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班新学员
发表于 2006-5-15 00:53
原帖由 cdd 于 2006-5-14 18:34 发表
老兄用笔,铺笔还可以,拎笔就怪火.所以细划就显得尖滑,不入纸.拎笔也要有按的感觉,否则越写越滑,越写越俗.贵州没有太好的书家,不要在这个小圈子里沾沾自喜.多学学汉魏古人,笔沉得下来,才会有进步.
老者一听你开腔就是个书法崴角子,本学员只晓得“提按”。哪样“铺笔,拎笔”?刷油漆啊?胺?写草书学哪个汉魏古人?胺?少开点黄腔,不懂隐倒点,扑在水底,搞清楚了再浮上来,免得败我联盟的名声。
[ 本帖最后由 老干班新学员 于 2006-5-15 00:56 编辑 ]
老书记
发表于 2006-5-15 10:13
原帖由 老干班新学员 于 2006-5-15 00:53 发表
老者一听你开腔就是个书法崴角子,本学员只晓得“提按”。哪样“铺笔,拎笔”?刷油漆啊?胺?写草书学哪个汉魏古人?胺?少开点黄腔,不懂隐倒点,扑在水底,搞清楚了再浮上来,免得败我联盟的名声。
写草书的确要多参汉魏,历来大家多提倡篆隶,以增线条之金石之气。韩之草书确有漂浮不入纸之感,新学员所指正是一语中的。
对待不同意见,即使有所偏颇,也至于这样对待别人!
另外,南山道人学书虽起点高,但起步较晚,虽时而八大、时而徐渭,但仅得其表象,未得其质。说明其基本功还有相当大的欠缺。
不知南山道人本人对此持何意见?
南山道人
发表于 2006-5-15 10:53
韩之草书确有漂浮不入纸之感
这条我不同意,我的草书还勉强可看正在于线条的沉厚和力度。
另外,南山道人学书虽起点高,但起步较晚,虽时而八大、时而徐渭,但仅得其表象,未得其质。说明其基本功还有相当大的欠缺。
这条说的对,所以我经常变换,正是想丰富我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