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草堂
发表于 2007-3-16 00:03
小楷洛神赋节录
暗香草堂
发表于 2007-3-16 11:16
斗方隶书
[ 本帖最后由 暗香草堂 于 2007-3-16 11:17 编辑 ]
暗香草堂
发表于 2007-3-17 17:14
em11 em11 em11
暗香草堂
发表于 2007-3-17 19:25
em6 em6 em6
暗香草堂
发表于 2007-3-20 10:14
本帖最后由 暗香草堂 于 2011-4-6 14:25 编辑
```````````````
暗香草堂
发表于 2007-3-25 21:37
再上小楷
暗香草堂
发表于 2007-3-27 10:57
敬录鲁公争座位帖
此碑现存陕西省西安碑林,是中国著名的一处古迹,这里有许多举世瞩目的古代碑刻,它不仅记录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也展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书法艺术。《争座位稿碑》就是收藏于陕西省西安碑林的第二室的一块碑刻,整块石碑高81厘米,宽152厘米,碑上字体为行草书,作者运笔流畅、恣肆汪洋,给人以既酣畅淋漓又苍劲庄严之感。
《争坐位稿》或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与郭英又书》,刻帖,行草书。相传真迹有7纸64行,曾归宋安师文。安以之上石,今石存西安碑林。
颜真卿(公元七0九-七八五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由于被封为鲁郡开国公和做过平原郡太守,故人称颜鲁公、颜平原。
《祭侄稿》行草墨迹,麻纸本。纵二十八点一六厘米,横七十二点三二厘米。二十五行,二百三十四字。此文稿是颜真卿为殉国的亡侄所写。全篇苍凉、悲愤之情,藉于笔墨,汩汩流出。其书神采飞扬,姿态横生,笔势雄奇,出神入化。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争座位帖》被米芾评为颜书第一,有篆籀之气。其书中锋藏锋用笔,线条圆转遒劲,格调浑厚中见灵巧,气势雄伟中带逸气。与《祭侄稿》相比,前者点画狼籍,后者显得平和;前者感情激越,后者比较理性。
颜真卿的行书纵横开阖,气势磅礴,它的点画非常浑厚,书写时逆入回收,中锋按笔行走,有篆籀遗法,起笔和收笔处牵丝映带,使点画在浑厚的基础上灵动流畅,姿媚跃出。它的结体多为外拓,非常开阔,章法上字距行距比较紧凑茂密,整个风格可以用沉雄恢宏四字概括。x(eX6q gV
《祭侄稿》为墨迹,圆浑遒劲,流畅奔放,清晰地反映了运笔的精细之处,是初学者最好的范本。《争座位帖》为拓本,一经翻刻,线条的凝涩性和含蓄感增加了,显得更加厚重苍茫,强化了颜体特征。颜书传世杰作《祭侄文稿》早于《争座位稿》两年,是颜真卿行草书优秀的代表作品,《争座位稿》是颜真卿在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致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稿本。它与《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被公认为《颜书三绝》。《东坡题跋》说:“颜鲁公与定襄王书草数纸,此公他书为奇特,信手自然,动有姿态,乃知瓦注贤于黄金,虽公犹未免也。”《海岳名言》评论:争座位帖有篆籀气韵,杰思也。”《虚舟题跋》讲:“祭侄奇在豪宕,告伯父渊润滋宏,至论座则兼有祭侄、告伯两稿之奇,情绪不同,书随以异,所以直入神品,足为兰亭后劲也。”《争座位稿》据《金石萃编》记载,此帖自宋以后,有七种刻本传世,较好拓本藏故宫博物院。
世称颜鲁公行书绝妙,尽在于“二稿”(《祭侄文稿》、《争座位稿》),也有“颜书三绝”之称,是把《祭伯父文稿》与“二稿”并称。因《祭侄文稿》为墨迹,风貌尤存,故书法史享誉最高,有“天下第二行书”之名,历代论颜真卿行草书多以三稿为据。颜真卿传世作品甚多,仅宋徽宗时,内府所藏就有八百余种之多。今天能见到的大多为碑刻楷书拓本,碑刻行书拓本中有一稿《颜真卿三表帖》,书史却对此少有评介,而全国各地碑刻及版本较多。武汉古籍书店1986年曾印刷出版过,因其刻工拙劣,笔意多失,多被书界视为颜书伪作,争议颇多。因此稿在诸多记述颜真卿主要作品时常不提及,故此帖鲜为人知。由朱关田先生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颜真卿卷》(1994年)也只字未提及此稿。可见此本颜书虽然存世有据,但已经视为伪书,不入颜真卿主要传世作品之列了。
学颜真卿行书应从《祭侄稿》得其法,从《争座位帖》得其神。前人学书重真迹轻刻本,我觉得光临《祭侄稿》容易写得轻薄油滑,应当同时临摹《争座位帖》。
暗香草堂
发表于 2007-3-28 11:25
祭侄稿临作
[ 本帖最后由 暗香草堂 于 2007-3-28 11:26 编辑 ]
暗香草堂
发表于 2007-3-29 18:45
文心雕龙神思篇
暗香草堂
发表于 2007-4-5 23:48
《有奖春联大家写》活动评选结果
《有奖春联大家写》活动得到广大网友的热情支持,评选结果如下:
一等奖: 颜米王
二等奖: 雷铎
梁炳伦
方岚
三等奖: 暗香草堂
一得阁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