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雅集
发表于 2012-8-9 19:32
{:1_277:}{:1_277:}
煮墨斋主
发表于 2012-8-9 20:27
祝贺石双樑新书《游刃》网络展成功 !!
石双樑老师的篆刻,从秦汉玺印到明清流派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猎,采用各种文字素材入印,于古玺印之中得韵致。印文工稳、洁净、古雅。用刀率性而活络,流动中的丰富,劲健骨劲中的精微。方圆曲直,相映成趣,干脆利落,自然天成。尽显古雅之趣,素朴之韵,和谐之美。其篆刻的每一方印作都精雕细琢,渗透着真意,通过刀法运用,在块面布局中鲜明地表现出不同轻重虚实的节奏感。一个小小的印面,承载着他的情感、气质、学识乃至人生理想。他的印作既有古印的平静醇厚,又有今人的风流倜傥,方寸之间的美在平淡中透着惊奇,在微小中透着宏大。石双樑老师的印以雄强豪迈的大气胜,以纵情有韧的刀法胜,以精心营构的灵气胜。线的奇崛,刀的爽利,章法的胆敢独造带给人视觉的新鲜没有矫饰,没有犹豫,有厚度而不板滞, 一派天然任性的气度。纵观其印,他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古老的篆刻艺术,以自己的禀赋与才情感和震撼力。结字造型在平易与新奇之间,没有机巧的经营,径取古玺、汉印平正从容的体势,稍施错落,求端庄大方的正大格局;用刀直率,,更以扎实的传统功力,树立了自己简约、高古、冷逸、奇肆、劲健的印风。愿石双樑老师艺术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我喜欢石双樑老师的篆刻,希望能够得到一方石双樑老师的印章!!
330800 江西省高安市第五小学 皮幸军
电话13870562167
煮墨斋主
发表于 2012-8-9 20:27
祝贺石双樑新书《游刃》网络展成功 !!
石双樑老师的篆刻,从秦汉玺印到明清流派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猎,采用各种文字素材入印,于古玺印之中得韵致。印文工稳、洁净、古雅。用刀率性而活络,流动中的丰富,劲健骨劲中的精微。方圆曲直,相映成趣,干脆利落,自然天成。尽显古雅之趣,素朴之韵,和谐之美。其篆刻的每一方印作都精雕细琢,渗透着真意,通过刀法运用,在块面布局中鲜明地表现出不同轻重虚实的节奏感。一个小小的印面,承载着他的情感、气质、学识乃至人生理想。他的印作既有古印的平静醇厚,又有今人的风流倜傥,方寸之间的美在平淡中透着惊奇,在微小中透着宏大。石双樑老师的印以雄强豪迈的大气胜,以纵情有韧的刀法胜,以精心营构的灵气胜。线的奇崛,刀的爽利,章法的胆敢独造带给人视觉的新鲜没有矫饰,没有犹豫,有厚度而不板滞, 一派天然任性的气度。纵观其印,他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古老的篆刻艺术,以自己的禀赋与才情感和震撼力。结字造型在平易与新奇之间,没有机巧的经营,径取古玺、汉印平正从容的体势,稍施错落,求端庄大方的正大格局;用刀直率,,更以扎实的传统功力,树立了自己简约、高古、冷逸、奇肆、劲健的印风。愿石双樑老师艺术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我喜欢石双樑老师的篆刻,希望能够得到一方石双樑老师的印章!!
330800 江西省高安市第五小学 皮幸军
电话13870562167
老玩童
发表于 2012-8-9 21:02
我是年近八旬的老者看惯了传统的篆刻作品对当代年轻人多数类似涂鸦的作品实在不敢恭维。今见先生大作扑素的封面装帧引吾逐頁拜读,总的体会是有创造、有新意、有歆味、有风格,独具一帜。学习了!活到老学到老接受新挑战。
津门雅集
发表于 2012-8-11 16:10
能写的朋友真多呀
煮墨斋主
发表于 2012-8-11 19:11
祝贺石双樑新书《游刃》网络展成功 !!
石双樑老师的篆刻,从秦汉玺印到明清流派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猎,采用各种文字素材入印,于古玺印之中得韵致。印文工稳、洁净、古雅。用刀率性而活络,流动中的丰富,劲健骨劲中的精微。方圆曲直,相映成趣,干脆利落,自然天成。尽显古雅之趣,素朴之韵,和谐之美。其篆刻的每一方印作都精雕细琢,渗透着真意,通过刀法运用,在块面布局中鲜明地表现出不同轻重虚实的节奏感。一个小小的印面,承载着他的情感、气质、学识乃至人生理想。他的印作既有古印的平静醇厚,又有今人的风流倜傥,方寸之间的美在平淡中透着惊奇,在微小中透着宏大。石双樑老师的印以雄强豪迈的大气胜,以纵情有韧的刀法胜,以精心营构的灵气胜。线的奇崛,刀的爽利,章法的胆敢独造带给人视觉的新鲜没有矫饰,没有犹豫,有厚度而不板滞, 一派天然任性的气度。纵观其印,他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古老的篆刻艺术,以自己的禀赋与才情感和震撼力。结字造型在平易与新奇之间,没有机巧的经营,径取古玺、汉印平正从容的体势,稍施错落,求端庄大方的正大格局;用刀直率,,更以扎实的传统功力,树立了自己简约、高古、冷逸、奇肆、劲健的印风。愿石双樑老师艺术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我喜欢石双樑老师的篆刻,希望能够得到一方石双樑老师的印章!!
330800 江西省高安市第五小学 皮幸军
电话13870562167
我心若水
发表于 2012-8-12 19:19
祝福,期待。
岭上人家
发表于 2012-8-12 20:16
{:1_277:}{:1_277:}{:1_277:}{:1_226:}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2-8-13 23:06
{:1_277:}{:1_296:}{:1_277:}
孔祥宇
发表于 2012-8-14 18:16
一直在网上关注着石双樑先生,知道石双樑先生是从他的篆刻作品开始,其篆刻有一种沉着痛快之美,每次看到其篆刻作品总会有新的发现和心得。今年起石双樑先生又弄起了汉砖砚,加刻边款,很有文人意趣。今天还看到了石双樑先生写的瓷器,很具文雅。石双樑篆刻见刀见笔,爽朗、遒劲、生辣的线条中既有勇猛冲刺的势态、跌宕起伏的情状,又有古朴雄深的内质。由点画线条整和而成的形体,则是以大开大合、纵横捭阖为特色。字形结体在古人写法的基础上大胆夸张,拙中藏巧。为了需要他有意把字形略为拉长,开张对比,更显得意味苍古沉雄。字法、章法节奏韵律更加明快。善于在洒脱飘逸的线条中自如地驾驭轻重、疾迟、粗细的变化和转换,营造出作品的灵动跳跃之势,给人以既沉着痛快,又韵味十足的美的享受。在他既古且新、神完气足的风格面貌上,让人看到了他对前人书法经典的传承与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