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一明 发表于 2010-6-28 12:10

em1em1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0-6-28 15:42

em1 em1 em1 em1

张宝 发表于 2010-6-28 17:00

视觉盛宴!!!!!
卜庆中老师

品读老师的书法最重要的感觉就诸体皆工,行书,草书,魏碑。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这可是书法大家的风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

王厚祥老师

是一位坚决把草书搞明白的书法家,听说草书临帖可以乱真!品读老师的大作,有一种开阔、放浪形骸的感觉,扑面而来的绝非是和风细雨的浅吟低唱,而是劲风狂击!成熟的笔墨技巧和变动不居的创作表现手法,作品开合、大气、不俗!无限的张力!处处都显示出张老师火热的***与心灵的释放。

刘京闻老师

真率   朴厚   开张   空灵

并将典雅的书风作为自己的追求,从总体上展现着一种清逸的韵律。他的行草书以帖为本,博涉多优,多年来沉潜于“二王”的韵致,特别是经过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的深入学习后,对“二王”和孙过庭《书谱》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长期的深入探索、积累后,在吸收、熔铸、化合上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进入到自由的艺术创作境界。从其书作上来看,其具有相当纯熟的形象感受能力、想象力和艺术的表现力,作品注重线条、墨色的丰富变化和结字的腾挪转让,注重点画的纵横结合,注重情感和性灵的流露,注重点划使转的精到,字里行间处处充溢着真率、朴厚、开张的气象。

许飞飞老师

作品风格粗犷、用笔丰富。不强调字的连绵回环,只讲究内在的贯气,但又不乏精巧熟练。布局讲究疏密、跌宕。古拙而有强烈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变法自然。融碑入帖,浑然天成。作品中展示出自信和从容,常出惊人之笔。在追求烂漫天真、真率自然之风格。用笔豪放质扑,醇厚圆润,结体开合有度,收放自如,含蓄内敛,笔意圆劲茂隽,气象浑穆,通览奇逸飞动,甚有情致。

李明老师

创作上:更注重不同风格的取法和融合,比如,宋四家书风对老师的影响,魏晋,再加上二王书法风格的基调,睿智的融合自己胸中的追求,灵动多变!篆隶能入古而出新。另一方面:以晋人笔意特别是二王的笔法书写,结合明清大草和米芾的笔意,大气而高雅!墨法上涨墨、飞白并用!第一感觉当然就是技法的全面。看到之后就一个字:爽!所以才形成洋洋洒洒的、满纸云烟的,卓尔不俗的,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的书法作品。

宋肇水老师

书法点画厚重圆浑、结体宽博大气、章法饱满、干湿浓淡、一任自然!没有刻意的做作,一派天真,却又不失法度。平中寓巧,巧而不纤,正中含奇,圆中有方,中节而流畅,优雅而从容。感觉清新、古雅、大方!

袁波老师

大气而高雅!墨法上涨墨、飞白并用!第一感觉当然就是书风纯正,技法的全面。所以才形成卓尔不俗的,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的书法作品。这些无疑是很成功的!可以看出老师是想追求,消散,闲适,空灵、书法性情的书法风格!一笔写心,达到了书法的一个极高境界!

美女诸葛丽娜老师

观其作发现先生将传统书法文化和个人的艺术修为完美的、有效的融汇、整合、重组、锤炼,而转化、演绎成为真真切切的现代版的古经典书法艺术,形成了易古殊今、鲜活生动、灵动自然、率直洒脱的书风!同时作品中具有人文的情愫、文人的情怀、墨客的情谊。

顾柯红老师

书法作品个性风格突出,达其性情,流露真情,熔我深情,抒我怀抱的胸襟气度和感情内涵!

梁铁民老师

老师的书法呈现一种遒劲、雄奇的格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

曾圣老师,

画学生不懂,但是感觉到老师的用墨似乎取法齐白石,高!

董伟国老师

董老师的书法呈现一种遒劲、雄奇的格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书风纯正,中气醇厚,以气韵胜!通过内敛而富于变化的结体,略带涩势而凝练的线条组合,显示出空灵虚和之境。融合碑贴和南北风格流派之长,在流动酣畅中注入几分劲健和浑穆之气,在流畅秀雅的基调中透露出对纵肆奇逸的追求,在帖学风流蕴藉的基础上增加了大气与硬朗。




希望能获赠作品集学习!L.gif" smilieid="94" border="0" alt="" />.gif" smilieid="94" border="0" alt="" />.gif" smilieid="94" border="0" alt="" />

宝象斋主 发表于 2010-6-29 00:42

   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书法第四组”书法展作者个个都是有相当功力的中青年书家,他们的书法有着对传统经典书法的深入研悟、探索,对历代书风进行了全面的学习梳理,无一例外的都重视传统、承袭传统,崇尚文化艺术修养;都有着对传统极强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有扎实而深厚的书写功底和灵活多变的笔墨驾驭能力,书写语言厚重,有的上溯秦汉、魏晋名帖,有的广涉宋元明清诸家,有的以行草见长,有的以篆隶称道。但猎涉不同、风格窘异,有的用笔精熟、风流倜傥、沉着痛快;有的流丽恣肆,讲究笔法、笔势;有的崇尚意韵,感情激烈,挥洒自如;有的笔意开张,跌宕起伏、俊雅宏达;有的以碑行帖,苍劲醇拙,现代流行;有的取法高古、稚雅拙怪、率意天真;他们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立书风。作品以“气”胜,以“势”显,体现出先生们一种“师古不泥、食古能化”的高超艺术境界。

                      祝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书法第四组”书法展圆满成功!

            云南省昆明市江岸小区碧江路14号谭洪俊邮编 650231电话13888538891

张宝 发表于 2010-6-29 09:01

视觉盛宴!!!!!2007_J 卜庆中老师品读老师的书法最重要的感觉就诸体皆工,行书,草书,魏碑。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这可是书法大家的风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王厚祥老师是一位坚决把草书搞明白的书法家,听说草书临帖可以乱真!品读老师的大作,有一种开阔、放浪形骸的感觉,扑面而来的绝非是和风细雨的浅吟低唱,而是劲风狂击!成熟的笔墨技巧和变动不居的创作表现手法,作品开合、大气、不俗!无限的张力!处处都显示出张老师火热的***与心灵的释放。刘京闻老师真率   朴厚   开张   空灵并将典雅的书风作为自己的追求,从总体上展现着一种清逸的韵律。他的行草书以帖为本,博涉多优,多年来沉潜于“二王”的韵致,特别是经过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的深入学习后,对“二王”和孙过庭《书谱》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长期的深入探索、积累后,在吸收、熔铸、化合上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进入到自由的艺术创作境界。从其书作上来看,其具有相当纯熟的形象感受能力、想象力和艺术的表现力,作品注重线条、墨色的丰富变化和结字的腾挪转让,注重点画的纵横结合,注重情感和性灵的流露,注重点划使转的精到,字里行间处处充溢着真率、朴厚、开张的气象。许飞飞老师作品风格粗犷、用笔丰富。不强调字的连绵回环,只讲究内在的贯气,但又不乏精巧熟练。布局讲究疏密、跌宕。古拙而有强烈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变法自然。融碑入帖,浑然天成。作品中展示出自信和从容,常出惊人之笔。在追求烂漫天真、真率自然之风格。用笔豪放质扑,醇厚圆润,结体开合有度,收放自如,含蓄内敛,笔意圆劲茂隽,气象浑穆,通览奇逸飞动,甚有情致。李明老师创作上:更注重不同风格的取法和融合,比如,宋四家书风对老师的影响,魏晋,再加上二王书法风格的基调,睿智的融合自己胸中的追求,灵动多变!篆隶能入古而出新。另一方面:以晋人笔意特别是二王的笔法书写,结合明清大草和米芾的笔意,大气而高雅!墨法上涨墨、飞白并用!第一感觉当然就是技法的全面。看到之后就一个字:爽!所以才形成洋洋洒洒的、满纸云烟的,卓尔不俗的,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的书法作品。宋肇水老师书法点画厚重圆浑、结体宽博大气、章法饱满、干湿浓淡、一任自然!没有刻意的做作,一派天真,却又不失法度。平中寓巧,巧而不纤,正中含奇,圆中有方,中节而流畅,优雅而从容。感觉清新、古雅、大方!袁波老师大气而高雅!墨法上涨墨、飞白并用!第一感觉当然就是书风纯正,技法的全面。所以才形成卓尔不俗的,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的书法作品。这些无疑是很成功的!可以看出老师是想追求,消散,闲适,空灵、书法性情的书法风格!一笔写心,达到了书法的一个极高境界!美女诸葛丽娜老师观其作发现先生将传统书法文化和个人的艺术修为完美的、有效的融汇、整合、重组、锤炼,而转化、演绎成为真真切切的现代版的古经典书法艺术,形成了易古殊今、鲜活生动、灵动自然、率直洒脱的书风!同时作品中具有人文的情愫、文人的情怀、墨客的情谊。顾柯红老师书法作品个性风格突出,达其性情,流露真情,熔我深情,抒我怀抱的胸襟气度和感情内涵!梁铁民老师老师的书法呈现一种遒劲、雄奇的格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曾圣老师,画学生不懂,但是感觉到老师的用墨似乎取法齐白石,高!董伟国老师董老师的书法呈现一种遒劲、雄奇的格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书风纯正,中气醇厚,以气韵胜!通过内敛而富于变化的结体,略带涩势而凝练的线条组合,显示出空灵虚和之境。融合碑贴和南北风格流派之长,在流动酣畅中注入几分劲健和浑穆之气,在流畅秀雅的基调中透露出对纵肆奇逸的追求,在帖学风流蕴藉的基础上增加了大气与硬朗。
希望能获赠作品集学习!2007_BL.gif" smilieid="94" border="0" alt="" />.gif" smilieid="94" border="0" alt="" />.gif" smilieid="94" border="0" alt="" />.gif" smilieid="94" border="0"

胡起贺 发表于 2010-6-29 11:22

真好
个个精英
用笔\结字\章法无不精妙
深入传统又突破传统,在传统中创新
求新意,讲意趣,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端详一会儿如饮甘泉,清爽怡人
在这样的平台上交流的不是"苹果"而是"思想"
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盛宴"而是一种"内心感悟"
学习了
来一册
邮:352253
地:福建省古田县凤都中心小学      胡起贺   收
谢谢
{:1_216:} {:1_216:}

扬清书屋 发表于 2010-6-29 17:23

本帖最后由 扬清书屋 于 2010-6-29 18:10 编辑

祝贺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办“书法第四组”书法展开幕!

观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书法第四组”书法展作品有感:

{艺术创作永远是思想者的行为,沈鹏先生也常引用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点,想象力和原创精神是作为一个书法家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除此之外,还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我想,“书法第四组” 这个名称既可以理解为当代书坛一股新生的力量,又可以理解是一种意义的存在,或许“第四组”更象是一种思想的萌发,一种精神的超越,一种内涵的丰富,一种进程的深入。}




沈老课题书道兴
创造实力展群英
古典气象堪己任
一代大师开古今











      卜庆中


碑帖融通化古今
翰海扬帆济世惊
大师点化晋唐韵
书擎大旗猎然新



    王厚祥

恣意空逸笔意奔
劲铁枯藤法度森
纵横驰电唤颠意
洋洋洒洒功自深


   
    刘京闻

笔底狂澜纵乾坤
风神妙化气如浑
臻如二王晋唐意
芊芊毫素砺纯真



    李明

笔墨蕴情寥古勋
雅逸岑伦藉长云
素宣长留丹心志
灵管飞纵跃乾坤


    许飞飞

意会明清晋唐间
潇洒小生大将风
宕逸排空气韵荡
点画韵籍为人先



    宋肇水

汲古化今承古风
书肇自然韵自真
笔驰意纵谋心画
一任翰逸纵云升



    袁波

秀雅天成修古绠
缜密法度苦心求
历历墨韵承前圣
艺遒德润济世风




   诸葛丽娜

元气淋漓维桢风
灵管散香委婉征
妙化心源逸魏晋
江南宕逸书奇勋



    顾柯红

古拙相生逸群英
西凉残纸笔下惊
大气奔逸浩然气
墨舞云山意正兴



    梁铁民

温润笔墨法帖间
铮铮毫素铁砚穿
法外寻化汲古韵
香花氤氲散大千



    曾圣


美髯散逸气自闲
翰墨丹青皆圣贤
画法心源结法帖
行行草草天地间



    董伟国

法古求变自新标
稳健汲求笔墨招
篆意行之承风致
怡然可逸纵浪高




地址:辽宁省本溪县振清书法艺校
邮编:117100   孙振清

张宝 发表于 2010-6-30 09:03

视觉盛宴!!!!!2007_J 卜庆中老师品读老师的书法最重要的感觉就诸体皆工,行书,草书,魏碑。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这可是书法大家的风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王厚祥老师是一位坚决把草书搞明白的书法家,听说草书临帖可以乱真!品读老师的大作,有一种开阔、放浪形骸的感觉,扑面而来的绝非是和风细雨的浅吟低唱,而是劲风狂击!成熟的笔墨技巧和变动不居的创作表现手法,作品开合、大气、不俗!无限的张力!处处都显示出张老师火热的***与心灵的释放。刘京闻老师真率   朴厚   开张   空灵并将典雅的书风作为自己的追求,从总体上展现着一种清逸的韵律。他的行草书以帖为本,博涉多优,多年来沉潜于“二王”的韵致,特别是经过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的深入学习后,对“二王”和孙过庭《书谱》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长期的深入探索、积累后,在吸收、熔铸、化合上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进入到自由的艺术创作境界。从其书作上来看,其具有相当纯熟的形象感受能力、想象力和艺术的表现力,作品注重线条、墨色的丰富变化和结字的腾挪转让,注重点画的纵横结合,注重情感和性灵的流露,注重点划使转的精到,字里行间处处充溢着真率、朴厚、开张的气象。许飞飞老师作品风格粗犷、用笔丰富。不强调字的连绵回环,只讲究内在的贯气,但又不乏精巧熟练。布局讲究疏密、跌宕。古拙而有强烈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变法自然。融碑入帖,浑然天成。作品中展示出自信和从容,常出惊人之笔。在追求烂漫天真、真率自然之风格。用笔豪放质扑,醇厚圆润,结体开合有度,收放自如,含蓄内敛,笔意圆劲茂隽,气象浑穆,通览奇逸飞动,甚有情致。李明老师创作上:更注重不同风格的取法和融合,比如,宋四家书风对老师的影响,魏晋,再加上二王书法风格的基调,睿智的融合自己胸中的追求,灵动多变!篆隶能入古而出新。另一方面:以晋人笔意特别是二王的笔法书写,结合明清大草和米芾的笔意,大气而高雅!墨法上涨墨、飞白并用!第一感觉当然就是技法的全面。看到之后就一个字:爽!所以才形成洋洋洒洒的、满纸云烟的,卓尔不俗的,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的书法作品。宋肇水老师书法点画厚重圆浑、结体宽博大气、章法饱满、干湿浓淡、一任自然!没有刻意的做作,一派天真,却又不失法度。平中寓巧,巧而不纤,正中含奇,圆中有方,中节而流畅,优雅而从容。感觉清新、古雅、大方!袁波老师大气而高雅!墨法上涨墨、飞白并用!第一感觉当然就是书风纯正,技法的全面。所以才形成卓尔不俗的,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的书法作品。这些无疑是很成功的!可以看出老师是想追求,消散,闲适,空灵、书法性情的书法风格!一笔写心,达到了书法的一个极高境界!美女诸葛丽娜老师观其作发现先生将传统书法文化和个人的艺术修为完美的、有效的融汇、整合、重组、锤炼,而转化、演绎成为真真切切的现代版的古经典书法艺术,形成了易古殊今、鲜活生动、灵动自然、率直洒脱的书风!同时作品中具有人文的情愫、文人的情怀、墨客的情谊。顾柯红老师书法作品个性风格突出,达其性情,流露真情,熔我深情,抒我怀抱的胸襟气度和感情内涵!梁铁民老师老师的书法呈现一种遒劲、雄奇的格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处处可追踪到古代先贤书法美的姿影。他善于将古代范帖、手札中具有这种审美特征的字进行演化和归纳,造出自家新样,使汉字形体脱俗峭拔,更具魅力和张力。曾圣老师,画学生不懂,但是感觉到老师的用墨似乎取法齐白石,高!董伟国老师董老师的书法呈现一种遒劲、雄奇的格调。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书风纯正,中气醇厚,以气韵胜!通过内敛而富于变化的结体,略带涩势而凝练的线条组合,显示出空灵虚和之境。融合碑贴和南北风格流派之长,在流动酣畅中注入几分劲健和浑穆之气,在流畅秀雅的基调中透露出对纵肆奇逸的追求,在帖学风流蕴藉的基础上增加了大气与硬朗。
希望能获赠作品集学习!

凡俑 发表于 2010-6-30 23:13

       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主办的“书法第四组”作品展汇集的书家无疑是当今书坛的高手有成名多年的也有出道不久,有中年,有青年,有男,有女,所以作品的风格,形式,书体,精神等等都各有特色,正是有了这么多不一样“书法第四组”才倍受关注。由于水平有限爱好不一,本人就十二位大家中的几位谈几句体会:
       王厚祥草书取法高古颇得魏晋风流,格调又与现代的审美完美地结合起来。在结构上特点分明采用了“左放右收、右向倾斜”的手法,这样不仅使最低点更加夸张地向右下倾斜,以侧取势,同时左放右收,让字的取势更加具有不稳定的逆势,通过方向、空间的矛盾对比,让草书更加具有动感。这就是厚祥处理草书结构中一种属于自己的手法,而这种手法无疑是对古代草书细节的发现与放大,成为他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以朴拙古奥,意境苍茫见长,体势宽绰开阖,笔力劲健,无论结体与线条,均不主故常,不加修饰而一任自然;出笔迅疾纯熟,盘旋翻越,中锋出而多变,疾中猛然钉断,在点画狼藉中取凝重迂回之势。作品十分重视墨色的丰富变化,笔墨随挥毫间一任感情勃发,将浓淡、干湿、苍润等墨法矛盾着的技艺巧妙统一,极大增强了草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刘京闻基本功扎实在作品格调上,直接取法古人,并借鉴时人,以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创作语言去表现自我,较好地把握了传统与时代、内蕴与形式之间的“度”。其作品不是在一点一画细枝末节的地方仔细摆弄,而是在气势和境界上做文章。善于打破平衡的格局,敢于在疏密上强化得势;敢于在敛收上化生机,以动造势,展示着一种“硕人颀颀”式的大度之美。刘京闻将技巧法度衍化为自我驾驭的能力,表现了对书艺规律的认知,足见其对书法敏锐的感知力。
   古人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这是书法史上首次阐述书法势的表现观念。顾柯红草书感悟能力比较强,气势强烈线条丰富,墨有涨与枯、放与收、实与虚的对比;字与字之间,有大与小、正与欹、疾与涩的对比;在用笔方面,有方与圆、藏与露的对比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顾柯红书法有效的把传统理论和书写融合得更加完美。
   梁铁民书法得很传统,用笔、气息、力度、线条的质量都很好。行笔平和流畅技法娴熟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圆润秀逸从容自如映带萦绕变化丰富,线条的跳跃与行笔的节奏悠然自若气象舒展,布白疏朗开阔散淡。结字布势相映成趣姿态洒脱动静互补。但感觉节奏变化不大对比不强烈,字形的变化墨色的处理都很理性,所以从视觉效果上来看略显平淡。
       曾圣作品线性水味特征鲜明,其独特的“简”笔绘画,造就了其绘画独特的精神性风貌。以书入画使其绘画充满着书法性意味。水墨交融如田园诗话式的意境使其绘画内在的“意味”更为突出。一幅幅寥寥几笔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能引人入境的画面气氛,让紧张了一天的我们顿然轻松起来。
      最后还是希望能赠一册好深入学习.

张宝 发表于 2010-7-3 18:30

顶起来!!
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查看完整版本: 【优秀评论赠作品集】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书法第四组”书法展开幕(全部高清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