、渡船寂寞停泊于滩头,连同右侧高远处南麓金鹰瑟缩于微茫积雪内,如此这般细节,拿捏得甚是到位。可称无论诗与画,皆属言简意赅与笔约趣丰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一剪梅·蹇中感思》。己同名乡间杂诗附词上阕,取其可视意象成画。文辞曰:“远上巴山石径峣。云外天高,崖下川遥。长滩低架小平桥。船泊沟壕,人困山坳。”满幅懒散漶漫笔墨,但求再现昔年平淡无聊尤其无可奈何之境事。彼穷乡僻壤山荒水寒之感,固已附着于通体物象;更以近前山路间几块贫瘠秧田、稍向上方隐约可见似“嵌挤”在崖凹处之泥瓦房儿、下方泊于礁滩缝中的船只,特别是隔河对岸陡险石径所引指向的微含晴明诱惑之意的高远云峰,无一不暗示当时绝望却又强作希望的渺茫心情。作此等画也,时时自戒切莫弄作优美而令人向往之意。搁笔观之,庶称能达初旨。另附词之下阕,以助诸君读画:“今者吾生甚寂寥。前路飘摇,微运萧条。朋侪星散撇空巢。莺燕飞翱,狐兔奔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红林檎近·柴山闲卧》。亦己乡间杂诗附词意,仍为其上阕宜入山水画者。画依文辞所予之境生发:崖岭对峙,中有山塘坡田并星散房儿,一派僻静幽远乡野景象。近前麓林有老柏横斜、新篁舒展;一子侧卧林下,显然则为“看山守林”(实属彼时乡间轮休)之吾辈也。细观竹竿顶颠处有鸟,兀自眺望山野而鸣,却分明又与游走于房前屋后的一对家鸡,相映成趣。画风在阔放间亦示其敛束有度之意味,隐隐与词境相符。昔日生活小景,固具地域甚或时代特征;至若能否小中见大,则吾已不知矣。词之上阕文字既见题款,此干脆乃将全词附上,以供读者诸君玩味:“好个杜鹃鸟,高枝鸣翠篁。四岭皆沉寂,五云并幽光。阴崖斜生侧柏,险壑狭束平塘。复闻林外传梆,耕意自悠扬。 素心尊翰墨,宏愿欲翱翔。时乖运蹇,踟蹰僻野山乡。不妨滋浩气,恬然今者,苦中甘味宜细尝。”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预先”为九月中旬作得三画(出行归来补发)


  其三写己丑游事,事距今整整一纪十二年矣。眼下吾辈正值又将随人“自驾”出行数日,思及己自拟一月工作计划,乃勉力先为本旬作出三画,以达其下限,也好外出安心。多年来如此,也说不得了。文士画者,尤其山水画者,出行当然必须。但,出亦须尽量少误时日,且是出必有获,方符本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南州春色·偕友登高揽胜》。己词意画作。俩同名长短句之一,文辞曰:“青栀子,掩荒梅。山松凝翠,石径绕墙隈。为惜轻阴邀野饮,挈酒与朋随。迤逦行当绝顶,迎风传盏,身畔白云飞。 极目渝州旷阔,江流曲缓,城郭幽微。茫荡尘寰,虚名浮利,于此辨、全似齑糜。乃觉人生真味,多自逸闲来。”写昔日与友兄野饮事,其境既表不赘述。画取由迷茫春山远眺巴渝江城,色墨清幽雅致,意趣宜人。尤其那二人在“身畔白云飞”之缥缈山巅“迎风传盏”之况味,至今令吾心旷神怡。斯情斯境,从前也曾纳入翰墨箧内;今再写,突破实地约束,另成其高度夸张意象,自感别有境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南州春色·忆昔独游老县江郊》。词之其二境事。却为远岁独处僻野小县常得感受,仍极以抒情写意心态待之。吾为画,虽恪守具象范畴,并注重现世生活情味,然多年来,一向自诫:不唯尽可能远离照相式真实,尽可能悖弃写实西画法则,同时也尽可能拉大与其它一切不同类造型艺术之差距;即令与同类翰墨丹青之艺,亦必与其传统方式连同今之共执斯艺者,维持某种若即若离状态。是否真能达此境况,终归不得以自家说了算,身体力行而已。附上原词文字,以助玩画:“丹青子,自成行。沙滩清远,一水带荒城。哪处飘来微绿意?漶漫野荞町。转觉江风渐劲,渔歌声隐,云外却闻莺。 不愧今之达者,艰辛遍历,胸臆难更。毋负为人,何妨高蹈,方寸地、常驻平情。惜此春光和煦,闲步踏莎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夜飞鹊·昔随人露宿兴文石海作》。己纪事之词意画作。其事见词文,曰:“昏黄积云外,微透斜晖。天幸此事堪宜。停车止步与交涉,乃将篷帐轻支。携盆以淘汲,垒台成炊爨,薄汗沾衣。诸般意兴,至开筵、俱可酒中窥。 夤夜万山清寂。疑有僰人魂,林下游之。潜化无名幽雀,长于壑内,如诉还啼。浩然石海,息波涛、亘古凝悲。独吾心恬定,浑融夜色,但待朝曦。”画即取其整体意象,以宿墨败色布一派浩如烟海之灰茫石阵于诡谲残照中,并将入夜之时远鸟飞翔天际、古魄游走林下、细细泉流侧畔篷帐灯火微明,如此这般情景合而道出。观之品之,其终以声势与意趣求胜。兹,己丑事也,距今整整一纪十二年矣。眼下吾辈正值又将随人“自驾”出行数日,思及己自拟一月工作计划,乃勉力先为本旬作出三画,以达其下限,也好外出安心。多年来如此,也说不得了。文士画者,尤其山水画者,出行当然必须。但,出亦须尽量少误时日,且是出必有获,方符本意。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旧作数帧——

荒郊晓雨山家乐.jpg 湖山清丽入端阳.jpg 虎跳峡.jpg 华蓥有雨.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月以来所得黔山纪行之画七帧——

  江南达者 童山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斜照下 麓滩田野渐沉寂·黔山纪行》。当时旅途中撷拾之景,所蕴已全于题款中得见。堪当特别提及者:残阳霞辉笼罩间,老秋金赤一片,而山野阴阳分明。垛草结伫于画中新穑稻田,左角坡麓一隅,竹树掩映之农舍前,慢慢走来一看似欣然之牛,与一大约是来拾遗穗之负篓村童。对侧,浅窄溪沟上方,公路旁暂停小车,一游子显然为眼前情境所动,却正在那厢开门下来、躬身拍照哩……寻常农乡山景,谋构成图,信笔写来,再现生活意趣,实不枉此远行采风一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残霞返照间 云下幽冥处 清光微映 闻道东南隅 越岭泛荔波·黔山纪行》。车至荔波前最后一段行程所得意象。固然仍辅以“缩地法”,在其地形地貌大势之下,慎行增减而成。幅间大岭将尽,峡壑外丛树渐疏,庄田依稀可见;则诡异暮色中,云霞映带夕阳,如巨大火苗随风飚窜,而其下高速公路出口,并远方隐泛青光的天际,俱历历在目。一切暗含题款所志,弗论矣。唯整个画中,纵横捭阖之笔意,连同浓郁鲜明兼且浑茫杳黯之色墨感,将此心一时那奔腾激越之情绪,如劲风掠过般,有力揭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众山萦环处 一水空明 士子巾帼 踏径临波 尽皆闲适·黔山纪行》写荔波小七孔卧龙潭景致。实情实境且基本以传统山水手法实为,其实反最是“考”人心理耐受力。固然,虽则如此,亦焉可以合成全景式照片般对待。画中除地形大貌依据现场综合体验得来外,一切仍以画者朴拙之趣,穿凿其通体意象,一一从容描写而成。笔墨水色皆从实际观感出发,楮幅间蓊郁之气笼罩,涵浑、深沉、澹然,同时不乏其劲健坚硬“骨意”;且紧扣水之“空明”,用以形成画面浓淡虚实对照关系。漂浮于水榭前的两只船儿,连同星散可见于绕潭水岸边之“士子巾帼”,亦有助于画中“游趣”之表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花树间 白波一道漱苔原·黔山纪行》。写彼小七孔“翠谷瀑布”景色。凡实写“景点”,自感皆颇费经营。兹即以自家于画面左侧山道迤逦来至泉滩平阔之处后,返身遥望斯瀑连同周遭景观之基本印象,遂取长幅横披形式,勉力得成全景。画中亮白飞瀑藉苍黛色崖麓对比映衬,愈觉其“跳”出这山野间;数株花树,以及星散游者,点缀于内,益觉姹紫嫣红。而漫山遍野之灌木,或叶或花,其芽瓣尽似在清风中摇荡飘舞,整体形成一种令人心境迷茫陶醉之状。另有一点,作此画,恰值吾辈又一轮改换居所,不料“预留”于这厢的小瓶“玄明墨液”,却正好将尽,乃便涮瓶洗砚为之,其宿渍色墨感,尽管再三注意,亦不知是否稍嫌“过”了点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水榭前 堤岸侧 筏舟暂泊 游者争渡 幽麓亦喧·黔山纪行》。那日暂且歇足于景区餐饮点,却为数间竹木搭成之临水台榭。凭窗但见舟筏亦暂泊于斯,也不知是否工作人员也进餐去了。这厢饭后,也未等船筏重开,便跟随众游人,且沿堤前桥坝去到对岸。当时亦有不少人,径直于那道直接拦水的矮堤之上,涉所漫之水而过,其景象甚觉可观。此画意即由此得来。整体清丽宜人复觉生动活泼之概,固属毋须赘述者矣。只这手中一时乏墨,乃权且就将中国画颜料中的黑色代用之,其与宣纸质性之结合感,略觉有异。画既在此,行家观之自会觉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碧阴深里 树色波光 遮却弥天花絮 游小七孔得境·黔山纪行》。写彼处“水上森林”一段。苔石丛莽间,泉瀑倾泻,流光幻彩,同与盈幅草树摇曳之影及漫天飘飞之花,并穿行在此的逍遥游人,构成所谓诗情画意。画作通幅皆出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写笔,或挥洒,或点厾,看似狂放不羁却又十分在意空间形态关系,一切只为表达这彼时同为游山玩水人、今则独为作画者之达某心绪飞扬的轻快感觉。自顾作品当以整体氛围与色墨交织所形成的斑驳陆离光耀效果取胜,类若昔年西方印象派所为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山溪清浅 幽曲跌宕 栈道之间 足观游鱼·黔山纪行》。兹山之中,泉瀑丰沛,悉依其山势成形,或急或缓,俱呈风景。而水中又多游鱼,大小不等,自由往还,殊觉可爱。彼犹另具特性:极喜在那急流欲漫之处强行逗留,俗曰“蹭滩”,就像是在检验自家能力,看究竟在此“稳”得住否。而吾人行走于游山栈道,随兴观玩,亦甚感有趣。此画即撷拾斯意,予以“专题”表达。其境既如言辞。另须一提者:作为这“观鱼”主体之一的女子,其红褐长裙与栈道旁那株临溪盛开的芙蓉花,似亦不唯为画面增添了对比色彩,还格外注入了几许悠悠情思。


  ………………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月后段,得画五帧……

  (全月十二帧)

  历年秋凉之后直至冬寒之前一段,皆为自家作画佳期。因此每逢此际,必尽可能抓紧时机舞弄丹青墨翰。今十月既毕,所作虽亦只十二帧,但其中三尺整纸者即有五,也算是尽力而为了。另,内中“跌瀑”沿线景致等数帧,最称己意。向者,尝对艺事中“透网之鳞、自在优游”与“雄姿壮采、不可一世”之谓心仪憧憬不已。此生苦心孤诣,潜形泯意于斯事,倘得渐入其境,幸甚至哉……
  顺带说句:独创的,秉真性而为的,融合时代理念且接地气的,同时技亦精良的士夫画,即乃吾心对己翰墨艺期许的最高标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麓林清寂瀑声喧·黔山纪行》。写斯地沿跌落溪涧一路下行情味。图中近前坡崖幽暗,而中、远之景,夕阳返照之下,竟呈一片通明。则萧秋之意亦已然可见:众木摇落,老干枯藤毕现于稀疏树叶间,零星草花,或黄或紫,悉成点缀。而迎面触目之处,亮白泉流悬挂,恰与自然自得慢行于途的三二游人,两相呼应。画作笔调缭乱亦复苍劲,横挥斜扫之下,甚得了无拘束之趣。兹意境得来,却犹与作画之现实情形相关:又一轮转换“驻地”在即,案头亦须清理干净,是真谓“洗砚涮碟”率性为之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山野芙蓉花 临溪发红萼 因惜碧涟漪 长开未忍落·黔山纪行》。己诗意画,仍实写兹小七孔风光。其境事文辞描述既明,自是不消赘述。唯自感虽类“写生”之作,然因赋予意匠构思,多行穿插取舍;且画与诗符,并呈双美,点厾写染间,但见元气淋漓,韵致流动,乃殊慰己志。坚信异日当为虽欲购藏者亦必难据之物焉。另,画作得于近期所难得在自家大画案上为之者,作时不但觉着设施宽敞,挥洒自如,且同时在悠扬古曲声中与吾猫相伴下,故尔心境甚爽,或亦有助其内蕴及外技之挖掘发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跌瀑吟声飞漱玉 游人叹景驻留情·黔山纪行》。续写斯境别段,虽同为三尺整纸横披画幅,却另行谋划情景与表达手法。画以激越之概,将此溪滩流水变化多端之形貌,极尽“写意翰墨”所能展示者,充分予以刻画,自谓甚觉入神。触目但见这地势起伏之溪河面上,风气拂掠,水烟飘飞,乱犹有序之中,川滩隐约远来,回折跌宕,其挟声激浪、跳殊溅玉乃一泻而下复又蜿蜒而去,其间所呈之丰富多采,竟觉余韵无穷。另点缀三、四游人,或流连观望于彼岸步道扶栏,或在此岸被眼前景象吸引,而正在那厢埋头忘我于摄影之事。总之境事交融,兼借助题咏,遂不单感觉有擅于云物描写,亦然凸显出画中之艺趣文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溪滩远逝 余韵长存麓野间·黔山纪行》。兹“跌水瀑布”依次以降,渐近平阔溪河。水中滩野,沙石间杂,则终以石坎为主,而水流石间,也最令景致多变,及至意趣无穷。此作即据此成图,仍另以忘情山水中、正“若画似摄”撷留美境之女为画之点缀,乃给予这入眼之自然风物以富含人情之综合表现。画中但觉日煦风和,轻柔白云飘浮缭绕于晴峦之上,色光淡荡,花树弥香,其清丽灵动之意,佐以大写之笔挥洒出修长而富于弹性之块、线构形,益发令人怡目舒心,陶醉几至莫以名状。今连作三画,同取相关之景且是幅面形式也完全一致,然自觉经此心手发掘,其情味甚至画风都颇存其异,亦属妙哉。的确,每件画作,当是各具独立生命及性情之物,相互绝对不容混淆。尝见不少画者,说来手法也没甚问题,甚至于单看还相当“高明”,但其手下所出之画,竟像是同一幅内截取来似的。因此不由思忖:那西画向有“色调”之谓,极可区分此幅彼幅;吾国之画也,“笔意”之外,显然亦当存在“墨调”甚或“色墨调”这类基本构成因素,同样用于画作“个性”之形成。挥毫写染之际得来,顺带志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崖滩尽处 反观山水蜿蜒来 贵州荔波小七孔老桥·黔山纪行》。写此景区东门入口起始处“招牌景点”(吾辈由西门入而沿溪下行,因此以之为终点)。自然亦不全拘泥于实境,但取其大要而为,则必令人尚能以识之。凡此基本纪实之作,难度已如前所述。且将重崖叠树、小舟老桥、起落有异山径与迤逦宛转溪瀑同构成开合顾盼之图象,仍藉苍劲洒脱笔势及浓淡有致色墨,信手而为。幅中高远处但觉水烟迷茫,泠风浩渺,崖滩流泉,激扬有声。近前坡路间森然竹树,三二游人,配以所拾诸般云物,尤其水中行至桥孔跟前之小艇,不唯毕显斯地特点,且点出题旨,颇得悠哉意趣。画作看似承袭传统一路,而其通体雄放不羁之神貌,自与恪守旧道之士拉开距离。本月之作至此止。虽只十二帧,但其中三尺整纸者即有五,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旧作数帧——

寂林清暑乱流泉.jpg 黄鹤楼下水风清.jpg 黄龙.jpg 嘉陵今浊矣.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