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alwd 发表于 2005-5-25 18:18

梁漱溟书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sdgalwd在 2005/05/25 07:01pm 第 4 次编辑]

转自《中国书法》杂字
梁漱溟先生的书
法,在书法圈内并无多
少人知晓,有的青年人
更是闻所未闻。不过这
也难怪,因为梁先生是
一个儒学家、哲学家,从
不以书法名世。但有一
个细节不妨一说:二十
多年前,上海书店曾根
据中央书店一九四九年
版影印出版了一本《书
法大成》,这本书的发
行量竟有五十多万册之
多!若放之今天绝对是畅销书了、即使在当时也算是非常
热销的一本书法鉴赏和学习的工具书一丁。书中收有许多名
家的法书范例,作者如沈尹默·白蕉、马公愚、邓散木等,
书体则真草篆隶都有。而在书后的附编中又选了四十位名
家手迹供赏析。形式多为诗稿尺犊。这四十位名家中除有
张骞、于右任·沈寐叟、叶恭绰等大家之外,还有一家就
是梁漱溟。
由此可见,梁漱溟的书法虽不属专家法书,但作为学
人书法很早就引人关注,还是颇有一席之地的。不过遗憾
的是这个细节并无多少人留意,或许可能是梁漱溟的学术
领域太偏太专了,以至他逐渐淡出了大众文化的视野;或
许也可能是他那曾经有一段被「封杀」的经历,以至人们
几乎忘记了他,难怪现在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有梁漱溟,更
不知道有个梁漱溟也擅书法:
然而,随着近年来梁漱溟的名字时常见于报章,声名
再起,人们又开始重新「认识]了他。其实令梁漱溟最出
名的既不是他的学问也不是他的书法,而是他在一九五三
年与毛译东主席当面顶撞的故事。如要了解梁先生的个性
品格,这段往事不可不说。
那是花一九五三年九月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上,作为一
届政协委员的梁漱溟发言时批评了新中国按苏联模式制定
的经济计划,指责中共一进入城市便忘记了乡村。说「工
人在九天之上,农民在九地之下」。梁的发言引起了毛主
席的极大不快,后来几天内便直接批评他是反对总路线,
破坏工农联盟。于是梁漱溟遭到了会场上几乎所有人的批
判,大呼他「不准胡言乱语!滚下台去!」但此时的梁并
不示弱,依然据理力争,并表示自己没有反对总路线,而
主席却诬他反对总路线,故希望主席要有「雅量」收回对
他的批评,并在众目睽睽之下,说: 「主席您有这个雅量,
我就更加尊重您,您若没有这个雅量,我将失掉对您的尊
敬… 「。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在一片「无限忠于」的氛围
下,梁漱溟冒天下之大不韪·凭着知识分子的一颗正直良
心,凭着爱国的赤胆忠诚如此直言「犯上」,是需要何等
的勇气!接下去事情的发展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大规模
的批梁运动接踵而至,梁从此被打下政治舞台·开始一了·
达数年的「闭门思过,听候处理」。也许毛泽东还是很念·
旧,并没将他怎样,还保留了他的政协委员位置。但在后
来的二、三十年中,梁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我们现在
仍可从《毛选》第五卷中谈到一篇措辞激烈、语气愤慨的
《批评梁漱便的反动思想》,可见毛泽东当时对梁的不満程
度。
其实梁漱溟和毛译东倒是数十年的朋友:他们相识于
「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解放前梁漱溟曾两次只身赴延
安,与毛泽东见面并多次彻夜长谈。为了国共和谈之事
梁作为民主人士也四方奔波游说,为国出力。但自一九五
三年风波之后,梁与毛则基本断交了,他俩从此再也未见
过面。
然而梁漱溟率直敢言的性格并没有因挫折而改变,他
在一九七0年的一次讨论「宪法草案」座谈会上,曾又一
次语惊四座。他发言认为,在《宪法》的序言中,写上个
人的名字一毛泽东一,包括林彪为接班人都上了宪法,皆
不甚妥当。在那个年代以「待罪之身」。还敢提出如此不
同意见来直接触忤最高领袖和「林副统帅」,真可谓是
「大胆」的了」。其实,这就是他的性格,并不是要有意「冒
犯」,对待朋友他也是如此。一九八五年挚友冯友兰九十
寿辰时邀梁赴其家宴,不也遭到他的拒绝么?他并直言相
告,大意是北大旧人现惟我二人存矣,应当会晤;实以足
下曾馅媚江青,故我不愿前来参加寿宴!
从梁先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根正
直·坚硬的脊梁骨。了解他的性格,再看他的书法,似乎
也有那种正直、坚定的学人凤范!梁漱溟先生的尺牍书
法,舒朗雅淡,秀逸流畅,说有赵子昂风味也不算错;其
落笔看似轻盈流利,然笔力存焉。他有几幅书法作品,虽
不铺毫重按,犹如瘦金体一般以笔尖运行,但线条刚劲而
富有弹性,元气清新而不俗。如图的一幅对联,是梁漱溟
先生-九四八年元旦所写,为一首杜诗中的两句:江月去
人只数尺,船尾跳鱼拨刺鸣。楚书结体开张舒朗,线条劲
健有力,可以称得上是梁先生的代表作品。梁漱溟从不认
为自己是书法家,这是他在书信、日记中曾多次表白的:
「我自幼不屑为临池功夫,从来于任何碑帖书法不加理
会,旁人或指我是学赵子昂,或指我是李北海,实则
安得有空闲及此耶r@-.』 (《寄君大侄》一九八0年)曾"
为人写字作书,每意求笔力矫健,力转见其俗劣,盖胸次
未能廓然坦荡,是可耻也。孟子指出学问之道在求其放「:
放心者一切间外逐物之心也。写字作书但恭敬从事便
得。I(《致勉仁义学院同学》一九八四年一当他九十四
岁,晚辈亲友索书,他还在日记(-九八七年卜-月二
门)上记有:『功纯留纸嘱作书,不知我不善书法。。
尽管如此,求梁先生墨宝的人·直还是络绎不绝,尤
其当年任北大授课时,由于求字者渐多,使得他难以应
付,以致不得不出安民告示了。有一则
《梁漱溟启事》 (载《北京大学日
刊》,一九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云:
「同学诸兄前后交来嘱书各件,今已一
律写竣,请各位到三院教员休息室自行
检取为幸。再,漱溟作书至劣,所以当
挥写时殊不自觉兴趣,迫于嘱命应酬而
已。此良为苦事,自今以后声明谢绝,唯
谅是幸。」
这倒是一则有趣的花絮,可入名人
铁事集。说起梁漱溟和北大,还有一段
故事可资谈助。梁先生并没读过任何高
等学校,他的学问全凭自学,当年他投
考北大未被录取,但随后在上海《东方
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究元决疑
论》,却被蔡元培发现。蔡元培知他对
印度佛学有研究并看出了他的才华,即
决定请他到北大任教。梁漱溟开始有些
犹豫,自己只有二十四岁,考北大都没
进,怎敢一下子就出北大老师呢?但蔡
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以及真诚
待人的长者之风打动了他,于是就应承
了下来。后来梁漱溟终成-代大师,证
实了蔡先生的眼光。
梁漱溟书法坚劲挺拨、一身傲骨的特点,和他的性格
颇多相似之处,书如其人,人如其书。他以独特己见不随
流俗而闻名,虽因犯颜直谏而遭受打击,却九死而不悔。
据说当年全国「批林批孔」运动盛行时,他作为孔孟之徒
又受到了无休止的斗争和批评,当问他的感受时,他引孔
子的话作了回答: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掷
地有声。

sdgalwd 发表于 2005-5-25 18:19

梁漱溟书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sdgalwd在 2005/05/25 06:28pm 第 1 次编辑]

sdgalwd 发表于 2005-5-25 18:19

梁漱溟书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sdgalwd在 2005/05/25 06:28pm 第 1 次编辑]

sdgalwd 发表于 2005-5-25 18:20

梁漱溟书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sdgalwd在 2005/05/25 06:31pm 第 1 次编辑]

sdgalwd 发表于 2005-5-25 18:29

梁漱溟书法

长安佬 发表于 2005-5-26 01:00

梁漱溟书法

铮铮铁骨,一代大师。

wennai 发表于 2005-5-26 02:05

梁漱溟书法

好字呀!

chenbaiye 发表于 2005-6-17 15:37

梁漱溟书法

一生服膺。

yzq 发表于 2006-7-26 10:19

此帖不能不回

梁先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为反抗专制主义的代表,其书如其人,开朗阔达,超然物外,为发贴者叫好,此帖不能不回.

victor7512 发表于 2009-5-7 16:35

为梁漱溟叫好!!!

文人本色!!!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梁漱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