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蛙轩主(陈庆伟)“三生杯”参赛作品
创作体会参加“三生杯”有奖篆刻赛是需要有一定勇气的。
厚着面皮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几方作品投进来。
最后:人贵有自知之明。希望大家对我的作品进行猛烈的批评,最好再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意见及努力方向。
再声明一下:边款我是刚学的,特别是如何拓边款,刚刚掌握,这些基本上都是我的处女拓。当然,这些都是跟论坛上的同志们学的!一并感谢!!
参赛者:听蛙轩主(陈庆伟)
2005年11月10日
1.不教一日闲过
印材:青田石
规格:4*4
体会:命题篆刻不及自由创作好整,不管多难刻的字都要硬着头皮组合在一起。这六个字有简有繁,很难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加之我手头全是方形石头,就以2、2、2式整齐排列,将一字大胆留红。本来想找一下烙马印的感觉,后来整出来就成这个德性。
篆刻和书法一样,第一个字刻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效果:刚把“不”字刻出来的时候,石头失手掉在地板上,摔掉一大块(左下角),这一摔摔得兴致全无,以致后面的工序马虎应付,草草了事。
刻这方印的另一个感受就是印外工夫。跟老淳学习了“叫、教”的区别,在刻完后又发现“闲”字也有两种写法:一种是“门木”,一种是“门月”,后来翻箱倒柜查字典,“门木”原指篱笆,但作为空间的时候可以写作“门木”。因此边款落为:“初学乍练,闲(门木)闲(门月)不辨,查典阅籍,其义方现――”,看来,印外的工夫一点也不能马虎啊!
2.余辰阳印
印材:青田石
规格:3*3
体会:这方名章是一方应酬之作。刻的时候印稿也没怎么设计,刻出来感觉还行,并贴在论坛上给大家批,给大家印象不错。心中没谱的事还是少干些为妙,阳字的右部几笔横画刻着刻着就感觉位置不够,只好做细处理。感觉有些影响整体效果。
3.躬耕于野
印材:青田石
规格:3*3
体会:一方篆刻作品的产生,刻时的感觉是很爽快享受的。真正痛苦的是前期工作,觅佳句、画印稿,特别是印文内容,要做到雅俗共赏确实很难。就在我犯愁的时候,看到电视上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的情形,弯腰弓背,极富美感,篆刻何尝不是如此,没有辛勤的劳作,艰苦的付出,是不会收获幸福的。于是就冒出“躬耕于野”四个字,并入印奏刀。
论坛的高人曾告诫我:刻印不要摆印。有感于此,我将四字按笔画繁简,使其自由搭配,如一张长椅,胖子占的地方多些,瘦子占的地方少些,显得和谐统一。
4.追虚捕微
印材:青田石
规格:3*3
体会:刻到这一方的时候,深刻感觉到腹内空空(不是饿的),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也明白印从书出的含义。于是就此打住了。
听蛙轩主(陈庆伟)“三生杯”参赛作品
听蛙轩主(陈庆伟)“三生杯”参赛作品
多谢您参加比赛!您的篆刻作品非常不错,值得我等好好学习!
望来日有更大的成就,并期待继续多多支持“三生居”的印石!
听蛙轩主(陈庆伟)“三生杯”参赛作品
功力太高听蛙轩主(陈庆伟)“三生杯”参赛作品
支持了听蛙轩主(陈庆伟)“三生杯”参赛作品
听蛙轩主(陈庆伟)“三生杯”参赛作品
感觉削剐痕迹过重.
页:
[1]