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国“明清调”书法抉赏选——王铎篇
张爱国“明清调”书法抉赏选——王铎篇
《明清调书法图粹》一书为青年书家张爱国所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共由《巨轴篇》、《手卷篇》和《册页篇》三册合成,系张爱国先生多年研究明清调书法之结晶。张爱国先生认为,“明清调书法” 这一名目虽源于二战以后的日本,是对明末清初那些酣畅淋漓的高堂大轴行草的特有指称,但同时出自同一人之手的卷册类作品中,同样也传达出一种相近的气息或风格。对于“明清调”的代表性书家们来说,不同的仅仅是作品的幅式。因此,张爱国先生根据多年研究明清调书法的心得创造性地将“明清调”书法的概念由巨轴类扩充到卷类以及册页、斗方、扇面、尺牍类作品,并在此三册书中对此作了非常详实而可信的阐述。
由于时间和打字特慢的缘故,不能将书中内容一一附录,现特先摘录《书法图粹》中有关“明清调”代表书家之一王铎的部分作品抉赏于此,与各位同好一起欣赏学习。
张爱国“明清调”书法抉赏选——王铎篇
王铎《行草过中条语》这是王铎四十八岁的作品,力、韵、意俱佳,堪称完美。
此作充分展现了王铎在行草书创作上的过人才华,写得摇曳多姿,一往情深。用笔轻重提按,皆恰到好处,如“八、条、河、东、忆、登、尧、封、今”等字。结字左牵右扯,开合伸缩,变化多方,如“予、年、条、望、非、意、而”等字。特别是有些字,因势而作,气趣横生,如“忆、多、峰、霞、勉”等字。章法上,不知是否与作者的书写方式有关,左边两行下方紧密且向左下顷移,留下右边一二行之间的大空,遂将穷款“己卯洪洞王铎”六字落于全幅的左边中间偏上位置,以求平衡,收奇中见平、险中求胜之效。
作者此作写来得心应手,非常自信,虽然米芾影子仍未尽脱,但自家面目已然暴露无疑,是王铎行草创作跨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之一。
张爱国“明清调”书法抉赏选——王铎篇
王铎《行草过中条语》图张爱国“明清调”书法抉赏选——王铎篇
王铎《行草题柏林寺水》此作用笔摇曳多姿,字势跌宕起伏,笔沉墨饱,力抵千钧。快速的行笔中仍将提按顿挫交待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如“寺”字末笔和“波”字起头一点间的连笔、“震”字末笔的顿挫动作、“湿”字的三点水等,不一而足,显示了书者深厚的功力和高度娴熟的用笔技巧(这也是今天学王铎书法的人往往不到的关键所在)。结字和章法上,极尽大小、长短、宽窄、欹正之能事,如“日、夕、湘、片、白、经”之小、“潇、震、泽、龙、湿、佛”之大、“亭、军、青”之长、“寺、波、亭、震、青、府”之欹等。有些字,牵扯挪让,奇趣横生,如“波、浸、湿、水”等字。用墨浓重饱满,枯湿互见,如“动、龙、珠、佛、骑”等字之湿;“寺、波、震、坤、轴”等字处的枯笔。
据日本同学介绍,此作所书的绢,是一种极光极薄的细绢,非常精练难得,书时极能发笔,激发创作者的情绪。因此,我们看王铎此作觉得骨力劲健、跌宕起伏、浓淡枯润,极意变化而又复归自然,的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张爱国“明清调”书法抉赏选——王铎篇
王铎《行草题柏林寺水》图(该图转贴自书法空间)
张爱国“明清调”书法抉赏选——王铎篇
王铎《自书五律诗》这是王铎的又一幅巨轴力作,书时四十九岁。笔酣墨饱,笔走龙蛇。整幅作品给人气势酣畅、墨痕淋漓的感觉。因涨墨出现的大面积墨块和线条构成有力的对比,令人惊惧于作品摄人的气魄。从“香、旧、林”三字墨色往左下方流淌和“说”字左上方的两个墨滴来看,估计作者有可能立于作品的左侧,着两人拉扯绫绢书写。这又向我们透露了一些晚明人书写巨轴作品姿势方面的消息,值得注意。
张爱国“明清调”书法抉赏选——王铎篇
王铎《自书五律诗》(该图转贴自书法网)
张爱国“明清调”书法抉赏选——王铎篇
王铎《行草临王筠帖》王铎行草书创作水准之高,数量之多,300年来罕有其匹。此作虽为行书,实以大草笔意出之,是巨轴连绵行草的杰作。
于落款可知,作者于极为放松兴奋的状态下完成此作,笔势奔涌,一往无前。而又能寓多种对立矛盾的变化因素于其中,如字的欹斜大小、笔的提按顿挫、墨的浓淡枯湿等。于长期临古浸淫阁帖中积聚的深厚功力成为他敢于“放手”、“撒手”的资本。飞腾跳掷的纵笔运行中不失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的控制。如“弟子赢劳”,四字连缀,运笔如疾风骤雨,而四字连接处提顿交待仍明明白白,一丝不懈。
全幅字势起而凝重,至“勤”字此段中,时轻时重、时快时慢。“此日来”三字以下,拄笔奋进,一气呵成。“来”字末笔,折而下压,力抵千钧。以下“叙、遣”二字,若犬牙交错,因迅疾挥写而形成的“摔笔”,饱满结实中见爽利劲健,如“叙、遣”二字的末笔。“王筠和南”四字一泻直下,“南”字末笔奋力上钩,锁定字势,节奏明快而摇曳多姿。
该作痛快淋漓、兴酣墨饱。“至情”二字处两个浓重的墨点,尽透消息。全幅墨色枯湿浓淡,自然变化。作者将高度纯熟之技巧和草书创作之***逬发结合得几近完美,成为晚明巨轴行草大写意风格的巨擘。
张爱国“明清调”书法抉赏选——王铎篇
王铎《行草临王筠帖》(该图转贴自书法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