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10-9-5 10:47

仆摹---【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碑》、《吴孙皓纪功碑》。石刻篆书,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立。在宋以前已断为三石,故又名《三断碑》。原碑为幢形。刻于江宁(今南京)天禧寺,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传为华核文、皇象书。因碑文残缺,无从考证。
   此碑形象雄伟奇恣奇,文字似篆似隶,笔意在篆、隶之间,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露尖峰。转折方圆并用,结体上紧下松,字形修长,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是非常独特的。
  清人翁方纲曾评此碑说:“吴《天玺纪功碑》,弇州所谓挑拨平硬者,信有之。然实是篆书,谓为八分者,未必然也。”张叔未说:“吴《天玺纪功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清康有为:吴碑有四,其《天发神谶》奇伟惊世。(《广艺舟双楫》)
  齐白石他曾说过:“书法得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发神谶碑》的最多。写‘何体’容易有肉无骨,写‘李体’容易有骨无肉,写金冬心的古拙,学《天发神谶碑》的苍劲。”
  由于原碑早毁,流传拓本很少。尤以断裂之前的宋拓本极为珍贵。这里所选的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宋拓孤本,字迹清晰,墨色醇古。此本“敷垂亿”3字未损,“亿”下“载”字尚存,“吴郡”、“东海夏侯”等字未泐,为所见该碑惟一宋拓。罗振玉旧藏,1926年左右,江西会馆开义卖赈灾会时,为灵石何景齐购,后归朱翼盦。1956年朱翼盦家属捐赠故宫博物院藏。

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10-9-5 10:52

      仆对此碑向不敢轻易取临,今日临作自觉笔力溺弱不得原作万分之一耳。一则当日后努力学习之,一则各位老师承望指教为盼。

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10-9-5 10:53

该碑拓片

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10-9-5 10:54

学生临作:

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10-9-5 10:57

学生临作:

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10-9-5 10:59

学生临作:

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10-9-5 11:00

学生临作:

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10-9-5 11:01

学生临作:

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10-9-5 11:03

学生临作:

钱塘客子 发表于 2010-9-5 11:05

学生临作: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仆摹---【天发神谶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