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木陀 发表于 2010-9-19 10:42

画泰山 泰山山水画研究院院长一白先生近作

一白,山东新泰人,擅山水,师从陈我鸿教授,学画力避习气,不囿古今。现任泰山山水画研究院院长。



泰山全景《岱岳雨晴图》1600×180cm

画泰山

    “我本泰山人”,曹子建的一句诗道出其难以言表的人文情怀,也时时激起我画泰山的热情。然而“泰山难画”几乎是画家共识,连曾任泰安知府的元大家王蒙,也未见传有表现泰山的墨迹。近人画泰山多近景大松、远景大山之布景,单调而概念化。遍访古今,只有传为宋代李成之《茂林远岫图》有些泰山的气象。
    泰山盛名,文化深厚,缘何不出名家名迹,甚或形成类似“黄山画派”“吴门画派”一样的文化现象。
    作为常居泰山的山水画家,我有自己的一些思考,说来与同道交流。
    首先是关于“文化”的问题,泰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已经被人捧得不能再高了,但细想起来,“泰山文化”正缺少艺术家所需要的自由、个性精神。泰山是神山、官山、帝王山。泰山独有的主峰端坐,群山拱围之地貌特征,正符合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这才有了“封禅”,有了百官朝岱,有了所谓的“泰山文化”。于是讲究心性的书画家便对泰山有些敬而远之了。看看泰山的题刻便知,除了作者待考的大字刻经,几乎全是官家手迹,大到皇帝,小到县官,文化名人的题刻则难觅其踪。另外,北宋南迁,含泰山文化在内的中原文化也进入了一个长期的衰退期,直到今天。可见现在所讲的“泰山文化”,准确的说是古代的、帝王、神仙文化。
    其次,关于“造化”。杜子美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道出了泰山的造化之美,现代人所谓:集雄、险、奇、秀于一身。泰山之美即丰厚又内敛, “大美不言”。对大美的理解,需要耐心、阅历和智慧。有所谓名家曾对我说“泰山较黄山差矣”。我无言以对,只淡然应道:“静下心来想想,或许会改变”。黄山之美在形式,泰山之美在内容。泰山的博大,需要静下心来才能感受,遗憾的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几人能“澄怀”。正如石涛所言“今之游于笔墨者,名山大川未览,幽岩独屋何居?……交泛滥之酒杯,货簇新之古董”。如此,不但泰山难画,黄山也不易画。
    追名逐利无可厚非,不愿下功夫也正常,令人不解的是还要弄出许多理由,如:“古人已经做绝了,我们再努力也难以超越”,“心象高于意象”,“画山水就是画哲学”等等自说自话的理论,实在有点不厚道。
    再就是方法的问题,天下人对山水之理解莫过于中国古代之文人。从孔子就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山水之表现,中国人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并且都有传承明确的典籍载录。近代美术教育则完全阻断了文脉的传承。“造型”、“透视”“构成”等生吞活剥的东西又让我们消化不良,于是在大山大水面前便没了办法。先师陈我鸿先生在世时常说:古人画山是用来逰的,今人画山才是用来看的。一个“逰”字,一个“看”字道出了中西绘画的根本区别。“逰”必然要“看”,而“看”可以不“逰”,可见中国的绘画更有意思,也更有“品“。曾问陈师:山如何造型?师曰:啥造型不造型,绕来绕去的画便是。好个绕来绕去,又道出了中国绘画起承转合之脉络,阴阳和合之精神。祖宗的方法丢了,人家的法没学会,如何画得泰山!
    俗话说:只说不练是棒槌。近日,在朋友们的鼓励之下,动手画了一幅高1.8米,长16米的泰山全景暂名《岱岳雨晴图》,内容涉及自西向东百余里路的泰山主要景观,历时月余,中间两次搁笔,重上泰山,始勉为完成。深感泰山之伟大,画泰山之困难,缘由泰山奶奶护佑,尚算成功,自识虽笔墨语言有待提炼,但对泰山神韵之把握,敢问左右。看官不信,只当酒后狂言,一笑了之。

                                                                                                               泰山山水画研究院院长一白
                                                                                                                            二○一○年九月

黄连木陀 发表于 2010-9-19 10:44

泰山写生系列作品







黄连木陀 发表于 2010-9-19 10:46

泰山写生系列作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画泰山 泰山山水画研究院院长一白先生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