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2006书家作品走势——天津
书法报16版收藏中摘录中国书法超市——胡侃2006书家走势一帖。天津一地域即将摘发,
请大家继续讨论 天津 书家的书艺与市场走势
原帖发于中国书法超市——收藏研讨——侃2006书家走势(天津)
http://www.qyx888.com/viewthread.php?tid=17376&extra=page%3D1
天津:(已有言论如下)
抱璞生:看完北京上海,今晚说天津:原来大家一直把天津作为北京的南大门,说一天津一直是引人注目。吴玉如老先生之后,李鹤年承其衣钵,几无发展。王学仲先生书画俱佳,幼年有神童之称,中老年享有盛名,又据中国书协副主席、天津书协主席高位,当时价格高点,千元左右也属正常,近年淡出,价格攀升不大,老抱以为也算物有所值。老抱看重的,是龚望、余明善和孙伯翔三位先生,龚先生写隶书,在当代也算独树一帜,除了沈定庵、刘炳森和华人德,当代隶书几无人能与相提。余明善章草与魏碑,也算读造,宋克一路,过陈巨锁远甚,当代不让郑诵先。孙伯翔师王学仲,魏碑过之,当代独步,目前2600/尺左右,窃以为不下马公愚、潘伯鹰,值!老先生如赵伯光老,守成有余,新意不足。袁建民魏碑几不让孙伯翔,最后因甜熟失之千里。曹伯昆越来越俗,不见长进。孟宪维(?)死守颜楷,徒成下品。年轻一倍,入选、得奖最多的,恐怕天津市郝金宝、张建会和赵飚,郝是展览字,巧于安排。张是功夫字,尚需造就自己的个性艺术语言。赵飚成就主要体现在篆刻,在石油系统富有影响。行斋袁爱民,最近两年字渐入静,成就不大。楷书刘洋洪和任云程,学孙而不学孙所学,不知有汉。冯裕邦(金松)草书写得不错,可惜在天津不显山不漏水,影响了大气。霍春阳也是中书协会员,字写得有文气,但无意气。
叶边游鱼:孙伯翔:收藏评点:据说去他家是3000一尺,这也太高了。老头子现在活动少了,关注度没有以前高,但是江湖地位在那搁着呢。运气好了市场上他的精品价格不高也可以拿到,前几年写的,很值得投资。中长线投资
伴俗斋:天津不熟悉,听各位道兄高见
JIE:当代天津书坛王学仲诗书画在全国影响较大,又居高校名门,资深教授学者,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其徒孙伯翔在魏揩上贡献非凡,虽一介平民但魏揩成就可居当代书坛之里程碑,仍存升值空间.龚望,余明善二老书品格调较高,当尊收藏之列.中年名家似乎断档,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书家无几,但值得关注的年轻一辈有几贤.张建会,刘红洋曾多次获全国奖,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在全国书坛影响较大,张以隶书获奖立足书界,跻身中国书法理事,又出任天津书协秘书长,出道较早,书品较高.刘以篆书篆刻饮誉书坛,其大篆和印章为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并不被师门所泥.再有任云程,郝金宝也追其后,任以魏揩名世,郝以行草获奖,它日后必有可观,收藏者可以一赌.美术界霍春阳,何家英虽作品水平较高,但价格较高.近期以无较大升值空间,年轻的画家贾广键,李孝萱可看升值之日.
大山:前面老师说了很多,我稍做补充。天津的文化底蕴甚厚 ,元朝建都之后,为方便南方给养供应京城,便在海滨天津设港,天津卫由此诞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她成为东南晋京必经之路,清代以后,重要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南北交汇的中心之一,更使她成为一个极富包容的移民城市,这里有京城的显官巨贾享受人间烟火的天堂,有军阀沙场失利后在此避难栖身,还有无数黔首为谋生计,南下北上在此歇脚打尖......翻开近现代书画史,很多名家如吴昌硕、李叔同等都在天津留下了痕迹 ,又因为她的平民化倾向和书画家的布衣身份,许多作品流落民间甚至被历史的烟云湮没消失。然而文化的生命力又是那样的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且正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天津人的生命和生活之中。
吴玉如先生当为现代天津书法的当家人之一,几十年寓居津门,不求闻达,以课徒自给。书法上溯晋唐,风流儒雅,风格多样,一时有南沈(尹默)北吴之称,为一代大家,作品在天津流传甚广。吴先生在天津有很多弟子,杰出者如首师大欧阳中石先生,其余如李鹤年、尹连城、韩嘉羊(祥)大部分都在天津活动,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耿仲阳先生更是一位非常平民化的书家,虽为清朝阁丞华世奎唯一衣钵传人,却一生买字教徒弟,足不出里闾。善作榜书,神采飞扬,其余书体传世很少,也不足观,因为流传较多,加之弟子之中并无出奇人物,缺乏宣传,价格不高,极有收藏的价值和升值空间。
袁健民先生是杨柳青编辑,一级美术师。功力深厚,浸淫北碑数十年,对张猛龙用功尤深,后加了欧阳询的楷书(自称“张里欧面”),然略显甜俗,但不少作品神采飞扬,且价格不高,值得收藏品味。
况瑞锋先生为商学院教授,国学底子很深,一口沧州腔讲课尤其精彩,敝以为长江以北少有出其右者,善书画,嗜武术,可惜忙于教学,不知道近年怎样,但作为中青年书家,较低的价格加上教授的头衔,作品应该有一定的收藏指数。
画家之中要提一下的是天津工艺的退休教授赵树松先生,从中央美院附中到中央美院李可染工作室弟子再到天津工艺,赵先生一生勤于艺事,心无旁骛,坚持走着那条“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艰辛寂寞之路,不重宣传,加上为人木讷,天津之外几乎少为人知,但实为当代走传统路子画家中的翘楚,不知先生近年身体可好。保重!
高人很多,知道得很少,说得不对之处多包涵!
[讨论]2006书家作品走势——天津
比较实际.[讨论]2006书家作品走势——天津
有哪位知道这些书家的润例?谢谢!王千 王明九 王学仲 尹连城 宁书纶卢善启田蕴章冉繁英 安宏忠曲世林华非华露香 华刚年毕开文 齐治源 刘铁英 刘洪洋 孙宝发孙家潭孙伯翔任云程 张荫洲 张建会 张牧石 余明善李萍 李泽润李占会李华钧李鹤年 陈云君陈启智 陈骧龙陈连羲 邵佩英况瑞峰 辛一夫 孟宪维孟德荣孟昭丽 范润华 姜仲圣 赵飚赵伯光 赵士英 胡忠恕郝金宝 高昭业 徐嘏龄 顾志新顾颖之唐云来 康国林阎秉会 龚望曹柏昆 韩嘉祥韩征尘 董鸿程窦国峻 潘若骏 穆奎信冯星伯刘止庸刘松庵 张谦吴玉如单体乾赵云起耿仲敭黄寿昌蓝云 穆子荆孙其峰 王忠智王颂余 袁健民喻建十路棣霍春阳 郝军胡健
[讨论]2006书家作品走势——天津
当前天津的青年书家的后劲很大,如:薛卫林、李锋、郝军、邢纪庆等,他们各有长处。李锋等行草书多次入选国展,有的还获奖。李、郝以技法胜出,薛、邢等展示才情。尤其薛的追求有禅意的章法与结构,技进乎道,追求大的气象。品薛的书法作品,如同品清茶,初看没什么,越品越有味道。加以时日可上大乘。郝军领悟能力强,善于摸索书法的内在规律,讲究用笔的思变;他的小楷见功夫,是用聪明的头脑,下最勤奋的功夫。现在他们的润格不高,50-300元/平尺,但他们的10-30年一定上升趁势,值得长线投资。如:孙伯翔2006年对外4000/平尺,10年前4尺整纸不过1000元左右。可以说1:30呀,当时花3-5万,现在100万了,如果谁做了孙老的长线,现在也是由跑堂的变成大掌柜的了。张建会的书法价位随着身份的变化而变化,目前用以前的价,张是忙不过来了,4尺整张的精品市场价在3000元。。。[讨论]2006书家作品走势——天津
终于在天津板块看见崔先生帖子了!高兴![讨论]2006书家作品走势——天津
看来外面对天津还不是很了解.我很看好天津当今的一些少壮派.可惜没有资金搞收藏.天津的书法传统是其他地方少有可比的,再加上一些包装即可.而外面一些热闹的,甚至获奖的,有的其实刚会写字而已.而天津这些入展和获奖的,玩的都是真工夫.比如搞一个擂台赛,现场抽签定内容书写,天津获奖的肯定多.[讨论]2006书家作品走势——天津
外面对天津的关注和了解都不太多。《书法报》2006书家走势一帖将摘发天津一部分的。
所以希望天津各位同仁参与天津书家2006走势的讨论,
并可趁此对天津的书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与略深入的分析。——可以对天津书家做横向(与其它省市书家比较)和纵向(过去、现在、将来)的分析
可以谈书艺,也可谈市场。
[讨论]2006书家作品走势——天津
天津书坛在张建会老师的带领下,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个新的面孔出现在中国书坛.4月份在大港的青年书法家研讨会就是一个开端.
[讨论]2006书家作品走势——天津
我们的未来大有希望...拭目以待......[讨论]2006书家作品走势——天津
继续:(言论摘自中国书法超市)天怜幽草:天津稍稍熟悉点也就王学仲、孙伯翔、余明善 、孙其峰、王颂余数人,霍春阳画相当典雅,书法似乎难与前面几位相提并论。其实,仅有上述诸位,已足以使天津的书法在全国排入前十了 。前四老中,孙伯老功力最好、风格最为彰显;孙其峰老书画并进,书以画贵,但隶书中的苍茫大气在书法界也少有人可与其比肩;王学仲与余明善先生皆担任过中国书协副主席,王老还是书学界泰斗式人物,但两老在创作上似乎达不到两孙的水平。颂余先生最有特色的是章草吧?然章草在瑗师之后,已少有人能于此中出彩了,出形不易,出神更难,故颂余先生的章草只能称之为“有特色”的章草吧?
中国书法家 :我觉得谈天津书法还行,要是谈天津书法家们的市场走势,不值得谈。为什么呢?
因为天津当代实在数不出几个可以走市场的书法家来。
老一辈的书法家有王学仲、孙伯翔、孙其峰、王颂余等,这些几乎代表了天津在全国书坛的高峰。
然而王学仲先生、王颂余先生似乎淡出书坛,影响日衰。
孙其峰先生似乎终究是一个大画家,尽管书法是一座高峰,但先生于书法似乎也是越来越淡,多年不见出世。
现在能都撑着天津书坛大旗的似乎只有孙伯翔老人,这样的局面颇有些孤掌难鸣的味道。
天津的书法现在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之所以会这样应该和上海书坛的尴尬形势一致--------有人说是老先生们笼罩了年轻一代,我却以为天津和上海书法都是在80--90年代书法转型的时候没有调整过来观念,因此年轻一代包括中年一代对传统的认识理解和把握都有着落伍的问题,因而远远落后于全国各省市。
再者,书协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所以天津书法群体的市场,怎么说也说不起来,因为不知道说谁。
文字文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