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风堂 发表于 2005-5-15 23:22

且做《逍遥游》

0000

淳古堂 发表于 2005-5-16 08:55

且做《逍遥游》

消与游得水部相印证固然好.不若稍变,再与边框发生点故事更好!......小议矣

听琴看书 发表于 2005-5-16 09:02

且做《逍遥游》

下面引用由淳古堂在 2005/05/16 08:55am 发表的内容:
消与游得水部相印证固然好.不若稍变,再与边框发生点故事更好!......小议矣

高见,大家就是眼光独到。一并学习了。

清凉界主人 发表于 2005-5-16 09:20

且做《逍遥游》

淳风兄此印有些砖文的味道可参照一点砖的边框.另:"消"字水部有些直白可否另作改动?
清凉信口,勿怪!

淳风堂 发表于 2005-5-16 19:27

且做《逍遥游》

此是临印,原作石开先生,吾喜其印线条有韧性。因仿之。

若素居士 发表于 2005-5-16 22:36

且做《逍遥游》

若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石先生八三年参加《书法》的全国首届书法篆刻评展的作品,当时印象最深的当属石开、马士达、苏金海等几位先生的作品,至今令人难忘。如果石先生到目前为止的作品分为三个阶段的话,我更喜欢中期的作品(九零年前后),前期稍显稚嫩,后期的作品刮削的痕迹则太重,依石先生的才情、年龄、精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淳风堂 发表于 2005-5-16 23:08

且做《逍遥游》

下面引用由若素居士在 2005/05/16 10:36pm 发表的内容:
若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石先生八三年参加《书法》的全国首届书法篆刻评展的作品,当时印象最深的当属石开、马士达、苏金海等几位先生的作品,至今令人难忘。如果石先生到目前为止的作品分为三个阶段的话,我更喜欢 ...

精辟,同感。欢迎若素居士长来

若素居士 发表于 2005-5-17 00:18

且做《逍遥游》

我乃兄一旧友,十年前建明兄携弟曾与兄在蔡琴娓娓道来之歌声中晤于淳风堂,兄记得否?

淳风堂 发表于 2005-5-17 00:36

且做《逍遥游》

下面引用由若素居士在 2005/05/17 00:18am 发表的内容:
我乃兄一旧友,十年前建明兄携弟曾与兄在蔡琴娓娓道来之歌声中晤于淳风堂,兄记得否?

那个建明?韩,还是孙。好多事已经忘了。奈何。

若素居士 发表于 2005-5-17 09:24

且做《逍遥游》

我是墟沟苏靖,在理论上还算是苍梧同门吧,自九六年全国第四届篆刻展后,疏于印事已十载,为五斗米而客居金陵.旧友也只孙建明兄常联系.但在心中总是割舍不了那份对印事的热爱,才有了与兄的偶遇.望以后能在兄的印作中觅得共鸣.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且做《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