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风"薛卫林书法、石双樑篆刻联展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薛卫林,1969年11月生于天津宝坻,父亲薛池、母亲田瑞兰;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于孙伯翔、霍春阳、杨德树等诸位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 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青联委员,天津书协书法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宝坻区政协委员,天津市宝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石双樑,字怀玉、文澍,别署抱石斋、近墨堂。祖籍山东莱州,1970年5月生于天津,天津师大美术学书法本科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篆刻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东丽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文联委员、青联委员。
[ 本帖最后由 抱石斋文澍 于 2009-6-12 12:20 编辑 ] 铁笔文澍,抱石怀玉
——青年篆刻家石双樑印象
张世东
津门炼心曲,海畔寻刀声。
从儿时喜雕绘,到成年致篆刻,兴趣把石双樑带入了艺术世界。
双樑学艺,初习汉印,又取先秦、西周,复涉隋唐宋元(辽夏金),明清流派,但最觉有幸者莫过于受人点授,拨华见根,他先后得到哈佩、孙伯翔、唐云来、孙家潭、张建会等诸先生指教及一些同道好友的激励。然则,他的成长阅历,使之所师,在始终没有脱离历代经典篆刻作品的同时,更在于天地万物,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大造化之中。所以,他在印中求印的同时,为自己印外求印营造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使他的发展更加立体、殷实。观其印作,给我们留下了如下印象:
一、 强烈的古典情节
双樑在叙述自己学艺经历时写到:我一直认为篆刻一艺乃古雅之事,古典基因不能丢,要敏锐洞察古代经典作品的精华所在,做到学以致用,倾注才情,宣泄情感,我刻我心,技进乎道!只有这样才能有生命力。双梁篆刻以汉印为基调,融入先秦古玺以及流派元素,力求在方寸之间营造出浓郁的金石气、书卷气,做到意与古会,不与人同。
二、明显的现代意识
我们知道,篆刻作者在刻印之前,首先有一个构思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作者在其审美追求的驱使下,脑中所呈现出来的作品样式。这种样式表现在章法创作上,是作品的形式美创作(设计)过程;表现在刀法上,就是刀法进入表意性的创作过程。双樑不独守师门,转益多师 ,准确的把握时代的脉搏,他强调意识要超前和敏锐的,追求古意。所以,他的篆刻亦可以归于当代表意印风。在章法上平中求变、实中寓虚、合理夸张,并富有装饰性;在刀法上喜大刀、快刀剜石,痴情于刀与石碰在一起,嘎嘎嘎、嘎嘎的声音,使其情感和刀声从印面溢出;在印面效果上,强调刀感,追求线条的古拙或劲健,以刻刀体现出筋骨血肉全备的笔墨韵味。
三、凸现的个人面貌
通观双樑印集之作,明显的感到他追求“印从刀出”, 善于运用刀法直接发挥刀石韵味,进行抒情达意。这种表意刀法已不再以完全追求笔意为旨归,而是以追求笔墨写不出来的刀石韵味。在刻印过程中,充分展示石性,将人性中的自然性与与石性交融在一起,充分展示刀法的自然之美来抒情达意。双樑经常说:篆刻家的手中,比书法家多了一支“铁笔”,何不尽情地发挥其优势呢。他在总结自己的篆刻语汇时写到:用刀角推冲运行,刻出的线条扎实挺拔;用刀刃披削运走,刻出的线条流畅秀逸;用刀侧线条徐徐推进,刻出的线条凝重苍古;刀口锋颖衔接含蓄,刻出的线条浑厚持重;刀势外露,则方拓雄劲,刀势内蕴,则朴拙肃穆。篆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如何?主要是由篆刻刀法的表意性所决定的。正如徐坚《印戋说》谈到的:“作印之秘,先章法,次刀法,刀法以传章法也,而刀法更难于章法。章法,形也;刀法,神也。形可以摹,神不可摹。”徐氏对篆刻中的章法和刀法各自所起的作用的认识是很到位的,可贵的是他指出了刀法表现印魂的要旨。双樑会于此,也长于此,多年的篆刻实践,使他积累丰厚的刀法经验,也慢慢地显露出自己艺术语言。(加上一些印章赏析)。
双梁外表英俊帅气,为人处事热情、真诚和大度,不紧不慢的言谈,往往在谦逊、率真中表现出一种学习者的睿智。可以说,双梁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着意收藏,忘情制印的生命形态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使内心成长和艺术成长同步。他在用“刀”的灵巧和“脑”的机智来进行创作的同时,同样在用“心”体验生命的欢娱,因为任何艺术都在描写人类内心世界的,艺术家自己的内心不拓展,怎能去听懂整个人类内心的松涛呢?
艺术家的成熟仅评才气不行,但没有才气也不行,其终极竞争力是一种文化力,是才力、学力、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我想:双樑是具备这种发展理性的,不然他就不会在这短短几年印作进步如此迅速,综合发展指数如此彪升。但双樑自我认识是清醒的,在连续的入展、获奖、发表面前,总是强调自己于艺术只是刚刚入门。确实,应该看到,他毕竟还很年轻,时间将赋予他更多的生命体验,将在他极富灵性的创作中添加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沧桑。我们坚信:双樑以铁笔为自己生命一种展现形式,且具抱石之志,怀玉之情,长年痴心印学,当与名家相比肩!我们拭目以待。
[ 本帖最后由 抱石斋文澍 于 2009-4-20 12:52 编辑 ] em1 em1 em1 em1 em1 em12006年:荣获西泠印社第六届艺术评展优秀奖;
“中评协杯”第三届全国财政系统书法大赛金奖;
天津市第五届书法篆刻大赛金奖;
第二届天津职工艺术家称号;
全国第六届刻字展等。
2007年:百年西泠中国印大型篆刻海选杭州总决赛;
“中华情”全国美术书法联展入展;
第二届天津青年书法十佳称号;
天津第四届“群星奖”金奖;
天津青年书法家提名展览;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入展提名等。
2008年:全国第七届刻字展入选;
全国第六届篆刻展入展;
天津杭州书法巡回展览;
滨海国际刻字邀请展;
河北美术出版社发行《石双樑书法篆刻作品集》。
[ 本帖最后由 抱石斋文澍 于 2009-4-22 10:06 编辑 ]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2007_BL 2007_BH 2007_BK 2007_C 2007_Y 2007_U
[ 本帖最后由 抱石斋文澍 于 2009-4-22 10:10 编辑 ] 2007_V 2007_V 2007_V
[ 本帖最后由 抱石斋文澍 于 2009-4-22 10:12 编辑 ] 2007_X 2007_X 2007_X 2007_BL 2007_BL 2007_BL 2007_BL 2007_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