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长安——笔端之上云飞扬刘锐
有一种人,唱歌时,只合“大风起兮”;临川时,只当“大江东去”;登高时,只宜“故国北望”;挥毫时,肯定就是“云飞扬”了。这是2006年初夏夜,因乡友刘锐嘱我为其即将出版的书法集作序,我在浩莽无边的夜的帷幕里,搜寻记忆中的刘锐墨迹时,脑海里闪出的意绪。
我欣赏书法,总习惯于从人入手,即一看功力,二看性情。很明显,刘锐对书法是下过苦功的,包括他扎实的幼功。隐约记得,他说过,他幼时即对美神缪斯崇敬有加,喜欢乱涂乱画;及稍长时,常盘桓于县文化馆内,以期能受文化气息熏染;中年以后又广泛涉猎,上下求索,由此之故,从他的书法中,既可以看到汉魏的苍古、厚重,又可以看到唐宋的端凝、沉稳,也可以看到明清的潇洒、流丽。然而,他就是他,已经形成自家的面目,无一笔无来历,又无一笔属他人,所以,要评刘锐的书法,决不能之囿于“形”,而必须求之于气。
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中国品评书法的一条重要审美标准是气,所谓气,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品性、胸襟、情怀、学养的外在表现。情发于中,必然处处形之于笔墨。看字,实际上是看人,故有骨气、秀气、才气、豪气、金石气、书卷气、名士气、馆阁气、帝王气、英雄气、脂粉气、世俗气等等说法,那么,刘锐的书法属于什么气呢?我认为是:大气。一种磅礴之气,一种豪迈之气,一种洒脱之气,一种浩然之气。
为了证实我的感受并非偏见,我想引用一位年轻同事的评论。他并不是书法爱好者,只是从我文学馆办公室的墙上发现了刘锐的书法,当时他发出一声惊叹:“好大气啊!”我很惊讶他的见地,竟与我如此暗合。他又说了:“有一股力拔山兮的霸气在,又透着长袖善舞的柔媚。”说完,他长久地徘徊于那副字前,不忍离去。
刘锐书法中的这股大气从何而来?我想,这需要从他多年的从政生涯中去寻找,从他永远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中去寻找,从他耿介、豪爽、狂狷的人品中去寻找。离开这些最本质的东西,去探究刘锐书法的渊源、形体、间架、笔墨技巧,就难免隔靴搔痒、不得要领。要知道,他书法里的这股大气,不是学出来的,更不是练出来的,而是从他的胸臆中喷发出来的,从他的血管里流淌出来的。请大家注意集子内这副对联:“翰墨逸雅颂清风,砚池馨香扬正气”竟是何等气魄,何等洒脱!我没有目睹他临池挥毫的场景,但可以想见他当时壮怀激烈,解衣盘磅的气势,似乎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全部凝聚于笔端,迸发于奋臂一挥中了。
是为序
周明
丙戌夏月于北京 em1 em1 值得欣赏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他又说了:“有一股力拔山兮的霸气在,又透着长袖善舞的柔媚。”说完,他长久地徘徊于那副字前,不忍离去。em22em22em22 em22 em22 em22 em22 em22 em1 em1 em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