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基础知识(一)天下第一寿山名著作 观石录
侯官高兆云客撰出北山门六十里,芙蓉峰下有山焉。连亘秀拔,溪环其足。誌云:“山产石如珉”又云:“五花石坑去寿山十里。”长老云:“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辇致巨石塞其坑,乃罢贡。”至今春雨时,溪涧中数有流出,或得之于田父手中,磨作印石,温纯深润。谢在杭布政尝称之,品艾绿第一,卒叹其未见也。谢没50年,吾友陈越山齎粮采石山中,得其神品,始大著。去秋予江左归,好事家伐石于山者凡三月矣。日数十夫,穴山穿涧,摧崖为谷,逵路之间,列肆置侩,耕夫牧儿,咸有贸贸之色。于是名流学士,怀瑾握瑜,穷日达旦,讲论辩识,锦囊玉案,横陈斋馆,接文彩则增荣,共欣赏则无倦。予也负疴,慕悦莫致,往往命驾周览故人之家。心目既荡,嗜好为移,讵比烟云过眼之喻?乃忆所见,录为一卷,聊以自娱,且概兹山焉。
陈越山:二十余枚;美玉莫竞,贵则荆山之璞,蓝田之种;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
林道仪:甘黄为瑕者数枚;或研如萱草,或倩比春柑,白者濯濯冰雪,澄澈人心俯。
彭十厓:凡五十有一枚;清秋雪日俱净,空山天色者一;一横二寸、高半寸,望之如郊原春色,桃李葱茏,一如出青之蓝,蔚蔚有光;一黄如蒸栗,伏顶有丹砂,茜然沁骨;径半寸方者一,如砚池点积黑癇,明润欲吐,一枚长寸有五,广八分,两峰积雪,树色冥濛,飞鹭明灭-------神品;一如冻雨欲垂者方寸,夏日蒸云,夕阳拖水各一,如墨云鳞鳞起者一;一半薄方,有北苑小山,皴染苍然,冰华见青莲者------逸品;一长方如美人肌肉,方寸中含落花、落霞者二,一二寸方者,通体如黄云中瞳瞳日影,葡萄、太玄、犀花、艾叶绿、鹿文、苍点各一,俱妙品,白如玉者二,甘黄玉者三。
陈嵩山:一枚,肤里莹然,暎烛侧影,若玻璃无有障碍,方二寸,高三寸,重九两。
林陟庐:如棕文者一,一径方寸者,精华烂漫,如数百年前琥珀莹透;栗裹色者一,玄玉者一,瓜瓤红白者一,小方柱一枚,如蔚蓝天,对之有酒旗歌板之思;一浑脱高贵若象牙,不辩为石,二寸而方者一,红丝萦胸,丽同嫣肤;一半寸方柱,温纯深润,太液之藕,大谷之梨,未足方拟。
王君宠:十八枚;汉玉色,杨璿作狐钮,项上微紫------神品;如赭黄罗方柱二,一枚微红,散若晚霞,霜姿玉色,径寸者二,血浸甘黄者二。
杨去声:霞红云青相杂者二,一黄如枇杷,血浸半面,重可五两------妙品。
唐湛一:一方。润胜汉玉,正面远山如黛,数株春树,云气苍苍------神品。
李某:径寸一方,如秋空无云,天色独垂,鹅儿黄者一,一修寸半,径二分,置掌上,盈盈瑶光为水,光含春腊,色湛冰绡者各数枚,一枚皎然如梨花薄初日。杨鞟作钮者八九,韩马、戴牛、包虎,出匣森森向人,槃礴尽致,出色绘事。
二胜道人:一枚,色如云,握之,其中水汩汩然动。
长庆定公:方寸一枚,碧若春草,通体艾叶小花------神品。
友人斋馆肆中,杂见黄甘噀手,秀色通理者一,白如肌肤者一,何郎傅粉,逊其本色;一新黄如秋葵,亭亭日下,一如云海浴日,微吐其晕;龙鳞过雨者一,一晶莹玉色,如莫愁湖中新藕;沉香色一,海天晚照------神品。水墨、玄精各一,玉无瑕者一,一寸半引首,殷红若棠梨花片;一如文犀,中有粉蝶半翅,蓝缠丝玛瑙,一黄罗缬纹,一雨过云月,一风雨射空,寒气迥薄,孤峰沉冥一,一枚方寸,白玉肤里,微有栗起,大似赵妃雪夜待人时,一如春雨初足,水田明灭,小米积墨点苍,一共十九枚。
石有络,有水痕,有沙隔,解石先相其理,次测其络,于是避水痕,凿沙隔以解之。石质厥润,锯行其间则热,行久热迫而燥则裂。解法:水解为上,锯行时,一人提小壶徐倾灌之。
石有水坑、山坑;水坑悬绠下凿,质润姿温;山坑发之山蹊,姿暗然,质微坚,往往有沙隐肤里,手磨挲则见。水坑上品,明泽如脂,衣缨拂之有痕。
潘子和、谢弈,砚工高手,攻石能得其理。好事家获石既夥,二人益自矜,以礼延致,不可卒至,或造庐焉,暎门一诺,童子负器先驱矣。
每解一石,摩肩围绕,心目共注,幸得妙品,博观闺阁,交手喜妬。石初剖,须琉球砺石磋之。既磋,磨之金阊官磚,磨竟以水浸檞叶,纵横楷拭,无有遗痕。然后取麑鞹平置几案,运石鞟上,徐发其光。
湛一诣陟庐竹堂看石,方开箧,趋令收却。予讶之,笑曰:“不敢久视,恐相思耳。”
卞二济《寿山石记》云:“寿山在重峦复涧中,距福州府治六十余里,有坑,名五花。”志曰:“所产石类珉。”志语未详,尝窃访之。归闻:宋时采取病民,有司言上,请得以巨石塞坑路,由是取之者少,即得之,亦不甚示宝于人。迩来三四年,射利之徒尽手足之能,凿山博取,而石之精者出焉。间有类玉者、琥珀者、玻璃、玳瑁、朱砂、玛瑙、犀若象焉者。其为色不同,五色之中,深浅殊姿。别有缃者、(纟原)者、绮者、缥者、葱者、艾者、黝者、黛者、;如蜜,如酱,如鞠尘焉者;如鹰褐、如蝶粉、如鱼鳞、如鹧鸪焉者。旧传艾绿为上,今种种皆珍矣。其峰峦波浪,縠纹腻理,隆隆隐隐,千态万状,可仿佛者;或雪中叠嶂,或雨后遥罔,或月淡无声,湘江一色,或风强助势,扬子层涛,或葡萄初熟,颗颗霜前,或蕉叶方肥,幡幡日下,或吴罗颺彩,或蜀锦曫文;又或如米芾之淡描,云烟一抹,又或如徐熙之墨笔,丹粉兼施。言夫奇幻,有不胜形,噫亦异矣!夫出土之宝,无胜于玉,按王逸曰:“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指,墨如纯漆。”而兹石之。何必不然?又《滇志》:点苍之石,白质青草,具山水草木之状。今施诸屏风几榻,只一色耳,其精莹滑润不如也。由是观之,玄真备其彩色,而不能得其波峦点苍,有其波峦而能如其彩色。疑若帝遗鬼工,挟南海蚌泪之属,深入礨砢,虽镂点染而后然者。甚玄!造物化工,其不可思议至于如此也!或曰:“量其大小、轻重,而数倍其值,豈价欲比玉耶?”予曰::“玉所以贵者坚而不脆,叩之辄鸣。使兹石亦坚而有声,何必曰珷玦,何必曰珉珉也?且玉之美者不赀,兹为价仅数倍。近世士大夫取青田为图章,甚且计两而二三其绺,顾孰与兹石尤陆离满目也?”或曰:“丹砂、云母、空青之属,利用于人,兹用果奚利?”予曰:“充玩好也。独不曰玉巵无当有万镒时乎?昔者灵璧之石,米元璋尚乃袖而爱之。使其当此,殉之性命且何如矣。”夫天下四洲,华藏庄严,海微尘所不能尽,但求之今皇帝版图,度玉石鲜如此者。予友陈越山、林道仪、彭林厓、石钟、林陟庐兄弟,率购藏之。每为予陈于几案,俨游山阴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使人应接不暇。予贫不能购,聊纪一则,以当藏石,庶天下知闽之厅如此。
予戊申作此录。中吾友六人,客三人,方外二人,共十一人,今亡其四,杂见之友人,亦亡其五。嵩山、陟庐、越山之石,以贫散。湛一一石归予,为十叟夺去,十叟亦亡,今不知处。木厓石最多,亡后不能守。李某晚为石贾,颇得钱。君宠,越人去声与杂见者,皆不可问矣。予最后有七枚,今秋毁于火,火后者,玄坚如玉,白者多崩碎。可证物虚实之理。丁巳后,大开山,日役民一二百人,环山二十里,丘陇亩亩,皆变易处。石舁至,大者凿鞍辔,小者为鞞珌。较之宋坑造器,民劳百之。按伐石之始,自陈公某,某之石,人不得见。既没,家无一枚。自戊申迄今一纪,代凿之祸未息,近五行石妖云;或曰:“山以寿名,十年中郡人恒夭折不寿,理或然欤?”已未腊夜跋。
作者介绍:
高兆
[清]字固斋,号霎客,康熙时闽县(今福州)人。与朱彝尊(一六二九至一七o九)友善。工文翰,尤工小楷,亦善行书著《端溪砚石考.观石录.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闽中书画录》王晫《今世说》曰:“高云客少遭丧乱,
自江左还旧乡,布衣蔬食,块处蓬室中。采摭隐逸,辑为《续高士传》。鉴别精
严,论者谓其才识不让士安。”即此编也。据卷首《陶澄序》,称其始晋皇甫士
安,断於有明之穆庙,中间千馀年,共得一百四十三人。微显阐幽,循名责实。
起辛丑八月,至壬寅二月始告成。盖创稿於顺治十八年,蒇事於康熙元年也。其
去取颇不苟。故《陈日溶序》称其凡名入仕籍后挂冠者黜,迷溺於老佛之学者黜。
然宋种放隐节不终,反登简牍。元褚伯秀实道士,所注《庄子义海纂微》,今尚著录也。
本文出处及更多文章:http://blog.sina.com.cn/larderite 羽国的博客
田黄石基础知识(二)天下第二寿山名著作 后观石录
萧山毛奇龄寿山在福建福州城北六十里芙蓉峰下。《旧志》云:“山产石如珉。”又云:“五花石坑去寿山十里,宋时故有坑,以采取病民,县官辇巨石塞之。”明崇祯末,有布政谢在杭尝称寿山石甚美,堪饰什器。其品以艾绿为第一,丹砂次之,羊脂、瓜瓤红又次之。然未之见也。久之,有寿山寺僧于春雨后从溪间中拾文石数角,往往摩作印,温润无象,顾名不大著。至康熙戊申,闽县陈公于越山,忽赍粮采石山中,得妙石最夥,载至京师售千金。每石两辄估其等差,而数倍其直,甚有直至十倍者。自康亲王恢闽以来,凡将军督抚,下至游宦兹土者,争相寻觅。上者置几榻把弄,次者镂刻追琢,与宝石、珊瑚、瑁瑇、砗渠,螺珨、齿贝同嵌什器,遍布饰缰繘、鞞珌、鞓带,念珠、牙筒、乐管诸物。其最下者,摩符雕印,杂镂人兽餠盂以为供具。而于是山为之空,近则入山无一石矣。然后收藏家分别其归藏者,以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石益鲜(少),价直益腾(揚),而作伪者纷纷日出,至有假他山之石以乱真者。予入闽最晚,不敢妄觊下品,然私心欲得上品一观而不得。当是时,有估人贩儿,摊门捱巷争以赝物来衒,概却之。去既久,忽从营丁得二石。既又从通家世友宦兹土而未归者得五石。又既与此间友人赌棋得三石。然尚妍媸之间也。既则友人有贻赠者,有转觅其亲党之旧藏而愿售者,虽稍胜于前,非上品也。又既则有有力者托人觅致,而中为人窃得之,私来相贸,且愿贬其直,以上上之石,而直出中下。予曰:“此非伯夷之树也。”虽然,一玩物耳。安见有力蛇必得,而无力者不必得?因贸得八石,而许子不弃------则予世通家子也,濒行江西,遣估者私觅闽城之佳者来售,又得九石。连前后陆续所得,通计四十九石。大概上者十三,中上十四,中十二,中下十。偶谛观之,其录一笺,以当展玩。尝见友人高固斋作观石一录,流传人间,因谬题之曰:《后观石录》。若夫好石之癖,予本无有,且贫不能致,致之亦不能保。今之所观,安保其必我有者?则亦从而观焉可已。艾叶绿二:平直横径各寸,而卧螭钮------杨玉璇制钮。绿色通明,而底渐至深碧色,独其住处稍白,则艾背叶矣。骆幼重日,骤观之,但见两螭环首掉足,蜿蜒绿波中。
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红毛玻璃酒缾,又如西洋玻璃瓶。
羊脂一:高二寸半,径二寸,横一寸,白泽钮,玉质温润,莹洁无类,如搏酥割肪,膏方内凝,而腻已外达。
鸽眼砂一:此旧坑也。高二寸,横径各寸,辟邪钮,通体荔枝红色,而谛观其中,如白水滤丹砂,铢铢粒粒,透白而出,故名鸽眼砂。旧录亦以此为神品。
蔚蓝天一:蔚蓝天,又名青天散彩。高二寸半,横径各一寸半,钮作三狻猊,二蔚蓝色,一白色,各相搏噬,而蓝俯白仰,分明不杂。其石身下方,初露蔚蓝色三分许,渐如晚霞蒸郁,稍侵柴焰,而似黄云接日之气,真异观也。
又一:分寸同前,亦三狻猊钮,而二白一黄,毫厘相判,白如荞粉,黄如豌酱。殊质并弄,狰狞出脱。至其蔚蓝之妙,一若归云乍歛,倒影微薄,而中界以白虹者,造物之人神乃尔。瓜瓤红二:横径各一寸三分,而高倍之,蟠螭钮。红沁若西瓜瓤子,流滑融溢,入手欲化。一项上黄螭,似瓜犀小,黄近蜜色者,腰下血浸淋沥,渐至流漫。
煅背青一:高二寸六分,横径各一寸二分,狮钮。狮项立稚狮,墨色,蠕蠕自得,而母狮首承之,唯恐其堕。通体浅墨如虾背,而空明映彻,时有浓淡,如米家山水。旧品所称春雨初足,水田明灭,有小米积墨点苍之形是也。
肉脂一:一名肉红。本羊脂玉,而略翳红影于其间。望之腌罩荧荧,如时世宫妆,预施胭脂于颊,而尚以胡粉仿佛。旧诗所称芙蓉脂肉绿云鬟者,此最上神品也。惜吉光片羽不满觐耳。钮二螭,颠倒卧,一红一白,长径各一寸,横四分,相传狐白裘,有胭脂雪,名当推此。
炼蜜丹枣一:此旧坑也。百年前流传至今之物。百炼之蜜,渍以丹枣,光色古黯,而神气焕发。以方番珀,则憎其红,以视缅葫,则怯其墨。高二寸,径一寸,横七分,圆身虓钮。
桃花水一:高一寸五分,横径各七分,石有名桃花片者,浸于定磁盘水中,则水作淡淡红色,是其象也。或曰如酿花天,碧落蒙蒙,红光晻然,宜名桃花天。旧名所称桃花雨后,霁色茏葱,庶几似之。卧(豸區)钮。
《观石录》云:“白玉肤理,微有栗起,大似雪夜待人之候,是石通莹,无纤毫瑕疵,而微有栗起,非石粒沙屑也。
三合一:首青羱立钮,如碧落蔚蓝色,独两角拳大,通明而色微淡。西羊名羱者,大角大蹄,是羊注蹄处,皆伟然可验也。特石身如羊脂,垂以药黄,恍青羊踏白石着黄土中,想全华道上、方平狡狯,故自有此。高一寸八分,横径各一寸。
晶玉一:殷于菜玉而白于蕨粉然,故明透曰晶玉。高二寸,径二寸五分,横一寸三分,辟邪钮。《观石录》云:“晶莹玉色,胜莫愁湖中新藕。”言其明也。
白花鹰背二:又名灰白花锦,高二寸半,横径各一寸三分,一葡萄钮,一瓜钮。其钮为杨璿所制。葡萄、瓜,俱纯灰色,独取其白色而略渗微红色者为枝叶。其叶中蠹蚀处各带红黄色,浅深相接,如老莲画叶然。且嵌缀玲珑,虽交藤接叶,而穹洞四达,真鬼工也。石身如冰裂,灰白花锦,平曼间亦有枝叶横披,纷拿盘攫之势。
白如磁色,灰如旧锦,中紫灰色,且各有血浸纹,如宣和丝砚,于灰白质中,朱缠红格,备极景象。
《寿山石记》有云:色如鹰褐,如蝶粉,如鱼鳞,如鹧鸪,正指此类。
二合一:钮蜜魄色,身玛瑙色,高径各二寸,横五分,金猊钮。通体朗彻,而二色截然。其为玛瑙色者,如樱桃红,如霞红,深浅流漫,焴爚不定,真是神品。洒墨一:高一寸五分,横径各八分,天青色,而隐以红晕,蒙蒙然如日隙洒雨。螭虎钮。泥玉一:玉之类建窑白磁泥者。高径各一寸八分,横六分,螭虎钮。
杏黄一:如杏之初熟,于黄湛中一面微红,渗渗然若晒色然。白泽钮,高二寸,广半之。
砚水冻一:高一寸五分,广八分,狮钮。砚池水微黑,而冻似之。
藏经纸一:高一寸八分,广一寸,白泽钮,金栗山藏经纸色,人手作木莲冻。
桃晕一:蹲獬钮。高一寸半,径一寸,横半之。钮有晕红,而身微淡,桃坞夕阳,喦石俱带红色。
红粉一:如胭脂之渍粉,又如苋汁沁白糜中,萱萝村傍有红粉石,应如是矣。特西施去后,江枯石烂,不能多得耳。高径各五分,横三分,狐钮。
苹婆玉一:当庚钮,高二寸半,横径各一寸半,兽肥腯如豕,而光泽可鉴。其通体白色,大类苹果初白时,尚晻青气,而淡红点染,见之指动。?笋玉一:俨会稽象牙笋初脱衣时,高一寸半,广一寸。螭钮。
象玉一:高二寸三分横一寸半,径同之,立鹰钮,有象牙纹。
《观石录》云:“超脱高贵,若象牙,不辩为石。”
蜜蜡一:高径各一寸,横三分,天马钮。
《寿山石记》云:“如蜜、如酱、如鞠尘。”
秋葵蜜蜡一:高径各一寸,横三分,圆身,(豸區)钮。一名枇杷黄。
《观石录》云:“新黄如秋葵,亭亭日下。”
甘黄蜜蜡一:又名渣黄。狮钮,高径各八分,横三分。
《观石录》云:“研如萱草,蒨似春柑。”
天蓏瓤一:俗名天荔枝,鹰钮,高一寸四分,径一寸,广五分。
玉带茄花一:三足能钮,玉色,而下以茄花色承之,高一寸五分,广一寸。
玉柱一:高二寸半,径八分,横五分。圆身卧獌钮。俨端门两傍所称擎天柱者。
落花水一:一名浪滚桃花,高二寸,横径各一寸,辟邪钮,石类水色中有红白花片,随水上下,一面界白痕,如回波然。或曰:此石花之纹,非沙隔也。
《观石录》云:“如美人肌肉中,含落花落霞者。”
洗苔水一:与前高广同,亦辟邪钮,本对石也。石类碧水色,而中有苔痕,微间矶石,亦非沙隔。
玉镇一:高二寸,横径各一寸半,方正如镇子,螭虎钮,与前苹婆玉,高广相似,似对石。
《观石录》云:“明泽如脂,衣缨拂之有痕。”微类此。
紫白锦一:高二寸,横径各一寸,狐钮,钮白色,而石身紫白相间,类嘉锦。
蜜杨梅一:媸吻钮,类蜜蜡,色黄泽可爱,而一面有疹栗如杨梅粒,渗以朱点。高二寸,径一寸半,横八分;其他矾石一,高方,神羊钮,两角明莹,如羊角灯片,而面作枯矾色。水墨玉一,苍玉一,皆小方,狮钮。豆青一,小长方,狐钮。枯绿一,又名乾箬绿,小长方,狐钮,与豆青同,似对石。豆白一,小方,白泽钮。凡白色而微带葱色曰豆白。朱砂磁壶色一,长方,媸吻钮。铁色磁壶色一,又作棕色,中方,辟邪钮。磁白一,大方,母子狻猊钮,与象玉高广同,似对石。石膏一,小长,圆螭钮。
小晶玉一:高八分,横径各四分,莹彻如晶,狮钮,高固斋所藏物也。偶读予所著《曼殊别志》,感之,取以赠,曰:请蓝公漪,篆曼殊二字,系之扇之骨间,日摩挲之。忆在京师间,曼殊以书笺乞张七雏隐篆曼殊与佛婢二石,而雏隐已行,遂嘱廊房胡同摊门者白篆之,而命之刻。今亦不知弃何所矣。志此为之泪下。
卞二济《寿山石记》云:“石有类玉者,珀者、玻璃、玠瑁、朱砂、玛瑙、犀若象焉者;其为色不同,五色之中,深浅殊姿,别有别有缃者、(纟原)者、绮者、缥者、葱者、艾者、黝者、黛者、;如蜜,如酱,如鞠尘焉者;如鹰褐、如蝶粉、如鱼鳞、如鹧鸪焉者。旧传艾绿为上,今种种皆珍矣。其峰峦波浪,縠纹腻理,隆隆隐隐,千态万状,可仿佛者;或雪中叠嶂,或雨后遥罔,或月淡无声,湘江一色,或风强助势,扬子层涛,或葡萄初熟,颗颗霜前,或蕉叶方肥,幡幡日下,或吴罗颺彩,或蜀锦曫文;又或如米芾之淡描,云烟一抹,又或如徐熙之墨笔,丹粉兼施。”石之妙也如此。
作者生平介绍
毛奇龄(1623~1716) 清代学者、文学家。曾名□,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等等,以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末廪生。清兵入关后曾参与南明鲁王军事,鲁王败后,化名王彦,亡命江湖十余年。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二十四年(1685)引疾归里,专事著述。
毛奇龄以经学傲睨一世,挟博纵辩,务欲胜人,抨击朱熹《四书集注》,撰《四书改错》,阮元尝推他对乾嘉学术有开山之功。他亦好为诗。初受知于陈子龙;反复变化,由三唐而上窥齐梁。其论诗,主张以"涵蕴"、不着□际"见"难",以"能尽其才"为妙;大抵尊唐抑宋,甚至痛诋苏轼。所作亦颇博丽窈渺,声名甚著,曾有琉球使者过杭州拜访他,并觅买其诗集。但毛奇龄自谓其诗"酬应者十九,宴游者十一,登临感寄无闻焉",张维屏也说:"名家古诗多存寿诗者,殆无过毛西河。"(《国朝诗人征略》)可见其内容比较狭窄和贫乏。
毛奇龄亦工词,并擅骈、散文,都自成家数。
毛奇龄著述甚富,仅《四库全书》著录者就有52种。《西河合集》400余卷,系诸子及门人所编。其当归于集部者,文119卷,诗50卷,词7卷。另有《诗话》8卷,《词话》2卷。
毛奇龄是清代的大学者,曾任清代翰林院检讨,是《明史》的纂修官。他的学识渊博,能治经、史和音韵学,擅长散文、诗词,精通音律,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他在书法艺术上也功力深厚,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清代初年很受推崇。毛奇龄的书法,骨力骏健、笔势挺拔,儒雅清奇、个性强烈,是文人书法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毛奇龄于公元1716年去世,经年94岁,他的学生将他所著的文章编辑成集,分为《经集》和《文集》二部。《四库全书》中收录他的著作多达数十部
本文出处及更多文章:http://blog.sina.com.cn/larderite羽国的博客 2007_J em1 em1 em1 em1 说得好 em1 em1 em1 em1 em1 好!em1 em1 em1 em1 em1 em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