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新华楷书千字文》出版发行
《宾新华楷书千字文》出版发行2009年5月,宾恩信主编的《宾新华楷书千字文》由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在该书中宾新华将清代汪啸尹篡辑的南朝周兴嗣编《千字文》,以其端庄、灵动、高雅的楷书展奉于读者面前,每句韵文又配以孙谦益参注之释文,用简体在同一版面印出,便于欣赏和释义,给人以愉悦的文化慰籍和审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157721,198521,203525&cid=0,0,0&sid=191501&advid=5916&camid=27682&show=ignore&url=http://d4.sina.com.cn/200905/25/176504_gm1.gif?0.12069888184025895感受。中国书协顾问著名书法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bid=157721,198521,203525&cid=0,0,0&sid=191501&advid=5916&camid=27682&show=ignore&url=http://d1.sina.com.cn/200905/25/176509_gm3.gif?0.2700511398795002刘艺先生为该书题签了书名,中国书协理事、湖南省书协副主席陈羲明为该书作序。
悟极高明 兼具“四气”
——《宾新华楷书千字文》之 序
中国书协理事 湖南省书协副主席 陈羲明
金秋季节,宾新华先生携揩书《千字文》书物稿来到长沙,一下子吸引了我。十多年前,在省书协的一次书展上初次见面,那时他还在官场,兼衡阳市书协副主席,深感其书法悟性高。一次在张家界授课,我同中国书协副主席吴善璋老师一道,预言他会成功。近几年未见,知道他在北京荣宝斋办个展反响很好,我为他高兴。
南朝梁周兴嗣次韵之《千字文》,因是名作,自古以来书此的名家很多。宾新华书的《千字文》,我谓有“四气”。
一曰有“底气”。书法讲究功底。俗话说,书如其人。一个成功的书法家,必然有刻苦的人生磨炼和道德修养。宾新华有一种沉着、坚毅、认准目标绝不放手的人格魅力。“三十年的书,二十年的画”,哪怕“笔秃千管”,他不懈追求。他驾驭书法艺术之技能,包括线条、结体、水墨、章法乃至文化底蕴等方面,就是在不断地“追梦”中获得的。他在中国书协书法培训班研修时,得到林岫、吴善璋、刘文华,孙宝麟等名家悉心指导。善学苦练,不掺时流,自然出新,最终笔墨精熟老到,他的字结体平中求险峻,参差中求跌宕,以书审势,水墨交融,路子很正。
二曰有“静气”。书法贵在“天然”之美。宁静致远,虑静凝神,方有淡定之至美境界。李白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书法也追求一种天然韵度。宾新华人生有“平和是福”之格言。他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挡得住浮躁。他有“清时有味是无闲,笔墨殷勤手劣顽,自信十年能脱俗,平和心态总相关”诗句,心态不媚俗,书写不求奇,潜心古法,养意自身,书时成竹在胸,宛然天成,字里行间就有平和简静之气。
三曰有“灵气”。书法的灵气,是指书法的神形兼备。即书法的神采与形质问题。南朝齐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提出了“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的标准。形质是字的形体,也就是构成形体的点画和点画的质地。神采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所产生的感染力,是内在美,是从心者为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宾新华生在衡山,灵山秀水的养育,使他有种天生的“悟性”。他的字外功也不错,诗词、楹联的造诣颇深。早年曾从事文化工作,编剧、小说、散文乃至通讯报道都有专长。综合学养成笔力。他的楷书、以“张黑女”为主线,兼有郑文公碑意,甚至王羲之、禇遂良、赵孟頫楷书笔意也糅合楷法中,间杂以行、隶、篆笔法,使字的神采灵动,颇有书卷之气。
四曰有“雅气”。古论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雅”是周王朝王都的歌。用雅来比书法艺术,则是形容书法的标致、超众脱俗和典雅之意味美、意境美。宾新华楷书《千字文》,可能没有唐楷那“法度森严”之尚法,但其气韵,意境,却是高古和典雅的。他坚持雅操、不乏雅好、偏爱雅致;书法的选贴上,择其清整、温润、闲雅之碑帖,力求“雅”字当先,慎思笃行。观宾新华之书法,恰有这样的追求也。
涓涓湘水流不息,宾新华楷书《千字文》是他艺术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他的行书也颇有风神。但是他不知足,他有斋名曰“七品斋”人们以为是言他曾任“七品官”,他告诉我是另有深意。古今书坛论书,有神品、逸品、妙品、能品诸多之称,论诗,唐代司图空有二十四诗品之说,在习书攻诗词时,哪怕有七品之意境,也够毕生追求矣。我相信有他这样的心境必将激励自己的书艺不断走入新境界。
祝他书艺长青。
文以载道 书以达义
——《宾新华楷书千字文》编后话
《宾新华楷书千字文》,将清代汪啸尹篡辑的南朝周兴嗣编《千字文》,以其端庄、灵动、高雅的楷书展奉于读者面前。每句韵文又配以孙谦益参注之释文,用简体在同一版面印出,便于欣赏和释义,给人以愉悦的文化慰籍和审美感受。
从来文以载道,书以载义。周兴嗣编的千字文,从南北朝直到清末,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为世界现存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不能不说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九八六年中国古代教育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将千字文同《三字经》《百家姓》等列为传统蒙学丛书系列出版。周谷城先生撰文推荐。此文一千字,四字一句,每句成文,而文又押韵。内容涵盖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是很适应儿童识字的教材。自古以来,社会上也广泛流传,从前商人帐册,考场试卷以至大部头书卷册的编号也常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序,亦出现满汉蒙对照本,甚至远传日本。由于《千字文》的名气,加之字多又不重复,历代书法大家竞相书写。王羲之孙智永自临八百本散与人间,唐怀素,欧阳询,宋徽宗赵佶,元赵孟頫,明文徵明,清刘石菴等众多书法名家各种字体的版本至今留传。当代书家书之更多。《千字文》是封建社会的蒙学书,当然有封建文化的局限,但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和易于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也有其长处和优势。加上书法之审美和权威释义,是识字教育和书法研习的参考书,儿童和****均可参阅。
宾新华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师范卒业,曾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七十年代步入政界,九十年代末退出,又重习诗书,对《千字文》情有独钟。他书此说是冒险尝试,我认为是他感悟人生后淡定境界之心画也。近十多年来,他在中国书协林岫、吴善璋、刘文华、孙宝麟等名师指导下书艺大进,收获颇丰。二OO一年起,陆续在本省乃至全国的一些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二OO六年出版《宾新华书法作品集》,二OO七年七月在北京荣宝斋精品画廊举办个展,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书法专业报刊、网站等八十多个媒体均有报道。之后又出版《寿岳诗山书粹·宾新华书历代名人高僧咏南岳衡山诗百首》一书,二OO八年七月十三至十九日,又赴日本参加国际水墨艺术促进会、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主办、中国驻日大使馆文化部、日本友好会馆、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日中友好协会、中国书画家报、中华文化艺术促进会协办的《中国书法美术作品展》。他参展的四幅作品,分别获奖并被授予日中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称号。二OO八年九月,其楹联书法作品被中国楹联学会编入全国“联墨百家”一书,真可谓“天道酬勤”也。在编辑这本书过程中,得到中国艺术创作院院长严学章,书法产业报执行总编彭一超,中国书协理事,湖南省书协副 主席陈羲明的鼎力相助。湖南省著名方志学家,《南岳志》南岳书法碑廊主编,原衡阳市政协副主席谭岳生先生从创意到审校给予的大力支持,我同作者一并感谢。本人编辑这样的书法集子,是第一次,由于经验不足,缺点甚至错误难免,敬请读者批评、赐教。
宾恩信戊子孟冬于桂林
[ 本帖最后由 七品香飘 于 2009-6-1 08:51 编辑 ] em1 em1 em11 em11 魏书精彩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祝贺!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