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儿 发表于 2009-9-21 01:34

书法的专业设置、现有的艺术体制和人们对书法的认识,好比一座用围墙围起人工花园——花果山,人们都在围着它绕圈转,就好像动物园里在花园假山上玩的猴子,只能在围墙里面跳跃,时空被限定在围墙的边缘之内(2000年左右),围墙的外面是什么呢?2000年、5000年、一、二万年之前的人们是怎么写字的呢?我知道、想知道;但围墙里猴子不知道,它们不会知道!
有些人为书法无穷无尽的宇宙,设定了一个“边缘”。人们无法无限地接近它。在书坛上很多人能够找到终点(但无法到达),却找不到起点。

[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09-9-21 10:15 编辑 ]

一岸 发表于 2009-9-21 03:42

em1 em1 em1

大运河上 发表于 2009-9-21 08:35

原帖由 果儿 于 2009-9-21 01:3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书法的专业设置、现有的艺术体制和人们对书法的认识,好比一座用围墙围起人工花园,人们都在围着它绕圈转,就好像动物园里在花园假山上玩的猴子,只能在围墙里面跳跃,时空被限定在围墙的边缘之内(2000年左右) ...
评论精辟、风趣。

王新潮 发表于 2009-9-21 08:42

em1 em1 em11 em11 em2 em2

都是五 发表于 2009-9-21 09:07

一、二万年之前的人们是怎么写字的呢?

face9 face9 face9 face9 face9 face9 face9

jyt 发表于 2009-9-21 09:30

em1 em1 em1

明心居 发表于 2009-9-21 10:33

em1 em1 em1

果儿 发表于 2009-9-21 10:48

书法指向生命,指向生命的大量存在,指向一个人的意识和灵魂。
如果我把书法比作一个宇宙,这个宇宙中有多个文明,每个时期都有非常精彩的东西,如甲骨文、敦煌遗书、竹简、汉隶、魏碑......王羲之仅是上面一个小小的星球,他并非这个“宇宙的独子”,他还有数不尽的“同胞”。大家都是宇宙众多中的一个。
面对浩瀚的碑帖,人们会运用“人择原理”选择支持自己生命磁场的星球。书法的宇宙是一个生命条件十分丰饶的宇宙,每种风格、形式都可以找到生存的土壤,都是其中平凡的一个,在这个宇宙中人们应该遵守"谦逊原则"。
某人能够把王羲之模仿得“肖逼”并非是"中头彩“,他们能够做到这样的原因,是他们碰巧能够利用自身有机组织,去再现了另一个与自己磁场接近的人风貌。这里有种种机遇和巧合。但他们只是广袤宇宙中许多种文明中的一个,在这个宇宙中任何事物应该遵循“平凡原理”的法则。

[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09-9-21 11:27 编辑 ]

程门立雪 发表于 2009-9-21 11:25

各走各的路:))
我十分敬佩能把字写得与古代优秀碑帖很象的书家。
很多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临得象是低级阶段。很不屑一顾。
呵呵,有谁也来一个低级阶段的模仿试一试,上几张临帖再论:))

果儿 发表于 2009-9-21 11:29

邱先生在文章中说:“这一批年轻的学子,把横竿升到了让大家感到意外的高度。
.......从书法争取自身在当代文化中的存在价值而言,也必须为它制定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否则,书法在这个时代必然沦落为一种无足轻重的技艺。
书法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是必然的趋势。”

我不知道这一批年轻的学子,把“横竿”升到了怎样的高度?“横杆”是如何定位的?邱先生对此感到了意外,大家是不是也感到了的“意外”?大家对他的所说“意外”的内涵是否认可?他认识的“高度”是否与大家心目中的“高度”相等?
也许大家都想知道:书法专业上的目标是什么?理想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的“书法创作只能在古人的卵翼下徘徊”?为了不使“书法在这个时代必然沦落为一种无足轻重的技艺”。邱先生认为“书法技术标准的不断提高是必然的趋势。”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第六》这里的“质”是有价值的内容,“文”是优美的形式。
邱先生提出的“书法技术标准”仅是“文”是优美的表现形式。我要问的是书法的“质”是什么?什么是书法有价值的内容?书法如果没有价值的内容就无法去表现“足够高远的目标”。这个专业就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

[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09-9-21 11:32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独家】邱振中 基础训练:不断提高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