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人,尽是利名客
往来人,尽是利名客巨剑 北宋词人柳永在他的《归朝欢》词中写到: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川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从柳永的词中,我们看到,关于“名利”,已是从古至今人们永远谈不完的话题,其间的酸甜苦辣,忧怨痛楚,是是非非,谁能道个明白,说个清楚。哪个人不是年少时,血气方刚,直奔名利去。只有到老遍体鳞伤时,方才万般痛恨,悔恨当初不该把名利爱。名利有错吗?没有。错在人不该把名利二字看得太重,以至于害了自己。做为人,小的时候谁不爱听大人的表扬,谁不爱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或者得了“三好学生”的荣誉后希望得到父母对自己奖励。所以说,爱名爱利是人的天性。 有了名利心,也就有了动力。能促使人积极向上,可以使人有一种为事业的拼搏精神,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梦想的同时又不自觉地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相反,如果过于看重名利,有时也会给人带来无限苦恼。我们现在的苦恼,正是因为小时候,受到太多的名利思想的灌输,随着年龄的增长,名利之心也愈来愈严重,甚至于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导致我们一生之中只为名利而奋斗,甚至为了名利不择手段,良心泯灭,道德沦丧。在古代,为了表达自己对利益的欲望,最典型的,最直白的,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操。他公开向世人宣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见其恬不知耻。在当今,中国书坛,人们为了追名逐利,咋卑鄙咋来。抄袭、代笔、给评委送红包、买评委的字、拉帮结派、诽谤、吹嘘、哄抬字价、争权夺势、男盗女娼等等,把个书坛弄得乌烟瘴气。这正是:“伫立长堤,淡荡晚风起。骤雨歇、极目萧疏,塞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那么,人生在世究竟该怎样做?是“争一世而不争一时”,还是“争一时也要争千秋”,是只顾个人利益不管他人“瓦上霜”或损人利己,还是为社会,为人类做有益的事?这实际上是两种世界观的较量。对于名利二字,往小了说,不能不爱;往大了说,不能太“贪”。“出轨”的结局,往往是太贪的结果。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这个“道”很重要。 化解名利的唯一办法是,在一味追求名利并为此尔虞我诈、欺世盗名的情况下,多些真情,多些真诚,多些朴实,多些洒脱是很可贵的。“知足常乐”,就某种意义来说显得有些消极。但是,对于那些追名逐利而丧失品德的人来说,这句话仍不失为至理名言。这种为大我而牺牲小我的精神可以求得自我精神的慰藉,也足以赢得世人的敬重,反过来这种敬重也算是自己的得吧。 名利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利用名利的人 em1em1em1 回复 2# 宫恩武o
的确。
em13 回复 3# 黄晓丹
感谢关注!
em13 尽是放屁
人不为名利,何来动力?以书谋钱跟开工厂有什么区别?商人谋利就正常?书法家弄钱就俗人?是人就要吃饭拉屎,你别以为你就很高尚 说得实在!——愚砚 em1em1em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