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图集)(1)
中华网文史
【评论】【中华网BBS】【进入聊天室】【 推荐给朋友 】【大 中 小】【关闭窗口】
八国联军入侵前的中国
平民烟馆比比皆是,简陋的烟榻上总是横满了吸食鸦片的人。
1897年11月1日,在中国山东巨野县,两名传教的德国神甫被当地受教会欺侮的百姓杀死。德国威廉二世电令远东舰队:"华人终究给我们提供了期待好久的理由与事件。舰队立即驶往胶州湾,占领该处现有村镇,并采取严厉报复手段。"
次年3月,清政府被迫在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签字,德国占有了良港胶州湾和整个山东的开矿权、铁路建设权。
这是威廉二世皇帝与帝国海军官兵合影。
[转帖]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人民流离失所。
失业者临时下冰窖打工。
[转帖]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八国联军侵华前,据清政府的统计,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在华的外籍传教士已有3200多人,入教的中国人达80余万,教堂遍布全国城乡。这是北京八面槽教堂。
[转帖]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署《天津条约》,允许在北京设立使馆。1861年,英法两国公使进入北京,在距紫禁城仅千余米的东交民巷率先设立使馆。之后俄、日、美等各国也陆续在这里开馆。
[转帖]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英国公使馆
1900年5月31日,就在清政府发出照会同意洋兵进京的当天,由英、美、法、日、俄、意等国300余名军人组成的第一批使馆卫队,携炮自天津乘火车进入北京。一周后,使馆区的兵力已达1000余人。图为日本的公使馆卫队。
[转帖]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远赴中国参战的德国军队登舰前,威廉二世皇帝训话。
日本海军陆战队抢先开进中国,他们后来成了联军主力。
[转帖]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1900年6月16日晚,义和团认为正在向北京进犯的西摩尔洋兵系该堂主教樊国梁所请,开始包围攻打西什库教堂,摧毁了教堂外围的部分建筑,未进教堂院内。
[转帖]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联军攻占天津城后,举行了大规模阅兵式。图为阅兵后联军军官们合影。
西摩尔(1840--1929),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经八国联军及列强驻天津领事授权,西摩尔于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2000兵力自塘沽下舰,兵锋直指北京,对中国不宣而战。
[转帖]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12日,行程近半的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清政府军的阻击,被迫退回距天津30多公里的杨村车站,筑垒防守。
参战的美国军舰"马拉卡西"号
[转帖]勿忘国耻:《辛丑条约》屈辱百年大型纪实
参战的英国军舰森特隆号。
参战的法国军舰登特里卡斯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