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外四则)
本帖最后由 杨卫列 于 2011-7-13 08:40 编辑如此甚好!
杨卫列
老王是一颇有名气的书法家。
前来向老王索“书”者络绎不绝。
其中,更是不乏“白吃白拿”型的。
老王不胜其烦。
于是,以一纸昭告天下:
从今往后,索“书”者一律先款后“书”。
索书一律500元/平尺。
“德行?你以为你是谁啊?谁稀罕啊?”
“如此甚好!”老王答。
小王的誓言
杨卫列
小王是一名普通的教师。
小王的书法不时地刊发在专业报刊上。
于是,在这个小城,小王便小有名气。
于是,向小王索书者时常有之。
小王很是迟疑。
小王觉得自己的水平还很有限。
小王觉得让自己的字挂在别人的厅堂,
这既让自己难堪,也让别人难堪。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会写一手破字嘛!”
“唉,人家的字哪‘破’啦?人家的字可是真金白银呢!”
“该不是怕咱们把他的字变卖成现金了吧?”
风言风语灌满了小王的耳膜。
小王难受极了,委屈极了。
小王发誓:从此只要有人索书,都一律免费书写。
“唉唉唉,还真以为自己是王羲之呢,谁稀罕呢!”
“咋样,我说他的字没什么价值吧,否则怎么会白送?”
“唉唉唉,该不是以这种方式为自己作免费宣传吧!”
风言风语灌满了小王的耳膜。
小王难受极了,愤怒极了。
小王发誓:从此无论何人索书,也决不免费书写。 贴金
杨卫列
只是与名家通过几封有去有回或有去无回的信
便声言曾问学于他
只是参加过名家主办的为期三天的国展培训班
便声言曾就教于他
只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名家吃过饭、合个影
便声言名家是其师长或朋友
只是获得名家一两句客套、敷衍或鼓励的赞语
便声言其作品得到了名家的高度赞扬
只是在所谓全国展赛中获得些无含金量的小奖
便声言在众多的全国展赛中获奖
花费了大量的银子在专业媒体上广告自己
便声言自己的作品被众多的专业媒体推介
只是将作品免费寄给几家博物馆或收藏馆
便声言其作品被众多博物馆或收藏馆收藏
只是将作品免费送给一个在中国的老外
便声言其作品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总是慢一拍
杨卫列
当我沉醉于唐楷时
书坛流行魏碑风
当我沉醉于魏碑时
书坛流行书谱风
当我沉醉于书谱时
书坛流行手札风
当我沉醉手札时
书坛流行王铎风
当我沉醉于王铎时
书坛流行米芾风
当我沉醉米芾时
书坛流行残纸风
当我沉醉于残纸时
书坛流行简牍风
当我沉醉于简牍时
书坛流行写经风
当我沉醉于写经时
书坛流行章草风
当我沉醉于章草时
书坛流行二王风
当我沉醉于古典时
书坛流行新古典风
当我沉醉于新古典时
书坛流行现代风
当我沉醉于现代时
书坛流行流行风
当我沉醉于流行时
书坛流行学院风
当我沉醉于学院时
书坛流行艺术书法风
当我沉醉于艺术书法时
书坛流行新文人书法风
当我沉醉于新文人书法时
书坛流行今楷风
当我沉醉于今楷时
书坛流行新碑学风
当我沉醉于新碑学时
书坛流行新帖学风
当我沉醉于黑白时
书坛流行作旧风
当我沉醉于作旧时
书坛流行好色风
当我沉醉于好色时
书坛流行拼接风
当我沉醉于拼接时
书坛流行组合风 本帖最后由 杨卫列 于 2011-7-13 08:51 编辑
书坛某些人
杨卫列
口头上,总是说对于经典要敬畏
行动上,经典不过是欺人的招牌
在台上,慷慨激昂,处处为书坛
在台下,贪污受贿,时时为小三
在人前,正大光明,正气凛然
在人后,勾心斗角,诬蔑构陷
对名利,告诫他人要淡泊
于自己,不择手段去追求
对书法爱好者,横挑鼻子竖挑眼
于名家或领导,曲意奉承甜似蜜书坛某些人 {:1_12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