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南 发表于 2010-12-19 10:52

中国书法院第三届学员黄润南(香港)2010网络书画展-- 书法临摹篇

本帖最后由 润南 于 2010-12-20 07:49 编辑

03 – 1002 – 01 名称 :临 黄宾虹 草书千字文 馀坿李供奉诗
时间 :2010年2月
释文 :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煞尽中山虎。八月九日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牋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蛟龙走。左盘右蹙如飞电,状如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脱[几家]),家家屏障书题徧。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公孙大娘浑脱舞。 题署:庚寅正月润南 钤 :右上钤 : 七七万字朱文印左下钤 : 黄润南之章白文印松月山人白文印
书体 : 草书
      
规格 :纵140 X 横 440
形式 :横幅
载体 :草纸 墨 : 红星墨液
笔 : 深圳 周秒笔庄 鹤寿 羊毫
主题描述 :宾翁练习草书任情挥洒,不多示人,传世甚罕见,此卷是宾翁于甲戍年(1934年)应其至交陈柱尊之属而作。 此段李白的草书歌行的特征1.用笔以內擫法为主。笔画向字的中心收紧,再向字的边沿迸发力量。2.多以藏锋起笔,落笔后即转笔藏锋,回顶发力。3.行笔以中锋与侧锋并用,但以中锋为主,在侧锋调回至中锋之间以涩进行笔。4.左右转锋以方折为主,间以使转为辅。5.一个字的收笔大多出锋,把笔毛聚拢以作为下一个字的起笔予备。6.用墨以浓,宿墨为主,兑水的情况比较少,所以墨色比较干涩及形成很多飞白的线条。7.笔力强劲,奔雷堕石。8.所有的线条都是积点成线,所有的字体结构都是由不同角度运动的弧线组合而成。   可以看到每一条线在调锋运动中形成的短的弧线组合而成一条长的线条。再有多条长线组合成一个字。9.我这组临摹主要是临习宾翁的用笔,原作的字大小约3公分左右,我把字放大了5-6倍书写,   还有章法是把两行字放在一条约30 X140的草字条幅内书写,字的大小按当时的感觉随意缩小放大,   纵横开合,纵势与横势并重。 附录 :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瘦长短,俯仰断续,齐而不齐,是为内美。(黄宾虹论画录)惟追踪内美,虚中求实,无实非虚。古人出于规矩準绳之外,初非急于求脱,自欺欺人。朝斯夕斯,实心毅力,有非徹底明瞭不作糊涂影响谈,方可得其门径。(宾虹书简)自然之妙,在于断续联绵,处处有情,节节回顾,若隐若现,不即不离,隔者可使之连,远者可引之近。其法有层次,有布置;切不可疾入邪道,只墨守规矩绳墨,自不能有所变化。(论画残稿)临摹资料来源 : 中国名家法书 黄宾虹/草书千字文

文物出版社 1997年12月2010年2月润南 记于香港鹿尾村

润南 发表于 2010-12-20 06:59

03 – 1006 - 01 名称 :临东汉 [死驹劾状] 册1

( 内蒙古额济纳旗破城子居延甲渠候官遗址出土
                原大 纵 约23 X横 1公分 1条 ) 时间 :2010年6月

释文 : 1.
甲渠言永以县官事行警檄牢驹隧内中驹死永不当负驹2.
建武三年十二月癸丑朔丁巳甲渠章候获叩头死罪敢言之3.
符记曰守塞尉放记言今年正月中从女子冯(
)借马一匹从今年驹四月4.
九日诣部到居延收降亭马罢止害隧长焦永行檄还放骑永所用驿5.
马去永持放马之止害隧其曰夜人定时永骑放马行警檄牢驹6.
隧内中明十日驹死候长孟宪隧长秦恭皆知状记到验问明处言7.
会月廿五日前言解謹验问放宪恭辞皆曰今年四月九日宪令隧长焦永行
8.
府卿蔡君起居檄至庶卢还到居延收降亭天雨永止须臾去尉放使 题署:庚寅夏至临居延甲渠侯官死驹劾状润南于北京东郊书房 钤 :黄润南之章

书体 : 草书
      
规格 :纵137.5
X 横85公分 X 9条
形式 :立轴
载体 :毛边纸 墨 : 红星墨液
笔 : 深圳 周秒笔庄 翰逸神 羊狼兼毫


主题描述 :死驹劾状册1的通感是行笔快速,驾驭毛笔的能力很强,常常利用笔毛之弹性,作出种种不同的收放动作,有如拨弄着琵琶,铿锵有声,具有很强的书写节奏感。字的结构不拘一格,根据书写的情况进行字形的变化,大小,长短,参差错落,每一个字都含有一个核心,中宫收紧,笔画向四面开张,一些字的横画,走之,极度拉长,占据了木牍的整个宽度,如“长”,“孟”,“己”,“廿”,“状”,“今”,“延”; 一些字的竖画向下拉长,如“尉”,“守”,“持”,“夜”,向两边发力出锋。字的节奏特征是行笔迅速,有如鞭策着快马,一收一放,一放一收,又如拨动着琵琶的琴絃,字字独立,但笔断意连。下笔随笔意定形,不计方圆,行笔如策马,收笔如勒缰。 临摹资料来源 : 河西简牍 重庆出版社 2003年 2010年12月6日
润南 记于北京东郊书房

润南 发表于 2010-12-20 07:22

本帖最后由 润南 于 2010-12-20 07:24 编辑

03 – 1007 – 01名称 :临西汉 王杖诏书令册 木简


(原大 纵 约23 X 横 1 公分 1条)时间 :2010年7月
释文 : 略题署:庚寅大暑临汉简王杖诏书令册润南于北京东郊
钤 :右上钤 七七万朱文印         左下钤 黄润南之章白文印
松月山人白文印书体 : 隶书
      
规格 :纵137
X 横69公分
形式 :立轴载体 :毛边纸墨 : 红星墨液
笔 : 深圳 周秒笔庄 翰逸神 狼羊兼毫
主题描述 :这一组木简写于西汉成帝时(公元前32 -- 公元07年)1.用笔 这组木简横画起笔基本有两种, 一是圆转,二是方折;但大部份是圆转,使笔毛裹束在一起,形成蚕头;另外一种是方笔,笔毛直接切入木简的表面,再提笔转至中锋,行笔的笔锋顺着横画运行,把笔锋保持在中锋状态(把笔锋保持在笔画的中间),所以形成了一波三折的曲线现象,收笔一是把笔锋末端提起出锋成燕尾状态,二是回锋,作下一笔的预备动作。竖画与横画的用笔基本相同,只是把横画的写法变为竖的写法,撇与竖画基本相同,只是收笔向左下方重按推出,捺与横画基本相同,只是收笔向右下方重按推出,或作出锋或作回锋,视乎作者的开或合的需求。2.结体呈方扁形态,但一部份横画较多的结体仍然是竖长方形,而一些字如“殺”字的捺画特别誇张的撑向右下角,又如“令”字的竖画向下伸延,形成汉简一种特有的写法。结体中宫紧密,外沿疏松,形成了中间密不通风,外沿疏可走马的特征。3. 章法(布局)取横势,以抵消窄长的挤压感,字矩稍密,形成一种向下连续的笔势。一个字的收笔与下一个子的起笔位置互相呼应。4.节奏 每一个字的节奏起笔比较快及重,横画重压之后再轻提,行笔转锋慢行,一波三折,收笔轻提,完成一笔后,另起一笔,一个笔画的长短决定了这一笔的节奏速度,短画及点比较快,长画如横,竖,撇与捺的笔画比较慢,顺着笔锋的游走而决定了笔画的速度与节奏。临摹资料来源 : 汉简 方传鑫编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1年2010年12月6日润南 记于北京东郊书房

润南 发表于 2010-12-20 07:30

本帖最后由 润南 于 2010-12-20 07:35 编辑

03 – 1007 – 01名称 :临 黄宾虹 草书千字文 馀坿李供奉诗 之二
      时间 :2010年7月
释文 :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煞尽中山虎。八月九日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牋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蛟龙走。左盘右蹙如飞电,状如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脱[几家]),家家屏障书题徧。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公孙大娘浑脱舞。题署:庚寅大暑临黄宾虹润南于北京钤 :右上钤 : 七七万字朱文印左下钤 : 黄润南之章白文印

书体 : 草书
      
规格 :68.5 X 68.5公分
形式 :斗方
载体 :毛边纸墨 : 红星墨液
笔 : 深圳 周秒笔庄 翰逸神 羊狼兼毫
主题描述 :宾翁练习草书任情挥洒,不多示人,传世甚罕见,此卷是宾翁于甲戍年(1934年)应其至交陈柱尊之属而作。此段李白的草书歌行的特征1.用笔以內擫法为主。笔画向字的中心收紧,再向字的边沿迸发力量。2.多以藏锋起笔,落笔后即转笔藏锋,回顶发力。3.行笔以中锋与侧锋并用,但以中锋为主,在侧锋调回至中锋之间以涩进行笔。4.左右转锋以方折为主,间以使转为辅。5.一个字的收笔大多出锋,把笔毛聚拢以作为下一个字的起笔予备。6.用墨以浓,宿墨为主,兑水的情况比较少,所以墨色比较干涩及形成很多飞白的线条。7.笔力强劲,奔雷堕石。8.所有的线条都是积点成线,所有的字体结构都是由不同角度运动的弧线组合而成。可以看到每一条线   在调锋运动中形成的短的弧线组合而成一条长的线条。再有多条长线组合成一个字。9.我这组临摹主要是临习宾翁的用笔,原作的字大小约3 -- 4公分左右,我把字差不多原大来书写,   还有章法是字距稍密,行距稍宽,取其纵势,字的大小按当时的感觉随意放大缩小。临摹资料来源 : 中国名家法书 黄宾虹/草书千字文 文物出版社 1997年12月2010年2月润南 记于香港鹿尾村

润南 发表于 2010-12-20 07:40

em2 em2 em2 预留

润南 发表于 2010-12-20 07:42

em2 em2 em2预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书法院第三届学员黄润南(香港)2010网络书画展-- 书法临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