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a
发表于 2010-3-19 11:49
本帖最后由 薛明辉 于 2010-12-8 15:03 编辑
http://www.9610.com/dangdai/10/lgt/L048.jpg
daya
发表于 2010-3-19 11:54
http://www.9610.com/dangdai/10/lgt/L047.jpg
daya
发表于 2010-3-19 12:04
本帖最后由 daya 于 2010-12-7 09:15 编辑
周俊杰
1941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笔名鲁岩,室名挥云斋。自幼学书从柳公权入手,后习褚遂良并广临汉碑及晋人书札。小楷取法钟繇,创作以隶、草为主,笔势灵动,姿致逸生,时出新意。作品曾参加第二至四届书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展览,墨海弄潮展,当代书法展等一系列国内外重要书展;入选《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精选》、《当代书画名家》等二 画家山水作品
十余种大型作品集;为国内多家博物馆、碑林收藏、刊刻。有论文、评论40余万字,散见于国内外专业报刊。出版有《书法美探奥》、《周俊杰书法作品集》、《临帖通解》等。编写了《当代中国书法卷》、《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国书法、篆刻鉴赏辞典》、《中国艺术名家辞典》等辞书。 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评论三百余篇。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外一系列重要展览,作品和传略被收入《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精选》等二十余种大型作品集中。1984年获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1992年获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河南省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为“中原书风”代表书家之一。友声书社顾问。
编辑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共三卷),并分别为三卷撰写了长篇序论。为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三千年》(中、英、法文本)撰写了近现代部分。与沈烹先生共同主编一百多万字的《当代书法论集》等多种学术论著。
2001年8月,举办“周俊杰书法艺术展”,同时容宝斋出版八开大型作品集。曾应邀访问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多种文化交流活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郑州大学名誉教授等。
http://bbs.china-shufajia.com/attachments/month_0910/0910172100c8939e24030ca09c.jpg
daya
发表于 2010-3-19 12:05
本帖最后由 daya 于 2010-12-7 09:14 编辑
http://www.shufa.org/bbs/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5_34ae41192f02eeb45f927qZeycQbjrc0.jpg
daya
发表于 2010-3-19 12:05
强力荡起艺舟双楫
张海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迄今的三十多年中,随着国家的复兴和崛起,中国书法也出现了一场旷古未有的复兴运动。三十年书坛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书法人才作为群体的出现是最主要的特征。然而绝大多数书家仅止于创作或理论,而能兼擅二者并取得突出成就者却为凤毛麟角。周俊杰,这位中原大地上孕育出的书家,则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满腔的创作热情和超乎寻常的勤奋,划动起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双楫,驰骋于书法的澎湃激流之中,在创、研两方面均取得了为世瞩目的成就。
俊杰性格热情奔放,为人豪爽直率,凡是与其工作过或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常说书如其人,其实主要指的是书与人的文化底蕴和性灵的内在关系。俊杰说,他从小楷书入手柳、褚,隶书入手《曹全》,因家中仅有一本赵孟的草书帖便写了多年的赵,尽管这几种倾向于秀美的经典之作与其性格出入较大,但却在其青少年时期为之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再满足这些,他说这一切与其性格相去甚远,于是首先在隶书上进行了突破。三十多年前他有缘遇到了气局博大、朴茂古拙的汉代摩崖《褒斜道刻石》,好像遇到了多年的知己,于是深入地临摹、研究了许多年。其间他又汲取了与之风格接近的《张迁》、《衡方》、《西狭颂》等汉碑的特点,于是书风为之一变。一九八四年春,在河南省主办的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上,他的一幅八尺隶书条幅获得了一等奖,使他坚定了此后以隶为主的学习道路。之后的二十多年来,他又不断地融入新的艺术语汇,在结体、笔法、章法、用墨以及材料工具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艺术功力更加深厚,个人风格更加显著,基本形成了豪放、稚拙并充满灵气的风格,有人将之称为“周家隶”,我看很有道理。
俊杰并不满足这些成绩。他认为,一个书法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草书(这里他指的大草和狂草),从清初至今草书式微三百年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开始了草书的学习和探索。他首先入手章草,随后临习“二王”、孙过庭、怀素、黄庭坚,约十年前又着意于徐渭和傅山,尤其傅山作品深厚浑朴之气息、变化不可方物的结体与章法,给了他寻找不与人同的目标以极大启示。他目前的草书,有人认为不亚于其隶书,其实二者之间有许多相通的因素,如融入大篆的笔法,用墨的浑化与华滋,雄浑朴拙而野逸之情趣等,已形成了鲜明的艺术语汇。我们在俊杰作品中能感受到深厚的传统功力、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具的个人风格,而这一切,则是艺术上成熟的标志。
俊杰的楷书,尤其是小楷也写得颇为出色,从他小楷作品中我们可看到钟繇、魏晋人写经、褚遂良、倪瓒等人对他的影响,路子正,品位亦高,惜作品太少,这也许与年龄的不断增长有关吧。俊杰的篆书更少见,其老师傅天趣先生曾教他临写《大盂鼎》、《毛公鼎》等,而他个人写此仅在于将其用笔和气息贯入到隶、草书之中而已,偶有篆书创作,也能使观者为之一震。
俊杰最大一个特点是爱书,读书要占去他所有时间的一半以上。他认为,作为书家,到一定年龄,决定其能否有更大发展和成就的关键是其文化底蕴和思维能力,而这一切的取得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读书。他读书涉及面很广,哲学、美学、文学、史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如痴如醉地沉于其中,吸纳、融化,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加之他曾系统地学过中外艺术理论,故从他进入书法界以来,所写的文章便以其深刻的思想、睿智的眼光和优美的文笔引起书坛的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先从艺术美学切入书坛,参与了影响当代至深的那场书法美学大讨论。此后又转入对二十世纪书法史的研究,先后为《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艺术》等重要著作写出了长篇序论和有关篇章。尤其对当代书坛现状和人物的研究系列文章,观点明确,切中肯綮,对当代书坛影响甚大。近几年他又深入到对博大而深厚的中原文化的研究之中,出版了可谓之经典的五十五巨册《中原文化大典》中的《书法卷》。此外他还写了大量有关书法和书家的散文、评论,出版了格律谨严的诗词集等多种著作和作品集。有朋友对其工作量和成果提出了“您是否二十四小时不睡觉”的疑问,他说,多年来他的全部工作就是读书、写字、写文章三桩事,没有、也不敢再有其他爱好。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能干好一两件事就很不容易,不能再去涉足其他领域。尤其过了耳顺之年,必须由博返约,有限的时间不能再分散。作为同龄人,我对此也深有同感。
我与俊杰从中青年时代在一起工作已二三十年。俊杰在书协工作中兢兢业业,他的办公室的灯光总在子夜之后才熄灭。河南书坛能发展到目前状况,与俊杰等同仁们超负荷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在工作中,俊杰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没有辜负时代为他提供的如此良好的机遇。三年前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为他和李刚田举办了河南代表书家作品展,一些单位和组织发来的贺电贺信中就提到:你们不仅是河南的代表书家,也是整个书坛的代表书家。我相信,这对俊杰来说并非虚誉;我还相信,以俊杰的勤奋和智慧,未来他还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daya
发表于 2010-3-19 12:06
本帖最后由 daya 于 2010-12-7 09:13 编辑
http://www.shufa.org/bbs/attachments/month_0910/20091017_f724a887b6fbd8070f37L8vwLyPGX8HN.jpg
daya
发表于 2010-3-19 12:07
本帖最后由 daya 于 2010-12-7 09:17 编辑
http://www.shufa.org/bbs/attachments/month_0910/20091017_1a983c96947fff827535UITEJ1EZmqPm.jpg
daya
发表于 2010-3-19 12:08
本帖最后由 daya 于 2010-12-7 09:12 编辑
http://www.shgj.cn/web/upfile/462/2006-3-16-17_10_2810.jpg
圣教主人
发表于 2010-3-19 16:11
千万不要搞代表,那样会缩小河南书坛的成就。
daya
发表于 2010-3-20 15:38
陈天然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964b2e4e47dad5d9d0c86a7d.jpg
[编辑本段]
1.著名书画家 历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名誉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26年4月20日 生于河南省巩县(现巩义市)河洛镇柏沟岭。
1934年——1941年 上学,读《四书》、《诗经》,临《多宝塔碑》。
1942年——1944年 在家当农民,临《芥子园画传》。
1945年——1948年 当农村教师,参加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函授班学木刻。
1948年——1953年 任《新洛阳报》、《湖北日报》美术编辑。
1953年——1960年 在湖北省美术工作室和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供职,木刻《牛群》、《套耙》和《山地冬播》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全国版画展览,出展东欧各国,选入《十年来版画选集》。
1960年——1966年 任湖北艺术学院讲师和版画教研室主任。临摹历代碑帖和中外名画,常回故乡写生。木刻入选法文版《中国现代木刻》,出展日本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国美术馆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博物馆收藏。
1966年——1977年 在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和河南省美术展览办公室供职,下放农村劳动四年,通读并选修河南省博物馆库藏碑帖,木刻赴瑞士展览。
1978年以来 曾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和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五次率团访问日本。经常跋涉黄河两岸,寻味高原幽情,致力诗、书、画创作。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和书法展览,出展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巴黎春季沙龙,入选《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新中国美术50年》、《20世纪中国美术》、日本、法国及东南亚各国出版的书画集,中外多家美术馆收藏。
为表彰他为发展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决定1992年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享受终身。
1984年 《陈天然画集》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3年11月 大型精装《陈天然书画集》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4年8月 徐恩存著《诗情土地的跋涉者——陈天然的艺术世界》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4年11月 由河南省艺术研究所、《东方艺术》杂志社组织召开的“陈天然艺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会议历时三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评论家、艺术史学者、教授三十余人参加了研讨。
1995年1月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和河南美术出版社联合组织召开的“《陈天然书画集》首发式暨陈天然书画艺术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996年5月 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
1996年6月 《陈天然诗稿》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7年10月 获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特别设立的凤凰金奖。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会长片野孝志夫妇专程来郑州为先生颁奖。
2001年5月 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荣誉奖。
2002年12月 《守望故园——陈天然艺术研究文集》(张啸东主编),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