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谭)重大发现———看看俺的《论语别裁》
在外几天,读了几篇《论语》,好像有重大发现,原来,孔子也是个篆刻家啊。看看俺的论语别裁,哈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家知道,印古代叫印信,信者,印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是没有了印,那可怎么得了!可见当时对印的重视,那时侯科技不发达,没有照相术,画像吧,又有毛延寿之流捣乱,所以一定要有方印来证明身份,就象现在的身份证。人而无信,寸步难行啊!!!
———“印重道远”,这个好理解,官越大,印越大,印越大就越重,再加上路远,可见行路之难。但路再难走,印还是要带好,因为印是很重要的,丢了印就等于丢了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我认为这句话不是通常说的那个意思,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家无三日粮,远方来个朋友,真是愁事啊,何乐之有?但你一想就明白了,这个朋友就是上面的那个,带了一方重印来,可以衣食无忧了,岂能不悦?一印解千愁啊。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十五岁志于学,学的内容,原来说是礼乐射御书数,但往后一看,有一句话应该注意:“小不印,则乱大谋”,这个印作动词用,是刻印的意思,就是说:小时候不学刻印,就要影响将来的大事业。奥,原来“志于学”是学印啊!!“其印正,不令而行”,学好了印,大家都听你的,所以,孔子就景行仰止,成了圣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印也”,古代军中领导都有帅印,没有了这个东西,号令就发不出去,夺了印,就没了帅。当然,匹夫不可夺印,因为你夺了也保不住,还招来杀身之祸。
———“知其不刻而为之”,孔子是大师,是圣人,看到有人不会刻印,就给他刻一个,身份证嘛,没有不行,总不能让人家当黑人吧?
———“学而不厌,毁印不倦”,前一句容易理解,后一句容易误解,为什么毁印?看看孔子笔删春秋就知道了,他发现一些坏印一旦流传,将遗患无穷,就搜来毁之,故春秋之前的印流传不多。他有一句话可以为证:“笃信好学,死守善道”,丑恶的东西是不允许流传的。但遗撼的是,孔子之后,毁印的人就少了,以至于很多劣印流行开来,今人难辨优劣,学而时习之,入魔入道。让我们祈祷圣人再生吧!!!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刻印的时候,都忘了吃饭,忘了忧愁,忘了时光的流逝。可以想见,当时物质文明并不发达,常常食不果腹,刻印就省了饭,又度一日,何乐不为?想当年,孔子在陈断粮七日,诸侯指使刑徒围困他们,弟子多病倒,但孔子仍然讲学刻印,一刀在手,不但没饿死,还吓得众刑徒不敢上前,当年孔子可是63岁的人了。他还有一句话,可以反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吃饱了饭,就不会想刻印的事了,谁吃饱了还要再吃?
———“欲速则不达”,刻印一定要沉住气,特别是细朱文,不能着急,急了绝对刻不好,估计孔老二细朱文的水平与陈巨来可有一比,可惜见不到了。
———“扣其两端而竭焉”,这应该是技法问题,印刻好了,用刀背在印的两端轻扣,得残破之美,与吴昌硕、来楚生做印有异曲同工之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说明了刻刀的重要性,好像那时还没有合金刀之类的工具,多的是青铜器,是需要经常磨的。一个刀手,不但是刻工,还要是磨刀工。
书未读完,应该还有,待俺继续发现。
(刚回来,片子还要处理几天,向朋友们消假)
(笑谭)重大发现———看看俺的《论语别裁》
雪泥兄回来了,好事。兄的文采真的令人佩服,这些片言只字让兄一改,哈哈,全是印事。好!我这几天又临了些印,迟些发上还请兄多多批评。
(笑谭)重大发现———看看俺的《论语别裁》
闲来无聊,就把孔子武装成篆刻家了,哈哈………谢谢!!
(笑谭)重大发现———看看俺的《论语别裁》
哈~~有意思。(笑谭)重大发现———看看俺的《论语别裁》
雪版,孔子可离您家近啊,到时打个的士来到你家窗下,扔几块砖头进去。。。。。。。。。。您别怪老弟
没提醒。
哈哈。。。。。。
(笑谭)重大发现———看看俺的《论语别裁》
下面引用由淳风堂在 2005/03/27 05:43pm 发表的内容:雪版,孔子可离您家近啊,到时打个的士来到你家窗下,扔几块砖头进去。。。。。。。。。。
您别怪老弟
没提醒。
哈哈。。。。。。
他老人家是不会扔砖头的。
扔过来的一定是石头,而且是刻好了的。
:em02::em02:
(笑谭)重大发现———看看俺的《论语别裁》
不得了论语解读史上的重大突破。
破解了若干悬而未决的历史公案。
(笑谭)重大发现———看看俺的《论语别裁》
哈哈,有机会一定让孔老先生给俺刻一方印(笑谭)重大发现———看看俺的《论语别裁》
强烈建议此贴加精,呼吁大家多来研究印的本质问题。(笑谭)重大发现———看看俺的《论语别裁》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