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9569|回复: 59

再出手一次:***九届国展(***已全部发完,我已决定退出江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再出手一次:***九届国展. v; Q- ?9 ]! e. H$ s4 G5 d

: ^* k" T6 {; s* I- U5 j3 b2004年11月,我在书法江湖发出了第一篇对书坛人物和书坛现象的评论《好友梦见了刘炳森》,至今已经三年了,回顾这三年,内心无限感慨,天气转凉了,我的批评热情也在消减,有一种厌倦的感觉,准备刀枪如库、马放南山了,对九届国展本不想多说话。
6 v! W' h1 O9 Z& R2 U- U' V# S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最近接到方方面面的很多电话,希望我再批批九届国展,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但电话中都很恳切、很迫切,看来呆子还是有价值的,一时半会儿还是不太容易被取代被忘却的,呵呵,有点成就感。盛情难却,我就再批一回。6 Y9 X# Y. o. x. ^/ I0 n( \
5 G8 `) D. v( r- a4 q1 G% J; f! Q
[ 本帖最后由 天生书呆子 于 2007-10-26 23:3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一、九届国展是“评选最差的国展”、“史无前例的糟糕”么?
1 S: z; @5 O7 z
5 z6 D: M5 @+ [. U6 c现在看这恐怕已经不是个问题了,看看下面这几个帖子,就知道九届国展失败到什么程度,你见到以前哪个展览被骂的这么狠?
  ?) x1 X9 L. p" Y* N网友1:! S  G: J- n. X
史 无 前 例 的 糟 糕( ^# U0 y5 {" T& K* `
对 书 法 尊 严 与 神 圣 的 摧 毁.9 ]9 C/ n) H0 p' Y' x7 Y
对 中 华 传 统 文化 的 扫 荡3 b5 G0 e+ R* p, p. Z! R% _4 A# Y
对 中 国 书 法 人 的 一 次 污 辱8 `" T) s  p  j7 V4 L
对  书 法 信 仰 的 一 次 巅 复
# B9 ], p) G6 l; N4 j/ _; y. j$ u对 党 和 人 民 信  任 的 一 次 背 叛( m" h3 p2 @- F' B+ t  P6 l
     看 了 楷 书 和 隶 书 获 奖 作 品, 气 的 吐 血, 先 生 们 你 们 要 把 中 国 书 法 引 向 何 处? 这 就 是 十  三亿 人 选 出 的 最 高 写 手? 这 就 是 中 国= 十 多 年 来, 书 法 取 得 的 最 高 成 就? 人 人 都 长 着 一 双 眼 睛, 天 上 也 有 一 双 眼 睛. 世 不 可 欺!
1 O8 y2 x7 f6 X" d) M7 i      这 些 先 生 平 日 里 的 挡 箭  牌 就 是" 你 不  懂".  好 了, 这  回 经 过 "九 届 " 的 教 育, 我 们 突 然 得 道, 全 懂 了. 在 你  们的 货 摊 上, 书 法 成 了 没 理 可 讲 的 玩  意. + m5 n$ V1 S/ R* F* q4 T, O
1 G& \  _# V' Z9 [: l6 Z- R
网友2:; T( K  C% F' `
网上公布的楷书作品是我省的作者,以前他的作品省展都很难进,可没想到这次竞获全国奖?出人意外?(我们暂时不评论评委有没有受贿问题?),但至少说明几个问题:
8 O0 ^  ^4 m  F9 T1 m0 _ 一、 为什么说张海还不如刘炳森时期,刘炳森是很讲究法度的,他在主持全国展时,故一些没功底的作品粗糙烂造的作品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像这位楷书作者根本没有机会入选.但到张海领导的九届国展时,很多粗糙烂造,没功夫的作品都进入评委的视野.这种作品获奖给国人造成很大的危害和误导:
! T$ L4 d$ [2 A% y7 _  (一)、使大部分年轻人今后不想临贴,就直接模仿这些粗糙之作或这些评委的作品,来的出名早,见效快.
0 s" G9 ^$ n( d" X( m+ t  二是给今后学书者,包括已学书十几年甚至二十几、三十几年的书法爱好者无所适从,不知今取法走往何处,到底什么是传统、什么精妙的用笔,高古的结体,和谐的章法布局?5 p& k& i) `& Q# m* l: j7 Z
   失败的九届国展!5 a+ h' p1 w4 q/ t9 b4 _
& h- t) h2 A2 ^$ c/ y
网友3:- [: s+ ~7 L' R$ Q4 s. l2 f

4 [6 V1 C4 e0 D: q8 p7 m2 n2 }这是一次评选最差的国展!( f3 `  _, s9 T. j2 v7 V; S( O+ E/ M
$ z- n- [0 }# J+ x( ?" e. c% _
可惜了广东人民的千万资金,可惜了全国书法票友的满腔热情,可惜了创作者苦心竭率虑的追求,可惜了中国的传统瑰宝,可惜了让道边写春联水平的评委把好东西糟践了,可惜了那些比评委写的好的书家,可惜了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望,可惜了没给17大献上一份文化大餐的好礼物!!!!!!!!!!!!!!!!!!调定高了,其实一个展览而已!2 b* m5 R6 W  l) ?% w, [

$ \7 G  I+ T. C" n6 J, V8 T- W我在以前的帖子里谈过,凡是人办的展览都会有不公正、都有猫腻、都有失误,现实地说,衡量展览是否成功,不是看有没有猫腻、不公正、失误,而是看这些猫腻、不公正、失误有没有曝光,也就是有没有“出事儿”,有没有出丑闻。) j3 H2 r/ f) a
) T  V  q5 I; ]7 `+ s- u
八届国展如果没有蔡树农的揭露,在不明真相的多数人心中恐怕还是好展览;去年的第二届兰亭奖如果不是安美老板被双规而导致缺乏资金进而产生退稿等连锁风波、媒体被红线阻隔不能进入评审现场而引发的舆论质疑,兰亭奖恐怕也是好展览。直到今天,尽管多数人都坚信这两个展览有严重的猫腻和黑暗,尽管坊间流传着这样那样的故事,但没有人能拿出真凭实据,所以说这两个展览不好,很大程度在于这两个展览出了事儿,有了丑闻。
$ o; q, T- R0 U  x/ Z, Z
! s. G! D; p! z) [( n# l我为什么把是否“出事儿”当作评判展览成败的标准,而不是把评审结果作为标准呢?这是因为,作为展览的结果,入选的、获奖的是否够格、落选的、没获奖的是否冤枉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没有固定的标准,很难说的清楚。应该获奖的落选、应该获一等奖的获了二等奖,你难以说那就是不公正。* Y3 [3 _) p) a5 |# ]

5 o3 v  z8 O$ ~6 s% S( Q, f3 A/ T现在看来拿是否“出事儿”来判断九届国展的成败,好象不太合适,几天过去了,至少在网络上,我还没看到明显的、轰动的“出事儿”,而骂声却铺天盖地了!九届国展入选、获奖作品水平之差、之滥不需要高明的眼光就能看出来,这已不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我这么说当然不是对全部入选、获奖作品的否定,只能说烂和差太多了,太明显了,让人难以置信,难以容忍。我想这一点恐怕用不着我对作品进一步评判了,滔滔的骂声说明了一切。
+ I1 b5 m6 r, u- C+ w8 U( w, g8 n; T. M1 n
每一届展览之后,网络上和现实中都会有骂声,但是这几天九届国展获得的骂声好象超过了我记忆中的任何一届!不要以为网友只知道骂,不要以为骂人的都是不是好人,都是酸葡萄心理,上次行草展也是张海赵长青办的,那时网上骂的很少,好评如潮,我还在书法报上发文赞扬行草展,还是那句老话,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 G% m6 S& T$ V% Z! O
! l2 O8 M) j5 {& d- {/ p骂声说明问题,齐玉新、傅志伟、一痴等亲临过评审现场的网络媒体主持们的态度也值得玩味,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这几位对九届国展的正面的积极的评价,要是九届国展办的好,他们是不会吝惜他们的赞美的。你看,老齐是这么说的:“我没有对展览、对书协批评的意思,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想让展览更加完善,让展览真正推动中国书法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应该是所有关心、热爱书法的每一个人的理想目标。”“我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理性的分析、看待国展深层的问题,怨天尤人对于我们的书法创作与提高没有意义。”能听出弦外之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二:陈忠康们是怎么落选的; Q) b1 [- r# J* A

/ z& g( d6 N4 ]( e, W7 N! `  P! Q  b第一篇是对九届国展的总体评价,下面我分析一下大家普遍质疑的一些问题。
; x/ C2 H- }5 Q6 L1 Q
. @; n# Y) a" v9 o6 V( }网络上关于九届国展质疑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陈忠康以及其他一些或者高手落选,或者没有获奖,我首先声明的是,陈究竟投没投稿我没有核实,不敢确定,暂时拿他做例子说事是因为他是写帖的为数不多的高手之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0 h& e0 R3 T+ `5 s5 E7 @7 [4 q0 l6 j- m
一个高手比如陈忠康落选或没有获奖,有多种可能,可能是他的作品在手忙脚乱中被无意漏掉,可能是被不安好心的人有意甩掉,可能是评委无意中眼大露神把他忽略掉,可能是评委真心地认为他水平不高而拿掉,可能是评委别有用心地把他搞掉,也可能他水平退步或者别人水平太高他就应该被淘汰掉-------,透过这些可能,我们可以看到某一个高手的落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用一个或个别几个高手的落选来质疑整个评选,说服力未必很强,除非能够找到这些高手落选的真实原因并提供相关证据。9 |" e. J! ^- V! N0 ?

3 v5 e- U7 r5 u4 C6 C; D% S9 y但是当高手落选或者没有获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不必是陈忠康这样的高手,当我们看到比获奖、入选作品写的好的我们身边的众多的中手、低手也纷纷落选,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大量差烂作品入选获奖,这个展览就肯定有问题了。2 k( N. h# z. @4 }8 t
8 V6 F/ s  D$ K7 V) [- C
下面我根据我掌握的情况把这个问题具体分析一下,有多种原因。
2 p! W  a9 E0 j% k8 b
2 C- w& y$ r2 K# F原因之一是时间紧迫。五六万件作品要在几天内评完,有人分析每件作品被评委关注的时间也就是几秒钟,这么短的时间难以完整详细深入地评判一件作品。4 b  _% X, c9 P2 q) Q$ `. Z; b9 ~
: h, L6 s8 ^$ K& {# I% n7 J
原因之二是评委的疲劳和麻木。据说组委会要求评委必须在某一时间内评完作品,不评完不准睡觉,好几天都评到深夜。这样高强度的劳动下据说评到后来很多评委处于极度疲劳和精神麻木状态,这种状态下评选质量就可想而知了。5 O6 ~9 O+ I3 v& G: ~

3 v+ t  z% b  j+ o7 e原因之三是评委的水准和眼光。评委里有人不太会写字,这大家都知道。就是一些名家也难免有艺术偏见,难免对他不擅长的东西看不明白,这次二王一路、唐楷一路作品没有预想的那么成功恐怕主要是这个原因。
) ?5 g) {6 P! d" k3 |4 x2 v- q; }
( _' m; ?. \% V: I& q/ S  o. V原因之四是作品水平接近,难以取舍。五六万件作品中很多是水平差距不大的,而入选作品不过千八百件,在几万件同一水平作品中选出千八百件,其他的可能都是冤假错案。0 n! x5 {8 U% ^, b! H

2 O9 |  p3 z6 E. H4 z& ^8 Z原因之五是F•B。权力不被制约就必然会滥用,按照现在的评选规章制度,对评委的F•B根本不能有效地制约,评委搞掉一幅作品和选上一幅作品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便在一个评选小组中也是如此,面对一幅作品,一个评委说好,另外几个评委不大可能驳他面子说不好,况且评委之间还需要相互给面子。评委之间,你照顾我的人,我照顾你的人,这样的做法就更隐蔽了。: W1 N" z' q/ _6 I
1 ?; y: w+ S" Y: I- t% R8 }& m  t
原因之六是东道主现象。东道主现象是历来书法展览都存在的,本届国展广东投入了大量金钱和人力,投入就要有回报,广东作者的入选获奖恐怕是最重要回报方式之一,等分省入选名单公布出来大家就能看明白。9 k; p1 i' K/ A$ v5 w, _+ [0 h

8 z8 q3 @; U5 \9 ?% ]原因之七是工作人员的失误。如果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他们在评委面前向评委展示作品的时候,有意无意漏掉几个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 T! w3 t! n1 ~( O* _% o7 }

6 D5 @* M& d  i/ p8 Y- g/ n原因之八是评选规则设计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复查、纠错机制,错误难以挽回。
$ A+ z- D; r4 C2 G0 j! N, p& K7 q+ |. v0 ]7 ~0 q% J. D8 U
以上八条原因,都不是我拍脑袋想象出来的,都有确切的消息来源。在这些原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下,陈忠康们落选、不获奖,差的作品入选、获奖,九届国展结果一团糟,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4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生书呆子 于 2007-10-24 15:50 发表 7 I3 r# G; ~. H8 A& O
再出手一次:***九届国展
  }- z1 S" |2 c7 t5 h( y) [3 `6 l$ |2 u! m4 F3 Z# [9 E$ m# Z
2004年11月,我在书法江湖发出了第一篇对书坛人物和书坛现象的评论《好友梦见了刘炳森》,至今已经三年了,回顾这三年,内心无限感慨,天气转凉了,我的批评热情也在消减,有一种厌 ...

7 c6 ]( x' Z+ o$ W- n8 {( Nem1 em1 2007_K 2007_K 2007_K 2007_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三:网络有没有被招安?. L! V7 f& A% a" ]

4 W( r, R0 S3 A6 U5 G* L/ }; }在齐玉新和一痴起程前夕,我在网上提醒他们“小心不要被廉价招安”,现在看来这样的提醒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这阶段网络上的报道看,除了一些常规性报道和图片外,我们没有在网上看到多少有价值的报道,让我们充分了解评选的真相。
2 I2 Q$ R! i) H& `* `) q . d5 z6 J8 q) \  n# j
那么网络被招安了吗?我看好象没有,不知你们怎么看。$ s2 m, c  |+ `& M) H
- a+ J9 @, v+ l# z: n2 i' d: A
第一,
3 g  `/ S8 `% x0 d4 I9 @3 d, h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到齐玉新、一痴对九届国展大唱赞歌,是否寐着良心唱赞歌是判断网络是否被招安的最重要标准。
4 G+ M- {; [- Y第二,3 |4 o; L( Q2 V/ T
除了中国书法网个别全力亲近中国书协的坛主之外,各网站对网友批判九届国展的帖子,基本都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并没有删帖,要知道删帖与否是检验网络是否言论自由的最后一道底线。* @! R7 M; j  D4 x2 G$ A
第三,( W4 I; m4 R) F* F! s* z
老齐和一痴用委婉的方式向我们透露了他们在九届国展现场的处境。一痴说,国展对媒体的接待很到位、很周到,很认真!还发出了陈洪武书记逐个单独找网络谈话的照片;老齐说,陈洪武书记对网络无微不至地予以关怀,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评审工作新闻团成员守则》中,对网络媒体提出了严格的纪律要求,该守则第6条规定:“新闻团成员未经许可,不宜将评审过程中的情况和细节以任何方式传播”,一面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一面是严格的纪律高压,靠书法吃饭的老齐和一痴还能怎样?还敢怎样?可以理解吧。& C: R9 K) r" @
第四,
0 s9 Y* P+ v  _3 A  J9 D8 C
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老齐和一痴们还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鼓励广大网友对九届国展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老齐的《对评委的思考》、《国展思考——行草高手与国展无缘的思考》就给那些看不出门道的网友指出了思考问题的角度;书法网总固顶的专帖《【九届国展有话您就说!】未注册网友可以发送手机短信互动参与13366080547》、中国书法网总固顶《说吧,说出你的感受吧——网络评说九届国展汇总》就是号召大家说出心中的苦闷。/ i5 x. ^# N; K" l* v5 @* o* j& K
第五,9 C+ A) X8 ]. z
网络著名写手丁剑的妙文《从网络反响看九届国展的开明》更是充分展示了网络精英的深刻、幽默和智慧,请看“本次国展从组织上来讲,我觉得是最强大,最开明的一届,你可以对它的结果持批评态度,但你要知道能够让你有批评基础和资本的恰恰是本届国展的开明的结果。”“网络的批判、网友的谩骂或许就是国展组织工作的真正胜利!就是国展的胜利!”
" C4 F  @, ]/ |4 t0 f( ^. m: y- ~ ! [, z( {  ^9 a0 G
综上所述,参加九届国展现场报道的网络媒体的表现是:# l: f3 J- |- N+ q% K4 Z6 d
未敢伸张正义,尚能不昧良心,表面严守纪律,心里想法干你,哈哈!
7 ~6 `/ }* k, J4 e# e8 g! } 3 u0 |. j( {5 G' H
网络成立几年的经验证明,对中国书协网络只可利用,不可投靠,若和若离,有和有离,打一下,再拍一下,这样才能实现网络利益最大化,对网友也最有利,老齐和一痴都是这个打法。拿九届国展来说,评选结果出来之前,网友主要想了解展览的风向和信息,心态比较平和,这时候网络就应该与书协合作以获得相关信息, 满足网友的需求。当结果出来之后矛盾就转化了,入选的千八百人高兴,不会骂,而落选的几万人必然不满,必然会骂,这时候再抱着书协大腿不放,就会伤了几万网友的心。可怜中国书法网那个新坛主,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为了个人拍马屁,置网络利益于不顾,频繁删帖,真是幼稚可笑。5 g  i& t4 N1 G6 `

6 l0 [9 A9 U+ N. W9 [9 m' ]. M2 F在这么多网络违着书协转的时候,书法江湖是个另类,它能够特力独行,我行我素,牛子这一点比较令人敬佩。
" R$ F* F3 S( g9 n8 b0 n1 d, L& k4 {3 {5 W+ F
[ 本帖最后由 天生书呆子 于 2007-10-25 09: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四:张海该不该下台" L& Q0 i7 ^* p" w" b

- s* F2 y9 ^% Q  l( w' a: n我曾经发帖〈办不好九届国展,张海可以考虑下台〉,现在看九届国展显然没有办好,张海该不该下台呢?
: a/ v1 ]4 r$ I' _3 i$ E2 N, z# j- f/ `. S( k: ~, d* V+ w4 b
7 |. P( D6 G; X
凭心而论,比之于兰亭奖,九届国展在组织上确实有明显的进步,张海主席对此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有一种志在必得、孤注一掷的架势。因为书坛对张海主席有高度的期待,因为广大书友对张海及中国书协的志在必得的态度满意,也因为广东的雄厚资金和征稿期间的工作满意,所以大家踊跃投稿,创下了五六万件的历史记录。在评选过程中,也吸取了兰亭奖的教训,借鉴了篆刻大展的一些经验,分书体评选,电脑统计等都是好的。在评委的组成上,王镛、孙伯翔、鲍贤伦等评委的大胆起用,体现了多元和包容。特别是,一改以往的弊端,把书协工作人员排斥于评委队伍之外,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6 ^2 j8 O. E6 _" f

1 W3 E8 c) y' m肯定之处固然有,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评委队伍里还有相当数量的不会写字的人,也有曾经在以往评选中受到广泛质疑的有“前科”的人,评委分组也不完全合理;对于评委作弊的监督制约,还没有拿出有效的办法,造成相当程度的失控;在评选程序和机制上也有不科学之处,没有有效的纠错机制;对待媒体的过分控制,势必影响媒体监督的效果。
7 E* _0 ^/ r0 A& U$ | 3 k" Z1 O7 V' W8 W, d
最大的问题是,对来稿众多和评选时间过短的矛盾的严重性事先估计不足,评选过程中未能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这种超快的评选方式,必然造成评选质量的严重下降。即使在超快评的情况下,如果张海陈洪武们有足够的敏感和智慧,在评选获奖作品时能够予以适当的干预,把获奖作品的质量提高一些,这样也能平息很多愤怒,不至于引来这么多骂声。9 {& g+ a1 R3 l1 @. F* P/ `+ q
% p" F7 S1 T5 o2 t) R( k0 Z) {
现在看来,所谓张海能力强,主要是在协调人际关系、权力斗争方面能力强,也就是组织领导能力强,在业务能力、应付紧急事务的能力方面比较差,思想陈旧,迟钝麻木,缺乏灵气,在这一点,他比刘正成差远了。一痴讲过,在别的领域内的三流人物,到书法圈就是一流人物,张海上任两年,把最重要的两个奖项兰亭奖和九届国展办成这样,其能力强弱不言自明,一痴的说法是对的。
5 E* G. e' `) w& @  N
3 i4 V2 v  f4 M6 Y" i! s9 f客观地说,在现有的环境下,来一个比张海强的主席,也未必能把九届国展办好,别看区区一个展览,它是多种矛盾交汇的综合反映。于是张海需不需要下不下台,我还真一时拿不定主意,主要的顾虑就是,我实在想象不出,在这样的环境和体制下,谁上台会比张海干的好,我看还是让他凑合着干吧。7 J" ]0 a" e$ r

2 m3 H3 f8 |9 ]* Z通过九届国展,书坛对张海的信任、期待甚至迷信都大大地降低了,网友要求张海下课的帖子也有十几个了吧。那些在年初我批评张海时对我攻击漫骂的张海粉丝们,你们的偶像倒塌了吧,你们还有啥话说?
% }# X' l2 W9 O- R. D
/ m2 g# O/ P# W: N" Q/ A7 t& Y7 @[ 本帖最后由 天生书呆子 于 2007-10-25 09: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五:评委该不该骂?% d' P$ F$ F6 w1 T

, F5 ?: r- B( M, \曾几何时,评委成了中国书坛特殊的权力主体,我就看见某著名书法家的名片上印着“中国书协评委”字样,而且比“某某省书协副主席”的字号还大还醒目。物以稀为贵,省一级书协副主席全国有几百个,一届国展的评委也就几十个。特别是,一旦某公被中国书协选为评委,他就对成千上万的投稿者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一届国展,张海不能把几十个作品轻易拿上,把几十个作品轻易拿掉,一个评委却能轻松完成,而且不露任何痕迹,不授人任何把柄。而在以展览为主要业务形式,“入展——加入中国书协、获奖——出名、出名——赚钱”为书法家奋斗模式的背景下,成为评委就意味着获得了巨大的权力,搞定评委也就是入展获奖的捷径。
- }$ k" D& ]7 O) [& T 7 h* O" v% x. V: |( x( p3 [) P7 R
我无法也不能说出哪个评委F•B,但我相信,在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惩治机智的情况下,活跃在各个展览中的评委,多数都有过以权谋私的经历,展览中的评委F•B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f# S  ^/ ]. C0 Q& ~' e

# O% E9 H% H1 }: ], b. V以往的展览,由于中国书协领导不利而出现的问题和失误,吸引了舆论和不满者的注意力,加上监督不到位,真凭实据难以获取,所以评委F•B问题没有特别凸显出来。这次九届国展不同,一方面资金雄厚,组织要好于往届,另一方面书协的工作人员也不能象以往那样直接操纵干扰评审,这种情况下当骂书协、骂书协某个官员于情不忍的时候,面对获奖入选的大量不堪入目的作品,不骂评委骂谁?评委不挨骂,谁挨骂?" y1 m* N% c( ?+ Z7 H) Z

+ k* T' K# w$ w9 E7 g尤其是,当落选者看到一些初学水平和老干部水平的人混进评委队伍,想到自己的心血可能就是被这些外行蹂躏抛弃时,强烈的不满和漫骂就在所难免了。
7 C* f0 t3 [% e# W0 [ ) v8 F  _  f6 W* W/ Z( u
然而,客观地看,如我在前面列举的高手落选、差字入选的八种原因所说,有些问题出在评委身上,有些问题是评选机制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展览体制的问题,指望评委在三五天内把五六万件风格各异、多数水平差距不明显作品中评得让人满意、信服,恐怕神仙也做不到。- t* z1 O6 F% ^! Y0 Y) g

) I1 S9 F0 p, \& n  Y一句话,评委该骂,不仅仅是评委该骂!. T9 [# i) _8 H; I3 |3 W" [

7 W, O2 l; c3 R0 s, k" V[ 本帖最后由 天生书呆子 于 2007-10-26 23: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六:落选活该!
  G+ Z  O% [( e. I & f% V, T8 v2 I* ?2 ^* |
有一句名言,愚昧的人才能被人愚弄。
4 {9 _% r. T# X: d/ g0 q: j * Z1 @  U4 U  f. T0 k9 B) u7 G
你看那个郭心得,国展中落选,被愚弄了一把,网络发点牢骚,又被某评委打击一把。1 J" c/ I( R' }5 l

/ t3 E4 Z$ a9 X0 Z2 }0 t他为什么被愚弄?因为他愚昧!愚昧的人落选活该!, B) B) f$ `6 o. E/ R

4 c1 t( U7 T8 k) t' d说他愚昧,是因为他既然参加国展,就应该晓得国展不是诺贝尔奖那样的评选,而是一场游戏,参见游戏就要懂得游戏规则,想在这个游戏里胜出,要么你有好的运气,要么你有好的关系,要么你有特别出众的本事,多数时候有本事也要有运气,有关系也要有运气。运气、本事、关系,郭心得一条没有,落选不是活该!他不在游戏规则里找自己落选的原因,他不知道自己栽在哪里,反到天真地认为是王友谊等评委水平低导致他落选,进而天真地向王友谊挑战叫板,这不是愚昧是什么?1 b, d  u, e* k7 ^1 ~  f6 W

) `6 c, M1 i6 w8 c6 X明年奥运就要开了,奥运百年,谁见过运动员落选要找裁判比试跳高、短跑的?这样的荒唐事书法圈发生了,那个郭心得干出来了,我劝他到精神病院先检查一下,没错吧。) r3 R2 B% P; X, B! e1 P; h

, w; X  N5 I4 D' e7 h, j从对待国展的态度看,看透了不参加的——明智,想参加觉得自己水平不够不敢参加的——傻瓜,郑重其事参加并寄予厚望的——幼稚,以游戏的投机的态度参加的——清醒,落选后不敢骂的——窝囊,落选后敢骂的——血性,落选后骂到点上的——深刻,落选后糊里糊涂瞎骂的——愚昧。
" [0 r. l0 k( H
, E  m3 |+ x0 Q$ t" W/ ?上面几句带有调侃的味道,各位落选朋友别太在意。但是,通过九届国展,大家是该全面而深刻地对展览机制、展览弊端、个人的艺术发展道路、书法的前途等重大问题反思一下了,人生苦短,可经不起几番折腾啊。这是我的善意忠告。
7 p- H$ u3 _( T" A+ g8 Y0 z# T+ `3 D
[ 本帖最后由 天生书呆子 于 2007-10-25 16: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4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替哥们打抱不平的感觉。+ \$ h  T, g* N% O' Y4 _
情绪化是要不得的。
' \, Z8 ]* W  z( C
! G$ S* N, ~0 \1 @% u3 D! [. ]; N高手们落马并不奇怪,作品拿上看看再说,作品才能说明一切,没有哪个展览规定是高手就一定要上呀!他们的落马一定程度上说明评审的公平性,是好事!是进步!总比获奖的老是几个旧面孔要好吧?
; F# ]& j8 j- z其实以往的各届国展都会有一大批高手落马,以前因为信息不发达,多数人都不清楚,牢骚也相对少些。现在公开了,透明了,好像一下子出现很多问题,这是好事,展览越公开越透明,牢骚就会越多,这是一定的,大家以后慢慢习惯吧,这毕竟是进步的表现呀。* y+ R. f. g. G
面对展览,我更期待新的获奖面孔,他们才是书法发展动力和希望,他们的新风格、新内容总可以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不要小看新人的作品,这里面确实有很多动人的作品,我们必须承认书法的发展是很快的,我们理应对新人给予更多的期待。
1 F, y* C' H3 K: M* A4 b当今已经进入一个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时代,时代如此,书法也不例外,书法的新作者水平进步之快是令人惊诧的,躺在自己以前的荣誉里自我陶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努力,不出精品,随时都可能被淘汰!
( X! B+ F, J. I/ }) J* n- ]5 Y看获奖作品,感觉行草选的不错,关键还是在评委呀!
7 U* T# r: p" E: ^( v对于展览,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评委,评委的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如何评定?谁来评定?可以说,评委选的成功,展览就成功了大半。  G/ m- G8 b2 ~9 {5 g4 W1 r% {
% a1 d4 w+ B2 P: @4 Y
[ 本帖最后由 朴堂1 于 2007-10-24 17: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