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扬振宁指《易经》阴碍科学启蒙 众学者质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冯志刚在 2004/12/17 06:33pm 第 1 次编辑]82-28
这确实是个新闻了,比人咬狗还新闻。
用我们高中班主任的一句话说,就是:疯了,全都疯了!
用一句歌词说,不是我不明白,世界变化快!
[转帖]扬振宁指《易经》阴碍科学启蒙 众学者质疑
我比较不喜欢杨大科学家.82岁的老头娶28岁的女人,此事倒无可厚非,两厢情愿嘛.我却偏爱李政道的实在,不张狂.据说他们两人是因为争奖之事反目成仇的.
杨氏曾说,"我最遗憾的事是没有听从父亲的话,加入了美国籍",其实这样更好,清华大学聘他是因其外籍专家之名,如钱钟书先生所谓"过时的时髦".
杨喜欢对国内之事指手划脚,越老越爱出风头,得诺贝尔奖金后再无建树.
今天此公又大放厥词,似有哗众取宠之嫌,我辈不应以此公为范也.
[转帖]扬振宁指《易经》阴碍科学启蒙 众学者质疑
同意楼上的讲法.....学者要有大度...
非本专业的不要以名压人.
国学之精华难度为你一人而非之吗??
[转帖]扬振宁指《易经》阴碍科学启蒙 众学者质疑
就杨之技而论,神圣工巧,与朋友共享发明,可列工巧之位(最多只此);就人而论,共享发明后与朋友是否反目为仇?身为清华教授,不知师者个人道德品质必须为人楷范;身为世界公众人物,不知俭点,个人品行应受公共道德约束。单就杨翁这一买卖,在全国高校的示范效应,贻害中华民族子孙,世界上毁损中华民族伟大文明之名。一个不知中华文明,妄居师位,盗世欺名之技工,称为痞子还算客气,若是鲁迅在,想必会用笔扫它出中华民族之列。[转帖]扬振宁指《易经》阴碍科学启蒙 众学者质疑
我知道《易学》是一门大学问,打算到了五十或六十后再研究。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大国,传统文化的确产生了排斥科技的风气,再者,由于封建王朝争权夺利,把心事都放在权利倾轧上,根本不考虑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以致让慈禧太后这个老魔头把持朝正,使得那些想奋力直追的人也无能为力了。
说白了,西洋人自然科学了得,中国人社会科学了得。没有必要论个你长我短的。
[转帖]扬振宁指《易经》阴碍科学启蒙 众学者质疑
中国地科技发明有易学“制器尚象”理论地指导正因为是农耕文明,讲究靠天吃饭,所以“天文学”极度发达,
而“易”字,有云日月二字所合。
[转帖]扬振宁指《易经》阴碍科学启蒙 众学者质疑
人类的学习,有实用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还有美感的,性情的、属于永恒性的学习。一切以实验科学为标准,那是泛科学化,泛功利化的。。。杨先生的言行即是对后者学习不足的表现。。。 老糊涂了,被科学洗脑的结果。face9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