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道人 发表于 2005-3-8 22:13

[原创]临赵孟頫《三门记》(2)

学习了

云台 发表于 2005-3-18 02:19

[原创]临赵孟頫《三门记》(2)

临的不错!!勾写得勉强了些,瞎说莫怪,呵呵......

处天 发表于 2005-3-20 09:23

[原创]临赵孟頫《三门记》(2)

三门记不是胆巴碑吧?怎么没看到三门记的影子而全是胆巴呢?(三门记多是方笔)有点不忠实了。。。。过于自行。呵呵,一家之言。

溺水的鱼 发表于 2005-3-20 22:34

[原创]临赵孟頫《三门记》(2)

纸好,字肉

醒心斋主 发表于 2005-3-22 15:45

[原创]临赵孟頫《三门记》(2)

离原贴甚远,要注意赵的用笔,多读帖。瞎批。

冷恒宇 发表于 2005-3-22 17:58

[原创]临赵孟頫《三门记》(2)

下面引用由羽一先生在 2005/03/01 06:55pm 发表的内容:
有松雪道人形态.唯个别笔画与转折处写的有点犹豫.
临到这样已很不易了!学习!

同感!~!~

当头一棒 发表于 2005-3-25 17:38

[原创]临赵孟頫《三门记》(2)

下面引用由羽一先生在 2005/03/01 06:55pm 发表的内容:
有松雪道人形态.唯个别笔画与转折处写的有点犹豫.
临到这样已很不易了!学习!

同感!!!

韦鹏 发表于 2005-3-28 18:06

[原创]临赵孟頫《三门记》(2)

不错,学习了。

逸农 发表于 2005-4-2 17:16

[原创]临赵孟頫《三门记》(2)



赵体字的笔画结构:
  1、藏露结全。楷书的笔画书写一般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将锋芒藏住,极重含蓄。赵体字敢讲逆入回锋,但是赵体字笔画的起笔之处更多的只注重取逆势,从空际逆入,并没有完全把锋芒藏住。收笔时有回锋的意思,但是也不刻意顿挫回锋。强求圆润。这种写法不但无损于含畜之美反而增添了一种生气和自然轻松感。
  2、笔道停匀。赵体字的笔画自有轻重的变化,但较颜体。柳体来说,明显地匀净多了。而且也无那种横轻竖重的固定程式。到底那一个笔画该重,哪一个笔画该轻,完全是依据字的需要随机而定的。
  3、腾挪起伏。赵体的捺画。横画多起伏,有曲折之美。
  4、点画呼应。赵体楷书借鉴了行书的写法,有行书笔意,点画之间多前后呼应,笔意相连。有的甚至干脆就用行书的写法,笔画与笔画之间有牵丝映带。
  赵字的结构特点:
  1、字形趋扁方,赵体笔画圆秀,间架则方正,不象欧体或者柳体那样高长。赵体撇画。捺画。以及横比较舒展,字势横展。
  2、端庄流动,赵体字横直相安,重心平稳,结体严谨端庄,借用行书,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间,因而以显得流美动人。

上善若水1996a 发表于 2010-9-6 17:12

em14em1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临赵孟頫《三门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