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4-23 23:41

西泠印社古旧书画修复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举行


    为展示西泠印社古旧字画修复成果,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古旧书画修复展》于2009年4月15日~5月20日在中国印学博物馆举行,共展出从明代至近代书画作品45件。
    西泠印社藏品经数十年的积累已达万余件,这其中有数百件或霉病、或虫蛀、或残损、或起皮脆裂、或反贴的古旧字画亟待抢救性修复。有些作品由于破损严重,只能终年原封不动地躺在库房。即使这样,也是稍有疏忽,这些珍贵文物就会永远消失。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自2005年开始,在国家财政的扶持下,西泠印社便有计划地逐年安排部分亟待抢救的古旧字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重新装裱,让它们重见天日。
    这次展出的明代张路 《天仙送子图》、清代杨雍建草书是两件反贴于油纸上,没有装裱完工的作品,已经在库房沉睡了半个世纪;清代江宗的《山水图》已经破损的面目全非,冷枚的《孔雀图》、周璕的《墨龙图》已经断裂成几截,杨岘书法 《九言隶书联》几乎成了一堆碎纸,等等。许多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在收藏之前就已经是“病体”。
    古旧字画的修复是一项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工作,如果修复操作稍不当,就会造成古字画再度损伤,甚至毁于一旦。因此,从技术整理到再次装裱,始终要揣着心静如水的心态,来不得半点粗糙或差错。在自然环境下,一幅作品的修复一般需要数月甚至要经历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今天,通过四年的努力,西泠印社修复技术人员用他们高超的技术使这些将要消亡的文物重新恢复“记忆”,“活”了过来,将部分修复成果展示在世人面前,让我们能够重新欣赏它曾经有过的美,让我们透过这些画面,去领略它流淌的书画艺术之美,去审视它依然跳动的灵性,去体验这份文化艺术遗产的珍贵。

三点水 发表于 2009-4-24 00:01

em1 em1 em1 em1

博览群姝 发表于 2009-4-24 10:29

em1 em1 em1

秋山新雨 发表于 2009-4-24 11:27

em1 em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