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收存有一帧古帖
版主:你好!本人保存一帧祖传古帖残片,计430字。
帖文为曹植的“洛神赋”。有专家认为是王羲之真迹拓片,
欲公诸于世,但不知如何才能将拓片的图片传上,请指教。
蒋树林 扫描成图片 做成小于200k大小 放上来即可呀? 要放原子弹吗?真的假的?赚眼球? 回 1# 蒋树林
石破天惊!王羲之“洛神赋”真迹拓帖残片,现公诸于世。计存430多字,
经专家鉴定,拓片年代早于南唐。其文也行揩,字字珠玑,冠盖天下一切
存世“王帖”,现恭请海内外专家鉴赏。 回复 :
有帖在此,您可比较古今中外所有
存世王帖 . 这应是赵孟頫的可能性大,咋都不是右军遗迹啊。
哪里来的专家呀/:sleepy: 回复
请比对一下赵孟頫的几个临帖, 哪一个字都比不上此帖!!! 这帖不早于明代,从墨色来看。
另,羲之的行楷带三分章草笔意,就算是兰亭序也是如此。
三,羲之的行书通盘布局,这帖一看就是集字,尤其是那个流字,不是兰亭中集来的么。
现在的“郭沫若”多哪,爱放原子弹。 看用笔不似右军,笔力要弱的多,其轻重变化驾驭不熟。我看上当的人多不了。 本帖最后由 舍雨新 于 2010-6-5 16:09 编辑
芳字中间一横,南字中间一横,都是虚提过。
晋人横是实写的,虚写是明人习气。
王字一帖二三行间便要打算布局,也有人说,王二三个字一组进行布局,神意相连。
这帖如楼上兄台所述定是伪帖无疑,更可能是清初近代所伪。{:1_211:}
把“澄清堂”当“南唐帖”是个错误的说法,翁方纲的结论早已被书界确认,澄清堂是南宋一家书坊,所刻是选帖,有可能加发现的部分真迹。所谓“南唐帖”有人认为可能刻入淳化阁8卷,他的依据是6,7都写了王羲之第一、第二卷,唯8卷未注明,满有新意的想法。
再拿圣教序一比,这帖真是差了几档。居然好意思说是王字,连王字的一半神韵都没有,倒象是学的唐寅的书法,圆转软弱。这里也有圣教序的照片,一比就知。
虽然这样说不礼貌,但蒋先生说存世王帖一个也不及它,该好好临习一下书法了。
插图是唐寅落花诗册中的芳字,唐寅学的圣教序的路子,可以说,这帖,比唐寅的水平也差远了。em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