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轩 发表于 2010-8-8 09:56

本帖最后由 冰轩 于 2010-8-8 17:06 编辑

史晨:A4大的元书纸、一得阁、双羊羊毫大楷

墨馨阁主 发表于 2010-8-8 19:57

赞一个!em1em1em2

贺进 发表于 2010-8-8 23:23

礼器:四尺夹江、一得阁、纯羊斗笔
冰轩 发表于 2010-8-8 09:49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冰轩的这幅作品把《礼器碑》的特征表现的很到位,应该说在整体上体现了汉碑的质朴一面,用笔果敢老辣是冰轩的优势,字形把握有分寸,能够在临习中将这种独特的字形表现出来是一种“力”的表现。这都是值得称赞的地方。

下面说一下不足,我们知道“孔庙三碑”在汉代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礼器碑》,以其金石般的“线质”为我们津津乐道,在线质的把握上,我们追求其“筋骨”及“到位”,也就是说用笔上可以用侧锋或偏锋,但是应该保持中锋运笔,速度上不宜太快,冰轩的作品可能是毛笔的原因,乃至出现“波挑”的现象体现太“尖刻”,可以收敛一下收笔,含蓄出锋可能更好,尤其在收笔是用“力”来代替“速”,这样的线出来可能有拙朴之气。还有就是速度的把握有些平淡,在《礼器碑》的临摹上我们还是建议“传统临摹”,避讳“意临”,尽可能地将原碑的仪态写出来,在“薄”的线书写时不要“薄”,这是应该推敲的。

真草隶篆 发表于 2010-8-8 23:32

再来一次

王雨辰 发表于 2010-8-9 08:10

em1em1

黄晓丹 发表于 2010-8-9 17:57

em1em1

冰轩 发表于 2010-8-9 19:00

感谢贺老师,幕弘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顿开茅塞!尤其贺老师对我在线质方面的思考启发很多!!!

常城 发表于 2010-8-9 19:08

em1em1em1

贺进 发表于 2010-8-9 21:54

回复 33# 冰轩

冰轩的这幅作品温润有余,底气不足,整体效果不错!

贺进 发表于 2010-8-9 21:59

再来一次
真草隶篆 发表于 2010-8-8 23:32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用笔似乎有些迟钝
所以整体看起来有些不成形
但是还体现了汉碑的风格
如果在用笔上更果断一些可能会更好!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有奖命题竟临第一期—孔庙三碑】(赠送高清晰放大的书法写真)获奖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