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10-4-9 22:24

我们不是说了吗?百分之九十五只搞技术,但是如果其中的三五个,非常重视读书、感受、思考,不断提升对自己精神生活的要求,同时一两个能够把这些东西和自己笔下的书写比较好地结合起来,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大师不就产生了吗?

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10-4-9 22:26

我和朋友说,这两个人未必出现在这个世纪的前二十年,有可能我们全是在准备,有可能出在2080年呢?

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10-4-9 22:27

问题是我们开始认识到,努力去做,我们做学生的时候我们努力照这个去做,当你做教师或者辅导你自己的小孩的时候你会把这个思想传递给他。这我说的是书法技法训练的第二个阶段。

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10-4-9 22:27

第三个阶段,习作阶段。

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10-4-9 22:30

这个阶段我指的是什么呢?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了,开始创作了,但是他使用的是别人已经有的风格,比如说我用王铎的风格来创作一件书法作品,这是习作。我用王羲之的风格、用阁帖的风格来创作,全是习作。但是大家注意我们平时讲的很多人的作品都是习作,甚至大部分人都是习作,并没有形成自己个人的风格,

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10-4-9 22:32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训练水平、创作理念、还有才能等等原因。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全国展览入选,以前是400件,现在到1000件左右,它必须选出这么多;兰亭奖也是这样,有第一流的选第一流的,没有就得选第二流,所以我们对书法的要求理念还有理想和抱负,不能看目前的社会评价,它和我们有点关系,但实在不重要。

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10-4-9 22:33

今天的水准凭习作阶段的水平就能拿大奖,。

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10-4-9 22:34

我们说的第四的阶段是什么呢?

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10-4-9 22:35

就是创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赵孟頫、董其昌、倪元璐,黄道周,杨维桢,我想他们属于二线或者三线的书法家。这个阶段实际已经包括自己独特的风格。

杨梅岗人 发表于 2010-4-9 22:35

第五个层面,有独创性同时要在书法史上作出重大的贡献,这样的人物屈指可数。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邱振中教授清华美院讲授书法训练的若干问题【134楼再添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