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写几句,顺便题一个斋号
看何国门先生的作品给人第一个印象可以用“古怪清奇”四个字来概括,印风如此。书风如此,画风亦如此。篆刻应该是先生的立足之本,作为西泠印社社员,我想化在篆刻上的工夫估计是不会少的,其篆刻风格使人感到较为特别,既与传统派印人主要取法古玺汉印、明清流派有差别,也与当代流行稍显刻露的写意派印风不同,走的是亦古亦今的道路,这有徐正濂先生的影响。何先生的篆字意味强的作品有较多徐正濂先生的影子,而何先生有特色和创意之作我认为在楷书印及带有楷书、草书笔意的篆字印,有几方楷书、草书印十分精妙,受元押影响又有创新,即流动又有金石古拙之气,很耐玩味。何先生的书法好象既有属于碑派行草的特点,乍一看又有谢无量不衫不履的用意,中锋用笔,不紧不慢,洒脱自然,金石意味颇重,有时又有几处拖笔重捺的***之处。大字对联用笔的绞转、滚动增加变化,有石门诸摩崖石刻的大气,小字行草显的冷隽古逸,有佛家空寂虚淡的味道。先生的画使人想到一个古人:扬州八怪中的金农,虽然何先生的画同印风一样,是亦古亦今的,有几幅用现代派的渲染手法,但奇诡的构图,古拙的用笔,潇散的画风,总让人想起冬心先生来。另外,何先生的作品好象有淡淡的禅味、禅意在里面,待看到先生书房供养的造像和佛龛,在下明白了:原来真意在这里啊!在下如有曲解之处,请原谅,顺请何先生题一个我的斋号:旷斋
地址:绍兴市延安路468号第六人民医院办公室 杭涌 邮编312000
另可否送我一本《何国门书画篆刻集》?
谢谢!em4 em4
[ 本帖最后由 泉唐潮 于 2009-6-3 20:43 编辑 ]
幸福的一家
个性鲜明em1 em1 em1 em1 em1 em1 今天看到何兄给愚弟写的斋号“思芾草堂”,真是喜出望外,心情无语形容,谢谢何兄关爱,我学习米芾多年了,进步不大,但一直心追手摹,从未放弃,有何兄的关爱,我会继续努力的。再次谢谢、、、、、em1 em1 em1 em1 本帖最后由 WWWWWW123432 于 2012-5-12 21:24 编辑[ 本帖最后由 WWWWWW123432 于 2009-6-3 23:36 编辑 ] 最初接触何先生作品是2007年7月28日在枣庄市博物馆举行的“70年代书家提名展”上看到的。今天,我翻出当时的作品集,上面的两幅作品,网络展上都有。仔细审视何先生的书法作品应该属于偏“雅”一路,先生接受南方美院书风,“梅开、雪落”对联看上去,多少受一些白砥先生的影响。专业接触国美书法教学的,认为非常高,用笔及线条非常人能为之,但看上去总是感觉苦心经营,缺少自然流露。然小字到是洗尽铅华,性情自然。总体评价先生作品缺少“俗”的东西,不能达到“雅俗共赏”之境界。也许先生根本追求就是这种“雅”!
观先生的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的确是好,好在何处,在下说不出一二,但就是看上去就是格调高,才情满!
如能得先生题写斋号,自然满心欢喜。因看到先生已题的几个斋号却“雅俗共赏”,甚是喜爱!
在下斋号“晋缘堂”。先生如不愿题写,自然也不勉强,一切随缘..........
[ 本帖最后由 晋缘堂主 于 2009-6-3 21:39 编辑 ] 血气方刚,才气横益,祝贺em1 em1 em1 em1 em1 带着一种悠然的心境,慢慢的认真的细细的把整个网展的图片看了下来,从这些展览的图片和讯息中,看到了了国门兄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挚爱,对家人的真爱。
国门兄近几年来,在一些重要大展和赛事上频频入展或获奖,这些成绩足以显现出国门兄艺术的天赋和超人的灵慧。现在国门兄集美恊、书恊、西泠印社社员一身,这也是生活对他艺术的肯定,对他付出的最好的礼赞,足以让同为70年代的我钦羡不已。
我闲时喜欢读印,偶尔也操刀为之,因秉赋不佳,终无可赏之作。国门兄的印在多年前已经关注,他印式新颖,风貌独特,在吸收传统和经典的过程中,辅以时代的语言,通过对人印文字的巧妙驱遣和调度,使印面妥帖而和谐,犹如老瓶装新酒,既古又新,不失文雅。
国门兄的书法艺术创作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作品新意迭出,风格鲜明,其作品流露出既沉静内敛又洒脱热情,既天真烂漫又心怀澄明,既姿态生动又情趣勃发,形式丰富,视觉效果极佳,足以显现出国门兄对传统精华的理解、吸收和继承,足见其高妙。
古人曰:读书养气,也可助气。臻于佳境既靠室内苦临潜摹,也需靠外出游览古碑和名胜,若持一为之,自然眼界开阔,心胸阔然,有如神助,就能从笔情墨趣中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从国门兄的生活照中可略知一二。其把艺术之网撒向大自然,收于室内,慧心悟之,渐臻杏花春雨、骏马秋风之境,真可谓大智慧者也。
路漫漫,衷祝国门兄夫妇艺事精进!!!
祝福!!!!!!!
烦请题赐:百事可乐堂
地址见签名,多谢
[ 本帖最后由 正斋战斗 于 2009-6-4 09:5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