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0-4-24 19:41

再上个《封龙山颂》:

愚墨斋主 发表于 2010-4-24 20:07

em1 em1 em1

赵文伯 发表于 2010-4-24 20:14

有点意思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0-4-26 12:19

谢谢支持!

长生 发表于 2010-4-27 16:39

本帖最后由 长生 于 2010-4-27 16:41 编辑

挺喜欢这样的临法很见功力!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0-4-28 12:13

对历代书论略有了解的人应该清楚,自王羲之以来,史上的大家都重意临。而最佳的例子莫过于吴昌硕临石鼓、王铎临阁帖。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10-4-28 13:04

  临帖的目的是提高对书法的空间架构的能力及熟悉毛笔的性能,掌握好这两点,无论临什么帖,都能得心应手。

刘云山 发表于 2010-5-29 12:44

有些意思

刘云山 发表于 2010-5-29 12:45

回复 18# 刘云山


    好像掺杂了汉简的用笔

双二楼 发表于 2010-5-30 08:31

有一定创意,不错////em1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以潘金莲骂街之法临《石门颂》(形临与意临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