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依佛门的艺人
国际巨星李连杰以电影弘法,「纽约和尚」明年开拍近年来潜心修佛的李连杰虽然是国际级动作明星,可是他花在电影上的时间与精神不似从前,他自己也坦承,70%的生活重心都放在修行,不过李连杰对于以电影弘法的念头始终不变,这几年来,更全力筹拍描述一部关于西藏高僧在纽约的电影「纽约和尚」(Monk In New York)。
李连杰表示,「纽约和尚」可望在明年开拍,为了拍摄该片,并在片中亲自饰演高僧的角色,他除了精进修行、研究佛法,还曾在去年底前往印度、西藏,在两地分别停留约两星期的时间。李连杰去年在台湾拜见圣严法师时曾说:我最希望完成「纽约和尚」一片,我在电影里完全不用打,单纯阐述佛法。
此外,李连杰还曾拜访纽约的佛教寺庙,并在该寺庙中闭关静坐了10天。
进军美国影坛后,李连杰深刻体会到以功夫动作明星身分宣扬佛法的重要,也因此更想开拍一部兼具动作与佛理的电影。
李连杰说,「纽约和尚」将以佛教文化与美国的都会生活为本,探讨其中的互动。
后者注重的是如何获得更多,但前者却强调如何付出。
李连杰说,演过30部以上的动作片后,他只想拍一部不一样的电影,让观众以另一种角度来看所谓的功夫动作电影。
归依佛门的艺人
http://www.forfo.net/tp/zj.jpg姓名:周杰 生日:1970年8月5日
身高:181cm 出生地:西安
血型:B型 学历:上海戏剧学院毕业
经历
电视剧:1997年《还珠格格》第一部,1998年《还珠格格》第二部,1999年贺岁电影《相约2000》,1999年出版个人写真集,1999年《少年包青天》,2000年《准点出击》,2000年《桃花扇》
周杰说他自小就信奉佛教,自小就喜欢听佛的故事 ,他自觉学佛是修性,是不可强求的事。他表示,父母均不信佛,但父亲很善良,这正是佛所宏扬的东西,最重要是与人为善,形式并不重要。他是1999年皈依佛门的,做的是俗家弟子(在家居士)。他的师傅就是中国三大高僧之一的北京灵光寺方丈上海下圆法师,周杰是他收的最后一位徒弟。
周杰认为佛教不是那种宿命论的,信佛和那个宿命是两码事.还有这信佛,正信和迷信也是两码事.有很多人都误会了误解了佛教,他觉得好象,啊你比如讲哦,很多人去寺里头他是去求所得,他去跪拜求所得,所有人口中念的全都是:[求求你给我一个儿子呀]再不然是[求你保佑我呀]...没有一个人跪着说:[我犯了甚么错误?我不好!我怎么怎么...我跪在这面前我想忏悔,我觉得我不好,希望你惩罚我!]
周杰主张尽量吃素,这样脂肪少些、精神好些、得病少些。周杰认为,人不会因为吃素而造成体力不支,自己感觉越吃素反而体力越好。周杰说,就好像少林寺的和尚,他们都吃素,却个个身强体壮。
归依佛门的艺人
http://www.forfo.net/tp/ljl1.jpg罗嘉良夫妇(左起)、满莲法师与林小明夫妇日前结伴食斋,嘉良不忘夹给满莲法师。(本站香港最新消息)香港影视红星罗嘉良日前与太太及经理人往佛堂吃斋菜,一直信佛的他,为出席下月在港举行的佛诞大会,决定于百忙中暂停工作,亲自出席为南亚灾民祈福法会。
近日忙于在内地拍剧的罗嘉良,日前在经理人林小明太太安排下,跟佛堂住持满莲法师吃斋菜,当日嘉良太太亦有出席。据知,在林太拉拢下,嘉良去年也有出席满莲法师举办的佛诞活动,而今年活动规模更大,故需要更多人帮忙,与佛有缘的嘉良因而推掉在内地的工作,直至下月十六日佛诞活动结束为止,他说:「自小看相,有相士都说我与佛有缘,虽然我不会经文,但就很喜欢佛像,因为佛像给到我很平和的感觉,林太上年都有找我帮手,今年规模更大型,需要更多人,我觉得佛教导人向善,既然有那么好的机会,都是时候回馈社会。」
为善事唱讲都行
据知,这次佛诞主旨是为南亚灾民祈福,活动义工之一的林太表示,法师希望透过艺人的号召力,呼吁更多人参与,故她第一时间找嘉良帮忙:「她说今次做什么都没问题,唱歌又行、做司仪也行,希望能够出一分力。法师话今年发生好多天灾人祸,尤其南亚海啸令好多人痛失家园,今次活动主旨是宣扬爱心,除了嘉良,我希望香港有更多的艺人支持。」
归依佛门的艺人
http://www.forfo.net/tp/lsx.jpg4月8日晚吕颂贤到了厦门开了个歌迷见面会,受到“粉丝”们的狂热追捧。虽然从外表来看拥有烂漫笑容的吕颂贤让人感觉不到明星的高傲气息,但魅力十足自然招人疼爱。吕颂贤是位虔诚的佛教徒这是众人皆知,不过当他向歌迷们说出一句“我吃素”时,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不相信的惊呀神色。吕颂贤早就对佛教产生了兴趣,他与佛学之间有着不解之缘。现在,吕颂贤不仅信佛,还吃素已长达十年之久,皈依印静法师,法号顿圣。拍戏之余他都会在家念经,还将“色、赌、酒、杀、盗”全给戒了。念佛之后,吕颂贤更是一改以往冲动的个性,现在的他,心境很平和,有点与世无争的感觉,无事时还会在家弹弹古筝,像极了多年前他在《新笑傲江湖》中扮演的令狐冲,看来当年那句“我没有演令狐冲,我根本就是在演自己”真正是他的肺腑之言。
吕颂贤因为信佛和健康因素,吃素吃了10年,可是体格还是练得很壮,不逊于肉食者。
他笑说:“吃草的动物都很大只,像大象、牛……”他健身所需的蛋白质多来自豆类和一些辅助药物。
归依佛门的艺人
http://www.forfo.net/tp/ldh9.jpg刚刚度过43岁生日的刘德华是一个笼罩在光环下的天王,但是天王也有自己平凡的人间生活,如果用他自己的一首歌来表达,也许可以总结为《木鱼和金鱼》,木鱼代表了他的宗教信仰———他笃信佛教,家里供奉了很多观音;金鱼代表他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逍遥自在。玩 保龄球平均每局200分
为什么说刘德华像金鱼,不能离开鱼缸呢?他的朋友说:“他很早就红了,很难出去自由地逛街。在家里他把火柴叠高,打着玩。他还懂很多小魔术,比如拿一个铜板出来变小的把戏。他玩扑克牌、打麻将也都是高手。除此之外,他还会煮饭缝衣服。”华仔还喜欢看书,而且他看书很杂,所以他也吸收了很多东西。离开家,华仔最多的娱乐就是打保龄球。天中总经理金炎说:“他平均每局200多分,我每次跟他打完浑身都疼。”
乐 4个字卖了75万人民币
刘德华的一大爱好就是写字。朋友笑称,他最早练字应该是给家里的杂货店写水牌的时候。
有一次,刘德华在台湾宣传新专辑,抽空代言了失智老人养护中心,并出席筹建记者会,现场挥毫写下“善缘好运”四个字作为义卖,他的墨宝由台北市仁德狮子会以300万元台币(合人民币75万元左右)认购,而狮子会再将墨宝回捐给财团法人盛宝全人社会基金会,作为筹备基金之用。华仔说:“没想到反应这么好,我回饭店再慢慢写,大家如果有兴趣都可以买,30万元到300万元都可以!”
吃 对食物没什么挑剔
刘德华外出拍戏或者演出时基本上从不挑剔接待问题。天中娱乐集团总裁李小麟说:“我带他去春节联欢晚会,没有好的房间了,他不计较。对于排场,他也不太计较。如果降低接待规格,把钱挪到制作当中,他一定愿意。”
曾经听到过一个故事:某次演出,一群明星聚集在后台吃盒饭,空间狭小,椅子也没有,大部分人都蹲在地上吃。某内地当时的大腕男歌手进来一看就火了,高声喝道:“让我在哪儿吃饭啊?”当时所有的人一起扭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又不约而同地扭头向刘德华望去——当时这位天王正蹲在一个角落里,手捧盒饭吃得津津有味。那位男歌手的脸刷地红了,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住 一直和父母在一起
刘德华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分别住在一个楼里面的两个单元———既有各自独立的空间,又能够随时照顾年迈的父母。他的家就在香港旺角加多利山布力架街的尽头。那是一个环境优雅、闹中取静的富人住宅区,不少演艺圈人士都住在那里。刘爸爸是一个热心的老人,据说每每有新邻居搬家到这里,他都会跑去探望,以他在那里居住十多年的经验给人家介绍这里的环境。
教 台湾高僧给他不少教诲
据刘德华的朋友说,他的家居布置很普通,但是家里有很多观音———他信佛很久了,法号慧果。
刘德华的师父曾经讲过这样一个道理:很多人想当老大,他用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做对比说,老大就是这个,排队排最后,站起来最低,人家躲着的时候它会跑出来保护所有人,它平常的任务就是要帮助所有人,没有它别人做不了事情……
归依佛门的艺人
http://www.forfo.net/tp/kmy2.jpg图:邝美云诚心沐佛「《共生吉祥》佛诞嘉年华2005」15日于香港维园举行开幕典礼,出席嘉宾有台湾佛光山慧行大师、国际佛光会香港协会副会长邝美云、郑佩佩等。慧行大师更担任主礼嘉宾,进行浴佛仪式。大会当天亦送了一批轮椅给有需要人士,由于15日是佛诞,本身是虔诚佛教徒的邝美云都是食斋,就算见到肉类也不想放入口。她表示单是食菜都觉得味道非常好。
Cally指自己的口味变得清淡了,但有时与朋友出街食饭,朋友常迁就她,她就不好意思。亦因为这个原因,她没有完全戒掉肉类食素。因为今年的嘉年华没有赞助商,Cally都花了不少钱,但搞嘉年华目的是想市民更加认识佛教,所以都觉得值得。Cally自己虽然笃信佛教,但她不会特别去劝人信佛,因为凡事不可强求,相信一切随缘。但她会为朋友解决烦恼,有时朋友有不快事来向她倾诉,之后都信了佛教,令她好欣慰。
归依佛门的艺人
http://www.forfo.net/tp/kmy.jpg图:邝美云(如悦居士)《香港佛教暨各界迎请佛指舍利瞻礼祈福大会》昨早在会展新翼举行,吸引不少市民到场瞻礼。其中笃信佛教的邝美云,早在清晨九时便身穿一身黑衫黑裙,由保镳陪同到场,并逗留至十一时许才离去。
原来今次是CALLY(邝之洋名)第二次看佛指舍利,之前已在陕西法门寺的地宫见过,当时是为「无线」拍摄西安特辑。问她见到佛指舍利有何感觉?CALLY说:「每次看见都觉得好庄严,虽然是心中有佛,但见到佛骨的感受始终特别深,每次的感觉都更强,知道要慈悲喜舍,开启智慧,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所以会好激动好开心。(有否感动落泪?)很多人都会的,(你有否落泪?)不告诉你。」
问她昨日为何不带爱犬Cash同来?她笑道:「我没想过,应该不可以带牠进场的,横竖牠每天在家都已跟着我拜佛。」至于昨日佛诞假期,问她还会做什么应节?她笑道:「再去佛堂浴佛。」说罢便由保镳陪同离去。
梅妈:心情好舒服
另外,「梅妈」昨早在八时许由长子梅启明陪同到场参观佛指舍利,逗留至十二时才离去。「梅妈」表示她除了上台参观佛指舍利,还与大师倾偈。当参观完毕只感到心情好舒服,问她有否激动至落泪?她说:「没有,对着舍利落泪是不好的,亦不需要落泪。(你一早到场是否要帮手?)帮什么帮?我走路都要人帮。」再问「梅妈」是否逢初一十五都吃斋?她坦言有吃斋,但没理会是否初一十五,又谓佛口蛇心是没用的。至于昨日她还有什么庆祝节目?她坦言晚上会去吃斋。而当「梅妈」接受访问期间,有「中环洪金宝」之称的男子,不停在她身边唱「阿梅」的歌曲,包括《坏女孩》及《烈焰红唇》,又说些无厘头说话,不过「梅妈」并没有不耐烦,只是望一望他便不再理会。最后更由启明截的士跟她一同离去,因「梅妈」的司机昨日刚好放假。梦醒时分。
归依佛门的艺人
http://www.forfo.net/tp/zzw4.jpg图:志伟接受罗霖访问一向笃信佛教又积极推动佛教活动的曾志伟居士,在今天五月廿六日佛诞的日子,担任「香港佛教暨各界迎请佛指舍利瞻礼祈福大会」的司仪。此次活动由香港佛教联合会主办,香港大公报与凤凰卫视协办,更获香港特区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全力支持。
曾居士笃信佛教已有十一年
前晚志伟出席新城电台节目主持罗霖访问。他表示,今次展出的佛指舍利,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是世界仅有的国宝。今次是专程由陕西省西安市扶风县的法门寺运来香港,故十分神圣,难得一见。志伟本人也未见过,他很荣幸今次有机会担任祈福大会的司仪。曾志伟说自己笃信佛教十一年。问他是否因为笃信佛教才多做善事?志伟说,做善事是香港人的美德,香港市民向来都很积极做善事。至于他在十一年前决定信佛的原因,主要是觉得佛教不单止是宗教,更具备学术性。他觉得艺人很适合信佛,因为艺人最难面对便是由高峰跌下的压力,佛教常说无常,今日拥有的东西,明日可能全部失去,他觉得这样予艺人有心理准备。梦醒时分
下月十八日志伟会与「Ba叔」合办斋宴,为青海一间寺庙筹款。有说他与「Ba叔」因为当晚食物的价钱问题发生争拗。志伟表示,现在已决定吃平些的食物,至于发生争拗,他笑言是传媒写的而已。
演艺协将设晚宴筹款
另外,志伟也要参与筹备本月廿八日演艺人协会举行的筹款晚宴。他表示,当晚各艺人会出卖自己作品拍卖,其中张学友会替善长监制一只大碟,据他所知,有善长已出价二十万竞投这个出碟机会,成龙会为善长做长衫,任达华则为善长影靓相等,希望当晚可以筹到三百多万元善款。
归依佛门的艺人
http://www.forfo.net/tp/msc.jpg莫少聪开戏青海寻活佛足迹梦醒时分最新消息:2005年5月莫少聪与朋友投资七百多万,花了一年时间作搜集数据,到了佛教圣地青海,拍摄和寻找其师傅活佛盛噶仁波切的故事。为了令拍摄更顺利,莫少聪先与摄影师花一个多月找景。据知,为了完成心愿,莫少聪不惧艰辛险阻:「其过程中经历就如同当地的天气,情况就好似孙悟空去随师父唐三藏西天取经一样,希望藉此勉励时下年轻人,凡事不好轻易放弃。」 至于有否遇上难忘经历时,莫少聪说:「试过十天里总是用凉水洗澡,有时还要公然在街上大小二便,最初我都不太习惯,但适者生存,期间我又差点跌落山崖,希望这套片六月正式开拍的时候,一切顺利啦!」
藏传佛教相关
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是西藏佛教的一位活佛,俊朗的外表、活泼的个性、流行的服饰,使他看起来和当下的年轻人是一样的,但是,在时尚的背后,是他十几年钻研佛法的刻苦,和他对人世间的一切所持有的佛的心怀。
最近,他的弟子们为他整理出这十几年来的日记和心得体会,并形成文字。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佛法,也更能让我们了解一个藏传佛教的活佛的生活。
如果说,在被认证为活佛转世之前的16年中,我对佛法的所有修持是本着对世界充满善良和美好的愿望的自觉行为,那么,在16岁到28岁的十几年中,当我以活佛的身份接受上师的言传身教,接受尼泊尔、印度高级佛学院的系统教育,并在寺院教育之余刻苦地研修佛学理论、参悟教义并寻找修炼方法时,我的所有修持,已经转变为一个佛门弟子必须的功课。
在这样的求学历程中,我对佛法的领悟、对人世的理解也逐渐加深,让我能拨开迷雾,见到佛学的真谛。当然,求佛的人必然要经历大的迷惘,甚至经历大的苦难,在此过程中,我的所有疑惑、不解甚至是小小的迷途,都是佛让我在求学的路上必经的逆境。
无论是顺境逆境,我都时常反思自己,反思我的求学之路,希望在这样的反思中,领悟到更多,并指导我的下一步修持。这10几年的求学并反思的心得,以片段的形式被我记录了一些,我的有心的弟子们也从我的日常言谈中记录了一些。虽然是片段似的文章,经过整理,也是一大收获。
——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
佛学心得·念经与打妄想
最近几位弟子和我谈起念经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我觉得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希望我的解释能够解除他们心中存在的一些疑惑吧!
他们是刚刚皈依了佛门的弟子,虽然身在佛门之外,但对佛祖还是敬畏和诚信的。由于我曾针对他们不同的个性和经历,以及对佛学的了解、天赋,给了他们不同的念经文的方法,因此他们所念经的法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六字真言是必教的。
所谓六字真言,指唵、嘛、呢、叭、咪、哞。相传六字真言的来历要追溯到古佛教初入西藏時,由于古佛教的经书庞杂,很难为平民接受,为了更广泛地弘扬佛法,便创了六字真言,教信徒诵念。藏传佛教将这六字看成是一切经典的根源,循环往复不断念诵,即能消灾积德。六字真言,言简意深,只要日积月累,反复念诵,便能积无量之功德,可乐利今生,造福来世。
六字真言在西藏几乎是家喻户晓,很多藏胞们认为勤于念经是修行悟道的最重要的条件。通过看、听六字真言,可以洗清身上的罪孽,所以西藏佛教寺庙的内外墙上及经轮上都刻有六字真言。人们一早醒来的首要大事是念六字真言;宗教有如空气,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因此,不仅老年人把希望寄托在念经上,就是中年人、青年人也勤于念经,他们坐的时候经常念经,走路的时候不停地念经,甚至骑马疾驰的时候也在念经。
然而在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六字真言只有六个字,长期的念诵使得这六个字熟而又熟,往往在念经时易生妄念,嘴里还在念着经,可心却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如果再教给他们新的经文,或是长一些、复杂一些的,念经时就不容易起妄念。
这就是我以前经常对弟子们说的一个道理:念一句简单,容易起妄念;念经复杂,不容易起妄念。
因为只念一句,比较简单,早就念熟了,不用仔细想也能一直念下去,就容易打妄想;但是复杂一些的,念了上句还要想下一句,或者是因为还不那么熟,每每念经都要照着念,不停地考虑这句的意思,下句是什么,又是什么意思,思维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思考状态,你的心一直在经文上,因此就不容易打妄想了。你打妄想,这个经就念不下去了,你为了能念下去,总得看着念,就不容易打妄想。所以说数息观能止住妄想,也就是这个道理。数息观从1数到10,再数到20,数到50,数到100,数到一千,要求不能数错,你没数错,就没打妄想。如果你刚数了596又数回了578,那么数肯定打妄想了。事实证明了复杂一点就不容易打妄想,简单一点就容易打妄想。
也正因此,我常教给弟子多一些的法门,每当以前的佛经念得较熟了,我便再教给他们新的,同时还要时常念着以前学过的,这样,他们所学的和所记的佛经就越来越多,同时也不那么容易打妄想了。
但我还想提醒诸位修习佛经或将要学习佛经的人,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为了学好它,在念经时不打妄想,就要时常思考佛经的深意和真意,这样,才可能修成正果。
佛学心得·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我有个俗家的弟子最近遇到了一些难题,觉得自己虽然也念佛念经但却没有太大的长进。他本来是个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初期便也随着当时的潮流下海经商。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创下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只是他的身上还残存着许多知识分子所具有的那些文化特质,而这则成了他在日益激烈的商战中最大的绊脚石。他犹豫着,希望能在感情与利益、兴趣与事业的矛盾中寻求到一条两全的道路,然而许多尝试都失败了。后来,他终于在诵经与打坐的修行中寻找到让心灵平静的办法,只是因为生意还在做着,免不了会有些应酬,因而对于本应是每天的修行就成了隔三岔五的修行。他曾问过我,他每到一处胜地,只要有寺庙就会进去拜谒,说明他求佛的心确实是虔诚的,可为什么在他需要佛祖给他一些指点和暗示的时候,他却感觉不到佛祖的存在?
我很明白他的心境,而这也正如生活中的许多人一样,平常并不能持之以恒地修习佛法,只希望在自己迷惑或有困难时,得到佛祖的保佑。一旦觉得佛祖并没有像自己想像中的那样伸出援手,便对自己求佛的行为产生了疑惑。其实,这种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我也不能把这种想法一棒子打死,但至少得说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存在着许多误会佛法本意的地方。其实这也是他不能在求佛的修行中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只世事,佛学修行更得持之以恒,非得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才有可能学到真知。否则,即使佛祖给了你暗示,你也照样视而不见。
我们修习佛法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其实是每一个人在准备修习佛法之前就应该反复问自己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如同古时候的人练功一样,非得有正确的修炼法门,否则就会走火入魔。求学求佛也是一样,没有正确的目的,端正的态度,必然容易走入外道,一旦走入外道,便很难回头了。
虽然人们觉得自己对佛祖一直非常虔诚,念经、拜佛,逢寺必入,然而我想告诉我的这位弟子,以及与他的想法相似的人,学习佛法必须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法永远修习不到真正的佛法。
我这样说,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委屈。事实上,只要你认真反思自己到底是如何念经修习佛法的,自然明白我为什么这样说了。在茫茫的红尘俗世中,谁能够真正做到心无旁骛地诵经念佛?谁又真正地做到了持之以恒?谁能保证自己每天都能按时修习佛法?就算不能按时,谁又做到了在生意场上应酬之后,仍能在自己休息之前把当天的功课认真完成?很少。能做到的人自然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认真地修习佛法必然会给你大智慧。一块顽石,被一滴小水滴经年累月地滴落在同一个地方,到最后,那看起来最无力的力量却可以把最有力的顽石滴穿!你能因此说小水滴就比顽石有力吗?不能。然而事实是,顽石确实被滴穿了,原因就在于水滴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很重要,不只是对于学习佛法如此,其它事情也一样。半途而废只会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悔恨,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我的那位徒弟,本就宅心仁厚,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相信其成就之时指日可待!
生活随想·心平常,自非凡
最近一段时间电视上总出现一个不错的广告,周润发做的,尤其让我喜欢的是广告中的一句话:心平常,自非凡。
周润发是我挺喜欢的一个演员,这不只是说他演的好,而且,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和很多修养不高的演艺界人员相比,他那么大的名气,却丝毫没有架子,也没有绯闻啊、与人争执啊这些负面的新闻,从这点上来说,我钦佩他。
世俗生活中的人,往往有了名望、地位和金钱后,便失去了自我,轻一些的是有些骄傲,重一些的便盛气凌人,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更让我反感的是,还有一些人甚至做出损害他人的事情,却丝毫不知道悔过。
骄傲自大在佛家被称为“慢”,“慢”就是佛家所说的六个根本烦恼之一,对此,只能克服,不能滋长。
佛家还讲求因果,每一事物的出现,一定有其内在的起因和相应的结果,在起因道结果的过程中,还必须有足够的条件。在佛法里,这个条件便是“缘”。“因”有“恶因”、“善因”和“净因”,所谓的“净因”,就是让自己的行为清净、不受污染的“因”。在《维摩诘所说经》里说,“欲净其土,当净其心”。
我并不反对世俗生活中的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生活过得好一些,我理解他们,很多人奋斗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优越些,让亲人们过得更舒适些,甚至让自己在社会中更能让人尊重,满足自己的一点虚荣心。
但是,如果获得了很好的名誉和地位,却迷失了自我,不尊重他人,瞧不起别人,这样的人,是虚荣心掩盖了自我,他的生活,也仅仅是虚荣心,而不是为了亲人的爱心和为了自己生活的善心了。
虚荣心每个人都有,如果没有经过佛家的修持,我也必然会有,即使现在,我也在想办法,让我的寺院更大一些,装修更好一些。这也是虚荣心,是我跟别的寺院相比产生的虚荣心。但这种虚荣心不是自私的,而是为了佛法更好地弘扬,方便更多的人通过我的寺院感悟佛法。
但世俗之人的虚荣心,却大多是自私的,是满足自己的。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指出,虚荣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对这一点,我是尊重并赞同的。但是,如果让虚荣心取代了全部的精神生活,取代了其他可以制约它的东西,那么,这个人的精神便被魔道左右了。
人的精神生活中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互相制约的,失去制约就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平衡就容易走极端。这一点不只是佛家弟子明白,就是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的普通人,也会明白这个道理。佛家讲,逆境助佛缘,我想,魔道也会助佛道,只不过,要用佛的心去制约魔,让自己保持平常心。
平常心,不是要求人没有贪、嗔、痴,而是调节自己的心,去制约贪、嗔、痴,以此得到平常心。平常心,自非凡,这句话不一定适合佛门弟子,因为我们并不要求自己“非凡”,但是,它却适合世俗人。就像周润发一样,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自己的事,做一个善良的人,已经得到世人的赞美,这种赞美,却不是满足他的虚荣心,也不是任何虚荣心可以满足的,因为满足虚荣心的一切都是虚幻,都不是永恒。而如他一样,用平常心得到的一切,却可以留传,是人类的永恒。如果用佛家的理论,这是“净因”所获得的清净自在,这“净业”(注)感得的结果当然是清净喜乐的结果,永离一切生死烦恼。这样的人生,不就是非凡的人生吗?
注:佛法中,身体、语言和意识上的一切行为都称为“业”,即身、口、意三业,包括恶业、善业和净业。
俗家佛事感悟·说说拜佛
这些年我曾拜访过很多寺院,看到很多虔诚的信徒进行布施、许愿还原的活动。我知道,现在全国有很多寺院都有一些旅游的功能,有的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有的是我国传统的风景旅游区,自然吸引了很多人游玩、朝拜。来往的信徒越来越多,进行佛事活动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我总有些忧虑,我知道,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不懂佛教的历史和常识的,他们往往遇佛便拜,恨不得拜遍所有的佛,以求得佛的护佑。
每一座寺院都有它的历史,它们或者是佛教中某一宗的道场,或者有它的本尊佛,虽然佛法归一,但是其中确实有一些细小的差别。更让我感叹的是,大多数世俗人,都对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感兴趣,认为他们的法力无边,而对其他的佛或者菩萨了解的十分少。这也是一般旅游区寺院中常见的现象,这从香火的多少上就能看出来。
这可能是佛教在日常生活中被世俗化而形成的现象,对于这一点,我是十分理解的。毕竟,对于没有经过佛教知识学习的人来说,从一些普及的书籍、影视作品中,或在流传的观念中,对佛陀和观音的了解更为方便一些。
但是,俗家人也确实应该了解一些佛教的知识。在藏传佛教中,常见的佛有三世佛,也就是过去佛燃灯佛,现世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佛弥勒佛。除了三世佛外,还有三方佛,也就是东方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首尊阿弥陀佛,还有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
如果众生祈求除去病痛,当然是向药师佛许愿,如若祈求长寿,可以拜阿弥陀佛,他是长寿佛。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肋侍,佛经中说,观音菩萨有32种变化,化身也多,所以人们大多拜他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曾对很多向我求教佛法的信徒说,如果不是在上师的引导下修持,仅仅是为了祈求平安和佛法的护佑,那么,在家中供奉一尊佛即可,只要经常供奉,就可以了,不要看到别人供奉什么,自己就学什么,或者,每到一座寺院,无论哪种佛像都要朝拜,那样的效果往往不好。
直贡噶举盛噶仁波切简介:
转世活佛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传承形式,寻找转世灵童的过程更是神秘,因此,这一现象被誉为“世界七大神秘现象”之一。
1977 年正月,盛噶仁波切出生于青海囊谦县白热家族,他是在母亲前往上一世仁波切生前主持并圆寂的寺庙——青海省玉树州噶札西寺的路上生下的男婴,出生之时,漫天飞雪的天边突然出现了彩虹。这是当地人认为只有活佛或是圣人转世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奇特景象。
从盛噶仁波切出生起,就有许多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在他身上发生。在喇嘛们寻找转世灵童过程中,还是孩子的他就对喇嘛们说:“你们这样找盛噶仁波切是找不到的,你们为什么不来找我,我就是真正的盛噶仁波切转世!”
为了寻找他,第三十七代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进行了闭关修持,祈求佛母指引。闭关圆满后,法王将得到的指示放进一个信封盖印封存,并选派了几位喇嘛从印度将信带回青海。信中清楚地指出转世盛噶仁波切的出生地点、父母亲的名字,并说他是一个有四个兄弟、龙年出生的孩子。16岁那年,他终于被第三十七代止贡法王澈赞仁波切认证为噶扎西寺盛噶仁波切转世,成为了转世活佛。
1994年,嘎仟仁波切与众多仁波切一起为盛噶仁波切举行了坐床仪式,仪式进行时天空出现了两道彩虹,干旱了很久的县城区更普降甘霖。
此后,盛噶仁波切先后到尼泊尔、印度等国家修行佛法。三年的佛学生涯中,现世盛噶仁波切在上师的引领和自己精进不懈的学习、修行下,为继承上一世盛噶仁波切的弘法事业而努力,最终达到佛法造诣的纯熟。
1999年,现世盛噶仁波切结束了印度的佛学生涯,以解脱众生的慈悲心先后去往世界各国弘法,赢得了各地信众普遍的尊敬和爱戴。直至今日,仁波切仍奔波于各地弘法,开启他弘扬佛法的毕生事业。他所讲述的佛理以生动平实的语言,切合都市人群的心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注释:
1.噶举:噶举派是西藏佛教一个重要的教派,“噶”的本意是佛语,也可以体会为师长的言教,“举”意为传成,因此,噶举派的修持方法注重口传,比较注重密法的修炼学习。噶举派又被称为“白教”。值得注意的是,噶举派是西藏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
2.直贡噶举:直贡噶举在西藏佛教界有一定地位,是噶举派“四大八小”中的一个分支,创始年代大约在12世纪中后期。
3.仁波切: 藏语的原意是人中之宝,旧译作宁波车,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尊称,主要用于转世者和大寺院在任、退任的住持。
归依佛门的艺人
http://www.forfo.net/tp/zdj.jpg个人档案●出生日期:1972年3月7日
●身高:180厘米
●体重:70千克
●血型:O型
●家庭成员:父母、一个弟弟、奶奶
●兴趣爱好:唱歌、打电动、飚车、跳伞、滑翔
●特长:篮球、弹吉他和打鼓
●昵称:小牛(因为有一双大眼睛)
●学历:韩国综合文艺学院主修戏剧,大三时退学
●最喜欢的饮料:咖啡
●最喜欢的服装品牌:意大利“依恋”休闲服
●最喜欢的香水:Burbuay牌香水
●最喜欢的音乐:摇滚、民乐等
●最喜欢的女演员:苏菲·玛索
●最喜欢的男演员: Jack Nicolson、Robert Deniro
●最喜欢的书籍:《无欲》--佛学书籍
●最喜欢的电影:《在美国时》
●最喜欢的颜色:蓝色
●最喜欢的异性类型:可爱、纯洁、开朗(如果爱撒娇更好)
●圈内好友:韩载锡、郑俊浩、车仁彪、沈银河
●最想去旅游的地方:美国的洛杉矶和巴西
●最想扮演的角色:《紫月亮》中的Alain Delon、《Delma & Louis》和《Knocking on Heavens Door》中的流浪汉
●主要电视作品:周末剧《我们的天国》(1993)、历史剧《一枝梅》(1993)、《青出于蓝》(1994)、《冰之恋》(1996)、《医家兄弟》(1997)、《天桥风云》)(1997)、《英雄神话》(1997)、《我怕恋爱》(1998,又名《爱情》)、《GHOST》(1999)、《初恋再一次》(1999,又名《青春》)、《爱上女主播》(2000)
●主要电影作品:《败者复仇记》(1997,又名《失恋情人》或《浪子回头》)、《在汉城的假期》(1997)、《恋风恋歌》(1998)、《毫不留情》(1999)、《无政府主义》(2000,又名《上海风云》)、《朋友》(2001)、《海岸线》(2002)、《太极旗飘扬》(2003)
个人专辑:《朋友》(2001)、《走向你的路》(1993)、《忧伤民谣》(1993)、《友谊》(1994)、《飞翔》(1995)、《风景》(1998)
佛家弟子 谦谦君子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张东健就开始阅读佛教著作。那时他因为胸部做手术,住院一个多月。父亲怕他闲来无聊,又怕他从此一蹶不振,就将韩国一个名叫夯俊的高僧写的一部随笔集《无欲》拿给他看。这本书不仅伴随他度过了病房中的寂寞时光,更从精神上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使他体悟出佛教的博大精深和无限玄妙——他被《无欲》深深地吸引和打动,直到现在,仍然将其视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以佛教为信仰。
也许是受佛学思想的影响,在韩国演艺圈内,张东健是出了名的“三好先生”——演技好、性格好、品行好。
演技好,当然是指他表演功底扎实,演什么像什么,而且戏路很宽。通常,公众比较关心他的影视作品,其实他拍的MTV和广告一样精彩。在SKY(崔真实的弟弟崔真容)《Forever》一曲的MTV中,他与车仁彪和金圭丽合作演出的对手戏,比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表现一点不差。故事主要讲述:一对从小离散的兄弟,各奔东西。后来,哥哥(车仁彪饰)当上了一名国际刑警,弟弟(张东健饰)则成为一个多国联合通缉的要犯,被抓住后,哥哥亲手枪毙了弟弟。弟弟死后,他的女朋友(金圭丽饰)终于将事实真相告诉了哥哥。可是,一切都太晚了……在这部只有短短数分钟的MTV中,张东健将一个罪犯弟弟的人生经历和心理活动演绎得非常生动,也非常有层次,因此受到广泛好评,并且带动《Forever》创下了连续八周荣登流行歌曲排行榜榜首的佳绩。与此同时,他在广告表演中的出色业绩,一样不容忽视。自1996年以来,作为韩国明星中的广告大户,张东健拍摄了很多画面精美的广告片和广告招贴画,将自己的演技延伸至各种商业活动中。他主要参与拍摄的广告有:三星“绅士”笔记本(1996~1998)、三星Any Call PCS手机(1997)、Juria男性化妆品(1997)、新世界百货商场(1998)、Boy Londo Sport服饰(1999)、越南牙膏(1999)、Dress服饰(2000)、SK Speedmate手机(2000)、E眼镜(2000)、LG BONIN男性化妆品(2001)、LG电冰箱(2001)等。他的广告造型充满故事感和创意,耐人回味。比如,在咖啡饮料“Maeil”的平面广告中,他和女主角背对背而立,虽然双双中箭,却都面带愉悦之色,并且略有所思。而射箭者,就是盘旋在他们头上的小天使。画面洋溢着一种温暖的诗情画意。特别是他眼睛低垂、抿嘴偷笑的侧影,如同电影画面一样,非常有雕塑感和立体感。
性格好,主要是夸赞他为人随和周到,善解人意,处处替他人考虑。张东健比较内向,经常会害羞,对于初次见面者,他常常打完招呼就无话可说了,给人不容易接近的感觉。
其实,他并无恶意,更不是故意冷淡对方,只是天性如此而已。与说得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做得多——永远不会拒绝他人的请求。只要他能够做到的,决不会不做或者是推脱。特别是影迷或记者的要求,无论多忙,他都会想方设法予以满足。拍摄电视剧《爱上女主播》时,有很多“FANS”跑到现场来找他签名,致使现场一片混乱。这时他既没有叫工作人员清场,也没有对“FANS”表示不满,而是一边叫大家排好队,有秩序地等待,一边抓紧时间签名,还一个劲地向摄制组道歉,显得非常谦恭。平常,如果有观众向他反映看了他饰演的角色,感到不愉快、不舒服时,他也会道歉,请求观众原谅。当他知道有圈内人批评他是“最不讨人喜欢的明星”后,并没有像有些“大牌”那样,不是咄咄逼人地要求对方赔偿“名誉损失”,就是以牙还牙,以骂还骂;相反,却很有诚意地向他人询问原因,请教改变此类印象的方法。更难能可贵的是,入行10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主动与人打招呼的习惯,而不是等别人先招呼他,即使如今已经红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也丝毫没有因为如日中天、身价倍增而目中无人。他淡薄名利,不慕虚荣,很少为了造势而造势,以至于直到入行九年以后,才有了一个官方影迷会。正因为如此,他在演艺圈很有人缘,被公认为“只有朋友没有敌人”的人。
品行好,应该是说他不贪婪,有同情心,有责任感,并且与人为善。他是富家子弟,父亲是韩国一家知名企业的董事长。但他并不以此为资本大肆炫耀,以攫取“方便”,而是一直对自己的家庭背景严加保密,因为他想靠个人的努力获得荣誉与成功。
张东健对公益活动的热心是出了名的。2000年,他曾经参加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募集捐款的义演;2002年底,他更向韩国电影人协会赠送大笔基金;接拍《海岸线》时,他主动降低片酬。七亿韩元的总制作费中,他只要了七千万,而按照惯例,他至少可以拿走一半。2002年,有60多名中国台湾影迷自动组成旅行团,去韩国参加他的歌迷联谊活动,当得知活动内容有一项是捐助韩国不幸家庭时,这些影迷便拿出捐款,请中介代为交给张东健。然而,中介竟私扣部分捐款,使影迷异常愤怒,联名控告该中介。张东健知道后,也义愤填膺,马上委托有关当局调查此事,并促成制定特别方案,以防止这类事情再次发生。
对“别人”的事,他就是这么有责任心,然而,对自己的事,他却特别马虎。2003年7月,有消息说,他被一个广告中介人一把骗走了10亿韩元。2003年以来,他接拍了许多广告,其中有三个广告是由同一个中介人负责联系的。拍完广告后,他迟迟没有收到酬劳,一问才知道,中介人早已经取走广告费并销声匿迹了。
其实,这种事情发生在张东健身上,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他是一个太容易相信他人、乐于与人为善的人了,是他的好品行使他不对任何人设防。这样的一个张东健,是不是很有佛家弟子的风度和气度?他虽然置身于弥漫着金钱与名利、声色与奢靡之风的娱乐圈,却保持了平和与淡然的心境和态度,并没有被眼前的花花世界彻底俘虏——作为佛教徒他有他的定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