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自测科学素养A.B.C.(《中国青年报》)
公众自测科学素养A.B.C.编者按
你的素养将在世界得到承认
新近面世的《2004中国科普报告》对“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做了这样的综合描述: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在逐步增长;与发达国家(欧盟15国、美国和日本)相比仍处于落后地位;公众科学素养发展状况不平衡;迷信程度依然严重。
这次调查是在2003年进行的,历时4个月,调查结果和报告一直延续到2004年,8520份样本覆盖了除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中国内地18岁~69岁的成年公众。调查体系采用了世界17个发达国家通用的米勒设计标准,题目完全一样,无论你是美国的比尔·盖茨,还是中国的拾荒者,调查落到你头上,你都要回答“地心的温度非常高”对还是不对。调查的内容涉及对“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影响”的理解。
为了让每一位有兴趣的读者,能够自测一下科学素养的高低,我们在本期全文刊登调查所包括的三方面问题。如果你能基本答对,你将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是“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公众自测科学素养A.B.C.(《中国青年报》)
A科学知识科学观点(对、错):
1、地心的温度非常高
2、地球围绕太阳转
3、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
4、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
5、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
6、电子比原子小
7、抗生素既能杀死细菌也能杀死病毒
8、宇宙产生于大爆炸
9、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大陆一直在缓慢地漂移并将继续漂移
10、就我们目前所知,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
11、吸烟会导致肺癌
12、最早期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13、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对人体无害
14、光速比声速快
15、所有的放射性现象都是人为造成的
16、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天
我国公众能答对10个科学观点的约8.9%,答对12个的5.1%,能答对14个的2.3%,全部答对的仅0.4%。
科学观点答案:
1、对;2、对;3、对;4、对;5、错;6、对;7、错;8、对;9、对;10、对;11、对;12、错;13、错;14、对;15、错;16、错。
科学术语(选择):
1、分子
①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该物质一切化学特性的最小微粒
②是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由原了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③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④不知道
2、DNA
①生物学名词,与遗传有关
②人体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中,是白血球的简称
③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是脱氧核糖核酸
④不如道
3、Internet(因特网)
①全球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总和
②由一些使用公共协议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
③由多台计算机和线路连接而成的区域网络
④不知道
4、纳米
①长度计量单位之一
②一种高科技材料
③水稻新品种
④不知道
科学术语答案:
1、分子①;2、DNA③(①也算对);3、Internet①②;4、纳米①。
B科学方法
1、“科学研究”是指以下哪一种?
①观察,推理,实验。
②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技术,使用新技术。
③观察,解释,结论。
2、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在以下的方法中,您认为哪一种方法最正确?(检测你对“对比实验”的了解程度)
①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有多少人血压有所下降。
②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不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③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④不清楚。
3、医生为一对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进行身体检查后,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结婚生育孩子的话,他们的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为1/4。您认为医生的话意味着什么?(检测你对“概率”的了解程度)
①如果他们生育前三个孩子都很健康,那么第四个孩子肯定有遗传病。
②如果他们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有遗传病,那么,后面三个孩子将不会得遗传病。
③他们生育的孩子都有可能得遗传病。
④如果他们仅生育三个孩子,那么,这三个孩子都不会得遗传病。
⑤不清楚。
对“科学方法”三个问题,既能正确回答“科学研究”术语的意思,又能正确理解“对比实验”和“概率”的被调查者仅为8%,超过40%的人一道题也没有回答正确,约30%的人能正确回答一道题,1/5强的人能正确回答两个问题。
科学方法答案:
1、①;2、③;3、③。
C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
1、你相信求签、相面、星座预测、碟仙或笔仙、周公解梦吗?
①很相信
②有些相信
③不相信
④不知道
2、如果以上任何一种预测方法告诉您,您最近将有大灾难,您将如何处理?
①不理睬
②查询有关书籍或者询问亲友
③按预测者提供的办法避灾
④不知道
3、你对科学技术的看法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②科学技术能使我国在近几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③科学技术不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任何问题
④即使没有科学技术人们也可以过简朴的生活,可以生活得很好
⑤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失业
⑦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
⑧科学家拥有知识,他们改变世界的能力使得他们变得很可怕
⑨科学技术给我们既带来好处也带来坏处,并且好处多于坏处
⑩持续不断的技术应用最终会毁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⑾我们过于依赖科学,而忽视信仰
⑿应用新科学技术成果会使工作更轻松愉快
⒀总体上说,科学家的工作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⒁尽管有些科学研究不能立即给我们带来利益,但是科学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
公众调查附题:生活中的科学知多少?
a.月光是月亮本身发的光
b.冬天冷夏天热是由于地球离太阳远近的原因
c.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热胀冷缩
d.艾滋病能通过空气传播
e.植物开什么颜色的花是由基因决定的
f.所有细菌对人都是有害的
g.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于二进制
h.磷肥能促使作物籽粒饱满、提早成熟
答案:a.(错);b.(错);c.(对);d.(错);e.(对);f.(错);g.(对);h.(对)
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答案及调查评价:
大多数国家认为,公众对伪科学和迷信的认识程度也是衡量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美国和日本在调查中将公众是否能够识别占星术、幸运数字这种伪科学作为测试题。我国迷信方式多样,根据国情,将“求签、相面、星座预测、碟仙或笔仙、周公解梦”设计成一组测试题。很相信和有些相信“求签”的人占20.5%,很相信和有些相信“相面”的人占26.6%,对“星座预测、碟仙或笔仙、周公解梦”的相信比例依次降低。
在C“1、”中,5个项目都选择“不相信”或“不知道”,被初步确认为不相信迷信;在C“2、”中同时选择不理睬,才被确认为不相信迷信。
C“3、”是为了解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积极、保守、抵触或过于乐观),城乡公众对新技术产品的看法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态度。
从总体上说,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近7成公众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尽管有些科学研究不能立即给我们带来利益,但是科学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11~12%的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我们过于依赖科学,而忽视信仰”;1/5的人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失业”。公众中对科学发展持消极态度的是少数,认为“科学家拥有知识,他们改变世界的能力使得他们变得很可怕”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应用最终会毁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人数不多。这也导致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持过于乐观态度的比例很高,36%和26.8%的人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科学技术能使我国在近几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20.3%和18.5%的人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
公众自测科学素养A.B.C.(《中国青年报》)
呵呵……,自测差不多是“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em0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