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文字文明——中韩艺术家作品交流展”5月8日在京展出
中韩艺术家作品交流展展览名称:文字文明——中韩艺术家作品交流展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韩国驻华大使馆韩国文化院
承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开幕时间:2012年5月8日下午3点
展出时间:2012年5月8日——5月14日
展出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展览馆
展出规模:中国37位作者共展出74件作品,韩国22位作者共展出46件作品,共计110件作品。
http://www.shufa.org/bbs/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贺进的微博 文字文明——中韩艺术家作品交流展
中国参展作者名单:
王镛 李胜洪 胡抗美 王家新 曾来德 张景岳
陈国斌 曾翔 邵岩 魏立刚 邹涛 一了
李强 张羽翔 杨涛 肖文飞 胡紫桂 冷柏青
杨林 周汉标 于剑波 刘懿 徐涛 王飞
季雪忠 李成军 李青松 宫 冶 王培炜 杨沛沛
周万里 郭浩 郭福泉 柴天鳞 晏晓婓 万胜华
刘睿
韩国参展作者名单:
金钟源 具池会 金永三 李元东朴今淑 郑大炳
朴元济 李炳南 尹宽锡 李铢憙朴映度 朴昌燮
李炳道 朴世镐 金星泰 孙昌洛李钟善 崔玟烈
朴元圭 郑道準 李敦兴 孙东俊 “文字文明——中韩艺术家作品交流展”
前言。
中国历史上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汉字的发明被认为是感天动地的伟大创举,因而被赋予了神话色彩,《淮南子·本经训》即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和精神得以超越时空而传播与发扬,其功用,巨则可沟通鬼神,连贯古今,解释宇宙,范围阴阳;细则起居言事,铺陈吟咏,无所不备,无所不能。汉字的发明,也成为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完成表情达意的实用功能基础上,汉字书写还呈现出汉字的造型之美,并表达出人的内在情感与精神,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极具东方特色的艺术——书法。
作为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最迟在汉武帝时期,中国的文字和书法就已经传到朝鲜半岛;唐代的贞观初年,已有朝鲜半岛的学子到国子监求学,并孕育出崔致远等书法大家;在元代,时四任高丽宰相的李齐贤及后来的李嵓都有入元学书的经历,并把 “赵(孟頫)体书风”带入高丽,使其蔚然成风;清乾隆年间,当时的朝鲜丞相李艮遣人持“高尺二寸,阔五寸,厚半寸”名刺向郑燮求字而成一段佳话,而被朝鲜民族尊为自己“书圣”的金正喜于嘉庆年间拜著名学者、书法家翁方纲、阮元为师,学习书法,并把“碑学”思想带入朝鲜,从而开一代新风。这种交流在当代更是频繁。同时,韩国书法的发展尤其是现、当代书法的发展对中国书法同样也提供了许多非常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今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中韩两国正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深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韩关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弘扬原创,关注当下,激活传统,传承文明”,中韩两国艺术家将以“文字文明”为主题,借鉴中国书法的一些材质因素,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交流活动。作为文字的艺术,将以一种什么形式来理解其存在的广度和深度?将以一种什么姿态来为传承文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次展览无疑是一次新的尝试,两国的艺术家将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汉字书写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在当代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使其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与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1_277:} {:1_325:} {:1_43:} 并发就是这样写滴
================{:1_244:} {:1_277:} {:1_277:} {:1_56:}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